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李忱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李忱

李忱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李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漢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權),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後,以皇太叔爲宦官馬元贄等所立。在位13年。綜觀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經爲祖宗基業做過不懈的努力,這無疑延緩了唐帝國走向衰敗的大勢,但是他又無法徹底扭轉這一趨勢。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李忱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李忱
李忱詩詞全集

瀑布聯句、 題涇縣水西寺、 重陽錫宴羣臣、 幸華嚴寺、 吊白居易、 百丈山

李忱介紹

生母原爲鎮海節度使李錡侍妾鄭氏,李錡謀反失敗,鄭氏入宮後當郭太后的侍兒,後來被唐憲宗臨幸,生下李忱,即後來的唐宣宗。他是穆宗的弟弟。敬,文,武宗的叔叔。他是晚唐最後一位值得一提的皇帝。

武宗一直沒有立太子,所以在他病危的時候。宦官馬元贄擁立李忱爲帝。 宣宗一即位,就把武宗朝的宰相,晚唐重臣李德裕貶出朝廷。一直到死,李德裕也未能還朝。又重用牛黨的白敏中爲相。延續幾十年的牛李黨爭最後以李黨的徹底失敗告終。

宣宗勤於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歡讀貞觀政要。他重新整頓吏治,並且限制皇親和宦官。他把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也曾經想根除宦官,但鑑於甘露之變的前車之鑑,未能有所行動。

對外關係上,他擊敗吐蕃,收復河湟。這是安史之亂後,唐對吐蕃的軍事勝利之一。

大中十三年(859)五月起,宣宗因爲食用仙丹中毒,身體狀況已經很糟了,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宣宗一病歸西了。嗣後宮中又是變故頻頻,而宣宗已是無知無覺了。他一直信任的宰相令狐綯攝冢宰負責治喪,爲他做了最後一件事。羣臣上諡號曰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第二年二月,葬於貞陵。

歷史上評價說,宣宗在位期間曾經燒過三把火,一把火使“權豪斂跡”,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閽寺讋氣”,並稱譽他爲“明君”、“英主”。綜觀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經爲祖宗基業做過不懈的努力,這無疑延緩了唐帝國走向衰敗的大勢,但是他又無法徹底扭轉這一趨勢。當大廈之將傾,誰又有雄才大略能施展回天之力呢?!

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李忱評價

人品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以及他一手開創的貞觀之治是一個什麼概念,而宣宗李忱的成就竟然能用太宗和貞觀之治來形容,可見其不凡之處。二十年來的政治鬥爭經驗鍛鍊了他的權謀智略,流落民間的非人待遇使他更加了解民間疾苦,這些都在李忱登基之後井噴般地爆發出來!李忱先是用極短的時間將武宗時重臣李德裕清除出廟堂,遠調荊南節度使,這樣的雷霆手段甚至使李德裕的政敵牛僧孺都感到措手不及,之後大加起用重視科舉出身的牛黨成員,並且宣宗本人極其重視科舉。武宗時曾經在全國範圍內大舉滅佛,在宣宗朝也得到了適當的恢復。
  另外大中四年,孤懸於外的沙州(今敦煌)軍民,在張義潮的帶領下驅逐了吐蕃守將奪回了沙州,並在大中五年重新歸附唐朝。
  宣宗也極擅於操控羣臣,大中年間最得宣宗聖眷的宰相令狐綯就曾說過:“我秉政十年,皇上對我非常信任,但是在延英殿奏事時,沒有一次不是汗流浹背。”但是宣宗極度禮遇大臣,施之以情待之以禮,非常的恭敬,如此一來恩威並重以威權駕馭大臣,被稱之爲智術治國。
  宣宗還極度平易近人,宮中一些低下的雜役,只要宣宗見過一面就能記住對方的長相和名字以及所負責的工作,從來沒有弄錯過,這些宮人如果生病,宣宗還會派御醫去爲其診治,甚至還會親自前往探視病情和賞賜物品,這在歷代君王中可以說是極其罕見的。
  宣宗在性事方面也是極端的自律,甚至可以被稱之爲偏執。曾經有地方獻給宣宗一支女子組成的歌舞樂隊,其中有位絕色佳麗被宣宗收入後宮加意寵幸,一段時間之後宣宗認爲這樣下去有可能會重現玄宗朝之故事。於是把這名女子召到跟前,對她說:“我留你不得。”左右奏道:“可以將她放出宮。”唐宣宗卻說:“放她回去,我就會想念她,不如賜她毒酒一杯。”一名天香國色的女子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死了。如此之行爲簡直可以稱之爲恐怖。(事見《唐語林》卷七補遺)。(這件事,史家也有爭執,特此註明)
  但是對於日益嚴重的宦官問題,宣宗鑑於“甘露之變”一樣沒有太好的辦法,尤其宣宗本人是被宦官所救,又是被宦官所擁立,所以他只能在一些較小的範圍之內對宦官勢力做一些儘可能的約束。不過由於宣宗處置得當,大中年間宦官勢力沒有過於膨脹,也沒有對國家造成較大的危害。
  宣宗身上還有很多其它的優點,諸如多才多藝,生活節儉,喜愛讀書等等。關於這些優點,基本可以參照其他有名的明君生平,在這不再做詳細敘述。

