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語文說課稿錦集八篇

關於語文說課稿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語文說課稿錦集八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發現

取—趣 幹—趕 方—仿 子—字,袋一代 活一舌 題一頁 張一弓

秋 禾--火 秒 禾--少 燈 火--丁 炒 火--少

會認

字(zì) 代(dài) 舌(shé) 頁(yè) 弓(gōng) 秒(miǎo) 炒(chǎo)

日積月累

會讀:

奇怪 聰明 活潑 冰涼 可口 準備 趕快 觀看 包圍 堆積

花花綠綠 乾乾淨淨 高高興興

背背

小鳥

小烏,小鳥,你輕輕地跳,我栽的小樹,它還太小太小。

小鳥、小烏,你輕輕地跳,可愛的小樹,它還在睡覺。

小鳥你輕輕地跳啊,再輕一點兒,好不好,跳來跳去的小鳥。

口語交際

我們身邊的垃圾

1垃圾是從哪裏來的?跟同學們交流一下你的發現。

2怎麼處理生活垃圾呢?說說你的想法。

3小組合作.把你們的想法畫一畫。

夏天就要到了。夏天裏,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自讀課——24課《出師表》。

新課標指出:“閱讀……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情趣。”本文文質兼美,情理交融,實在不可多得。教學應該通過讀、背、悟、思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得到提高。學習時,還應該結合組織相關綜合性學習,合理地將語文學習發散到課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

二、說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A在學習中瞭解“表”這種文言文體的一般知識;B整體感知內容,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用法,能夠背誦的重點段落;C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遷移性閱讀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A反覆誦讀,在讀中感知大意及內容要點;B在讀中質疑探究、遷移發現;C強調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實現師生的相互動;D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多角度閱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學會怎樣對他人陳述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怎樣正確對待他人對自己的恩惠;怎樣看待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一情感培養絕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應該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在反覆閱讀的基礎上,自己從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而學生對諸葛亮人品、氣節的思考解讀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培養過程、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三、說教法、學法

1、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

2、由單向思維轉向多向思維,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思考。

3、注意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在發現中走向完善。

4、重視教與學的雙邊性,重視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成功的喜悅。

5、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切忌爲了完成目標而強行設計教學環節。

6、要藉助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和興趣所在,以知識鏈接的形式,將學生對文本本身的學習拓展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更爲廣闊的時空中自主學習。

四、說教學構思

(一)以組全詩句的方式,通過“出師一表”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文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通過學生自讀課文,熟悉課文,提出疑難,掃除朗讀和理解的障礙。

(三)共讀課文,理清要點

以理清結構爲目標,以教師範讀爲引子,通過師生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在理解中反覆朗讀,把握要點,品味語言。

(四)綜合學習,自主探究

學生圍繞人物和作品評價或分析其學習中的問題,自我發現,自談感受,合作探討。

(五)選背課文,文化積累

學生選背精彩片段,展開競背,師生共評。

語文說課稿 篇3

《鴻門宴》是新編高中語文試用教材文言文單元的講讀篇目,由七個段落組成,節選自司馬遷的文史名著《史記》,是《項羽本紀》中的精彩片段。它記載了推翻秦王朝後項羽、劉邦爲爭奪農民起義軍勝利果實而展開的第一場驚心動魄、尖銳複雜的政治鬥爭,情節跌宕起伏,結構完整,生動地刻畫了項羽和劉邦等四組不同性格的人物,展現了作者嫺熟的藝術技巧,堪稱史傳文學的經典名篇。

爲使學生真正瞭解《鴻門宴》所代表的《史記》集史實和傳記於一身的突出特點、成就,及按照《教學大綱》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一爲是分析項羽、劉邦等人物形象;又依據《教學大綱》中有關“誦讀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重點掌握常見的150個文言實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和《考試說明》關於文言文閱讀的“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瞭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規定,我將教學重點二確定爲積累掌握重點實詞“幸”“如”“舉”“謝”等,教學難點確定爲掌握文中的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

由於《鴻門宴》的篇幅較長,用一節課來完成以上教學任務有較大難度,所以圍繞着本文的重點難點我設計了預習提綱,讓學生在重點實詞、活用字及特殊句式、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刻畫方法等方面進行充分的、有目的的預習,以減輕課上負擔,提高課堂效率。

