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談美》有感三篇

讀《談美》有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導語:“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談美》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讀《談美》有感三篇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精選【1】

縱觀全書,不難發現朱光潛老先生用的是書信的形式來向我們闡述美學的問題,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書中反覆強調美學的起源就源自於生活,一切都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捕捉到沒。我認爲當我們意識到美的時候,往往都是離不開人的。

作者說“美是一種價值,而價值屬於經濟範疇,無論是使用還是交換,總離不開人這個主體”。從人的品質思想,我們會看到最初的美,那就是書中說的“不涉及慾念和利益計較”。正如所說的這樣,美學這門深奧的學問,往往就是最本真的。就像之前很多媒體評價的最美的人物。他們就是做到了這些最本真的人性美。而反觀當下,現在仍是有不斷地事件是爲了利益的爭奪。

之前,不斷受關注的反腐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據。自中央加大對貪腐的整治力度之後,有數不勝數的官員落馬,大到“老虎”,小到“蚊子”,似乎覆蓋了國家的所有部門。貪腐現象只是社會不正之風的一個產物。所以歸根結底,腐敗是由社會個人貪圖利益的不正之風所引起的,這些正是與朱先生所說的人性美相對立的。書中說: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的內在聯繫着的各種能力的統一體。所以,我們不能夠因爲自己一點點的私慾而不斷貪婪,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充滿真能量的。

總而言之,這本很薄的書,充滿着深奧的美學思想。讀過這本書,我覺得只需將這“美”充分的融入到每時每刻的生活中,不斷地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精選【2】

什麼是美?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纔可以做入世的事業。現世只是一個密密無縫的利害網,一般人不能跳脫這個圈套,所以轉來轉去,仍是被利害兩個大字繫住。在利害關係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調協,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詐、凌虐、劫奪種種罪孽都種根於此。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係而獨立。在創造或是欣賞藝術時,人都是從有利害關係的實用世界搬家到絕無利害關係的理想世界裏去。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爲而爲”的。我以爲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爲而爲”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纔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美也是如此。

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維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講究如何利用環境。“環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內,這些人和物有些對於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對於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對於我不關痛癢。我對於他們於是有愛惡的情感,有趨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動。這就是實用的態度。實用的態度起於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於經驗。

科學的態度純粹是客觀的,理論的。所謂客觀的態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爲而爲”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論是和實用相對的。理論本來可以見諸實用,但是科學家的直接目的卻不在於實用。

科學的態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抽象的思考。科學家要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尋出事物的關係和條理,納個物於概念,從原理演個例,分出某者爲因,某者爲果,某者爲特徵,某者爲偶然性。

在實用的態度中和科學的態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獨立的、絕緣的,觀者的注意力都不是專注在所觀事物本身上面的。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絕緣,便是美感的態度的最大特點。

不計較實用,所以心中沒有意志和慾念;不推求關係、條理、因果等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這種脫淨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

實用的態度以善爲最高目的,科學的態度以真爲最高目的,美感的態度以美爲最高目的。在實用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於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在科學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係,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價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質。離開人的觀點而言,事物都混然無別,善惡、真僞、美醜就漫無意義。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觀的成分。

就“用”字的狹義說,美是最沒有用處的。科學家的目的雖只在辨別真僞,他所得的結果卻可效用於人類社會。美的事物如詩文、圖畫、雕刻、音樂等等都是寒不可以爲衣,飢不可以爲食的。從實用的觀點看,許多藝術家都是太不切實用的人物。然則我們又何必來講美呢了人性本來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備纔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飲食慾,渴而無所飲,飢而無所食,固然是一種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慾而沒有科學的活動,本有美的嗜好而沒有美感的活動,也未始不是一種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種飢渴精神上的飢渴。疾病衰老的身體纔沒有口腹的飢渴。同理,你遇到一個沒有精神上的飢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斷定他的心靈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狀態。

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的就是於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人的實用的活動全是有所爲而爲,是受環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動全是無所爲而爲,是環境不需要他活動而他自己願意去活動的。在有所爲而爲的活動中,人是環境需要的奴隸;在無所爲而爲的活動中,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