重視人才
  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即位後,決定宰相的人選,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但下詔時,白居易已去世八個月了。於是,唐宣宗寫下《吊白居易》,深表懷念之情。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仙。 浮雲不繫白居易,造化無爲子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這首詩比喻巧妙,語言曉暢,思念故人,情感深沉,對白居易的巨大文藝成就作了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達了作者沉痛的惋惜之情。綴玉,文章字字如綴玉;聯珠,詩歌象珍珠串聯。綴玉聯珠,比喻白居易一生留下了大量優美動人的詩文佳作。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病死於846年,說他有六十年的創作生涯是實寫。說他是“詩仙”,是譽美之辭。人們稱李白爲“詩仙”,仔細想起來,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令人注目的大詩人,稱白居易爲“詩仙”也可以理解和接受。“浮雲”二句表述惋惜之情,人才難得。白居易先後在杭州、蘇州任刺史,增築湖堤,蓄水灌田;疏浚水井,以利飲用。他的政績爲世人所知,離蘇州時,“郡中士民涕泣相送”。後拜祕書監,次年轉刑部尚書。但晚年不得志。58歲時定居洛陽。正要重用他時,得知他仙逝,這對宣宗來說,是出乎意料的悲痛。“童子”二句重點突出白居易的兩篇代表作《長恨歌》、《琵琶行》,以表示對白居易無限的敬重與懷念;我們知道《長恨歌》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以精練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相結合,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長恨”是它的主題。敘事、寫景、抒情,和諧地結合,迴環往復,婉轉動人,纏綿悱惻。《琵琶行》和《長恨歌》各具特色。它們一直傳誦國內外,“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顯示了強大的藝術生命力。《琵琶行》展現了琵琶女起伏迴盪的心潮,抒發了“長安故倡”的“天涯淪落之恨”,也抒發了作者的“天涯淪落之恨”(見洪邁《容齋隨筆》卷七)。 “文章”兩句,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白居易的器重、難以割捨、無比悲愴的內心世界。白居易著作《白氏文集》收詩文3800篇,成75卷。傳世名篇有《新樂府》50首、《秦中吟》10首。如《賣炭翁》、《觀刈麥》、《輕肥》幾乎家喻戶曉。他的《策林》75篇縱論天下大事,內容切實,見解精闢;他的《與元九書》洋洋灑灑、夾敘夾議,是唐代批評文學的重要文獻;他的《草堂記》、《冷泉亭記》等,寫景狀物,旨趣雋永,歷來爲人重視。唐宣宗是愛才的,愛的就是白居易這樣的傑出人才。白居易不僅有文才,而且有從政之才。他在野時撰寫詩文,才華出衆;從政時頗有業績,光彩照人。對比之下,唐宣宗對那些目無法紀、仗勢凌人、欺壓無辜的所謂“人才”是毫不留情的。例如,有個樂工叫羅程,善於演奏琵琶,宣宗通曉音律,很喜歡他。但是,羅程恃才橫暴,以小故殺人,被捕入獄。有些樂工羅拜於庭對唐宣宗哭訴道:“羅程負陛下,萬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絕藝,不得復奉宴遊矣!”唐宣宗果斷地回答:“汝曹所惜者羅程;朕所惜者高祖、唐宗法。”於是還是把羅程處以死刑。不僅如此,唐宣宗對親屬也不姑息。其舅鄭光爲節度使,唐宣宗與鄭光討論爲政之道;鄭光應對鄙淺,宣宗不悅,鄭光終不復任民官。由於宣宗明察果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恭謹節儉,後人稱他爲“小太宗”。