我導入新課的方法是播放歌曲《霸王別姬》的片斷以引出項羽的結局,指出失敗的原因是項羽的性格在鴻門宴中釀下的禍根,由此導入《鴻門宴》。這個設計可以引發學生極大的興趣,並認識到鴻門宴這一事件是歷史的重要轉折,加深感受。

對《鴻門宴》一文的教學,我分爲提問預習、概述情節、翻譯理解、分析人物、刻畫方法和總結全文六個步驟進行,其中翻譯理解、分析人物和刻畫方法是教學重點、難點所在。下面就每個步驟具體說說我的想法。

一、提問預習部分。

我設置了有關司馬遷和《史記》的習題,歷史背景則採用學生口述的方法,目的是檢查學生對作家作品和故事背景的預習情況。

二、概述情節部分。

對鴻門宴文脈的把握,我要求學生先複述故事,後概述情節,再劃分層次。這可以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全面地熟悉故事,把握矛盾迭出、三起三落的情節,又鍛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更爲翻譯理解和分析人物奠定基礎。我的答案提示全部採用四至五字的概括,並串聯成線,連貫清晰:

曹 範 項 張 劉 劉 項 範 項 樊 項 沛 張 項 沛

無 增 伯 良 項 邦 羽 增 莊 噲 王 公 良 王 公

傷→說→訪→獻→約→謝→設→示→舞→闖→賜→出→入→受→除

告 項 張 計 婚 罪 宴 意 劍 帳 酒 逃 謝 璧 奸

密 羽 良 策 姻 座

三、翻譯理解部分。

我設計的是兩個環節。一是讓學生粗讀原文,藉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翻譯大意,重點完成三個內容:依據文脈推斷不懂的詞義,點出重點的實詞,框出通假字並歸納規律;二是讓學生細讀原文,進一步落實字句的翻譯,主要完成兩個任務:實詞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規律總結。兩個環節是由簡入難的過程。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文字淺易,並且是典範的記傳性文體,因而對高一學生來說大部分內容比較易於理解和翻譯。對那些不易懂的字詞就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提供的語境、前後涉及的情節加以推測、判斷,以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好方法。要求學生點出重點實詞、框出通假字,主要是爲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異讀現象、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的詞語,並進一步得出規律,指導今後的文言文學習。

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譯中難度較大,也是本文教學的兩大難點。要求學生標出有活用現象的字和劃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於兩點考慮:(一)積累一定數量的第一手例句;(二)引導學生加以分類,找出每類的相同特徵,並抽取出來

形成規律性的東西,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能由學會一個到會學多個。

在翻譯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養成用符號法表示重點字句的好習慣,如點、框、圈、劃線等符號應約定一致,便於突出翻譯中的重點、難點及複習。

我的提示着重歸納了實詞“幸”“如”“舉”“謝”等,名詞活用、使動用法、賓語前置、被動句和省略句,全部採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學生填充相關內容,既是訓練又是歸納。

四、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點。

爲更好地使學生了解史傳文學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內心,準確把握人物性格,我設計了四個問題:

題1:項羽是怎樣一步步地由主動走向被動的?劉邦又是怎樣一步步地由

被動走向主動的?

題2:項羽、劉邦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問題1是對內容的把握,可引發學生探究的心理。通過對比討論分析,學生會看到這是一個矛盾不斷轉化的過程,即沿着戰與不戰、殺與不殺、追與不追三組連貫的矛盾,項羽由主動轉向被動,劉邦由被動轉向主動。而其中根本原因則在於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導入問題2對項劉性格的概括。這樣,問題1成爲問題2的鋪墊,並可以使學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畫的,這也爲人物刻畫方法的總結埋下伏筆。

概括項羽性格時,學生可能對他“爲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認識,是“婦人之仁”還是“君子之度”?就這一點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爭論,挖掘出項羽性格的弱點,及其在這場鬥爭中埋下的禍根,從而幫助學生認識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認清項羽的悲劇絕非偶然,可以說是性格悲劇。

我將這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進行提示,由劉項雙方的轉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應的概括,又形成鮮明的對比,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題3:如果劉邦不去鴻門向項羽謝罪,會有怎樣的結局?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這是兩個假設性的問題,目的在於引起學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歷史,學生設想的結局可能是多樣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合乎一定的邏輯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藉此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劉邦、項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結局,進而啓迪學生多樣的思維,鍛鍊語言表達。

