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通用10篇)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通用10篇)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

本單元以“朋友”爲主題。編選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從中體會到友情的美好與可貴,培養尊重朋友、愛朋友的美德。本文共有7個自然段,1---6自然段是青蛙和小魚的對話,而重點就在於此,着重體會青蛙小魚說話的神情和語氣,並知道小魚離不開水。青蛙能在水裏又能在岸上生活的習性。第7自然段點出了池塘邊的叫聲是青蛙在給小魚講故事。本文語言通俗易懂,內容富有情趣。青蛙和小魚的對話親切、樸實。尤其是很講究禮貌用語,這是值得小朋友們效仿的交友之道。而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起到使小讀者浮想聯翩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結合本單元對話的特點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如何抓重點詞讀好對話,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通過理解想像“小魚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看到岸上的事情?”和“青蛙給小魚講什麼故事”兩處發散學生思維和進行想象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禮貌熱情、樂於助人的美德。

依據:學生已經具備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但帶有提示語的對話教材中還是第一次出現。因此把指導學生進行如何抓重點詞讀好對話,理解內容做爲本課的知識目標。

另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本文兩處空白爲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提供了空間。青蛙和小魚的對話,熱情禮貌,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人文素養的好教材。因此,確立一本課的三維目標。

(三)重、難點:

1、重點及依據:基於本班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對感情、語氣佔把握欠佳,以及學生已有的合作學習方法,把學習抓提示語引導學生讀好對話,理解重點詞“如何”做爲本課的教學重點。

2、難點及依據:學生已經掌握了讀、問、議、比的學習方法。帶提示語的對話初次出現,本着閱讀教學應該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爲原則,把抓住提示語讀好對話的方法教給學生,理解人物的神情,確立爲本課教學難點。

二、教法設計。

爲突破教學重點分散難點,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應在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多處創設了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始終在積極奮發的狀態中進行學習。

另外,在學生已有的讀、問、議比的學習方法之上,以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抓提示語中的'重點詞讀好對話,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也是本課的教法之一。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課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讓學生讀一讀、問一問、議一議、比一比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自由讀、練讀、指名讀、小組讀、評讀、分角色讀表演讀、賽讀等多種形式在讀中進行感悟,激發學生興趣,發展想像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朋友”,本課是第二課主體課文,爲使達到單元知識整合的目的,站在一定的知識高度即:讓學生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慣,懂得動物的叫聲就是動物的語言。設計了讓學生先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進行猜一猜的遊戲,然後通過動畫進行導課,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整體感知。

結合學生年齡以及認知特點,讓學生先讀讀第一課初讀課文後都知道些什麼?目的是讓學生對課文有初步的感知,培養提煉知識的能力。接下來再讀讀課文,提出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同時將語言材料變成形象感知的事物,從而爲合作學習,作好鋪墊。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三次對話。

本課的重點部分是三次對話。在利用第一次對話進行方法指導的同時,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學習。通過自由讀、小組分角色讀、評讀、比讀、表演讀等多種方式揣摸人物的心理、神態,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力求師生關係民主、平等,如形如影般的自然親和,體悟人性的光輝,彼此感受、溝通的快樂、感受心靈契合的愉悅。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比賽競爭的意識。

2、課中休息。

在學生讀懂三次對話的基礎上,對小魚高興的心情有了很深的感受,巧妙地把文章的第6自然段與課中休息融爲一體。藉助文章的自身特點捕捉契機,上魚利用找朋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快樂的心情,使整個教學不脫離主體,使三維目標的情感目標推到了實處,使學生體驗到青蛙和小魚是朋友,而不是把朋友的關係強加於學生。藉此,巧妙地安排了發散思維的訓練。爲學生營造一個想像的情境,讓學生幫小魚想想還有什麼辦法能看到岸上的事情?起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使課中休息達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3)拓展說話。

在文章的最後一自然段的教學中,與課文前後照應的特點也就是青蛙答應給小魚講故事,看看他的實際行動吧;滲透青蛙對朋友說到做到的好品質,另外在課文結尾又抓住教材自身價值,引發學生學習青蛙“呱、呱”的叫聲,拓展說話。猜猜青蛙在給小魚講什麼故事?充分開掘學生的思維,大膽展示心靈自由,迸發熾熱的創新熱情。在充滿創造性的活動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提高,個性得到張揚,創新潛能得以發揮,不留痕跡地把人文教育寓語言訓練之中,使學生在情感態度上,又一次得到昇華。