在實用的和科學的世界中,事物都藉着和其他事物發生關係而得到意義,到了孤立絕緣時就都沒有意義;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卻能孤立絕緣,卻能在本身現出價值。照這樣看,我們可以說,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許多轟轟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過去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只有藝術作品真正是不朽的。

距離產生美

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語說:“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對於現在和過去的態度也有同樣的分別。本來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後來往往變成很甜美的回憶。

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閒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緻。看正身,看現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慾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爲而爲”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藝術一方面要能使人從實際生活牽絆中解放出來,一方面也要使人能瞭解,能欣賞,“距離”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實用世界,距離太遠,又容易使人無法瞭解欣賞。

藝術須與實際人生有距離,所以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寫實主義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藝術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總不免把觀者引回到實際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遷於種種無關美感的問題,不能專心致志地欣賞形象本身的美。比如裸體女子的照片常不免容易刺激性慾,而裸體雕像如《米羅愛神》,裸體畫像如法國安格爾的《汲泉女》,都只能令人肅然起敬。這是什麼緣故呢?這就是因爲照片太逼肖自然,容易像實物一樣引起人的實用的態度;雕刻和圖畫都帶有若干形式化和理想化,都有幾分不自然,所以不易被人誤認爲實際人生中的一片段。

藝術的美不是模仿自然

一般人常歡喜說“自然美”,好像以爲自然中已有美,縱使沒有人去領略它,美也還是在那裏。這種見解就是我們在上文已經駁過的美本在物的說法。其實“自然美”三個字,從美學觀點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還沒有成爲“美”。

如果你覺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經過藝術化,成爲你的作品,不復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賞一棵古鬆,一座高山,或是一灣清水,你所見到的形象已經不是鬆、山、水的本色,而是經過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於鬆、山、水的也不一致。

藝術的最高目的既然只在模仿自然,自然本身既已美了,又何必有藝術呢?

美醜是相對的名詞,有醜然後才顯得出美。如果你以爲自然全體都是美,你看自然時便沒有美醜的標準,便否認有美醜的比較,連“自然美”這個名詞也沒有意義了。

在表面上看,理想主義和寫實主義似乎相反,其實它們的基本主張是相同的,它們都承認自然中本來就有所謂美,它們都以爲藝術的任務在模仿,藝術美就是從自然美模仿得來的。它們的藝術主張都可以稱爲“依樣畫葫蘆”的主義。它們所不同者,寫實派以爲美在自然全體,只要是葫蘆,都可以拿來作畫的模型;理想派則以爲美在類型,畫家應該選擇一個最富於代表性的葫蘆。嚴格地說,理想主義只是一種精煉的寫實主義,以理想派攻擊寫實派,不過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藝術的美醜和自然的美醜是兩件事。藝術的美不是從模仿自然美得來的。

我們說“藝術美”時,“美”字只有一個意義,就是事物現形象於直覺的一個特點。事物如果要能現形象於直覺,它的外形和實質必須融化成一氣,它的姿態必可以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鳴。這種“美”都是創造出來的,不是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它都是“抒情的表現”。我們說“自然美”時,“美”字有兩種意義。第一種意義的“美”就是上文所說的常態,例如背通常是直的,直背美於駝背。第二種意義的“美”其實就是藝術美。我們在欣賞一片山水而覺其美時,就已經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山水裏去,就已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藝術化了。所以有人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種心境。”一般人的錯誤在只知道第一種意義的自然美,以爲藝術美和第二種意義的自然美原來也不過如此。

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說得好:“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人人儘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邊,可是用這部字典中的字來做出詩文,則全憑各人的情趣和才學。做得好詩文的人都不能說是模仿字典。說自然本來就美(“美”字用“藝術美”的意義)者也猶如說字典中原來就有《陶淵明集》和《紅樓夢》一類作品在內。這顯然是很荒謬的。

藝術欣賞與藝術創作

欣賞之中都寓有創造,創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賞。創造和欣賞都是要見出一種意境,造出一種形象,都要根據想象與情感。

創造之中都寓有欣賞,但是創造卻不全是欣賞。欣賞只要能見出一種意境,而創造卻須再進一步,把這種意境外射出來,成爲具體的作品。這種外射也不是易事,它要有相當的天才和人力。