題4:文中還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簡略說說他們的性格。

設置這道題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鮮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組人物的對比塑造,爲總結人物刻畫方法作伏筆。

五、刻畫方法部分。

由於前一部分的鋪墊,學生會比較容易地歸納出在矛盾中和對比映襯中刻畫這兩條,而在初中學過的《孔乙己》等小說中刻畫方法也會使較多的學生聯想到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這一條,所以學生自己就可以很快歸納出來。

六、我引用列寧的比喻——有時歷史的發展就像一個人想要進入一大串房間中的一間,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另一個房間——對全文進行總結,給學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鑑。

作業佈置兩點:一聯繫情節背誦第三、四段;二寫一篇讀後感,談談你從“鴻門宴”故事中得到的啓示。

最後,說說板書設計。最上方兩行分別橫寫標題“鴻門宴”和“司馬遷”。板書重心是項羽、劉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邊橫寫“項羽”,中間對應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爲人不忍”,右邊對應其形勢的轉化情況“主動”到“被動”;下半部分左邊橫寫“劉邦”,中間對應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詐果斷”,右邊對應“被動”到“主動”,各自用線相連,上下形成鮮明對比。這個板書設計可以突出本文人物傳記的特色和人物的鮮明性格及由此產生的形勢逆轉,是爲教學重點的突出服務的。

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學目標 :

爲了順利完成本課教學,我準備分兩課時進行教學。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結合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佔主導和本文情趣性強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分角色有滋有味的朗讀全文,尤其是讀好三次對話;

2、抓住重點語段,品詞析句,具體感悟,理解文章意思;

3、能練習學習第一次對話的方法,自學第二、第三次對話;

4、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學無止境,不斷進取的道理。 本文是以對話的形式展開的,所以我認爲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指導學生理解小鷹與老鷹在飛行中三次說的話,感受說話神態,語氣變化的原因。教學難點是明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勤奮努力,虛心好學。

  說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我採用的主要教法是;

1、情境教學法,採用多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閱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通過情境導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性閱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

2、品詞析句法,朗讀訓練時,教師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反覆比較,讀,悟,表演使學生體會到文中語言運用精當之處,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學生的學法是:讓學生通過讀一讀,找一找,議一議,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的一系列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寓意。

  說教學過程:

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本課的教學思路是:以讀爲主,將情境教學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引導學生積極地閱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寓意。據此我如下設計教學 ;

  一、通過朗讀張揚個性。

課標對閱讀的要求是這樣描述的:“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爲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

1、初讀課文時,先讓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再讀課文,劃分自然段,並思考小鷹在學飛過程中一共說了幾次“自己會飛了”。接着分自然段讀,同時思考小鷹說這些話時到底學得怎樣?老鷹怎麼回答的?

2、在學習第2-3自然段時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老鷹和小鷹的話多讀一讀,結合插圖,讓學生看到小鷹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會怎麼想?再結合文字“高興”、“喊”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出來,進入情境體會小鷹自以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行的本領就已經學會了,自然地讀出它此時高興、滿足的心情。這時候,再問學生老鷹是怎麼說的?你是從哪兒看出老鷹不滿意。學生通過讀,指出“搖搖頭”,“還不算”,明白老鷹希望小鷹飛得更高。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點出母親對孩子的愛,鼓勵學生讀出親切、和謁的語氣。(初讀階段讓學生讀了3遍課文,學習2、3自然段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入情境感情朗讀,這不僅使學生的讀書有了量的保證,而且不同的要求與形式讓學生每次讀書都有新的目標,也就是讓閱讀教學過程變成了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的過程。

  二、通過活動演繹精彩。

如何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內心深處體驗“小鷹學飛真刻苦”以及更進一步體會“學無止境”的寓意。我在教學中通過讀悟、指點、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使學生通過活動再現出作品的情景,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此提高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

1、在學習下文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帶着三個問題學習小鷹第二次試飛(第四、第五自然段)。

A、小鷹怎麼說?

B、老鷹怎麼回答?

