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閱讀文技巧

語文閱讀文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語文閱讀文技巧1

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的是,閱讀理解題的答案一般都是從文章中來。其中有的是可以在文中找到現成的語言直接作答,譬如有的題目中明確指出請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而有的學生偏偏忽視了這一點。有的則需要對文中的語句進行適當的增補替換,以形成最準確、最簡潔的答案。而有的則是在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主要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用自已的語言概括作答,要注意的是,這一類的答案也不是可以由你隨心所欲的,答案語言雖然是由你自己組織,但是答案的內容還是由材料內容決定的。

語文閱讀文技巧

爲什麼強調是提取文中的重點詞句加以組織形成答案而不是用自己的話作答呢?這是因爲我們自己組織的語言,一般來說,要麼不如原文中的詞句準確,要麼不如原文中的詞句具有概括性,這都是影響答案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語文閱讀文技巧2

一、高考現代文散文的特點

1.散文的主要特徵是“形散神聚”

“散”主要表現在選用的材料、材料的組織和表達方式的運用這些外在的形式上。散文的“神”是指蘊含於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內在的,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神”是文章的靈魂、統帥,駕馭着看似散的“形”,並使之爲“神”服務。

散文選用的材料靠線索貫穿全文,線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條件,是貫穿整個作品的情節發展的脈絡。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還可以是時間、空間。

閱讀散文,一要抓住線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體會意境。重點是把握“神”。方法有:尋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託物言志、寄情於景等幾種。閱讀散文,用心體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於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意境是文學作品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能使讀者藉助想象,如身臨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閱讀測試重點

高考散文閱讀重點考查評價鑑賞能力,即評價文章思想內容和鑑賞作品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的能力。

(1)分析評價思想內容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間接考查。材料是文章思想內容的載體,所以對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評價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題目難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歸納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維活動的趨勢的形象說法,結構是作者謀篇佈局的外在表現,高考對此項的考查形式多種多樣。

(3)鑑賞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方法以及人稱運用等。全國卷每次考的是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常用的表現手法有象徵、對比、比較、反襯等。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認,而是分析鑑賞,即分析運用某種技巧的作用、好處、效果等。

3.命題所遵循的原則

經過多年的命題實踐,文學作品命題技術日趨成熟。命題者對閱讀能力測試試題的設計是遵循一定的原則的。大體上可概括爲以下五點:

⑴儘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爲答題的基本材料。

⑵儘量照顧考生閱讀和思考的先後順序。

⑶努力體現由語意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

⑷努力組成內容由淺到深的系列。

⑸力求題型穩定、整齊,即由填空到簡答。

二、散文閱讀鑑賞步驟

⑴要從整體上理解作品。整體把握散文,要先辨其類型是敘事、寫景,還是詠史;是託物言志,還是闡發人生哲理。次看話題,是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還是對個人生活的感悟;是就歷史作闡發,還是就現實作聯想。然後再逐段概括內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間的關係,梳理思路,進而對文章的思路和結構框架形成明確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再研究主要表達技巧和重要語句,並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就可以看作對作品有了整體的理解,就可以進人答題狀態。

⑵要注意揣摩語言。所謂揣摩語言,就是通過對語言的辨別、比較、思索,正確把握語句的含義,另外,許多考查評價鑑賞表達技巧的題目也需要揣摩語言。

⑶要注意因果。因果聯繫是世間最具普遍性的聯繫。散文的形與神、情與景、內容與形式、主旨與材料等等,是近年來散文閱讀考查的重點所在。在考試中,考查因果關係能力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問“爲什麼”。對錶現技巧和語言風格的賞析和評說,大都採用這一題型。

⑷要答好這類題目,就要帶着問題到信息區域去,從上下文梳理中,加以條分縷析的理性判斷,篩選出答題要點,再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組織文字作答。

⑸要注意對散文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要注意三點:

其一是抓住文章主要人物和關鍵語言。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語言、行動以及作者評述、詮釋的一些關鍵性的語言最能說明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

其二就是必須整合此前對作品的形象分析、對結構和表現手法的揣摩,成爲正確評價的依據;

其三是必須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寫作意圖。尤其是主題較爲深刻,情感較爲含蓄或象徵意味很深的作品,聯繫它所產生的社會背景就可能推斷出作者的創作意圖乃至作品的主旨。如《長城》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要聯繫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推知作者的創作意圖。

三、特別警示

文學作品類文章閱讀做題時,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答案都在原文中,特別是前幾個小題,有時往往可以按圖索驥,直接摘錄,有時需要對分佈在幾處的內容進行整合,關鍵是看理解的程度。一般來說,考生大都讀一遍就去做題,準確率是比較低的。準確率的高低與讀的遍數、認識的程度有密切關係。讀的遍數越多,做對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爲設題點比較細小,需要仔細領會和核對。

一般要求是:先看一遍全文,不是瀏覽,而是仔細閱讀。第二步是大體瀏覽一下題目,這一條也是幫助你理解把握全文的最好提示。第三步是結合所給的題目定位,判斷、搜尋、概括、抽取、轉化,這些方面不是一個過程,一遍成功的,而是反覆進行的。這裏的“定位”特別重要,是這一段還是那一段,是這幾句還是那幾句,要權衡、推斷。一般來說,命題者命制試題時,往往抓住中心思想、中心內容設題,而不是枝葉。所以權衡時,要考慮段落,又要考慮全篇中心。

考場答題時,要密切關注以下幾點:

⑴題目與文章

文章的題目,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信息。一般來說,它都會直接或間接地爲我們的閱讀試題的作答以啓迪,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所以,在考場閱讀中,我們一定要惜字如金,仔仔細細地過濾閱讀試題中的每一個字,包括文章前後所標示的題目與出處,利用好每一個字所發出的信息,解答好每一道題。

⑵文章與文段

在考場閱讀中,我們同樣需要重視文章與文段的關係。既要利用對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礎來形成對整個文章的總體把握,又要利用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來加強對每一文段的準確深入的理解。考場閱讀的考察中,很多情況是考我們的精讀,尤其是對某一段某一節的深入理解。

⑶文段與中心句

根據中心句的相關因子作答;根據對中心句的邏輯分析解題;根據中心句的關聯判斷解題。

⑷中心句與標誌詞

利用文段裏的中心句可以迅速準確地理解內容,此外,還可以利用一些標誌性的詞語來加快對文章的理解。如:總之、進一步說、因此、所以、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既、又、並且等等。

利用中心句以及標誌性的詞語來提高考場閱讀的速度,常常可以通過它們來檢索、補充、概括以及作文意補充等,以達到明重心、作比較、摳字眼、畫標誌的考場閱讀中所需的一些具體試題的作答的目的。

⑸題面與題眼

題眼,就是題目命制時的着眼點,常常能反映出命題者在設置這道題時的測試目的,以及構思這道題時的興奮點。

考場是面對試題,首先要注意讀懂題面,將命題者真正要考的地方找出來,纔能有的放矢對準靶子進行進一步的閱讀與思考,也才能真正集中精力去解答好每一道試題。這需要我們認真分析試題的關鍵性的詞句,包括詞性、修飾成分,乃至句式,從中找出命題的真實意圖。

近年來也開始考查考生對作品內容進行綜合概括理解及自己組織語言的表述能力,做題就務必注意深思精寫,閱讀主觀題的答題較少受到字數的限制。這就提示我們,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答一些,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反而要扣分。回答賦分較高的概括性題時要設序數號,以便答案清晰明瞭。

語文閱讀文技巧3

【實詞、虛詞題】實詞可根據句內及句間的邏輯關係、詞在句中的語法位置推斷詞義,特別關注下一詞多義和生僻含義的。常考虛詞多加積累,多進行比較式辨析。

【綜合題】根據題幹要求劃定答題範圍,對於考查人物的事蹟這類題切忌張冠李戴,另外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這些也是需要考慮的。

