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研究存稿》讀後感作文示例

《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研究存稿》讀後感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2K 次

朱偉明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研究存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簡稱《存稿》),是一部個人論文自選集。《存稿》精選收錄了朱偉明教授從事學術研究以來發表於各種學術刊物上的部分學術論文,總共三十七篇。這些論文,縱跨將近三十載時光,記錄了朱偉明教授學術發展的全過程。朱偉明教授以“存稿”名之,便帶有立此存照,想要爲自己的人生與學術道路留下一點“雪泥鴻爪”之意。

《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研究存稿》讀後感作文

作爲一部記錄個人學術經歷的《存稿》一書,體現出朱偉明教授學術生涯及學術研究的顯著特色:

第一,反映出個人學術生涯的兩次轉型。《存稿》依據論文研究對象之不同,劃分爲上、中、下三編。上編十一篇,收錄的是朱偉明教授研究中國古代小說文本的論文;中編十七篇,收錄的是朱偉明教授研究中國古典戲曲作品與戲曲理論的論文;下編九篇,收錄的則是朱偉明教授有關戲曲學術史、文學史等相關問題的研究論文。從《存稿》所收錄的論文可以看出,朱偉明教授的學術生涯中有一次大的學術轉型,這也是其學術生涯中的第一次轉型。這次轉型大約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朱偉明教授的學術興趣點分別集中在中國古典小說與戲曲兩個方面。如她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便是中國古代小說類研究——《關羽形象悲劇美初探》。從初次發表論文的1983年,直到20世紀末,朱偉明教授在中國古典小說與戲曲兩個領域中均有創穫。21世紀伊始,朱偉明教授開始專注於中國古典戲曲領域的耕耘,並且收穫了一系列碩果。第二次學術轉型發生在2009年,朱偉明教授和她的學術團隊以“漢劇發展歷史與藝術形態研究”爲課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立項資助。朱偉明教授由此從中國古典戲曲文本與戲曲理論的研究轉向地方戲——漢劇的研究。《存稿》中編所收錄的《漢劇與中國戲劇史的雅俗之變》一文,便是該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較之於此前的第一次轉型而言,朱偉明教授的第二次學術轉型是一次學術大方向下的具體研究對象關注點的轉移。這一次學術關注點的轉移,取得的系列成果中最厚重的便是她與弟子合作完成的《漢劇研究資料彙編》(武漢出版社2012年版)和《漢劇史論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兩部著作。這些成果均獲得了學術界的普遍好評。

第二,細膩的文學感覺和敏銳的學術眼光。從《存稿》一書所收錄的學術論文中可以看出,在朱偉明教授學者身份之先的是她作爲一名情感豐富細膩的優秀讀者的存在。她似乎總能讀出文學作品深處作者蘊含的深意,也似乎總能敏銳準確地讀出文學作品中人物身上的生命意識,對人物總是抱有一種理解之同情。如她的《兩種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寶釵形象及其文化意義》、《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略論林黛玉的生命意識及其叛逆》、《“鬼可虛情,人須實禮”——杜麗娘形象的心理學分析》等文,解讀之深刻到位,情感之豐富細膩,文字之優美動人,直可作爲論文中的美文來欣賞玩味。

比讀者身份更進一步的,是作爲一名專業學者的身份。作爲學者而言,朱偉明教授具有十分敏銳的學術眼光。這種敏銳的學術眼光在其學術處女作——《關羽形象悲劇美初探》中就已顯露。在這篇文章中,朱偉明教授以自己的學術敏感,揭示了重新解讀《三國演義》中關羽形象的可能與必要。她對關羽形象創新性的解讀,後被收入了《三國演義大辭典》(中華書局2007年版)。這種敏銳的學術眼光,在朱偉明教授此後的學術論文寫作中得到了不斷體現。從對明清文人《西廂記》評論的不同窺探明清戲曲觀念的嬗變(《〈西廂記〉與明清戲曲觀念的嬗變》),到對《牡丹亭》與崑曲審美精神、審美趣味、審美接受的結合分析中歸納總結崑曲的審美特徵(《〈牡丹亭〉與崑曲的審美特徵》),再到通過《文學小言》內容的細讀對王國維學術風格進行總結(《〈文學小言〉與王國維的學術風格》)等等,朱偉明教授似乎總能抓住一個饒有趣味的“點”,從而構思出一篇精彩的論文。這樣的論文總是妙趣橫生,讀來讓人時時會心一笑。朱偉明教授的論文,決然不是枯燥乏味的,她能夠用一支妙筆,輕鬆遊走在文字之間,讓人感覺論文寫作對她而言並不是一件需要“兩句三年得”的.苦差事,而是已成爲她感受文學、體味生活的一種心之所悟發而於外的載體。

第三,善於尋找學術生長點。從《存稿》中可以看出,朱偉明教授在進行研究時,非常善於進行學術生長點的選擇,從而形成對某一問題的持續關注,進行深耕細作,寫作完成一系列相關論文。她進行過長時間跨度、持續性學術關注與研究的有中國古典喜劇的相關專題。如《李漁的“科諢”喜劇理論》(1990)、《中國古典喜劇的價值與意義》(2000)、《元代審美風尚與喜劇創作的興盛——試論元代喜劇創作繁榮的原因》(2002)、《中國古典戲曲的分類與悲、喜劇觀念的介入》(2003)、《宋金雜劇與中國古典喜劇的初始形態及特徵》(2004)。這樣持續地對某一問題保持關注,有助於深廣度的開拓,形成研究專題。對中國古典喜劇的研究,朱偉明教授就收穫了《中國古典喜劇史論》這樣一部專題性著作。此外,《存稿》中收入的關於孔尚任與《桃花扇》研究的系列論文,也是作者持續關注、深耕細作之論。