C、老鷹爲什麼這麼說? 孩子是最喜歡動起來的,在交流時播放插圖使學生體會飛到大山上空,小鷹更加高興了。指導學生自己編動作朗讀老鷹和小鷹的對話,指名學生上臺表演,鼓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讓教學“活”起來。讓學生在邊讀邊演中學習朗讀,理解詞語。

2、在半扶半放中學會了小鷹的第二次試飛後,我放手讓學生同樣帶着上面的三個問題自學小鷹第三次試飛(第六、第七自然段)。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讀課文,自己解決問題,然後再交流朗讀。 教師注意重點詞的理解,“鼓起勁”、“拼命向上飛”,不但描述了小鷹用出全身力氣刻苦練習飛行的樣子,而且說明越往高處越難飛。“飛呀,飛呀”是說小鷹反覆地練飛,“急促地喘着氣”是說快而短促地喘着氣,這些都讓學生來表演,體會小鷹由於刻苦練習而練得很累,連呼吸也變得快而短促了。這時,小鷹用探探問的語氣說:“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小鷹用探問的語氣說明它經過老鷹的幾次教育,不僅提高了飛行本領,而且變得虛心了。學生在小組內表演朗讀並體會小鷹當時急促地喘着氣說話的神態和不敢肯定的語氣。(這一環節的教學以學生爲主體,在教學小鷹第一次試飛時,教給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學第二次試飛時,半扶半放引着學生分析朗讀,在學小鷹第三次試飛時,教師適度放手,讓學生運用方法自學,教師只是在一旁畫龍點睛,引導學生利用重點字詞體會分析。

  三、通過想象拓展感悟寓意。

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這裏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老鷹對小鷹的話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讓小鷹再往高處看。這時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小鷹看到更高處“還有幾隻鷹在盤旋”,會想些什麼?它又會怎麼去做?從而悟出鷹還可以飛得更高,也就是說,飛行的本領是沒有盡頭的。 在課文結束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朋友,你們在學習新本領時,也像小鷹遇到過困難嗎?你們是怎麼戰勝困難,獲得成功的?

各自交流談體會,通過交流學生進一步明白了學無止境,不斷進取的道理,學生的思想得到了昇華,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板書設計:

針對本課是童話故事這一特點,在板書設計上,力求新穎,圖文並茂,突出實用性直觀性。有故事內容小鷹跟老鷹學飛,到思想教育,通過移動圖片,展示學飛的過程的階梯性。

在這節課上,在課件的有效輔助之下,我們的孩子體驗到的情感都是令他們終身難忘的。最爲重要的,是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將小鷹學飛的精神運用到自己今後的學飛生活中去,勤奮努力,不斷進取,那麼這節課的目標就達成了,教學重點得以解決難點得以突破!

語文說課稿 篇5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氣質和性格》。下面我就從四個方面講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氣質和性格》是蘇教版中職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第五課,它是一篇說理清晰,淺顯易懂的科普文章。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和提要,以及學習編文摘。本教材第一單元的重點是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資料、篩選信息以及製作卡片的基本方法,培養從讀物中提取有關信息的能力。爲了培養學生對多種文體的篩選概括能力,我在第一課選擇了議論文《改造我們的學習》,第二課選擇了《南州六月荔枝丹》作爲學習內容。學生通過學習,已經基本具有了概括和提要的能力,並且學會了編文摘的閱讀方法。單元教學第三課,我選用《氣質和性格》作爲教學內容。正如閱讀提示裏講到的,學習這篇課文,有利於理解他人、認識自身,有利於完善自我、與人相處。同時,本文還做到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說明深奧的心理學重要課題,這也是因爲文章善於使用概括、提示性的語句。作爲單元第三課的教學文章,我認爲它完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概括和提要的能力,完成單元教學重點;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形成良好的性格,能較好的完成課堂教學情感目標的實施。據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1、知識目標:明確氣質和性格的含義,辨析氣質和性格的聯繫和區別,瞭解性格表現的特徵

2、能力目標:強化對文章進行概括和提要的能力。

3、情感目標:能較好地認識自己的氣質,客觀評價自己的性格,進而堅定爲形成好的性格培養正確的行爲習慣的決心。

這3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同時它也切合了學生的學習現狀。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並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和提要的能力。教學難點通過本文學習促使學生爲追求好的性格建立正確的行爲習慣。

  二、說教法:

做教師的都熟知這樣一句話——“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同音不同義的兩個字精闢的點明瞭教學的精髓所在。達爾文也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只有教給學生有效學習的方法,才能帶引學生主動思考,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爲了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新課程精神,結合本課實際,特設定以下具體教法:

1、置疑解惑法——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2、引導啓發法——給出方向,自由探索。

3、評價分析法——掌握知識,運用實踐,拓展思維。

其中評價分析法是本篇課文達成教學目標的最基本的方法。這裏的評價分析法,是鼓勵學生探索未知,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疑問、發現規律,不斷完善自我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充當領路者的角色。確定方法,給出標準;設計路徑,自由發展。讓學生自己主導評價分析的過程,自發的探究深入,通過所學所知所感,向正確的行爲目標靠近。在這個過程中,課堂行爲由傳統枯燥的教師單向信息輸送轉變爲學生主動積極的探求所需信息,實踐所學內容,極大的提升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所謂“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這句話正是強調了使用正確方法的重要意義。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教會學生正確高效、事半功倍的學法,我想,正成爲衡量教師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語文學習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獲得知識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和互動學習,激發學生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在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互動性、創新性,從而達到產生興趣、主動學習、情感共鳴、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平衡發展。達成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學法具體如下:

1、預熱法——通過課前預習課文和查找相關的背景資料,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興趣。

2、勾畫圈點法——在學習中勤動筆墨、有效讀書。

3、自我評價法——認清自我、發現問題、尋求突破。

4、總結歸納法——思考總結、獲取知識;親身實踐,學以致用。

5、交流互動法——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得出結論,獲得成就感。

其中,自我評價法、總結歸納法、交流互動法貼合本課教學要點,極爲重要。這三種學習方法的掌握,將有利於學生變接受性學習爲研究性學習。它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研究的過程,特點是問題性和實踐性,能充分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

  四、教學程序:

(一)建構氛圍,解題定標。

贊科夫說:“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爲學習動機。”本課我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爲課文導入。對於現今的中職學生來說,教師放下身段,跳出課文,與他們討論他們的喜好和擇友標準,是他們非常歡迎的一種行爲。這樣導入的好處能使課堂伊始就建構起一種平等友好的氛圍,有利於學生思考、與教師產生互動。問題本身就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板書課題。隨後順勢引出作者,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簡介之。重點介紹作者在心理學界的卓越地位,引出“心理學”概念。

明確教學目標。

(二)初讀感知,遇惑前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教師在建構一個充滿求知慾望的課堂之前,就要進行充分的教學準備,設計問題,完善環節;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佔有學生的求知慾。

第一次閱讀是設定在檢查預習情況的目標之上的。給出的問題直接要求學生辨析氣質和性格二者的定義。而學生尋找出來的答案完全不同於他們平時對這二者的理解,甚至是完全顛倒了的概念。基於人們對於充滿神祕感的心理學的好奇心,學生的求知興慾望將完全引爆。接下來我設計用學生熟悉的人物來進行舉例分析。《水滸》中的兩組人物,李逵和石秀,武松和魯智深,性格典型,形象鮮明。在完成對他們的討論之後,學生一定會很想知道是什麼使得看上去同樣性情的人物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氣質狀態。這種好奇心會驅使學生主動深入課本去探究、去發現。所以此時,辨析氣質和性格的聯繫區別正是恰到好處。

(三)細讀文章,發現規律。

葉聖陶先生始終告誡我們——“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通過前面的教學過程明確了氣質先天,性格後天。我們得出結論是本性可移。那麼先天的氣質有哪些表現類型呢?這個問題完全用來鍛鍊學生的篩選和概括能力。師生配合歸納出類型之後,就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根據以上的類型來分析李逵和石秀,武松和魯智深。學生間自由討論,互動交流,結合文本,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然後過渡到“本性可移”。雖然氣質不易改變,但是後天良好的教育和適當的要求會一個人的性格形成產生影響。引發學生尋找,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去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適時的歸納講解,請學生舉例分析。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把握正確的評價方法,從而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