【翻譯題】以“信”“達”“雅”爲基本翻譯原則,字字落實,忠實於原文,以直譯爲主。翻譯時注意由整體到局部,遵循將單音詞譯成雙音詞的基本方法,詞類活用現象要突破慣性思維。對於文言句式,須做到“明類型、辨標誌、記結構”。

2古詩詞鑑賞

概括來說就是,審標題、析意象、辨手法、研註釋、觀作者。

【賞字(詞)、賞句類】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描繪出(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字/句子的大意+指出手法和特點+點出情感或理趣+分析結構作用)

【藝術技巧類】描述畫面+指出手法並加以具體分析+闡述手法的效果並抒發何情。(什麼手法+具體運用+效果+抒發何情)

【詩詞主旨、作者情感類】找準題目對應區域內作者的情感和態度,分析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

ps:時代背景(如南宋的愛國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復明等)、詩人前後作品風格(如南唐後主李煜,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3名句名篇默寫基礎題,該背的背。注意易錯字,保持字跡工整。

語文閱讀文技巧4

俗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文承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閱讀可以增長見識,提高認識水平,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逐步建構起自己的思想、文化體系,這樣寫起作文來,就可以做到內容充實、思想深刻,纔有可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高屋建瓴的好文章。這就要求同學們,在重視教材的同時,還應擴大閱讀面,建立以閱讀爲中心的大語文複習觀。

語文其實包括三樣東西:語感、思維、文化。當然,每一個概念都有複雜的內涵,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這個框架裏看出“短板”在哪裏,是基本的語感知識有缺陷,還是思維的層次低,還是文化底蘊淺薄。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拾遺補缺。

古詩閱讀:注意抓住詩的主旨,明確詩中表達情感的關鍵語句,同時要注意抒情方式的多樣化。古詩文默寫題,要求字跡清晰、整潔,不寫連體字,不寫錯別字。文言文閱讀題,複習要回歸課本,進行適當課外練習,保持文言語感。可選擇課本中的重點篇目,如史傳類的文章進行復習。

科技文閱讀:認真比照,防止空間概念、時間概念、邏輯關係錯位。社科文考查的主要是信息篩選和概括能力,解答時要找到問題對應的文本位置,看看答案與文本是否一致,有無以偏概全、因果倒置等問題;簡答題要求以文本爲中心,提取關鍵詞組織答案,保證答案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散文閱讀:要整體把握主旨,明確各種問題的解答角度。比如概括題,從文中選取關鍵字詞加以組合。比如藝術手法的鑑賞題也要能夠結合上下文比較切實地解答,要防止空泛、大而化之地解答。文意的判斷要從思想內涵和藝術手法兩個角度加以比照分析。此外,注意一些哲理性散文的閱讀訓練。

考試大提醒廣大考生:寫作要注重審題環節,首先要求準確,在此基礎上力求深刻。 寫作文體上力求規範,議論文要像議論文、記敘文要像記敘文,把這兩種文體實實在在地寫好。表達要清晰,主旨明確,另外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關心社會的熱點問題,要關注自己身邊人的生活現狀,爲高考作文積累素材。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書寫一定要整齊,保持良好的卷面。第一印象很重要,字不一定要寫的多麼漂亮,但是一定要規範。

語文閱讀文技巧5

  一.記敘文閱讀規則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啓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啓下

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啓下

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爲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爲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啓下的過度作用

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12.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覆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

第一部分

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第二部分

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開端 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敘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兩種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幫、長衫主顧)來往的情景,交代了當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背景,爲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鋪墊.

發展 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發展部分敘寫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刻畫孔乙己的肖像、神態、動作、語言等,揭示其貧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惡勞的思想性格.