凡是創造之中都有欣賞,但是創造卻不僅是欣賞。創造和欣賞都要見到一種意境。欣賞見到意境就止步,創造卻要再進一步,把這種意境外射到具體的作品上去。見到一種意境是一件事,把這種意境傳達出來讓旁人領略又是一件事。

藝術創作的前提:想象,移情

藝術既是創造的,就要用創造的想象。創造的想象也並非從無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過把它們加以新配合。創造的定義就是: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

詩人於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換一種情感就是換一種意象,換一種意象就是換一種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詩是做不盡的。

詩人和藝術家都有“設身處地”和“體物人微”的本領。他們在描寫一個人時,就要鑽進那個人的心孔,在霎時間就要變成那個人,親自享受他的生命,領略他的情感。所以我們讀他們的作品時,覺得它深中情理。在這種心靈感通中我們可以見出宇宙生命的聯貫。詩人和藝術家的心就是一個小宇宙。

文藝作品都必具有完整性。它是舊經驗的新綜合,它的精彩就全在這綜合上面見出。在未綜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亂的;在既綜合之後,意象是諧和整一的。這種綜合的原動力就是情感。凡是文藝作品都不能拆開來看,說某一筆平凡,某一句警闢,因爲完整的全體中各部分都是相依爲命的。

因爲有情感的綜合,原來似散漫的意象可以變成不散漫,原來似重複的意象也可以變成不重複。

藝術的任務是在創造意象,但是這種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飽和的。情感或出於己,或出於人,詩人對於出於己者須跳出來視察,對於出於人者須鑽進去體驗。情感最易感通,所以“詩可以羣”。

情感是心感於物的激動,和脈搏、呼吸諸生理機能都密切相關。這些生理機能的節奏都是抑揚相間,往而復返,長短輕重成規律的。情感的節奏見於脈搏、呼吸的節奏,脈搏、呼吸的節奏影響語言的節奏。

詩和其他藝術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極原始的一種要素。人在理智未發達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發達之後,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驅遣者。情感是心感於物所起的激動,其中有許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個人所特有的成分。這就是說,情感一方面有羣性,一方面也有個性,羣性是得諸遺傳的,是永恆的,不易變化的;個性是成於環境的,是隨環境而變化的。所謂“心感於物”,就是以得諸遺傳的本能的傾向對付隨人而異、隨時而異的環境。環境隨人隨時而異,所以人類的情感時時在變化;遺傳的傾向爲多數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變化之中有不變化者存在。

藝術創作的方法:“格律”,媒介,技巧,模仿

古今大藝術家大半都從格律人手。藝術須寓整齊於變化。一味齊整,如鐘擺搖動聲,固然是單調;一味變化,如市場嘈雜聲,也還是單調。由整齊到變化易,由變化到整齊難。從整齊人手,創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會使作者在整齊之中求變化以避免單調。從變化人手,則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果卻仍還於單調。

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後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他們都從束縛中掙扎得自由,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賴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網球,打到嫺熟時雖無心於球規而自合於球規,在不識球規者看,球手好像縱橫如意,略無牽就規範的痕跡;在識球規者看,他卻處處循規蹈矩。

孔夫子自道修養經驗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家的極境。“從心所欲,不逾矩”,藝術的創造活動盡於這七個字了。“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從心所欲”。凡是藝術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時候才做到這種境界,可見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大非易事了。

什麼叫做“媒介”?它就是藝術傳達所用的工具。比如顏色、線形是圖畫的媒介,金石是雕刻的媒介,文字語言是文學的媒介。藝術家對於他所用的媒介也要有一番研究。

各種藝術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例如寫字、作畫、彈琴等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簫要有喉舌脣齒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嚴格地說,各種藝術都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要想學一門藝術,就要先學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學一門藝術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要用什麼方法呢?起初都要模仿。

藝術家從模仿入手,正如小兒學語言,打網球者學姿勢,跳舞者學步法一樣,並沒有什麼玄妙,也並沒有什麼荒唐。不過這步功夫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我們在前面說過,創造是舊經驗的新綜合。舊經驗大半得諸模仿,新綜合則必自出心裁。

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沒有詩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創作;只有詩人的妙悟而沒有匠人的手腕,即創作亦難盡善盡美。妙悟來自性靈,手腕則可得於模仿。匠人雖比詩人身分低,但亦絕不可少。

藝術創作的“神來之筆”:天賦,靈感

“天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諸遺傳。有許多學者常歡喜替大創造家和大發明家理家譜,說莫扎特有幾代祖宗會音樂,達爾文的祖父也是生物學家,曹操一家出了幾個詩人。這種證據固然有相當的價值,但是它決不能完全解釋天才。同父母的兄弟賢愚往往相差很遠。曹操的祖宗有什麼大成就呢了曹操的後裔又有什麼大成就呢?

