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堂教學說課稿3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堂教學說課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課堂教學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堂教學說課稿3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堂教學說課稿3篇1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紙》,我將從內容、幼兒、目標、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流程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幼兒

杜威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中班幼兒已開始觀察周圍生活環境及其變化,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究問題,積極動手、動腦。班上大部分幼兒比較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喜歡問這是什麼?爲什麼蠟光紙會有顏色呢?皺紋紙爲什麼不是光滑的呢?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探索各種紙類特徵的活動,來滿足幼兒的探究興趣,讓他們通過探索和實際操作擺弄,獲得切實的生活經驗。而他們也已具備一定的觀察、比較、操作、表達的能力,已能觀察到事物現象的細微之處,也有針對性表達的能力,這些爲本次活動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準備。

二、說內容

幼兒科學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開展好科學教育,就要理解什麼是幼兒科學教育,幼兒科學教育是什麼,其實科學就在幼兒的身邊,就是幼兒經常接觸到的物質世界,如小鳥爲什麼能飛?蝌蚪怎麼變青蛙?月亮爲什麼會變化?等等這些都是幼兒樂於學習的科學。紙是孩子們生活所能經常接觸到的,如圖畫紙、蠟光紙、皺紋紙等,孩子們經常都會很會發出很多疑問:爲了滿足孩子好奇和探索的願望,落實《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選擇了《各種各樣的紙》這個科學活動內容,讓孩子通過收集、觸摸、比較等方法讓孩子充分探索和感受紙的不同種類和特徵。

三、說目標

爲了在幼兒科學教育目標的構成和內涵上更爲強調“注重幼兒的樂學和會學”,強調“注重活動的過程”。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和內容特點以及中班科學領域目標,我從情感、態度、能力的三維目標上來定位:1、初步瞭解各種紙的種類,感知紙的特徵和用途。

2、對玩紙感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3、知道紙很有用,懂得節約用紙。

以上活動目標既有知識經驗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又有愉悅情感的體驗,融合了各領域的目標要求,體現了目標的整合性。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初步瞭解各種紙的種類和用途,難點定位於感知紙的特徵。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幼兒以及環境材料的積極互動,中班幼兒的思維還具有具體形象性,他們必須藉助豐富的環境材料來獲得知識經驗。爲了更好的完成活動內容和目標,我和幼兒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參觀紙製品商店,感知了解各種各樣的紙。

2、材料準備:多媒體《紙製品》、各種紙、剪刀、水、筆、固體膠。

3、環境準備:收集各種各樣的紙,佈置成展示區,供幼兒觀察分享交流。

五、說教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親切、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多媒體展示法、探索討論法、收集分類法等。幼兒與成人的學習動機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理解水平還很膚淺,容易受到興趣的影響和支配,他們往往對探究對象的感興趣程度決定了他們在活動中的注意力,所以活動內容設計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是一節活動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我才用了以下幾重學法:觀察記錄法、操作實驗法,這些教學法我將結合以下或偶的那個過程作具體闡述。

六、說活動過程

本活動我將通過緊緊相扣的4個大環節來開展:展示欣賞,引發興趣——分組探究,認識紙的種類特徵——動手實驗,認識紙的特性——播放課件,瞭解紙的用途。

(一)展示欣賞,引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的老師,在活動之前,我先讓孩子展示自己收集的紙張,向自己的同伴、老師來介紹,自己收集的紙是什麼樣的?它有什麼特點?猜猜這是什麼紙?引發幼兒的自信心和興趣點,調動幼兒興趣。同時也爲下個環節的開展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二)分組探究,認識紙的種類特徵。

爲了落實活動的重點,本環節我將圍繞3個小步驟,運用觀察比較法、探索交流法、觀察記錄法等多種教學法來進行:

1、出示記錄卡,教師講解探究要求:“看一看有幾種紙,摸一摸不同紙有什麼不同的感覺?比一比不同的紙有什麼不一樣?