( 四)分角色讀課文。

成功是求知的有力支柱,自信是成功的動力,爲此在學完課文後本課又安排了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的實踐活動。目的是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內化整合,進行再創新,使每個學生都力求在不同程度上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愉悅和快樂,樹立良好的信心。

(五)總結延伸。

在這一環節設計中,又跳出語文學科,站在一個高度進行設計,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空間中選擇爲小魚畫畫、寫字、分角色讀課文、提問題、談收穫等。企圖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培養質疑探究的能力。同時開發課程資源,自編兒歌讓學生閱讀,目的在於把語文的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雨點》,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四句,句式整齊,韻律感強。它描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狀態,體現了雨點在不同處所不同狀態下的不同情調。文章洋溢着童貞、童趣,有利於啓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觀察、瞭解自然的興趣,是一篇從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新課例。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聯繫實際,使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徵,瞭解雨點的動態變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作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2、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雨點樂趣。

3、讓學生體驗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學生觀察、瞭解自然的興趣。

4、教學重、難點: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重在讀,從讀中悟情明理。我把感情朗讀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雨點的快樂心情作爲教學難點。

三、教學設想

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用不着老師引導學生去逐句講解分析,結合學生實際,,只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表演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充分發揮媒體的示範作用:請同學們積極去聽錄音是怎樣把他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的。

3、積累語言 理解內容

4、拓展課文 培養想象——練習說

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全面理解後,我及時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啓發學生想象:雨點還會落到哪裏,會有什麼變化?比一比,說一說,這樣的話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培養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本課我形象直觀地抓住重點詞語,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爲背誦有困難的同學理清了思路。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一年級上冊的第八課《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後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雖然是篇小短文,但是,結構的嚴謹,用詞的生動、形象,含義的深邃,仍值得我們細細揣摩。第一自然段中的"田野"、"高山"、"小河",與第二自然段的"田裏的禾苗"、"山上的小樹"、"河面"一一對照。而開頭第一句的"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又與"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遙相呼應。作爲一篇小美文,《陽光》遣詞造句有許多精妙之處。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的"跳進",讓人感受到了陽光的調皮可愛。陽光與人、自然與人的和諧的場景躍然紙上。第四自然段的"誰也捉不住陽光,陽光是大家的。"體現了陽光的博愛和無私。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句,課文以抒情的筆調,給我們描述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爲這句話作了註解。使我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沒有陽光,就沒有生機蓬勃的世界,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願望,生髮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此外,本課還有生字16個,其中,會認12個,會寫4個。課後,除了朗讀、背誦、寫字要求外,還提出了歸類識字、口頭組詞語的要求。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孩子進入小學所接觸到的第八篇課文。由於前面已經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個識字單元,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已經得到了一段時間的訓練,朗讀技能經過七篇課文的學習之後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應繼續鞏固這些訓練成果,如有可能適當拔高。

根據教材的上述特點,根據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所應承擔的教學任務,根據課程構建的三個緯度,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 "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教學難點是理解"河面閃着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句話。

在第一課時,我將和學生一起在認識12個生字的基礎上學寫2個生字,並且完成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的教學。

《陽光》當作爲課文出現時,它就成爲了接受美學所說的開放的"召喚結構",召喚讀者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感知、思考、體驗進行再創造。本節課的設計我力求做到以學生自己活動爲中心,讓學生在自己活動中,調動已有知識,豐富現有經驗,充分感知、體驗陽光,通過思考使文本在孩子們的心中鮮活起來,從而達到使學生的語感廣化、深化、美化、敏化的目的。要知道,語感的廣化、深化、美化、敏化必定和思維的廣化、深化、美化、敏化是同步的。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課前我將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感受陽光。在指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哪裏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麼,陽光下的.萬物都是什麼樣子的?在陽光下有什麼感覺?

