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張儀》文言文閱讀

《張儀》文言文閱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張 儀

《張儀》文言文閱讀

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張儀已學,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釋之。其妻曰:“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蘇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之攻諸侯,敗約後負,念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張儀曰:“子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路,子何不往遊,以求通子之願?”張儀於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蘇秦乃誡門下人不爲通,又使不得去者數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僕妾之食。因而數讓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謝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爲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 (《史記.張儀列傳》節選)

小題1:下列句中的“之”與“張儀於是之趙”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張儀之來也,B.以求通子之願

C.無御之者D.輟耕之壟上

小題2:下列各項中對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楚相懷疑張儀偷盜了玉璧並拷打他,張儀毫不在意,堅持遊說諸侯。

B.蘇秦和張儀是老同學,蘇秦爲了保住“合從”的結果,想幫助張儀求得秦國的職位。

C.張儀求見蘇秦,可蘇秦卻不以禮相待,並多次責備他,於是張儀憤而離去。

D.張儀認爲自己是蘇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想到秦國可能接受他的政治理論,

於是就到秦國去了。

小題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已而楚相亡璧 亡: ② 掠笞數百 笞:

③子不足收也 足: ④ 獨秦能苦趙 苦:

小題4: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2分)

(2)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D

小題2:D

小題3:①亡:丟失 ② 笞:用竹板打 ③ 足:值得 ④苦:使……苦;使……爲難

小題4:(1)你要是不讀書遊說,怎麼能受這樣的侮辱呢?

(2)憑藉您的才能,竟然讓自己困窘羞辱到這樣地步。

小題1:

試題分析:“張儀於是之趙”中的.“之”是“到,往”的意思,A中的“之”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中“之”是“的”的 意思;C中”之”是代詞,指毒蛇;所以答案應選D。

小題2:

試題分析:要認真閱讀短文,理解文意,才能選出準確答案。

小題3:

試題分析:解釋文言文中實詞的含義,一定要緊密結合句子的意思,這樣才能準確。

小題4: 文言文翻譯既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還要使

譯文要通順暢達,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