2、分組探究,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探究紙的種類特徵,並進行分類。

3、幼兒交流分享經驗,師出示大張記錄卡,梳理幼兒對紙種類和特徵的認識。

師小結:紙有多種多樣的,它們顏色不同,厚薄不同,軟硬不同。

(三)動手實驗,認識紙的特性。

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採用操作實驗法、觀察討論法、感知觸摸法等教學法,本環節將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各種紙類的瞭解,是完成活動重點的一個重要環境。我將通過3個小步驟來進行:

1、介紹操作材料:各組在原有各種紙的基礎上,增加水、筆、剪刀等工具。

2、幼兒分組實驗,並思考,你發現了紙可以怎麼樣?

3、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輕聲交流實驗結果。(通過摸一摸、揉一揉、折一折、撕一撕、吹一吹等方式感知紙可以折、剪、揉、寫字畫畫,還可以用水玩玩紙,看一看紙會發生什麼變化。)教師小結:紙具有易燃、易撕、易溼、易皺、可折、卷、體輕等特點。

(四)播放課件,瞭解紙的用途。

本環節將作爲突破活動難點的重要環節,因此我採用了多媒體觀看法、討論法、經驗講述法,讓孩子通過課件的觀摩、交流、討論,瞭解紙的重要用途,並通過讓孩子講講自己的生活經驗,如你是如何愛護紙張的,引發孩子的共鳴,落實活動的難點。

1、觀看課件,瞭解紙在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啓發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用紙做的?紙可以做什麼?

3、教育幼兒愛惜紙張和書本。

、活動延伸:

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本次活動的結束只是暫時的,我們將充分發揮區域的優勢,將活動內容延伸到“各種各樣的紙製品”主題展示區,繼續引導幼兒收集、交流、分享。同時我們也將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區的力量,請家長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收集各種紙和紙製品,瞭解紙在生活中有哪些好處。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堂教學說課稿3篇2

一、說教材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和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有趣地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由此,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找規律》,目的就是讓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中主動創設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投身實踐,這樣幼兒身心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爲活動的主人。

二、說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徵有規律的間隔排列。

2、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列;並培養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

三、說重點

活動的重點: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

四、說難點

活動的難點:在有規律的排列中會表現2——3種規律。

五、說教法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活動中,邊玩邊學。還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六、說活動流程

活動分爲三大部分。即自由探索———動手操作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嘗試自由排列。第一部分是讓幼兒自由探索,活動一開始以遊戲引入,讓幼兒尋找卡片,觀察卡片上有什麼,找找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說說各種事物的不同排列,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運用遊戲法能使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大大的提高。

第二部分是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發現、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

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這是活動中的重點。活動中讓幼兒動手操作,找出物體的規律,並將規律補完整,以加深鞏固有規律的間隔排列的方法,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由於每一個幼兒都不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在補規律的操作活動中準備教學具時,按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的有2——3種規律,能力弱的有一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成爲主動活動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

第三部分是讓幼兒嘗試自由排列的活動。這是活動中的難點,讓幼兒嘗試在有規律的排列中表現出2——3種規律,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堂教學說課稿3篇3

一、說活動教材: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主題。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藉助“你們發現吹的泡泡有什麼祕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於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爲本次活動制定瞭如下三條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幼兒更深層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爲“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確定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方法:

爲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三種教育方法:一“順”,二“引”,三“助”。

“順”即順應幼兒的活動,爲他們提供有關主題的資料及活動所需的材料,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新的主題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助”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助”幼兒一臂之力,對幼兒進行點拔,藉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五、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在本環節中,爲他們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讓幼兒觀察並提問:“這些工具能做什麼?”,以問題引出課題“吹泡泡”遊戲,激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爲建構新知做鋪墊。

第二環節:感知探究。

在本環節中通過爲幼兒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教師則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藉助開放性的問題:“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什麼祕密了?看誰發現的多?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的共同特點是什麼?”,用“引”的方法,啓發引導幼兒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

第三環節:體驗驗證。

在本環節中,教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藉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邊觀察邊記錄想象結果時,對幼兒感覺疑惑的問題“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狀應該是怎樣的?”,利用開放式問題:“你用的是什麼形狀的工具?你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有什麼祕密?進行適時點拔,把教育活動的難點轉換爲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將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同時抓住幼兒互相交流、表現、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過程和結果的契機,設置開放式問題“每個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有什麼祕密?”,“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讓幼兒對探究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