課堂教學部分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說第一課時,第一課時將分以下幾步進行:

用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以及教師抒情的描述引入新課,出示課題。

第二步,請學生談一談課前尋找陽光、感受陽光的感受。在學生充分表達、交流了自己對陽光的情感體驗之後,我將播放課件並配樂範讀課文。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教材文本的美。

在學生對親自朗讀這篇課文產生期待之後,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它。在學生獨立識字的基礎上,彙報識字成果,並且交流識字方法,在交流時,相機教學新部首左耳旁。然後採用各種形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在教學這三個字時,結合課後練習,運用歸類識字的方法,並適當拓展,在字形的處理上,可以讓學生在觀察、記憶的基礎上,交流識記方法。在字義的處理上,可以採用說詞說句子、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課文、兒歌等多種形式多次出現的方法,以達成會認的目標。

第四步,進入朗讀階段。先讓學生自己出聲讀課文,然後談一談,通過讀課文明白了什麼。在學生彙報讀書收穫的過程中,尋找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讀懂的基礎上,繼續練讀。形式有指名讀、接力讀、組內競賽讀、選擇讀等多種形式。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字詞句的指導。在抓重點詞句指導朗讀的同時,還要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豐富學生對課文文本的感受

本着每節課都讓學生動動筆的原則,朗讀階段進行之後安排學生練習寫兩個字"也"、"長".這兩個字的結構都不容易把握,所以,在範寫時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觀察,並讓學生談觀察的收穫。寫完後,將練習成果在小組內展示,教師挑選練寫最好的在全班展示,以及犯有典型錯誤的,在全班範圍內糾正。

最後,留一個拓展性的作業,鼓勵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麼樣?"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4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草坪青青》,具體程序如下:

一、教材分析

《草坪青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文中講述了小主人公小健在媽媽的教導下,由一個不懂得愛護花草的小男孩,轉變爲一個保護環境的小使者的故事。課文生動淺顯,語言優美,富有童趣,充滿了愛意。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語文作品的學習,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在這種教學思想指導下,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⒈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課文學習,瞭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境的意識。

⒊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保公益活動中去。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朗讀感悟——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㈠情境激趣

在本課的“導入激趣”中,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的課文背景插圖,在給學生視覺上直觀感受的同時,我問學生:“小健家樓下的花園漂亮嗎?你願意和小健作鄰居嗎?爲什麼?”這樣將孩子們引入課文,使他們和“小健”一同成長,一同完成保護小草的工作。同時爲最後一個環節“爲了讓周圍的環境更美麗,說說你還願意做些什麼?”做好情感鋪墊。

㈡朗讀感悟

《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其目的是最終形成學生良好的語感,而“朗讀”則是最積極最有效的“刺激”。

⒈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⒉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發現

⒊賞讀全文,深化感悟

㈢昇華情感

當孩子們通過朗讀,對課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感悟之後,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有關《美景》與《污染現象》的兩個片段。這裏我採用對比的`形式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學生通過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使情感得到昇華,從而喚起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㈣拓展遷移

⒈思維拓展

交流討論:爲了讓周圍的環境更美麗,爲了讓我們和大自然更和諧的相處,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⒉知識拓展

我向孩子們介紹:2008年奧運會將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而此次奧運會的主題就是“綠色奧運”。根據小學生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我讓學生把自己心中的“綠色奧運”用筆畫下來,從而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環境保護的願望。

⒊能力拓展

課後,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只要能爲環境保護出一份力就行。孩子們有的走上馬路,充當義務清潔工;有的製作環保宣傳畫;有的寫出環保小標語等,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教學小結

《草坪青青》一課的教學設計緊扣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多媒體運用形成了新的整合模式:利用多媒體VCD,創設情境;利用文字信息,自讀自悟;利用協作學習,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村居》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意濃濃,令人神往的農村春景圖,草長鶯飛,拂堤楊柳,擡眼望去,滿眼翠綠,空氣中瀰漫着清清草香、泥香,孩子們急不可待地迎着東風放起了風箏,孩子們也把歡樂,把希望放飛在了春天裏,學生們通過前幾課的學習對春天已經有了較豐富的體驗,應通過這首古詩讓學生感受到春天如詩般的意境及春天帶給人的快樂。詩歌的語言生動形象,內容短小精練,讀起來琅琅上口,教學中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學生始終保持讀的興趣。

本課的目標設爲:

(1)正確認讀“村、居、醉、煙、童、散、忙”7個生字,會寫“忙”字。

(2)圖文結合,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個目標是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的。

三項目標中,我把正確認讀7個生字作爲學習重點,因爲一年級的教學重點始終是識字、寫字。難點爲圖文結合,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這是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剛接觸漢字不久,就讓他們感悟語言之美,會有一定難度。

說學情:

一年級的學生好動,許多行爲習慣還正在培養,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開學時。但是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異。而且本班學生不善於舉手發言,一小部分學生會也不舉手。