總評
  李忱前封光王,外觀很是糊塗,心裏卻如明鏡一般,幼年在宮中被人認爲笨得很,惟有唐穆宗曾撫着他的背說:“這是我家的英物。”長大後,愈發韜晦,公衆場合從不開口說話,而唐文宗,唐武宗都看不起這個皇叔,常戲稱爲“光叔”。尤其是一身豪氣的唐武宗,對他更是無禮。憑着這種糊除,這種無能,這種沉默,在唐武宗彌留時,他被宦官們立爲皇太叔,成爲皇位繼承人。
  然在唐宣宗登位之後,一掃舊態,處理政務無一不合情合理,衆人方知這是個不可等閒視之的君主。
  在宗教上,唐宣宗與唐武宗反其道而行之。他抑制道教,杖殺了趙歸真等數名大道士;恢復佛教,除了詔令在長安、洛陽二京增加寺廟外,聽任僧人修復各已毀之寺廟。他以犧牲政府奪取寺院經濟之利,爭取信仰佛教的朝臣以及廣大民衆的支持,從而建立他的政治基礎。厚實的政治基礎,使他得以用自己的意志,來刷新政治。
  時邊境形勢的變化,也幫助他取得了政治資本。自唐武宗以來的吐蕃內亂,削弱了吐蕃的實力,到唐宣宗初年.吐蕃據有的秦(今甘肅天水)、原(今甘肅固原)、安樂(今寧夏中衛)三州以及原州七關,歸附了唐朝。
  此後,沙州(今甘肅敦煌)志士張議潮聯結當地軍民起兵,趕走吐蕃守軍,收復沙州。他在被唐宣宗任命爲沙州防禦使後,又收復了瓜(今甘肅安西)、伊(新疆哈密)、西(新疆吐魯番)等十州。由此,唐朝重新取得了對河西走廊的控制權,在沙州設置歸義軍,張議潮升爲節度使。
  唐宣宗興奮地說:“憲宗常有志收復河、迫地區,然忙於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遺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靈!”
  在掌握了朝廷的政柄後,唐宣宗開始爲他的父皇唐憲宗報仇。唐憲宗名爲死於金丹,實死於宦官之手,且牽涉面頗廣。據風聞,郭太后(唐憲宗皇后)與唐穆宗母子均涉嫌。事情尚未正式立案,郭太后因憤恨唐宣宗待她禮薄,登上勤政樓,欲跳樓自殺,然未遂。唐宣宗聽聞後,怒不可遏。當夜,郭太后突然身亡。外面各種謠言四起。數年之後,唐宣宗才正式追究弒唐憲宗之黨,殺戮和流放了人數衆多的宦官、外戚以及當時的東宮官員。
  與唐文宗一樣,唐宣宗久有誅滅宦官的心願。他爲“甘露之變”扼腕長嘆,但他又認爲李訓、鄭注是小人,除此二人,他對當時所有死於宦官之手的朝臣予以平反昭雪。
  爲解決宦官問題,他以論詩爲名,召翰林學士韋澳入內,屏退左右侍從,問:“近日外面輿論,對宦官的權勢有何說法?”
  韋澳答道:“陛下威斷,宦官已大有收斂。”
  唐宣宗閉目搖頭說:“全非這樣,朕尚畏其存在。卿有何良策?”
  韋澳以爲和朝臣商量,恐重招甘露之禍,不如在宦官中找一些有膽識者共謀。唐宣宗否定了這建議。
  他又召宰相令狐綯商議。令狐綯的計策是:有罪必究,有缺不補,待其自然消耗,以至於盡。
  然令狐綯的奏章被宦官發覺,從而此計非但難以奏效,反面加劇了南衙北司的矛盾,勢成水火。
  儘管大動作無法實施,然唐宣宗還是盡力抑制了宦官。宦官內園使李敬實氣焰囂張,遇到宰相鄭朗不下馬,唐宣宗立即剝了李敬實的官服,配給南衙當賤役。他又規定,凡是節度使有罪,監軍(由宦官充任)連坐。
  宦官問題雖終未能全盤解決,然唐宣宗在整頓吏治上下了大功夫,非但收到了一些成效,且贏得了民衆的頌揚。
  鑑於前朝晉升高官太濫的弊端,唐宣宗對高官的人數予以嚴格控制。官員各以品級授服色,自唐高宗上元以後規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啡,五品服淺啡,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綠,九品服探青,流外官及庶人服黃。時以紫、啡爲高官,所謂的賜紫賜緯即爲升高官。唐宣宗極爲珍惜紫、啡,侍從官常備紫、啡二色服相隨,然有時半年未賞出一件。他授官爵的原則是,不到規定時間的不授,沒有政績的不授,換言之,也就是不以個人好感相授,不以親近相授。
  他曾胃口不佳,苦幹飲食。醫人樑新爲他治了數日,有了明顯的好轉。樑新以功求宮,然被一口拒絕,僅賞賜了錢財。他授官不僅依據有關機構的報告,且注重自己的調查。他外出打獵,聽徑陽樵夫說當地縣令李行言不畏軍人威脅,將數名強盜繩之以法,回宮後即授以紫服。他又聽酸泉父老說其縣令李君爽有惠政,親手簽了任命書,授爲懷州刺史。
