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九年級上冊《故鄉》觀課報告

九年級上冊《故鄉》觀課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故鄉》通過作者在故鄉的所見所聞表達了離鄉多年後重新回鄉的一番物是人非的感慨。下面是西歐本站網小編爲大家整理提供的觀課報告,希望對你有幫助。

九年級上冊《故鄉》觀課報告

  《故鄉》觀課報告1:

(一)老師進行文本解讀,合理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

《臺階》是一篇內含相當有深度的小說。石老師能夠很好地解讀文本,對作者的思想感情傾向把握得很到位,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因此,石老師對教學目標和重點的設定是符合小說鑑賞的要求的:教學目標包括整體感知,把握情節;指導學生學會分析人物形象,把握父親性格特徵,體會作者感情;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熱愛父親;掌握概括情節的方法;體會作者感情等學習技巧

(二)老師能從作者創作初衷和學生的角度出發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和教學方法。

從教材的安排來看,這篇課文處在八冊的第二單元,單元要求是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要求熟讀課文,從中瞭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從而提高敘述描寫能力。《臺階》敘述的是一位父親爲蓋新屋而拼命苦幹的一生,表現了農民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態和他們爲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現在的學生可以說是在蜜罐里長大的,享受着親人的百般呵護,他們能否理解文中父親爲一幢高臺階的新屋而耗盡了一生?他們又能否理解新屋造好後,父親爲什麼卻變得“煩躁”了,變得“自閉”了,變成了一幅“若有所失”的模樣,覺得“不對勁”了?所以,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理解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的寫法應是本文的難點。

這要求學生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走進父親的心靈世界,思考中國農民的生存現狀,石老師能夠很好滴強調了這一點,並作爲重點對學生進行講解,完全符合了作者的創作初衷

(三)老師能發揮自身的最大優勢,努力打造極富個性的教學課堂。

首先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把握情節,一開始就完成了對字詞、作者的介紹。然後選擇了“從頭到腳,打量父親”這一“精讀”方法。讓學生讀懂父親,有了這個示範,學生很容易找到“父親的眼光”“父親的頭髮”“父親的笑容”“父親的腰”“父親的頭顱”等,這一系列細節連綴起來品讀,父親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其性格特徵也就得到了把握。這樣就完成了教學的第二個目標“指導學生學會分析人物形象,把握父親性格特徵,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這樣,通過瀏覽,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深化,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拓展,就避免了架空分析,以講代讀的學風,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得到很好的交融。

(四)能把學習主動性放給學生,努力打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

通觀一節課,石老師能很好地把握“導”的尺度,努力把欣賞文章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學習的主人,能有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創造力。不論把握情節,還是賞析形象,不論探討主題,還是寫作拓展,都注意了學生的活動。就是很小的細節,比如學習目標的朗讀,簡單的作者介紹也不放過,都給學生以課堂展示的機會。

尤其是能通過有效問題的設計,如“本文爲什麼以臺階爲題?”這一既有過渡又有深度的問題,來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抓住全文關鍵的一句“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引導學生解決了本文的教學難點——本文的主題和父親形象的典型意義,讓合作探究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

(五)能緊扣教學內容和學生活動進行恰當的點評。

教師的隨機點評就越能體現一個老師的的隨機應變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有石老師對文本的個性化的解讀能力。這節課石老師始終都在巧妙使用“點評”這一有效的教學手段。利用點評,她完成了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利用點評,她與學生一起對精選的段落進行了分析,完成了對父親這一典型形象的把握;利用點評,她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探究主題,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利用點評,她幫助學生完成了對本文作者對父親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六)能充分利用課本資源,並注意了拓展的有效性。

很多語文老師上課喜歡拓展,但有些拓展,根本不顧文本,只是爲拓展而拓展。這節課最難能可貴的是,拓展的每一個環節都沒有離開教材。沒有背離作者的創作初衷,這是石老師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提煉和對作者情感的深入挖掘。老師以自己聲情並茂的朗誦讓學生對文本內容再回顧之後,馬上推出一個既能鍛鍊能力又能提升感情的寫作練習,給學生蘊蓄起來的感情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表達的渠道,教學環節至此真可謂水到渠成。課堂在學生的情感誦讀中結束,真正做到讓人回味無窮