說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忙”字。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圖文結合,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反覆誦讀古詩,感悟詩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朗讀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樂趣,培養學生熱愛春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1.創設情境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通過圖畫再現,語言描述,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情境等教學策略,從多方面,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讀體驗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讀是最行之有效的閱讀手段,讓學生喜歡讀書,學會讀書。通過反覆品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音韻美、意境美。

以上的教學方法都將滲透在各教學環節中。

二、說學法

這節課主要採用學生以畫助記、合作交流、朗讀體驗的學習方法。

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我主要通過以下六個方面來說明

一、激情引入

首先採用提問式,春天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麼春天在哪裏呢?誰願意說說你的發現?老師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課件感知春天,直接導入課題《村居》,隨機認識“村、居”這兩個字。

【設計意圖】用一兩句話說說發現的春天,無形中訓練了一年級學生的口頭作文。通過動情的語言,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天圖片,學生於自然之中進入情境,產生學習興趣,由此開始本節課的學習。

二、在讀通讀順中學習字詞

首先老師範讀課文,讓學生注意每個字的音,爲下面學生自由讀古詩做了鋪墊,同桌互相認讀生字、朗讀古詩。其次是指導學生看圖,引出本節課要求認識的字詞,認讀生字利用各種方法,在學習字詞的時候,巧妙的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後引出詩句,進行朗讀。這樣由字到詞到句就簡單多了。

【教學意圖:通過對生字的認讀,引導學生結合字形、藉助圖片等方式瞭解意思,不但爲感知詩意做好充分的鋪墊,又滲透了古詩語言的簡練。】

三、在入情入境中誦讀

首先想象着春天美麗的景色進行朗讀,其次劃分節奏指導朗讀,在讀通順、讀出節奏感之後再進行聯繫生活,指導有感情朗讀。最後就是引導背誦。

【教學意圖:此環節通過朗讀,逐步使學生體會七言詩二、二、三的停頓,同時體會古詩誦讀時聲斷氣不斷的感覺,從而做到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出節奏。在讀出節奏的基礎上再讀出自己的體驗、感情,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四、在拓展延伸中積累語言

把你搜集到描寫春天的古詩,讀給大家聽一聽。

然後進行小結,《村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還有很多 詩人曾經讚美過美麗的春姑娘呢! 請同學們課後繼續蒐集有關春天的古詩。

【教學意圖:此環節通過積累朗讀,使學生在拓展延伸中學會積累。】

五、指導書寫

本節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只有一個“忙”字。先讀拼音,數數有幾畫,觀察關鍵筆畫的佔格位置,指導豎心旁的寫法,師範寫,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擴詞,課堂展評。

六、當堂檢測

出示生字進行認讀。

說反思:

在課前預習中已經安安排學生對生字進行圈畫,在這節課來看,學生圈畫的效果不是很好,預習沒有到位。預想的是對課堂上生字的認讀打下了基礎,實際效果不是很好,以後還有強化預習。

在朗讀古詩時,拂堤楊柳中拂堤字音學生讀錯的比較多,這時候我只是領讀了幾遍,而沒有單獨拿出來再強調一遍。在單獨出示詩句的時候,還是不能脫離拼音。

在習慣養成方面,還需要不斷強化,在課堂上學生的坐姿、舉手、回答問題等課堂表現前半節課表現較好,而寫字的正確姿勢需要進一步加強訓練。習慣養成不能單單看這一節課的表現,還要經過長時間的強化訓練。另外需要加以關注個別學生在課堂上走神的現象。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zh、ch、sh、r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一冊漢語拼音的第8課。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圖。日出時,一隻獅子想要吃小猴,樹上的同伴看見了,便伸出樹枝讓這隻小猴爬上去。圖中有四個音節。圖下是zhichishir的筆順圖示,四線格中是4個聲母的書寫規則。第二部分是聲母zh、ch、sh、r與表音表形圖、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hi、ri,用以讀準它們的音,認識它們的形。第三部分是zh、ch、sh、r的書寫,用以指導正確描紅。第四部分是相應的拼音詞,用以練讀帶調音節。第五部分是三拼音拼讀方法示意圖,三拼音音節以及圖與相應的拼音詞,用以學習三拼音拼讀方法,認讀三拼音音節和三拼音詞。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本年段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學會zh、ch、sh、r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zh、ch、sh、r和帶調韻母拼成的音節。