高潮 表現衝突,揭示主題.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敘寫孔乙己最後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側面反映丁舉人的橫行霸道、心橫手辣和正面描寫孔乙己的身殘氣微,表現其悲慘遭遇,從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結局 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結局部分以“大約”、“確實”這樣一組意味深長的詞句,不僅爲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增添了悲劇意味,還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思考.

環境 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

自然環境 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過描寫秋天悲涼的景象,渲染了淒涼的氣氛,預示着孔乙己即將死亡的悲慘結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結局部分通過描寫兩處對比鮮明海上景象,分別襯托出人物歡快和失落、沮喪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極力描寫烈日、狂風暴雨,不僅步步亦趨地推動着情節發展,還表現了拉車人牛馬不如的悲慘命運,更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炎涼.

社會環境 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通過描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來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當時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爲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了鋪墊.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 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記敘的三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屬於插敘一種).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第四部分

五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引用論證.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引號的五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義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註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六種邏輯順序:①一般←→個別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概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第六部分

七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分類別、 下定義、作引用.

七種短語類型:並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後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第七部分

八種複句類型:①並列複句 ②轉折複句 ③條件複句 ④遞進複句 ⑤選擇複句 ⑥因果複句 ⑦假設複句 ⑧承接複句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誇張--爲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十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徵 通過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達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

例:《白楊禮讚》

白楊樹的偉岸、正直、樸質,不缺少溫和而又堅強挺拔的內在風格不但“象徵了北方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突出本體的主要特徵.

例:《白楊禮讚》

開頭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的雄壯,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對比 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與海鴨、海鷗、企鵝的卑怯形象作對比,突出海燕勇猛、敢於鬥爭的鮮明特徵.

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

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淋漓盡致的描摹百草園聲色趣俱全的景觀和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場景,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和不滿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楊禮讚》

以白楊樹比喻北方軍民,以白楊樹正直、樸質、嚴肅、挺拔、力爭上游的特點比喻北方軍民爲我國的解放事業而抗爭、戰鬥的頑強精神.

先抑後揚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更突出地強調事物的特徵.

例:《白楊禮讚》

先說白楊樹不是“好女子”,而後稱頌其是“偉丈夫”,更突出的強調了白楊樹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神韻。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

第一部分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第二部分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 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

引號的四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註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

第六部分

七種短語類型:並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後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七種複句類型:①並列複句 ②轉折複句 ③條件複句 ④遞進複句 ⑤選擇複句 ⑥因果複句 ⑦假設複句

第七部分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誇張--爲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對人、事、物或某些現象表明態度,發表意見,闡述觀點,這就是議論.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叫議論文,也叫論說文.這種文體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報紙雜誌中的社論、評論、雜感等,還有生活中的演講、辯論等都屬於這種文體.

(1)在命題材料的選擇上較重視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較注重其內容所蘊含的教育意義,與學生的內心世界等貼切.

(2)記敘文閱讀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所佔的份額最大.抓住記敘文閱讀就抓住了中考閱讀的“半壁江山”.

(3)課外選文所佔比例越來越大.

在20xx年複習記敘文閱讀時,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記敘文的要求、人稱和順序;分析對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文章詳略與表達中心的關係;能歸納文章的中心意思.

總之,考查的能力主要是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分析運用能力,概括表達能力,質疑思辨能力。

語文閱讀文技巧6

近年來,全國各地中考命題者特別青睞以散文爲現代文閱讀的命題材料,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散文閱讀的一些要領和解題技巧。其方法爲:

1.找要素。閱讀敘事性散文,必須掌握記敘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可以說,對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對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準。

2.理順序。敘事散文以敘述和描寫爲基本表達方式,閱讀時,應注意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研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線索。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於聯繫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一篇文章以什麼爲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爲線,以事爲線;可以以人爲線,以情爲線;也可以以時間爲線,以地點爲線。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材料間內在聯繫,有利於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作爲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內容、結構以及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讀起來整體感更強。