(七)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多媒體可增加一節課的容量,其圖文、色彩及音響常常給人很強的衝擊力。本課件中插入的故事、人物介紹使整個課堂嚴謹有序,首尾照應,渾然一體,並且通過音樂,給這節課渲染了很濃郁的感情氛圍。中間插入的幾張圖片也很恰當。多媒體的恰當使用,爲本課帶來了很好的情感效果。

(八)能用簡潔的板書凸顯本課的主題。

本課題目是“臺階”,板書設計也是臺階式的,每一個臺階都凸顯父親的某一性格特徵,而這些性格特徵不是隨意地羅列在那兒,而是結合父親奮鬥的歷程和本文主題,層層呈現的,“謙卑”是骨子裏邊的,所以在最底層,依次是“辛苦,堅韌、要強”,這一設計,正如文章的題目,它是有深意的。

教學是一門藝術,即使在多媒體發達的今天,板書的作用,仍不可低估。

本課也難免有一些令人遺憾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本堂課的切入點一直覺得不是太理想,有些生硬。

(二)老師還是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說,問題設計有些呆板,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放而不開,學生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三)課堂雖然進行了合作探究,有些淺嘗輒止,倉促了事。

(四)本文很多段落和細節,文筆優美,意蘊深刻,但由於擔心時間不足,不敢讓學生盡情誦讀,雖然用了品讀法,但總體感覺,讀得還是有些欠充分。

《故鄉》觀課報告2:

魯迅的《故鄉》篇幅較長,學生往往不願意讀;我在教這篇小說時,也找不出一個突破口,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或一石激起千層浪。困惑又迷茫還無奈!

今年遠程研修,有幸觀聆聽了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劉帆老師的觀摩課《故鄉》,頓感豁然開朗,受益頗深。

從總體上看,劉老師這節課最大的特點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誘導學生去讀文本,在老師的點撥下,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目標達成高效。

在課堂上,劉老師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讀文本,讓學生在讀中品味語言,理解人物形象,感悟小說主旨;在備課時,我認爲劉老師是下了一番氣力的,深刻理解了《故鄉》這篇小說的寫作技巧——對照:人物形象的對照、故鄉的對照、“我”情感的對照。劉老師恰恰就抓住了這一點,寫出了山寨版的《故鄉》,讓學生比較閱讀,找出語句、情節、人物、情緒、思想的變化,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氣氛活躍,一個個學生你方說罷我登場,提出自己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

可以說,學生找出這些問題並不難,可是如果劉老師不這麼設計,如果讓學生通讀文本,因文本篇幅較長,學生找這些問題就會顧此失彼,甚至不想讀。被劉老師刪去的部分,恰恰是最能豐富人物形象和表現小說主旨的,學生自然而輕鬆地感受了人物形象,感悟了小說主旨。爲劉老師點贊!順便一說,在原文中,魯迅先生其實也有意在“刪”,由“過去的故鄉”(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到篇末“想象中的故鄉”(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中,閏土的形象不見了,爲何?具有探索精神的“我”已不再對麻木愚昧的閏土抱有任何希望。

《故鄉》的寫作背景遠離如今的學生,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劉老師不僅備文本,也備學生。在小說主旨上,劉老師運用了“本末倒置”法,先把小說的主旨揭示出來,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再去讀文本,可以說降低了難度,符合學生實際。再爲劉老師點贊!

一篇課文,特別是小說,如果學生願意去讀了,且能主動提出問題了,這就標誌着一堂語文課的成功了!可關鍵是如何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劉老師的課是我學習的榜樣!

末了,關於《故鄉》的主旨,再囉嗦兩句,劉老師只點到了“勞苦大衆的精神扭曲”。是的,閏土的精神被扭曲了,楊二嫂的精神被扭曲了;宏兒和水生,雖然“我”對他們抱有希望,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也不一定不被那個黑暗的社會扭曲。若不然,魯迅先生就不會“吶喊”“救救孩子”。但,小說中的“我”的精神一定沒有被扭曲,“我”一直在“吶喊”,“我”一直在追求夢想,“我”一直在探索“新的”生活……所以,魯迅在《故鄉》的篇末描繪了一個“理想中的故鄉”。如果劉老師再在此處多用點時間,學生似乎能夠從能夠從“我”身上學到點什麼——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