3、學會zhi、chi、shi、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

由於z、c、s與zh、ch、sh的發音容易混淆,學生對平舌音與翹舌音的發音方法掌握不夠,因此我將zh、ch、sh、r的發音和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作爲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由於本課出現了平舌音與翹舌音的區分,這恰恰也是個別地區的一個發音誤區,爲了能夠讓學生正確、清楚地掌握平舌音與翹舌音的發音方法,以及準確、流利地發好這兩個音。在教學中我採用提示、設疑、討論、對比等方法來教學本課。

本課所運用的教具有:拼音卡片、小黑板

三、說學法

本課出現的聲母以及整體認讀音節和上一節課的聲母、整體認讀音節在教學方法上很相似,只是在發音和形狀上稍稍做了變化,因此,在學法上,我放手讓學生運用討論法、比較法來學習本課,表現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或獎勵,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爲主動,把所學的知識逐步轉變爲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善於動腦,善於思考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篇課文的要求,我準備用以下環節來教學本課:

(一)複習導入,鞏固舊知。

因爲上節課的z、c、s與本節課教學的zh、ch、sh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我採用複習導入的方法,這樣不僅鞏固了上節課的知識,也聯繫了本節課的教學。我先找同學抽讀生字卡片,重點複習z、c、s的讀音和發音要領,強調z、c、s發音時舌尖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接着再找同學抽讀三個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強調音要讀長些,讀響亮些,當把這兩項練習完成後,我再採用綜合複習的方法,將聲母與整體認讀音節混在一起,然後找同學聽音取卡片,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聽力和分辨能力,而且對所學的知識,也是進一步的鞏固和加深。

鞏固和加深了這些字母和音節的讀音和發音要領之後,對新的教學也是一個好的開端。接下來,我採用以下導語導入新課:

同學們,下面老師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我在z、c、s的後面分別加上h,那麼,它們又該怎麼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zh、ch、sh、r這四個聲母。

(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1)觀察情境圖,初步感知zh、ch、sh、r

出示zh、ch、sh、r並提問: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裏,是什麼時間?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出示“日出”的r(卡片r),圖上有哪些動物?引出“獅子”的sh(相機出示卡片sh),這隻兇猛的獅子想要幹什麼?(相機出示卡片ch)“吃小猴”的ch,,獅子吃上小猴了嗎?(相機出示卡片zh)這就是樹枝的zh,最後小結這幾個字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4個聲母zh、ch、sh、r,並帶着孩子們讀情境歌。

(2)藉助圖畫,讀準字音。

學習zh的.發音

看課本插圖,提問:同學們,你看圖上畫的是什麼?通過蜘蛛網我引出zh的讀音,告訴學生:把“蜘”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就是聲母zh的讀音(板書zh),然後師範讀,生跟讀,邊讀邊正音,強調發音時舌頭翹起,頂住硬齶前部,然後稍微放鬆,讓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找個別同學讀,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讀音,這樣達到及時反饋的效果。

學習zh的形

繼續看圖,提問:你們看,與圖的哪部分很像呢?學生會很容易找出。老師總結:大家說的很對,兩個樹幹合在一起便成了聲母zh,這樣將抽象的字母與具體的實物聯繫在一起,使同學們對字形記憶更加深刻。

學習聲母ch

教學方法和教學zh基本相同,同學們已掌握了學習方法,因此,我直接引入三個問題:圖上畫的是什麼?這個聲母該怎麼讀?它和圖上的哪一部分很像?這時,我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四人小組討論這三個問題,然後找一位程度比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口耳目》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簡析、教學重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程序、作業設計、板書設計等七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年級新教材第一冊漢語拼音後的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屬於象形字歸類識字。所要學習的12個字按人體、動物、天體和物象、植物分成四類。每個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便讓學生理解字義,認清字形,初步瞭解漢字的造字規律。課後練習“我會連”又舉了四個字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漢字義形結合的特點。本課學會的三個生字中出現了“豎、撇、捺”三種新筆畫。

二、說教學重點

因爲本課中的12個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結構都較簡單,大部分生字學生在課前都已認識,有些學生甚至全部認識。所以,根據學生的學情,我把第一課時的重點放在鼓勵孩子運用各種方法認字,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根據象形字造字的規律學習認識象形字的學習方法上,並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及識字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此,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結合圖片,並通過象形字的造字規律及數筆畫等方法認識“口、耳、目、兔、羊、鳥、”6個字,掌握三種基本筆畫,會正確書寫“十”;

2、情感目標:通過象形字的學習,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點,感受祖國文字的內在美;