第四,紮實的學術功底,開闊的學術視野。朱偉明教授善於深入解決具體細微學術小問題的同時,更善於對一些學術大問題進行宏觀論述和理論架構。如她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敘述視角簡論》、《〈三國志通俗演義〉敘事結構簡論》、《歷史意識與史傳傳統——〈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歷史文化心理背景》、《中國古典戲曲的分類與悲、喜劇觀念的介入》、《鄭振鐸與20世紀戲曲研究格局的形成》、《傅惜華與20世紀元雜劇研究》等文章,都明顯體現出這種研究風格。在進行具體小問題的解決時,作者的考證功力紮實、論證細膩。如《孔尚任的傳奇理論初探》中對孔尚任“不奇而奇”戲曲美學觀的闡釋與溯源,就進行了紮實細膩、邏輯嚴整的考證。

朱偉明教授雖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研究,但其學術視野卻並未拘囿於中國古代文學之一路。在她的論文中,可以看到她對中西方哲學、美學乃至心理學、社會學相關理論的精到理解與信手拈來。這些中西方理論與原典的使用和引用,在她的論文中並無絲毫的生硬不妥之感。例如她運用心理學與社會文化學理論來分析文學的成功案例——《兩種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寶釵形象及其文化意義》一文中,透過小說中薛寶釵與林黛玉具體意義分析總結出人物形象中隱藏的抽象意義的同時,也揭露出作者對人存在方式的思考與選擇——“薛寶釵和林黛玉形象,實際上象徵着中國古代士大夫的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兩種不同的生存方式。以薛寶釵爲代表的倫理人格的存在,具有儒家文化實踐理性的鮮明色彩,是羣體意識的產物;以林黛玉爲代表的自主人格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追求獨立人格理想的傳統,是一種個體意識的產物”。《“鬼可虛情,人須實禮”——杜麗娘形象的心理學分析》一文也同樣精彩深刻。朱偉明教授靈活運用榮格心理學“集體無意識”中的“陰影原型”和“人格面具”原理對杜麗娘看似矛盾的言行進行心理學剖析,發見杜麗娘形象的真實與豐富性。

像這樣角度獨特、見解獨到的論證分析,在朱偉明教授的論文中時常可見,給人啓發良多。這裏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文學小言〉與王國維的學術風格》一文。作者從《文學小言》這一王國維豐富學術著作中的短章裏,分析總結了王國維對文學本體性質和文學價值論的論述,以及其對傳統文學分類法的重構。朱偉明教授是學界較早關注併發掘《文學小言》價值意義的學者。她對《文學小言》於王國維而言的學術意義有深入而充分的認識:《文學小言》成爲王國維文學思想的邏輯起點、帶有王國維生命體驗的印記、是王國維雙重學術視野研究下的成功之作。朱偉明教授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學術眼光,使其將《文學小言》於王國維豐碩的學術成果中進行了準確的重新定位:《文學小言》“提綱挈領地勾勒出了王國維早期文學思想的精華,從某種意義上亦可視爲王國維的一篇文學宣言,其意義當不在《紅樓夢評論》與《人間詞話》之下”。這一總結定位,給之後的《文學小言》與王國維研究提供了諸多啓迪。此文後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應該說並非偶然。

此外,《存稿》中收錄的《英國學者杜爲廉教授訪談錄》也是作者開闊學術視野的例證。如今,這位研究中國戲曲史的著名英國學者已經辭世,這份訪談錄也成爲了學界重要的研究資料。

第五,學術激情與人文情懷兼備。朱偉明教授並不是一個只會考據論證的學術匠人,而是一位有着傳統文人氣質、具有憂患悲憫情懷的知識分子。這種情懷,不僅表現於她對文學作品和人物形象的解讀中,而且表現於她對文學史、學術史的自覺關注與深入思考中。在《存稿》的自序中,作者寫到:“一直以來,思想的鋒芒與創造的靈光,對我而言,是一種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的境界。”從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從事學術研究以來,這的確是朱偉明教授執著追求的境界。《存稿》下編的九篇論文中有六篇都鮮明地體現出作者這種對文學與學術始終關注與思考之情懷。而全書的最後一篇——《文學史:現狀、問題與思考》是這種關注與思考最集中直接的表達。作者對文學與學術現狀的敏銳感知與憂心焦慮,溢於紙上:

一方面,在日益物質化、功利化的時代,不僅年輕一代美感缺失,語言、文學感悟力缺失,我們的研究者們也由於情感的匱乏,審美感覺正變得越來越粗糙,審美經驗也越來越貧乏。枯燥的說教、空洞的話語,充斥着我們的教材與課堂;另一方面,日益細密瑣碎的專業分化使得文學成爲“拆碎的七寶樓臺”,生命的精華與人生的豐富在技術化的考據與模式化的話語中被肢解得支離破碎。

這裏,對學界現實的剖析與思考,也是十分深刻、毫不避諱的。以這樣一篇具有憂患意識的文章爲全書作結,作者的苦心孤詣,由此可見一斑。這篇發表於2008年的文章,時隔九年讀來,仍然具有啓迪意義。

《存稿》既不是朱偉明教授的第一部著作,也不是她的最後一部著作,但卻是她最爲看重的一部著作。正如朱偉明教授自己在《存稿》自序中所表述的,這部文集,如同她自己曾經的人生,充滿了生命與時光的烙印。在漫長的三十餘載學術生涯中,朱偉明教授的創穫並不僅僅是形成於文或彙集於書的具象研究成果。她的學術特色,也並不是以上五點就能概括殆盡的。然而,這部論文集,卻向我們生動展現了一個學者的思考與情懷,留下了特定時代學術史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