  相反,對那些魚肉百姓、作威作福的官員,不論職位高低,一經發現,必予以制裁。有個奉旨出外辦事的使者,途經砍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投宿驛站,見所食之餅黑,竟鞭打釋吏出血。陝貌觀察使高少逸,將此餅進呈唐宣宗。待使者回朝,唐宣宗斥責道:“砍石爲深山所圍,此餅豈是容易得來!”遂將這使者發配到恭陵〔唐高宗、武則天長子李弘之陵)去守陵。淮南大飢,民衆大批流亡,帶宰相銜的節度使杜棕卻不理政事,荒於遊宴。考慮杜棕有較高的德望,唐宣宗將他調爲虛職,換人替代其職。
  唐宣宗最重視的是地方最高長官刺史,他認爲整個帝國由各個地方所拼而成,這些父母官的政績,直接關係到民心向背。他規定刺史人選被確定後,不準直接去上任,必須到京師來接受他的當面考察,以定可否。他對此的解釋是:“朕以刺史多不得其人,而爲害百姓,故要一一面見,詢問其如何施政,以此瞭解其優劣,再確定是否可以任命。”
  先前幾朝,樂工、倡優仗着皇帝的寵信,極是胡作非爲,並屢屢於政,在朝廷中影響甚壞。此風延續到了唐宣宗朝,他鐵面無私地進行了扭轉。優人祝漢貞,以滑稽著稱,反應敏捷,能當場應景出語,且詼諧無比。唐宣宗以他能爲自己解悶,很是寵信。有一日,祝漢貞說着說着,觸及了政事。唐宣宗立即板了臉,說:“我畜養爾等,只是供戲笑,豈可干預朝政!”從此疏遠了他,並在其子貪贓事發後,杖死其子,將他處以流放。樂工羅程,彈得一手好琵琶,也極得唐宣宗寵。羅程倚恃寵,竟然因小事殺人,被關進大牢。樂工們爲他求情,說他有絕藝,可爲唐宣宗遊宴助興,要求赦免他。可唐宣宗卻說:“爾等所可惜的是羅程的藝,朕所可惜的是高祖、太宗之法,”下令將羅程給杖殺了。
  唐宣宗有着好記性,叫得出宮中最低等的灑掃者的姓名,能記住奏表中出現的天下獄吏的姓名。他不但記性好,且心極細。度支部門上報污損的布帛,奏表中將“漬”誤寫成了“清”,主管官以爲唐宣宗不會注意,胡亂報了上去。豈知唐宣宗一眼看破,處罰了與此事相關者。
  善於納諫,是唐宣宗有別於唐朝晚期其他君主的一個重要特徵。他曾想到唐玄宗所修的華清宮去放鬆一下,諫官紛紛上諫,諫得極爲激烈,他由是取消了行程。他納諫的程度,僅次於唐太宗,不論是諫官論事,還是門下省的封駁(將君主不合適的詔令退回),他大多能夠順從。此外,他十分尊重大臣的奏議,每每得了大臣的奏議,必洗手焚香再閱讀二。
  事也湊巧,唐太宗納諫,得了魏徵;唐宣宗納諫,得了魏徵的五世孫魏謨。魏謨是唐文宗讀《貞觀政要》後,思慕魏徵,而在魏徵後裔中找來的。魏謨入仕後,再現了魏徵直言極諫之風。唐宣宗登位後,拜爲宰相。其他宰相進諫,唯恐君主不快,都委婉而諫,獨他開門見山,無所忌諱。唐宣宗常嘆:“魏謨有祖風,我心極重他。”
  唐宣宗臨朝,對待羣臣如待賓客,從未有倦容。宰相奏事,他威嚴不可仰視。奏畢,他臉上放出微笑,讓羣臣閒語,或問裏坊瑣事,或談宮中游宴,無所不至。經一刻時辰,復嚴肅地告誡羣臣:“卿等好自爲之,朕常擔心卿等負朕,日後難以相見!”說罷,起身回宮。令狐綯說:“我秉政十年,最受恩遇。然每次奏事,未嘗不汗透脊背。”
  唐宣宗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亂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嘗不任忠賢”爲座右銘。他將《貞觀政要》書於屏風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讀。他處理天下事務,明察果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其大中年間所施之政,直到唐亡,尤被入稱頌,時稱爲“小太宗”。
  唐宣宗時代,帝國雖然稱不上是太平盛世,但起碼也算是承平之局。“大中之治”落下帷幕後,歷史給予了李忱很高的評價:“宣宗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由於宣宗李忱的勵精圖治,使得我們在時隔一千多年後,仍然能夠在9世紀混亂不堪的歷史迷局中,有幸瞥見一抹盛唐的餘暉。
  最讓人遺憾的是,這個明君晚年竟然也去求長生不老,服用金丹過量而送了命。