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都包含在字裏行間。抒情散文常常抒寫作者的感情歷程,表達心靈之聲,因此,閱讀時,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脈搏。即使是敘事散文,由於文中所寫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觸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慼相關、患難與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寫、事件的記敘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獨特的情感。

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總是在敘事、詠物的基礎上進行,常說的見物思情就是這個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對生活的高度認識,即思想的昇華。它傳達着作者的心聲,給人以啓迪,仔細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閱讀時,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過關鍵詞句(段)去體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諸方面:

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結束語;

③神話、傳說、典故的類比;④象徵;⑤物的形象。

閱讀散文的方法很多,這裏只介紹了一些最基本的常識。只要克服那種爲讀而讀、爲考而讀的閱讀心態,潛心閱讀,仔細品味,就會在散文閱讀中得到教益。

語文閱讀文技巧7

要點輔導:做記敘文的閱讀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初中三年,我們在課本中學習了大量精美的記敘文。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些例子中學到閱讀記敘文的一般方法,然後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閱讀中去。

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於學習和應試。

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xx年頒佈的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生活,會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體步驟如下: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中心。

2.看出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繫,大體瞭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

3.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和句義,領會詞句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深層含義。

6.欣賞文章中優美、精闢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7.閱讀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8.閱讀小說,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瞭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略讀,細讀,重讀,

1先大概瞭解意思

2帶着問題仔細讀

3多讀能更好的掌握書的思想感情

4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理清行文思路

要點點撥記敘文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最常用到的文體。所以,一定要掌握閱讀和寫作記敘文的方法。

語文閱讀文技巧8

好多人有這樣的感受:“現代文小閱讀”碰運氣的時候多,得分率不高。也難怪大家納悶,平時也進行了大量的針對性訓練呀,也是有意識地整體閱讀與理解呀,也掌握了一定的分析與綜合的方法呀,可是,等到考試時,要選出“最正確”的一項,似乎這項也對,那項也還說得過去;而要選出“不正確”的呢,或者覺得各項多多少少都有點問題,或者覺得各項都沒什麼問題。總之,很難選出一個答題項。

答題時感覺模糊,原因就在於我們不能透徹理解和準確把握試題選項肢的表述,進而理解和把握文中的原理、事理。怎麼走出迷魂陣呢?建議在原文上作批註:

整體閱讀作批註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行,要養成通過閱讀能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的習慣。

1、閱讀自科文

首先要明確,說明的對象是什麼,什麼新發現,或者介紹了一種什麼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價值,有什麼作用,對社會有什麼意義等等。

2、閱讀社科文

應從議論說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有無分論點,作者的觀點與傾向怎樣,用什麼材料來證明觀點,認證結構有什麼特點,語言有什麼特色等等。

語文閱讀文技巧9

(一)文章表達技巧的分析鑑賞

1、修辭手法

(1)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點明所用修辭手法。

(2)明確答題方向。答題時,一定要結合語句內容分析每一種修辭手法的具體作用。

一般說來:描繪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爲使描寫對象生動形象。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結構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爲突出強調,主要有對偶、排比、反覆;表達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爲增強語氣,主要有反問和設問。

具體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爲有形。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形象生動地突出本體的什麼特點,從而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生動性。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對象+特性

擬人——使物具有某種情感,便於抒發某種感情。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如果在人稱上將物說成“你”等,不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種情感,便於抒發某種感情,而且有顯得親切自然的表達效果。

排比——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突出強調。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化論證觀點的作用。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淋漓盡致。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感情更強烈,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放大觀點感情,強調愛憎是非,美醜更加鮮明。

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設問——無疑而問,明知故問,引人注意,啓發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達鮮明,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強化作用。

反覆——緊湊、有氣勢、表達效果強烈。如1998年第29題即可答爲:運用反覆的修辭手法,將一個個節氣緊湊地銜接起來,強調時光的飛逝。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強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動活潑、使語言形象鮮明、利於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蘊,豐富文章內容,增中表達效果,增強說服力。