天才自然也有一部分成於環境。假令莫扎特生在音階簡單、樂器拙陋的矇昧民族中,也決不能作出許多複音的交響曲。“社會的遺產”是不可蔑視的。文藝批評家常歡喜說,偉大的人物都是他們的時代的驕子,藝術是時代和環境的產品。這話也有不盡然。同是一個時代而成就卻往往不同。英國在產生莎士比亞的時代和西班牙是一般隆盛,而當時西班牙並沒有產生偉大的作者。偉大的時代不一定能產生偉大的藝術。美國的獨立,法國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極重大的事件,而當時藝術卻卑卑不足高論。偉大的藝術也不必有偉大的時代做背景,席勒和哥德的時代,德國還是一個沒有統一的紛亂的國家。

我承認遺傳和環境的影響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們都不能完全解釋天才。

在固定的遺傳和環境之下,個人還有努力的餘地。遺傳和環境對於人只是一個機會,一種本錢,至於能否利用這個機會,能否拿這筆本錢去做出生意來,則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有些人天資頗高而成就則平凡,他們好比有大本錢而沒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資並不特異而成就則斐然可觀,他們好比拿小本錢而做出大生意。這中間的差別就在努力與不努力了。

杜工部嘗自道經驗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謂“靈感”就是杜工部所說的“神”,“讀書破萬卷”是功夫,“下筆如有神”是靈感。據杜工部的經驗看,靈感是從功夫出來的。如果我們借心理學的幫助來分析靈感,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

靈感就是在潛意識中醞釀成的情思猛然涌現於意識。它好比伏兵,在未開火之前,只是鴉雀無聲地準備,號令一發,它乘其不備地發動總攻擊,一鼓而下敵。在沒有偵探清楚的敵人(意識)看,它好比周亞夫將兵從天而至一樣。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拿一件淺近的事實來說明。我們在初練習寫字時,天天覺得自己在進步,過幾個月之後,進步就猛然停頓起來,覺得字越寫越壞。但是再過些時候,自己又猛然覺得進步。進步之後又停頓,停頓之後又進步,如此輾轉幾次,字才寫得好。學別的技藝也是如此。據心理學家的實驗,在進步停頓時,你如果索性不練習,把它丟開去做旁的事,過些時候再起手來寫,字仍然比停頓以前較進步。這是什麼道理呢了就因爲在意識中思索的東西應該讓它在潛意識中醞釀一些時候纔會成熟。功夫沒有錯用的,你自己以爲勞而不獲,但是你在潛意識中實在仍然於無形中收效果。

靈感是潛意識中的工作在意識中的收穫。它雖是突如其來,卻不是毫無準備。法國大數學家潘嘉貴常說他的關於數學的發明大半是在街頭閒逛時無意中得來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有一個人向來沒有在數學上用功夫,猛然在街頭閒逛時發明數學上的重要原則。在羅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習音樂的柏遼茲,跳出水時也決不會隨口唱出一曲樂調。他的樂調是費過兩年的潛意識醞釀的。

人只要留心,處處都是學問。藝術家往往在他的藝術範圍之外下功夫,在別種藝術之中玩索得一種意象,讓它沉在潛意識裏去醞釀一番,然後再用他的本行藝術的媒介把它翻譯出來。

各門藝術的意象都可觸類旁通。書畫家可以從劍的飛舞或鵝掌的撥動之中得到一種特殊的筋肉感覺來助筆力,可以得到一種特殊的胸襟來增進書畫的神韻和氣勢。推廣一點說,凡是藝術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範圍之內用功夫,須處處留心玩索,纔有深厚的修養。魚躍鶯飛,風起水涌,以至於一塵之微,當其接觸感官時我們雖常不自覺其在心靈中可生若何影響,但是到揮毫運斤時,他們都會涌到手腕上來,在無形中驅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們雖不必看出這些意象的痕跡,但是一筆一劃之中都潛寓它們的神韻和氣魄。這樣意象的蘊蓄便是靈感的培養。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精選【3】