李忱貞陵

貞陵,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佈爲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咸陽城北50公里處涇陽縣白王鄉崔黃村。唐宣宗李忱墓。陵園地跨涇陽、淳化兩縣。李忱(810年~859年)爲憲宗第十三子,在位期間(846年~859年),勵精圖治,史稱;大中(宣宗年號)之政有貞觀之風。859年(大中十三年),因服長生藥中毒而死。貞陵因山爲陵,城垣沿自然山勢構築,南垣長1680米,北垣長4080米,東垣長2985米,西垣長4440米,內城面積約629萬平方米。陵園城垣四門前均有對稱的土闕。存石刻有華表1對、翼馬1對、鴕鳥1只、石馬5對、石獅4對、石人13尊,皆破損殘缺。 貞陵的石刻形體已見差異,雕工已粗疏;左文右武的石人像一如中唐陵墓,只是面容已較瘦削,神情也已索然。這些石刻既無中唐時期精細圓和的資質,也沒有盛唐時期粗壯魁武的氣勢,更沒有初唐時期古樸新奇的風格。顯示了國勢衰竭,是亡國前夕窘迫荒涼的寫照。可以說貞陵是晚唐陵墓石刻的代表。

李忱生平

嚴教子女
  唐宣宗是一個提倡節儉的皇帝,對於子女的要求更是嚴格,幾乎到了不盡人情的程度。
  他的大女兒萬壽公主,下嫁給起居郎鄭顥,按常例要用銀箔飾車,從宣宗開始,改爲銅飾。公主出嫁時,宣宗親自告誡她,到夫家要嚴守婦道,不得以皇家貴胄輕視夫族。有一回,駙馬的弟弟鄭覬得了重病,宣宗打發中使去探望。中使回朝,宣宗詢問公主在否,中使答,公主在慈恩寺觀戲。宣宗大怒,說:“朕有時怪士大夫家不願娶公主爲妻,至今才知其情。”於是命人把公主叫來,當面斥責道:“小郎有病,你爲何不去看視,反倒去看戲?成何體統!”公主一看父皇發怒,嚇得連忙請罪,表示洗心革面,不再敢犯。
  讓人吃驚的是,宣宗的二女兒永福公主,已經選定於綜爲駙馬,不日就要下嫁,公主也很高興。偏偏在一次和宣宗同席吃飯時,因爲一點兒小事慪氣,把筷子折斷。宣宗大動肝火,憤然說:“你這般性情,怎麼能嫁到士大夫家做媳婦?”當即傳旨,令四女廣德公主下嫁於綜。就這樣,永福公主眼睜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夫被父皇奪去,送給了妹妹