3、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是典型的構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嘗試運用字理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字理教學就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和理據進行識字和析詞的一種語文教學方法),讓學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識字能力,爲以後繼續進行字理識字、自主識字打下基礎。具體策略如下:

1、情境中識字

針對我班學生好動、愛玩、做事沒耐心的特點,在本課中我以喜羊羊爲線索,通過遊象形字王國的形式使學生始終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使孩子能主動參與,大大地提高識字的效率。

2、遊戲中記字

遊戲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把遊戲引入識字教學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個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諸多遊戲來調味課堂,例如,兒歌誦讀、找朋友、歸類遊戲等,其本質都是識字,複習生字,可是學生學得不累,總覺得老師還設置什麼新花招在等他,寓教於樂,使枯燥的識字過程演變成活潑有趣的活動過程,這正是學生所期盼的。

3、抓“典型字”教會學生學字方法,由扶到放讓學生自主識字

在課始我便抓住“兔”字的教學,使學生通過象形字學法和熟字加筆畫法來鞏固此字,並通過“兔”字的學習,遷移學生用多種方法去記憶另外的4個字。五、說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激趣激情,圖字對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塊寫有口、耳、目、羊、鳥、兔六個字的龜甲,並講述由6個象形字所編成的故事,讓學生觀察,知道象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圖形非常象。這種古老的文字我們叫它“甲骨文”。本環節初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象形字的表義功能,讓學生初步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此處將本課要求的6個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有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求知慾。

接着我讓學生猜測甲骨文對應的現代字,進而演示這六個漢字的演變過程。之後,再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反覆出示本課的生字,從而自然引出課題。

(二)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瞭解字義。

就識字而言,當今社會多渠道的信息資源使我們的學生在入學前已不再是白紙一張,許多學生都能認一定數量的漢字了。因此,在學習生字之前我先讓學生自己讀給同桌聽,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動學習。同時又能幫助教師瞭解學情,更好地把握學習的起點,突出重點。並讓學生交流一下“你是怎麼認識這些字的”,引領學生利用生活積累認字,有意識地到生活中去學語文。

(三)舉一字例,圖字對照,激趣激情,形成感知。

《新課標》強調要根據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和規律進行識字教學。全國字理教學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黃亢美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就必須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義識記,當漢字像詩像畫一般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纔會印象深刻,不易遺忘。因此這個環節中我努力遵循新課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觀察簡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實物的相似之處,從而自主探尋字理、發現規律、認識字形、明白字義,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爲以後運用這些象形字表義的規律自主認識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帶有這些象形字作爲偏旁的形聲字打下基礎。

這一部分教學中,我先出示“兔”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看到的,進行語言表達訓練。進而出示象形字的“兔”,與 “兔”圖比較相似之處,引導學生學習象形字的方法。這一設計充分利用課件的形象性和動態效果,以圖片來揭示字義,以字與事物的重疊來揭示象形字的特點,從而讓學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規律,初步領悟認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看到字,聯想到這一事物,通過事物瞭解字的意思,並從中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內涵。這樣的課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學的輔助作用。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漢字在他們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課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頻字,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經接觸過,因此障礙不大,所以我在學習了2個象形字以後,我讓學生們自己去學習剩餘的4個字,讓他們自己去讀、去記、去想,在前面兩個字基礎上,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讓他們用自己的觀察與想象巧妙地將漢字事物聯繫起來。既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鍛練學生獨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書寫指導。重點指導寫一種新筆畫“豎”和“十”一個字。

因爲一年級學生寫字剛剛起步,學生容易筆畫顛倒。所以,在教寫生字時,告訴學生寫字中的規律“先橫後豎”之後,再進行教師板演,學生說筆順,多書空。用最捷徑的方法,教會學生知識,少走彎路。

(五)總結:

本節課我努力實現語文教學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讓學生掌握字理識字方法,爲以後繼續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習其他的象形字,並運用象形字的表義規律以一代十地學習相關的形聲字打下基礎,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通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識字,並在學習中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從而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體現了濃厚的人文性。因而,我以:“小朋友們,通過剛纔的學習,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愛動腦筋,和我一樣聰明可愛!哈哈哈!以後,大家還要多在生活中識字,用各種方法識字。”爲這堂課的總結。

六、說作業設計:

家庭作業是課堂的有效延伸,能有效地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這節課我設計了兩個家庭作業: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還可以見到我們這節課認識的“新朋友”?2、找找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象形字,然後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模仿本課自制卡片。(卡片內容包括字和實物圖片或簡筆畫。)我設計這兩個作業的目的在於:一方面是想把學習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動手製作卡片和找朋友的過程之中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