(四)自我評價,端正認識。

“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我們承認,,我們的學生可以說是聰明的,有經驗的;但是卻很少能稱作是有才能的人。這是因爲他們很少具有使事物變得更好的能力。如何結合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合理利用學習內容,增益成長,完善自我,獲得這種促進事物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的才能呢?我們首先要幫助學生認清自我。教學進行到這裏,學生對自己屬於哪種氣質類型一定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時現場對學生進行氣質性格的心裏測試,將會使今天這堂課的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實施是先請學生自我評價,然後發放測試卷,完成測試。然後點評之前公開分析自己類型的學生,給出建議。接着進行性格的自我評價三個問題的作答,趁熱打鐵,結合學生的氣質類型,請學生進行自我分析,相互評價。

在這一環節裏,“自我評價”的學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它幫助學生理性思考,認清自我,走向未來。

教師在學生互相評價之後,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總結課堂內容:從我手裏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衆不同的孩子。明確氣質性格無好壞之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鍛鍊成就良好的性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的產生問題,主動的解決問題。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只有帶着所學帶着疑問走出課堂纔是新課程標準下創新性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所以,將疑問引申到課外,佈置學生完成作業:一、解釋詞語。二、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以及你所做的測試結果,制定一個符合自己個性特點的切實可行的近期學習計劃。

最後,詢問學生在本堂課還有哪些疑問存而未決,請學生給出教師本堂課的教學評價,然後給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問題和評價總結綜述。

至此,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法和學法的實踐應用圓滿完成。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林中小溪》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以“寓情於景”的優美課文,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是蘇聯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寫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過不同地勢呈現出的種種情貌,以及從中顯現出的勇往直前、沖決一切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爲自我人生道路的寫照。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作者普里什文的文學常識。

(2)熟讀課文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量。

(3)理清課文結構層次,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脈絡。

(4)學習本文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的

(三)教學重、難點

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蘊涵在寫景狀物中的豐富內涵和人生哲理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① 誦讀法。通過優美的文章語言來體味人生道理。

② 討論法。通過問題設置,文章重點詞句等讓學生合作討論寓情於景寫作方法。

(二)學法。

① 合作探究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總結出小溪預示的人生哲理②聯想法。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發揮想象,將富有哲理的句子找出並加以分析。

三、說教學程序

本課擬兩課時教完,全文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四個環節:

(一)初讀課文,感受意境

讓同學們默讀課文,體會小溪和森林的美麗。把自己最喜歡的或者自己感覺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注意讓學生掌握誦讀要領,在誦讀中認真領會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

(二)品讀文章,揣摩賞析

合作討論:通過小組間合作,讓學生在文中畫出文中小溪所經歷的障礙及流經的坦途

引導學生:小溪在林中衝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這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作者從自然景觀中感悟到怎樣的人生哲理?談談作者是怎樣領悟到這些人生哲理的。讓學生主動說出來,並和同學討論交流。

(三)概括總結,加深印象

讓學生理解:

(1)溪流行進中不斷出現的障礙,就像是人們生命歷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2)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集聚力量,要堅持到底,人們戰勝困難同樣要有毅力,同樣要不懈地進行鬥爭;

(3)溪流行進中有分有合,但都有着共同的終極目標——流向大洋,人生奮鬥也要有自己的終極追求;(4)小溪在與障礙持續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

(5)溪流和周圍的景物構成了美的境界,戰鬥的人生也同樣是美麗的。

(四)吟哦諷誦,情感昇華

讓學生從課文中選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自由誦讀或示範誦讀

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7課《觸摸春天》。

2、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真切的描寫了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本課所在的第五組課文都是圍繞“生命”這一專題展開的,所選的4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愛生命。二是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發現並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

4、教學重難點

生命這一話題對於剛剛上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很凝重、深沉,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何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就成爲這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細膩的眼光通過盲女的細小動作揭示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深刻道理,怎樣讓學生理解這一意味深長的哲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因此,我採用利用CAI爲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課外文本拓展來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

二、說學情

學生對盲人的內心世界可能沒有深刻的體會,這對理解課文,感受人物內心活動有一定障礙。因此,我將在課前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體驗活動,讓學生閉上眼睛,通過走路、讀書、寫字等行動,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難,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說教法

本課採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品味語言觸發感悟——朗讀課文抒發情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對語言的品讀感悟中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薰陶和感染。

四、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採用勾畫、批註、交流、朗讀、書寫等方法來學習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通過品味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動筆寫下自己的感受,體現以學生爲學習主體的原則。

