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的閱讀技巧

文言文的閱讀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文言文的閱讀技巧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文言文的閱讀技巧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爲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 楚人學舟 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註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註釋。這些註釋有助於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所以,千萬別忽略這些註釋,而應結合註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 攔路虎 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對症下藥 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爲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要解釋出關鍵的字詞的意思,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 慶曆(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這個句子譯爲: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 , 者 也 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爲:陳勝是陽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 可把這個句子譯爲:你也太不聰明瞭。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例如: 乃丹書帛曰 陳勝王 (省略主語)。 可把這個句子譯爲: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 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一般來說,作者通過短小的文言語段,記敘一件事,表達一箇中心或一種哲理。所以我們瞭解了全文的內容後,還要進一步思考作者蘊藏在文章裏的寫作意圖。有時作者將主旨蘊藏在敘事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時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時發表議論,直抒胸臆,以此來揭示文章的中心,我們也要倍加註意。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作者將自己的寫作意圖蘊藏在敘事和寫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顯旨,讚頌了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曠達胸襟,勉勵自己和朋友以天下爲己任,抒發了作者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政治抱負。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

第二,詞義有所變化。

①所指範圍擴大了,如 江 古代專指長江, 河 古代專指黃河,現在泛指一般的江河。古代的 臉 只指面頰,現在指整個面部。②所指範圍縮小了,如 臭 古代泛指氣味,現在只指臭味。 親戚 古代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內的內外親屬,現在只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外親。③意義完全不同,如古代的 走 相當於現在的 跑 ,古代的 羹 指帶汁的肉或肉湯,現在通常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食物。④意義只有細微的差別。如 購 古代指懸賞徵求, 甚 古代主要指厲害、嚴重。

第三,一詞多義比較普遍。

即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同一個詞的幾個意義之間,往往有一定的聯繫,其中一個是本義,其餘的是引申義。本義就是一個詞本來的意義,引申義是指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掌握了詞的本義,就能以簡馭繁,事半功倍。如 朝服衣冠 的 朝 應讀 zhāo ,義爲早晨,所以引申爲 朝(ch o)拜 ,如 皆朝於齊 的 朝 就是 朝拜 義;由朝拜又進一步引申,指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即 朝廷 ,如 於是入朝見威王 的 朝 。一般說來,古漢語辭書中所列的第一個義項往往就是它的本義,其他的則是引申義。

第四,有通假字。

要確切地掌握某個文言實詞的含義。

一是要樹立一個觀念,就是文言詞義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中的詞義,不能用今天的詞義來解釋文言實詞。

二是要把一個詞語放到具體的上下文中去辨析,即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確定其含義。三是要勤查工具書,最好是先確定它的本義,再看看這裏用的是本義還是引申義。這樣日積月累,多讀多記,自然就能對文言實詞具有較豐富的知識。

虛詞與實詞:

虛詞是沒有完整的詞彙意義,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意義的詞。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

文言文常見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爲、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反之則爲實詞,也就是考試時經常考到的那些,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

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

2.事理檢驗法

通過常識或所學知識推斷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慮是否有通假現象。

3.語境推斷法

看實詞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語境,常見的。是實詞的褒貶異議。

4.語法推斷法

藉助語法知識分析特殊實詞的含義。

5.互文見義法

同義對應和反義對應

結構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對照來推斷

6.成語推斷法

我們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語中推斷出文言文中實詞的含義,看遷入是否順暢。

文言實詞釋義九法:

解答文言文試題的關鍵在於牢固掌握文言基礎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分析判斷的綜合能力。

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注重實詞、虛詞學習,逐個落實詞義、用法,進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點。

下面介紹幾種文言實詞詞義的推斷方法:

1. 從字形推詞義。

在漢字中,形聲字佔大多數。形聲字分聲符和意符兩部分,其中的意符爲我們推斷字義提供了條件。

例如: 檣櫓灰飛煙滅 ,其中的 櫓 我們知道是木製的 船具 ,而對 檣 就不甚理解,但我們知道 檣 從 木 ,同 櫓 字聯合成詞,都屬船具,便可推知 檣櫓 有 船 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辭格。

2. 從通假字推字義。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順文句的一種障礙,但我們只要根據通假字規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義來。

例如: 兵不頓而利可全 ,把 頓 理解爲 勞頓 ,就成了 武器不勞頓就可以取得完全的勝利 ,意思顯然不通,這時 頓 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關鍵了。這時,如果我們根據同音形似通假的規律,聯想到表示 不鋒利 意思的 鈍 字,就可以將全句譯爲 (未經戰鬥)武器還很鋒利而勝利可以完全取得了 ,句意就通暢明白了。

3. 根據詞語結構推詞義。

漢語的構詞規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構詞法就可以推斷詞義了。

例如: 民殷富而不知存恤 中 存恤 ,這是一個並列關係的詞組。我們只要知道 恤 有 憐憫 之意,那麼, 存 與之同義並列,就具有與 恤 有聯繫的 安撫 之意了。又如 存亡之理 中的 存亡 是反義並列, 存 就有 生存 的意思。

4. 按互文推詞義。

互文這種組合格式是古漢語中常見的現象。

例如: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這裏的 殫 和 竭 是互文。如果知道 竭 的意思是 盡 ,就可以推知 殫 的意思也是盡了。

5. 憑對文推詞義。

在句中,如果表達的意思互爲相反,其所用詞語的一方對另一方就構成了反義。

例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我們知道 終日 與 須臾 。是反義對文,這樣就可以由 終日 是 整天、時間長 的意思推知 須臾 的意思是 時間短 了。