(附: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

破折號用法:提示、註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雙關:表達含蓄,語意豐富。一方面可使語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適應某種特殊語境的需要,使表達含蓄、曲折,生動活潑,以增強文章表現力。

2、表現手法類

解題思路:

(1)確認所用表現手法。

(2)明確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徵: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鮮明,使抽象事物具體化,激發聯想,感染力強

抑揚:有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瀾,突出喜歡、讚美或批評、諷刺的感情

對比:使形象鮮明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

突出作者對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種感情。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啓示。或使對比事物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鮮明,特點更顯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銳。和襯托相比,對比沒有主次。

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持點,強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爲行文設置鋪墊,營造氛圍。

類比:以淺寓深,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見大:表現人、事。

反語(反諷):有2種作用--表示人與人之間的親暱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諷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戰鬥性。遇到其他手法請及時補允。

(3)明確所用表現手法並結合文句內容作答。

(二)表達方式類:一般針對段落或篇章中具體的表達方式命題

解題思路:

1、確認語段所用的具體的表達方式。

2、明確五種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描寫抒情)具體分類及作用、以便答題時明確方同

3、確認所指定語段運用何種表達方式,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知識儲備:運用描寫手法總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肖像描寫以形傳神 動作描寫表現人物特點

語言描寫言爲心聲,表現人的性格特點 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寄託感情 白描簡筆勾勒,簡潔準確傳神

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纖毫畢見,具體生動 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

倒敘設置懸念,吸引興趣,波瀾起伏 敘後議論畫龍點晴,點明題旨

比喻論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

間接抒情寓情於景,物事含蓄

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虛實結合、點面結合、聲色結合

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側面(又叫間接)。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議論文論據分類爲: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作用:具體實在,讀者易於接受,增強說明力)、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注意表達的語言:記敘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描寫了何對象的什麼缺點或者何對象怎麼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議論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論證了什麼觀點或通過批駁,確立了什麼觀點。說明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說明(介紹)了什麼對象的什麼特徵(特點)。

(三)行文段落類:針對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題

解題思路:

1、確認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確句段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具體賞析從三個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結構上的作用如:

A、開頭段: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爲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統攝全篇;開門見山;上下文形成對照;渲染氣氛;奠定基調;揭示主題。

B、中間段:承上啓下(概括上文某一內容,引起對下文的什麼內容的敘寫);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埋下伏筆;鋪墊蓄勢;詳略結合;充實內容

C、結尾段: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呼應前文;畫龍點晴;昇華感情;卒章顯志;含蓄有餘味;寄託作者感情。使結構首尾圓合;言已盡而意無窮。

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四)形象物象分析型

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從作者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入手,瞭解人物的語言、外貌、行動、心理等。每一神態、動作或語言的描寫要與所表現出的優秀的品質一一對應,不能張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寫中揭示的內涵,即個性特徵及形象的意義。再次,體悟作者的創作意圖,從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題和情感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宜從文章結構形式到內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對文章結構具體的思考角度:結構:開頭結尾的策劃;詳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線索的貫穿;過渡照應的勾連;伏筆懸念的設置。

(2)內容上結合文章具體分析。思考角度:A勾連上下文的線索作用;B對內容的充實作用;C主旨的深化昇華作用;D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易水之濱,高漸離擊築,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後的蘆花,一定在蕭蕭寒風中輕腸,烏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腸寸斷,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嘆聲中,虞姬揮動長劍,裙袂飄飄,作最後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霧茫茫,一片縞素,那是一岸的蘆花在爲這悲愴的訣別飄雪飛霜。汩羅江邊,披髮行吟的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爲民解難;謫鄉野,不能爲民解難。生命的大寂寞鬱結於心,奔突於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溼溼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葦葉包裹起後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爲端午節最深沉的紀念。(選自張馳《心中的蘆葦》)