五、說教學準備

我準備了 《千手觀音》的舞蹈片段和課文圖片、海倫·凱勒的照片及音樂磁帶《水徑》。

六、說教學過程

1、設置情境,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舞蹈表演嗎?在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後,欣賞舞蹈《千手觀音》的片斷,教師口述:這個舞蹈的表演者是一羣聾啞人,她們的平均年齡纔不過17歲,但是她們美妙絕倫的舞姿征服了整個世界。欣賞完舞蹈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節目嗎?看了後有什麼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對節目的讚美,我適時提醒學生這是一羣殘疾人表演的,從而引入課文:“一羣殘疾人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個奇蹟。有個盲女孩也創造了一個奇蹟,讓我們跟隨着她一起去觸摸春天吧!”隨即板書課題。

2、品析語言,探究體悟。

首先提出問題:“安靜創造了哪些奇蹟?”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一找,並在書旁標註自己的感受。再在四人小組內討論,接着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用相機出示語句,幫助理解。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句子,如 :

句子一:“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我提出問題:“爲什麼你認爲這是個奇蹟?”學生可能會回答:“因爲她是一個盲女孩,卻能在花叢中走的很流暢。引導學生抓住“流暢”一詞,讓學生感受一個盲童能夠流暢的在花叢中穿梭說明她對生活的熱愛,同時指導學生讀出這種熱愛之情。板書:熱愛生活

句子二:“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用出示另一句子“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讓學生比較朗讀,說說哪句更好,在比較中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感受安靜創造的奇蹟,同時讀出作者驚訝。

句子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着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先讓學生說一說對“竟然”的理解,“竟然”可以換成什麼詞?用“竟然”來說一句話。通過這個過程既對學生進行的詞句的訓練,又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個奇蹟。接着我說:“現在大家都是安靜,請閉上眼睛,伸出雙手,邊聽老師的朗讀邊想象做動作,說一說你感受到了什麼?”這一環節的安排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安靜當時的感受,使學生與安靜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瞭解到正是因爲安靜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才是她抓住了這美好的瞬間。(板書;春天)

句子四:“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提出問題:“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這一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再次深入安靜的內心,去體會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這個版塊的設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老師要根據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加以引導,所以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對於教師來說教學把握的難度也相對大些,因爲學生交流的答案不是按照教師預設的進行,需要教師隨機應變,巧妙地利用課堂生成的資源更好地爲教學服務。〕

出示“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教師有感情的讀,提出問題:聽完朗讀,這段話中哪個詞一下印在你的腦海中?(張望)引導學生體會“張望”一詞的用意,體會海倫凱勒的話:“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特殊的內在視覺,那可能看的更真實,那就是用心看世界。"(板書:生命)然後讓學生展開想象你覺得安靜望到了什麼?感受安靜美好的內心世界。(板書:五彩繽紛 多姿多彩)

3、總結收穫,昇華情感。

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輕聲讀一讀課文,再次享受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通過音樂的渲染,使學生沉浸在安靜的體驗中,更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

出示投影:

我們曾擔心……

現在,我們完全相信這個熱愛生活的女孩將來有可能成爲……

接着用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千手觀音》劇照、海倫·凱勒的相片,教師隨機旁白:“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一羣殘疾人用她們美妙絕倫的舞姿征服了觀衆,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從這些事例中你受到什麼樣的啓發或感受?請隨着音樂,打開心靈之窗,寫下自己所思所悟。”教師巡視,發現好的感悟向全班推薦。最後總結(屏幕打出語句)——“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引導學生齊讀這句話。

〔 本環節教師通過多媒體畫面的運用、音樂的渲染和課外人物的介紹,爲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對話的橋樑,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薰陶,從而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殘疾人也不例外。當最後出示引領全文的這句話時,使學生感到道理自在其中,自然的突破了難點。同時通過寫所思所想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使讀、寫很好的融入到語文課堂中。〕

4、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在感情昇華的基礎上,帶着自己的體會去讀,可以分多種形式讀如:配樂讀,選讀,師生比賽讀等等,其他同學在欣賞後進行評價,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喜愛和對生命的熱愛。

七、說板書

17觸摸春天

〔板書的設計突出教學重、難點,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語文說課稿 篇8

我將以《創新閱讀體驗,發展語文能力》爲題,分以下六個步驟對《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進行說課。