是否爲僧
  唐宣宗爲僧之事的來源,主要是韋昭度的《讀皇室運尋》和令孤澄的《貞陵遺事》,在這兩篇文章中,他們說唐武宗爲了爭奪皇位,曾想殺死光王(即後來唐宣宗)。於是派中常侍四人將光王抓來,浸在宮內廁所裏。有個叫仇公武的宦官有心搭救,便假意藉口已殺死光王,而將其送出皇室。三年後,武宗死,宦官頭子纔將光王請出來當皇室。文章雖然寫得很隱晦,並沒有直接說明宣宗曾經出家爲僧,但當時這種傳說確已出現,或許,這就是傳說流傳的一個原因吧。五代時《中朝故事》、《北夢瑣言》及宋陸游《避暑漫鈔》中也都有光王潛逃到江南遁入空門的簡略記載。五代末,宋初人贊寧《宋高僧傳》也說,宣宗爲僧,曾遊方到杭州,齊安禪師很好地照看了他。宣宗即位時,齊安已死,宣宗爲了報恩,便敕賜寺名,諡齊安爲悟空大師,還御製哀悼念。此外,在禪宗的名僧希運《黃檗宛陵錄》中也有記載,說唐宣宗爲沙彌時,曾見黃檗大師大佛殿上禮佛,便問,“不看佛求,不看法求,不看衆求,長老禮拜當何所求?”於是兩人一問一答,就說起公案來。禪宗以說“公案”代替說經,這次兩人的談話,還成了以“黃襞禮佛”爲命名的有名的“公案”。希運在江西主安黃檗山路過,傳說還曾和正在該山做沙彌的唐宣宗一同觀瀑布,吟詩作賦。
  關於宣宗爲僧的傳說,隨着時間的推移,流傳越廣,也傳得越來越神奇。到明代時,有一名僧圓悟禪師在其撰的《碧巖集》中,是這樣記載的:宣宗少時,爬到哥哥穆宗的龍牀上,作出接見大臣的姿態,穆宗非常讚賞。武宗即位後,記起此事,便心存疑忌,想害死宣宗,宣宗不得不逃走,就在香嚴智閒和尚門下剃度爲僧。後隨智閒和尚來到江西廬山,兩人同觀瀑布,智閒提出要作詩,其動機是覺得此人氣度不凡,想趁機考考他,以判斷其底細究竟怎樣,便先吟出兩句詩:“穿雲透石不辭勞,地遠方知出處高。”宣宗接着吟到:“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智閒和尚見此人學識淵博,氣度不凡,便以禮相待。後來在一次鹽官會上,希運是首座法師,在其禮拜時,兩人就談起“公案”來,在這裏,與《黃檗宛陵錄》中所記載不同的是,將智閒和尚代替了黃檗禪師,地點也由黃檗山變成了江西廬山。另外,在《黃檗萬福禪詩志》中也有關於唐宣宗爲僧的記載,該書中則將地點又搬至福清黃檗山,將黃檗禪師觀瀑布所吟的兩句詩也改爲:“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唐宣宗所吟的兩句詩倒沒有改。《禪詩志》中還說,唐宣宗來到福清黃檗山後,又南行至惠安觀看洛陽江,再南行至同安,還出現了所謂神象夜間出來迎接宣宗到來之事。

出遊
  唐大中元年(847年),剛剛繼位的唐宣宗頒下一道聖旨:敕新吳縣百丈禪寺“大智壽聖禪寺”的匾額,並要求各地改尊崇道教爲尊崇佛教。地處偏僻的百丈寺何以獲此殊榮?唐宣宗爲何如此看重佛教?原因很簡單,唐宣宗曾在百丈寺當過和尚。
  唐宣宗爲何從地處西北的西京長安(今西安)跑到千里外的百丈寺來當和尚?據說這裏面還有一段故事:唐朝中晚期,宮廷鬥爭非常激烈。唐宣宗乃唐憲宗李純的第十三個兒子,名叫李怡,封光王。公元840年,他的親侄子李炎即位,稱唐武宗。唐武宗即位後,非常擔心他的光王叔叔會纂奪他的皇位,因此對李怡百般刁難,萬般迫害。李怡爲躲避唐武宗迫害,便去請教京城裏的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在李怡的巴掌中寫了二個字:“百丈”。老和尚的意思是要李怡暫時離開宮廷百丈遠,到外避避宮廷爭權奪利的風頭。但李怡卻會錯了意,認爲老和尚要他到“百丈”這個地方去躲躲,於是千方百計打聽“百丈”這個地方,終於得知新吳縣有座百丈山,山下有個百丈村和百丈寺,於是不遠萬里來到百丈寺。

大事年表
  公元810年,唐憲宗李純之子李忱出生,原名李怡。
  公元846年,宦官擁立李忱即位。
  公元848年,李黨領袖李德裕被罷免後,流放崖州而死。
  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因服食丹藥過量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