“蘆花”在該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條作答)

答案爲:

(1)是串連事件的線索。

(2)渲染了悲涼的氣氛。

(3)蘆花見證、記錄、蘊涵着歷史的痛苦和滄桑。

(4)表達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五)人稱表達類:可以針對某一人稱的運用命題,也可以針對行文中人稱的變化命題;或者針對稱謂的變化命題。

解題思路:

1、確認人稱的運用或變化。

2、瞭解每一種人稱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

如:第一人稱便於直接抒情、真實可信;第二人稱呼告抒情更強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態度更鮮明,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顯得客觀冷靜,便於敘事和議論。

3、結合內容分析其具體作用。

(六)其他

1、詞語理解型:

(1)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對象,尋找它的本體;

(2)理解詞語的象徵義,就要尋找詞語的象徵對象;理解詞語的反語義、就要將褒貶互換;

(3)理解詞語的雙關義就要注意它是諧音雙關還是語意雙關;

(4)理解代詞的詞義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尋找釋義。當然,理解詞語的含義,還必須聯繫詞語的具體語境,結合作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即“六比較”:比較範圍的大小、比較詞義的輕重、比較搭配習慣、比較構成成分、比較詞性功能、比較感情色彩與語體色彩。

2、句子理解型:

一是將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形象化的語句轉化爲概括性的直白的語言,二是將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轉化爲具體化的闡釋。

3、篩選整合型:

常見的命題形式是:

(1)文中刻畫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樣的特點;

(2)文章分幾個方面、幾個階段來寫的,其變化過程是怎樣的,要求概括說明。

答題方略:篩選整合是一個化繁爲簡的過程。回答此類問題,要關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關鍵句、過渡句、感嘆句、議論句等,尤其要關注文中段首的總起句、段末的總結句和段中的過渡句,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關鍵所在。整合的題型一般不宜機械地摘錄原文的句子。而應該緊扣題幹要求,將提取的關鍵語句、中心詞進行改造、組合、變換,使之成爲全面、凝鍊、流暢、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總攬全局,總體把握,防止因答案要點不全而丟分。

4、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爲什麼?

(1)動詞:不行。因爲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描寫出了……

(2)形容詞:不行。因爲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3)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爲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5、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不能。因爲(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6、題目的作用:及好在哪裏,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緊扣文章內容,簡潔新穎。

7、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覆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虛實結合:關於散文的線索,明線和暗線。06高 考 黑龍江等地題:16除了以“沙漠——綿綿土——沙漠”爲思路安排的文章結構,本文還另有一個隱喻性的表達結構,請寫出體現這一線索的三個關鍵詞語:母體——綿綿土——故鄉)

8、環境景物描寫的作用: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可結合情景交融〈寓情於景,景中藏情〉此爲散文中的描寫,而在小說中的描寫主要有襯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發生背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最後的景物描寫一般都有象徵意義,比如課文《藥》之結尾。注意結合具體的題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氣氛、襯托情感或主旨、表現人物品質、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補充:託物言志、象徵、虛實結合:使表達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啓迪。

動靜結合,化靜爲動:使表達更加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舉例或列舉:具體實在,易於被讀者接受,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簡練,不加學渲染和烘托,有簡潔傳神的表達效果。

[例](20xx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運用於哪兩種表現手法描寫羊羣歸家後的情景?請結有關具體描寫,簡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白描(或細節描寫)。描寫羊羣歸家後的歡樂時寫到了大孔雀、母雞、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對象的主要細部特徵簡筆勾勒,使羊羣歸家的羣像得以簡潔而傳神的表現。(另一種表現手法是擬人)

9、過渡和照應

過渡和照應是在文章中體現事物發展的連貫性的一種結構手段。如果問過渡或照應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結構嚴密,氣勢貫通,前後呼應,條理分明,增強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