一、立足單元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被譽爲有史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絃的演說,有“天鵝的葬禮”之說。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情感、一詠三嘆的表現手法,讀來動人心魄、感人肺腑,是學生髮展語文能力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它緊緊圍繞“珍惜資源,保護環境”這一單元主題,爲學生提升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憑藉。

二、着眼發展說目標

依據課標精神和小學語文發展與創新的教育理念,結合上述分析,我認爲應重點達成下三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引導學生揣摩優美的語句,領悟課文的表達特點。

3、引領學生體會人類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關係,激發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思想情感。

其中感悟文章的表達特點,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促進人文精神的提升是教學的難點。

三、以學定教說方法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雖然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展,體驗感受和創新發展能力有了進一步的增強,但是仍舊未脫離兒童的特點。因此我打算從興趣入手,運用電教手段,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爲依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於讀讀、說說、寫寫的學習活動之中。

教學時,我着重採用了創設情境、美文朗讀、讀寫結合等方法,以讀書感悟爲經,以語言訓練爲緯,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語言所蘊含的情感,感悟課文的表達方法,在讀中豐富體驗,在悟中發展能力。

四、創新高效說流程

面對語言美、感情美、意境美的好文章,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以讀爲主線,強調寫作指導”這一線索,構建一個閱讀體驗、感悟提升的三步教學流程,讓學生充分歷經一個語文學習與精神洗禮的創新發展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神聖”

學生讀課題後,首先欣賞一組圖片,告訴學生:“同學們,這片土地指的是西雅圖,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卻有着廣闊的沙灘,肥沃的耕地,終年積雪的山脈,潺潺的溪流,茂密的森林中到處有閃閃發光的松針,各種各樣的昆蟲,這裏有藍天和白雲,青草和綠葉,翱翔的雄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美麗聖潔的土地,把學生帶進了美麗聖潔的境界之中,引導學生從直觀上感受西雅圖“聖潔”的美,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接下來通過個別讀、教師引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2、3、4自然段,感受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找出比喻、排比的句子讀出對土地的眷戀之情。

【通過創設情境,學生已經產生了在讀中悟情,讀中悟法以及對閱讀課文的期待。】

(二)昇華情感,理解“神聖”。

1.我讓學生自由朗讀5-8自然段,看看印第安人對白人提出了哪些告誡。學生快速地總結出西雅圖告誡白人要善待河水、保護空氣和照管動物。我因利是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告誡白人:“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學生接讀善待河水、保護空氣、照管動物這三段,讓學生一步步增強對印第安人眷戀土地的情感體會,一層層感悟“一詠三嘆”表達方法的好處。

2.讀寫結合,學以致用。在學生的情感達到昇華的時候,我設計了一個仿寫練習,想想假如你就是印第安人的孩子,請寫下你心中的告誡吧,讓學生仿照5、7、8三段課文的結構,進行仿寫練習: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________,因爲_________。

通過學生生動的描寫,啓發學生思考爲什麼西雅圖不把所有的告誡都寫進去呢?而只選擇了這三個材料來寫呢?

【這樣的設計,目的在引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操作不但是對課文內容的深度拓展,同時也是啓發學生對寫文章選擇典型材料的寫作方法指導。】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聖

在學生充分領悟土地神聖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配樂朗讀《地球萬歲》,將學生的興致發揮到本堂課的一個最高點,

學完這一課,我設計了可由學生們自主選擇的作業:

(1)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寫一份環保倡議。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觀。這樣,在學習當中,將美讀貫穿於三個教學環節。實施完畢之後,我的本堂課就輕鬆地完成了。

五、畫龍點睛說板書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善待河水

比喻保護空氣典型性

排比照管動物代表性

這個板書緊扣課文中心,清晰地展現了課文的重點,用警醒的紅色,給學生帶來心靈的震撼!同時也滲透了寫作方法的指導。

六、總結回顧說理念

本節課,以學生爲主體,以文本爲憑藉,以創新爲手段,以發展爲目標,引導學生創新閱讀體驗,發展語文能力,做到了簡單教語文,紮實求發展,讓學生在感悟語言之美、增強人生體驗的同時,學會了讀書方法,提升了語文素養,滋養了人文精神,使“悟中得法,發展創新””的語文教學理念得到了良好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