“五一”期間逛新華書店,應女兒的要求,買了一本中學生課外文學名着必讀篇目《談美書簡》。這是一本薄薄的只有105頁的小書。女兒學習忙無暇閱讀,我便拿來品讀,了有收穫。

很難想象,這本《談美書簡》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歲高齡的老人之筆。晚年匯聚了一生的心血寫成了這本經典之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潛(1897—1986),中國現代着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主要着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詩論》、《談美》等。作者晚年時回顧了自己的美學生涯和自己獨特的思想,也是給所有來信沒有得到回覆的朋友的一次集體回覆。對美,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卻是望塵莫及的。通常我們對於美、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等這些問題感到很深奧,也研究甚少,關於這些問題,朱光潛老先生在此書中都一併回覆了,而且回覆的很詳盡,對於思想,文學,方法,理論等等都有了詳細的陳述。對於美,我們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說成的表面的,而看完這本書,對於美則有了全新的看法,這也是讀此書的收穫吧。我覺得這本書不但對中學生有益,對於我們這些成年人來說也很有收穫。

這本《談美書簡》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讀者提出的問題用回信的方式統一進行回答的小書,因此可以說比較淺顯易懂,雖然不是系統完整的美學着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啓發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較具體、完整地講解了在文學與戲劇作品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他首先回顧了這一理論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進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夠體現社會歷史發展的某些規律並且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環境則是典型人物所處的能夠反映社會歷史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具體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應生活在典型環境中,而不能與環境相脫節。在這裏,共性是通過個性來表現的,是在特殊中顯示一般。文學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見出必然性,是與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理論分不開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一節中,我們看到了這位多年來把心血傾注在美學史研究上的學者把浪漫主義、現實主義門派以及其歷史和影響向讀者娓娓道來,無論是對於想要擴展知識的讀者還是對於有志於美學研究或者文學創作的讀者都有非常的益處。

在《談美書簡》中,作者以親身的經驗,談到了許多治學爲人的道理。對於怎樣開展學術工作,他教導說:“我們乾的是科學工作,是一項必須實事求是,玩弄不得一點虛假的艱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恆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是敷敷衍衍、蠅營狗苟地混過一生呢?還是下定決習,做一點有益於人類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門科學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態度,認清方向,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這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內容不謀而合。所也說:無論做什麼工作,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觀的,美是言論不一的。每個人的人生經驗不同所以對於美的理解更是不同的。就如城市人長久呆在鋼鐵叢林中,覺得壓抑鬱悶,之所以田園風光的美麗誘惑成爲了新興的消遣和時尚追求;而農村人常年和綠地青山爲伴覺得平淡無聊,對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嚮往,就出現了農民進城的風潮。事實上這兩個環境在形式上是基本不變的,在變換的是我們的心態。

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屬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動對事物產生的一種態度。單獨有自然物理屬性而沒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覺――美也無從產生。自然在經過人的心理感覺加工後產生了美感,不同的經驗會產生不同的感覺,美的欣賞是對自然的一種再加工、再創造。個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結果就不同。俗話講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講是人們經過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種心理活動結果。這種結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觀的審美經驗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產生的結果。美和自然也是對立統一的一種關係,美感沒有自然的物理屬性就無從產生,而物的物理屬性沒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無法衍生出美來。對於美我們應從兩方面來看,美不是憑空產生的,以上說明美的出現是物的物理屬性和人的理想化缺一不可。

怎樣才能讓我們更藝術的生活呢?近兩年風靡全球的瑜伽就可以有一個最好的詮釋,瑜伽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伽的基礎建築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爲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項運動的最高境界並不是讓你做一些高難度的雜技動作,而是通過這些動作讓身體伸展放鬆平衡最終達到身心的平衡,安靜的傾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所以瑜伽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達到合一,需要身、心、靈三者同時俱全。

綜上所述,想引用朱先生的話:“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現在人們都提倡要藝術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精緻更有情趣,心態的平衡也是關鍵所在,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希望每個人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用心發現細細品味我們的生活點滴,藝術生活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