七、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採用的是圖文結合式的板書,這樣的板書有利於一目瞭然地瞭解漢字演化的過程,有助於學生學會象形字的方法。且最後一行的漢字是通過學生做:找朋友的遊戲補充上去的,又能起到加強記憶的效果。

我的板書是:

口 耳 目

聯想事物 (下面貼相應的圖片)

甲骨文 (貼上對應的甲骨文)

象形字 口 耳 目 羊 鳥 兔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8

孟浩然的五言絕句《春曉》,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詩藝術構思極佳,表現手法清新暢達,辭簡意深,具有深沉含蓄、回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首句“春眠不覺曉”,開門見山,點明瞭主題“春”與“曉”。在濃郁的春光中,詩人以切身的感受告訴人們,明媚的春光讓人陶醉,沉沉睡去直到天亮還不知道天已經亮了。

第二句“處處聞啼鳥”,通過聽覺來描摹春天早晨的景象。鳥兒婉囀的啼鳴聲喚醒了沉睡中的詩人,當他張開眼睛,才知道天已大亮。“處處”都能聞聽到小鳥的喧鳴,給人春色無邊無際的聯想,鳥語花香,春光絢麗,美好的春色令人讚歎。

第三句“夜來風雨聲”,是詩人醒來之後的聯想,而這對於“夜”的聯想,是因爲“曉”而引發的。置身於春天的早晨,在讚賞明媚的春光之餘,詩人因珍春而轉爲惜春,他回想起昨夜入耳的聲聲風雨,會有什麼樣的擔憂呢?

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是詩人因回想起昨夜風雨交加,不知遭受風雨侵襲的似錦繁花,一夜之間掉落了多少,惜春之情溢於言表。

《春曉》一詩字簡意深,短短的二十字,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前二句描繪出盎然春意,通過“不覺曉”反襯出睡之深,詩人是因爲陶醉於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春色而沉沉入睡,當他被“處處”的鳥鳴聲喚醒,剛醒來那一剎那間的感覺是“啼鳥”襯托出的鳥語花香。此時詩人的心情是喜悅的,然而當他想起了昨夜的風雨聲,短暫的喜悅就被深沉的憂慮所替代,無情的風雨在一夜之間不知又摧毀了多少如同花兒般美麗的生命。

孟浩然(公元6xx—740年),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陽人。少好節義,喜拯人患難。早年隱居襄陽附近鹿門山,後遊學吳越。年四十遊京師長安,曾於太學賦詩,滿座皆驚歎嗟服,無敢與其爭鋒,應試進士未被錄取。

王維賞識孟浩然才華,私自邀請孟浩然入內署,適逢唐玄宗至,慌亂中孟浩然藏匿於牀下,唐玄宗有所覺察,王維實話實說,唐玄宗聞言甚喜,說:“朕聞其人未見也,何懼而匿?”詔命孟浩然出見,問其詩,孟浩然自誦《歲暮歸南山》一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唐玄宗聽到詩中有“不才明主棄”之句,怫然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囑其回鄉,孟浩然悵然而歸。張九齡主政荊州時期,曾召孟浩然爲幕僚,不久孟浩然因患背疽辭世。

縱觀孟浩然一生,主要是在隱居和漫遊中度過,所以他的詩歌以描寫山水田園風光的居多,並以其見長,形成清新淡遠的獨特藝術風格。與他同時代的李白,對他評價甚高,在《贈孟浩然》一詩中,李白這樣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鄧老師很好地把握住詩人筆下的明媚春意結構課堂教學環節,一組寫春的詩句配於漂亮的圖畫,雖然窗外春寒正料峭,可課堂春意卻溫暖。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濃春(睡)不消殘酒,春正濃,人先醉。一年級的小朋友被老師的一組描寫春天的圖畫和詩句陶醉。課堂入情入景,師生(也包括觀課老師們)融入春的氛圍,開始書空課題,進入課文學習。

師生合作,讀悟結合。孩子們對詩句的.理解非常準確,一年級學生那麼稚嫩,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卻是一次又一次的令人“頷首”與驚歎!你看,孩子們能夠說出眠就是睡覺,不覺就是不知不覺,曉是天剛亮,朋友們,你是成年人,你能一口氣說出這幾個字的意思嗎?課堂中像這樣的場面還不止於此,更有同學對詩句意境的感悟,如,詩人是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剛剛起牀就被明媚的春色和鳥叫聲感動了,於是脫口而出這首詩,這是一幅好美的鬧春圖啊!

