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戒兄子嚴敦書》文言文加翻譯

《戒兄子嚴敦書》文言文加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誡兄子嚴敦書選自《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原傳本無此題目,題目乃後人所加。作者是東漢名將馬援。以下是《戒兄子嚴敦書》文言文加翻譯,歡迎閱讀。

《戒兄子嚴敦書》文言文加翻譯

  誡兄子嚴敦書

作者:馬援

援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①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③,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④,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⑤。父喪致客,數郡畢至⑥。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爲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⑧。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⑨輒切齒,州郡以爲言⑩,吾常爲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註釋

①汝曹:你等,爾輩。

②是非:評論、褒貶。

③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古時禮俗,女子出嫁,母親把佩巾、帶子結在女兒身上,爲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

④口無擇言:說出來的話沒有敗壞的,意爲所言皆善。擇:通“殬(dù)”,敗壞。

⑤清濁無所失:意爲諸事處置得宜。

⑥數郡畢至:數郡的客人全都趕來了。

⑦鵠:天鵝。鶩:野鴨子。此句比喻雖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⑧畫虎不成反類狗:比喻弄巧成拙。

⑨下車:指官員初到任。切齒:表示痛恨。

⑩以爲言:把這作爲話柄。

  翻譯

我的兄長的兒子馬嚴和馬敦,都喜歡談論別人的事,而且愛與俠士結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寫信告誡他們:“我希望你們聽說了別人的過失,像聽見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聽見,但嘴中不可以議論。喜歡議論別人的長處和短處,胡亂評論朝廷的法度,這些都是我最深惡痛絕的。我寧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孫有這種行爲。你們知道我非常厭惡這種行徑,所以我是一再強調的。就象女兒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誡的一樣,我希望你們牢牢記住。”

“龍伯高這個人敦厚誠實,說出的話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謙約節儉,待人又不失威嚴。我愛護他,敬重他,希望你們向他學習。杜季良這個人豪俠好義,有正義感,把別人的憂愁作爲自己的憂愁,把別人的快樂作爲自己的快樂,無論什麼人都結交。他的父親去世時,來了很多人。我愛護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們向他學習。(因爲)學習龍伯高不成功,還可以成爲謹慎謙虛的人。就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而一旦學習杜季良不成功,那你們就成了紈絝子弟。就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到現今杜季良還不知曉,郡將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見很大。我常常爲他寒心,這就是我不希望子孫向他學習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