6. 憑上下文推詞義。

這種方法就是結合上下文的語意來推斷出要解釋的詞語的含義。

例如:繆賢對趙王稱讚藺相如時說 臣竊以爲其人勇士 中的 勇士 ,如果解釋爲 勇敢 或 勇氣 顯然不妥,但如果聯繫到後面詞語 有智謀 和他在 完璧歸趙 、 澠池之會 中的表現來推敲,就可以推知 勇士 在句中是指 有膽識的人 。

7. 隨文引申推詞義。

詞有本義和引申義。如果我們按詞的本義解釋不通時,就可以從詞的引申義去考慮。

例如: 朝服衣冠,窺鏡 中的 窺 的本義是從小孔或隙縫向裏看,按這一本義顯然解釋不通,我們可以順其本義聯想而推斷出是 照 的意思。

8. 填補省略成分推詞義。

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成分被省略,這無疑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難度。

例如: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中的 奔 字意義難以落實,若在 奔 字後面補上一個 馬 字,則 奔 字意義就可落實爲 奔跑的馬 ,這樣整個句子就文通字順了。

9. 用析句法推詞義。

在文言文翻譯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對句法的分析來確定詞類,再據詞類去推求詞義。這種方法,對解釋跨幾個類別的多義詞、活用詞、通假字、虛詞的作用較大。

例如: 信 字在 煙濤微茫信難求 一句中,從結構上看是在狀語 難 和謂語 求 的前邊,可以推斷其詞性爲副詞,這樣就可以解釋爲 確實 的意思了。

上面談的幾種釋義方法,在解題中可以根據題乾和題肢的具體要求採用某一種,也可以綜合運用,從不同的幾個側面加以反覆推斷,以提高解題的準確率。

指人的:魯迅、農民、工人、作家、老師、學生

指物的:日、風、山、馬、稻子、飛機、原子、計算機、車輛、紙張、道德、法律、文化

表時間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現在、剛纔

表處所的:馬來西亞、北京、凱旋門、大慶、亞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東、南、內、外(單純的)

以上、以前、以東、上邊、上面、東邊、西邊、裏頭、外頭、中間(合成的)

(二)動詞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爲、心理活動或存在變化等的詞。例如:

表示動作行爲:走、坐、聽、看、批評、宣傳、保衛、學習、研究、進行、開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變化消失:存在、在、有、等於、發生、演變、發展、生長、死亡、消滅

表示心理活動:愛、恨、伯、想念、打算、喜歡、希望、害伯、擔心、討厭

表示判斷:是

表示可能意願必要(助動詞):能、能夠、會、可以、願、願意、肯、敢、要、應當、應該、配、值得

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上、下、進、出、回、開、過、起、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

開來、過來、起來、去、上去、下去、進去、出主、回去,開去、過去

(三)形容詞

形容詞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狀、性質或表示動作、行爲的性質狀態的詞。例如:

表性質的:好、壞、偉大、勇敢、優秀、聰明、老實、魯莽、大方、軟、硬、苦、甜、冷、熱、堅固、平常

表形狀的:長、短、大、小、粗、細、紅、綠、平坦、整齊、雪白、筆直、綠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狀態的:快、慢、生動、熟練、輕鬆、清楚、馬虎、乾脆

表數量的:許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四)數詞

數詞是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表示數目多少的叫基數詞。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零 。表示次序先後的叫序數詞。如 第一、第二、第三 等等。此外還有倍數、分數、概數。

倍數是由數詞加量詞 倍 構成,如 一倍、五倍、十倍 。分數常用固定詞組表示。格式是 幾分之幾 。概數的表示法有兩種;第一,在基數後面分別加上多、把、來、上下、左右 等,如 一百多 、 一千左右 ;第二,相鄰的兩個基數連用,如 三四(個) 、 十七八(個) 、 五六百(個) 。此外, 三兩(個) 。 三五(個) 等兩個基數連用的習慣用語也表示概數。

(五)代詞

代詞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詞。代替人或事物名稱的叫人稱代詞;表示疑問的叫疑問代飼。指稱或區別人、物、情況的叫指示代詞。 人稱代詞可分三種:

第一人稱指說話一方,單數用 我 ,複數用 我們 或 咱們 。第一人稱指聽話的-方,單數用 你 ,敬稱用 您 ;複數用 你們 ,敬稱用 您幾位 、 您諸位 。第三人稱指說話和聽話以外的第三方,一單數用 他、她、它 ,複數加 們 , 它 不指人而指物。

我們 和 咱們 的用法並不完全一樣。 咱們 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的雙方,可以稱爲 包括式 , 我們 和 咱們 在同一場合出現, 我們 只包括說話人在內的若干人,排除聽話人,可稱爲 排除式 。例如幾位客人向主人告別時說: 我們走了,咱們再見吧。 但是,普通話 我們 可以是 排除式 ,也可是 包括式 。例如:

①你以爲媽怕窮麼?怕人家笑我們窮麼?

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過幾天我們一定去看你。

例① 我們 是 包括式 ,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例②是 排除式 ,不包括聽話人。 咱 有時相當於 我 ,有時相當於 咱們 。

人稱代詞:我、咱、你、您、他、她、它、我們、咱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自己、自個、兒、別人、人家、大夥兒、大家、彼此

疑問代詞:誰、什麼、哪、哪兒、哪裏、哪會兒、多會兒、幾、多少、怎樣、怎麼、怎麼樣、多

指示代詞:這、那、這兒、這裏、那兒、那裏、這會兒、那會兒、這些、這麼些、那些、那麼些、這麼、這樣、這麼樣、那麼、那樣、那麼樣、這麼、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