一年級的學生就能夠把詩句品味得如此美妙,怎不叫人拍案叫絕呢!

讀、唱、賞、背,訓練的形式多樣,把孩子們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使他們能夠在整堂課中投入到積極的學習之中,可見老師的課堂設計之精妙,駕馭課堂的能力之強,老師的基本素養之全面!

另外,生字識記環節設計紮實、有效。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帶拼音讀,自由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生字找朋友,書寫生字等,一環緊扣一環,學生掌握程度高。在識記生字中,教師還注重採用形式不同的識字方法,效果較好。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聞”字時,採用編寫識字歌“門中有耳做什麼,聞字有耳門中聽”,學生接受快,記憶牢,還能在識記漢字時瞭解字義,一舉多得。

當然,教學是門缺憾的藝術。再好的課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鄧老師在開課時,採用詩配畫創設學習氛圍,如果不是老師讀一遍,可能效果會更好些。課後拓展的《草》是學生已學過的詩句,讓這節課的收官不夠充實,顯得有些粗淺,使這麼好的一節課打了折扣,着實遺憾!

另外,生字的書寫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定要放到田字格中進行訓練。由於老師的疏忽,讓人覺得這節課在標高上有拔高之嫌。但總的說,這是一節優秀的閱讀指導課!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9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啓迪、情感的薰陶、品質的鑄就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閱讀。

第二段的第四層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淨化。從後生們生命中噴發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因爲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裏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雞聲是天亮的標誌,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1)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2)句與匈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3)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對於未說出的,教師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補充。

7、一起朗讀課文,讀出感情,讀出氣勢。

8、問:你從文中感受到了什麼?

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磅礴,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高昂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9、拓展訓練:描繪一個場面,比賽、集市、演出、勞動等等。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 篇10

一、準確把握說教材

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五單元,共有四篇識字課文,《識字6》是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前二課採用"詞串"的形式識字,後二課採用形聲字歸類的方法識字。《識字6》是屬於"詞串"識字形式。

《識字6》這篇課文圍繞夏天的鄉村夜晚,把12個詞語按一定邏輯關係,排成四行,一、二、四行押韻,與前面識字課文不同的是每一行最後的詞語都是三個字,這種形式的詞串讀起來富有七言詩的韻味,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課文配有相應的插圖,圖文對照,既有利於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語,又能把學生帶入夏天夜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遐思。

學生準備:生字本語文書鉛筆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目標:2課時

根據本課特點,分爲兩課時進行,本節課爲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感知全文,識識圖上所描繪的事物,並於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學習三個生字"星、奶、爺"。

①認知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掌握新筆畫""

2、瞭解農村夏夜的情趣。

②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③感情目標:

1、感受農村夏夜的情趣。

2、養成細緻觀察,認真書寫及閱讀時"邊讀邊想"的好習慣。

二、發揮主導說教法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兒童的認知特點是好奇心強,準確性差,識字記得快,遺忘得也快。根據學生的特點,教材和課時目標及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空間觀念不強的實際,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愉快教學法

創設和詣輕鬆的課堂教學氣氛,把微笑帶入課堂,把激勵帶入課堂,把情感帶入課堂。教學時以唱《閃爍的小星》這首歌引入,做到課伊始,趣即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後激勵學生想問題,解問題,教師的情感跟着學生走,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詣、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2、直觀教學法

藉助多媒體生動的畫面,鮮明的色彩等優越功能輔助教學,讓學生將課文的內容還原其人,還原其事,還原其景,並進行再創造。學生通過這種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轉變成形象的畫面,再用自己的語言把畫面內容表達出來,有效地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提高。

3、開展開放式討論,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老師不斷地創設情境,開展開放式討論,讓學生有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大膽發表與老師、課本不同的看法,如:爺爺拿着蒲扇指着天空,你們想一想他會說些什麼?讓學生展開想象,思考討論,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三、明確主體,說學法

在對待學生的'學習上,我把課堂教學行爲和學生的參與狀態、合作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等有機聯繫起來,以學生的"學"爲教學出發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求知。

本課我指導學生主要運用以下方法進行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基礎"。葉聖陶先生也說過:"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表明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自能學習的能力,在學生通過自學,同桌交流討論後,再各自發表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個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能識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