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透光鑑的文言文翻譯

透光鑑的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9K 次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爲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透光鑑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透光鑑的文言文翻譯

透光鑑文言文原文

世有透光鑑(1),鑑背有銘文(2),凡(3)二十字,字極古,莫(4)能讀。以鑑承(5)日光,則背文(6)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7)分明。人有原(8)其理,以謂(9)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10)厚,後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鑑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予觀之,理誠(11)如是(12)。然餘家有三鑑,又見他家所藏,皆是(13)一樣,文畫銘字無纖(14)異者,形制(15)甚古,唯此一樣光透,其他鑑雖至(16)薄者皆莫能透。意(17)古人別自(18)有術(19)。

透光鑑文言文註釋

(1)鑑:鏡子。

(2)銘文:刻鑄在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3)凡:共。

(4)莫:沒有人、沒有誰。

(5)承:迎着、承受。

(6)文:通“紋”,花紋。

(7)了了:明白、懂得、聰明。如“小時了了”。這裏是“清清楚楚”的意思。

(8)原:推究。如《原君》、《原臣》。

(9)以謂:認爲。

(10)差:讀cha平聲。稍微、較、尚。如“天氣差暖”、“差強人意”。

(11)誠:確實。

(12)是:這樣。

(13)是:判斷詞。

(14)纖:細小。

(15)形制:形狀和構造。

(16)至:特別、十分。

(17)意:料想。

(18)別自:另外。

(19)術:方法。

(20)及:和。

(21)觀:觀察。

透光鑑文言文翻譯

世上有透光鏡,鏡背面有銘文,共二十字,字體極其深奧,沒人能讀懂。用這個鏡子承接日光,背面的花紋和二十個字就會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認爲是由於鑄造時薄處先冷,唯獨有花紋和字的地方比較厚,冷得慢,以致銅收縮得多。銘文和花紋雖然在背面,但是鏡面上隱隱約約有痕跡,所以在光中顯現出來。我觀察了這面鏡子,認爲道理確實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鏡子,又見到了別人家所收藏的鏡子,都是一個式樣,圖案銘文沒有絲毫差異,形制很古老。只有這種鏡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鏡子雖然也有特別薄的,卻都不能透光。想來古人自有特殊的製作方法。

黔之驢翻譯文言文翻譯

《黔之驢》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爲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爲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

驢不勝怒,蹄之。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黔之驢翻譯文言文翻譯

黔這個地方沒有驢子,有個喜好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見到它,一看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就把它當作了神奇的東西。於是隱藏在樹林中偷偷地窺探它。老虎漸漸地走出來接近它,很小心謹慎,不瞭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領。

一天,驢子一聲長鳴,老虎大爲驚駭,頓時遠遠地逃跑;認爲驢子將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懼。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好象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似的;漸漸地習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後後地走動;但老虎始終不敢和驢子搏擊。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驢子,態度更爲隨便,碰擦闖蕩、衝撞冒犯它。

驢禁不住發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盤算此事。心想到:“驢子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驢的喉嚨,吃完了它的肉,才離去。

唉!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能耐,當初要是不使出它的那點本事,老虎即使兇猛,但由於多疑、畏懼,終究不敢吃掉它 。如今落得如此下場,可悲啊!

創作背景

《黔之驢》是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後,他因參加這一進步改革而被貶作永州司馬時寫的《三戒》中的一篇。其創作時間大致在貞元二十一年(805)九月至元和四年(809)之間。

後世影響

《黔之驢》這篇寓言由於其深刻的寓意對後世產生了積極的思想啓示和諷世意義。有人以爲《黔之驢》是譏諷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又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人物,也有人以爲他是在比附、抨擊自己的政敵。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孫昌武說:“這個無德無能卻又無自知之明的驢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含着一定的諷世意義,如果從龐然大物的弱者終究要失敗的情節來分析,就該領悟到事物的大與小,強與弱互相轉化的道理。如果再從驢子因一踢而喪生的結局分析,又會得出無技不可逞能的教訓。而從這個故事中概括出來的‘黔驢技窮’一語,又是對敵人力盡而技窮,不堪一擊的狀態的生動形容。”這篇文章也被多個版本的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所採用。“黔驢技窮”,已成成語,幾乎盡人皆知。後來人們都把驢作爲愚蠢的代名詞,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這篇寓言裏驢的鮮明形象的影響。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世稱“柳河東”。貞元九年(793),二十一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授校書郎。二十六歲又中博學宏詞科,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裏行。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改革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爲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並稱“韓柳”。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山水遊記多有寄託,尤爲有名。寓言筆鋒犀利,詩風清峭幽遠。著有《河東先生集》。

反裘負芻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

魏文侯出遊,道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爲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明年,東陽上計,錢布十倍,大夫畢賀。文侯曰:“此非所以賀我也。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也,將愛其毛,不知其裏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廣,士民不加衆,而錢十倍,必取之士夫也。吾聞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賀我也。”

——(選自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二》)

【翻譯】

魏文侯外出遊玩,看見路上有個人反穿着皮衣背柴草,魏文侯說:“(你)爲什麼反穿着皮衣背柴草呢?”那人回答說:“我喜歡皮衣上的毛。”魏文侯說:“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沒地方依附了嗎?”第二年,東陽官府送來上貢的禮單,上交的錢增加了十倍。大夫全來祝賀。魏文侯說:“這不是你們應該祝賀我的。打個比方這同那個在路上反穿皮衣背柴禾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既要愛惜皮衣上的毛,而又不知道那個皮沒有了,毛就無處附着這個道理。我的田地沒有擴大,官民沒有增加,而錢增加了十倍,這一定是從官員和百姓那徵收到的。我聽說過這樣的話:百姓生活不安定,帝王也就不能安坐享樂了。這不是你們應該祝賀我的。”

【註釋】

魏文侯:戰國時魏國的國君。

反裘:反穿皮衣。裘:皮襖。

道:路上。

負:背。

芻:喂牲口用的草。

胡爲:爲什麼。胡,通“曷”

東陽:魏國邑名,在太行山以東,廣平縣以北。

上計:戰國時,每年年終,地方官員將本地全年的賦稅收入的帳薄呈交朝庭。

布:古代錢幣。

譬:打比方。

夫:表示實指,這個或那個。

加:更

士:官員

若:你,你們。

耶: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嗎”。

恃:依靠,憑藉,文中意爲“附着”。

盡:完。

說“臣”“臣”上文“臣愛其毛”中的“臣”,相當於“我”,是“負芻”者的自稱,句意爲我愛惜它的毛。

反穿皮衣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比喻爲人愚昧,不知本末。

愛:喜歡。

居:坐(安坐享樂)。

【道理啓示】

魏文侯出遊,看到路人背柴草,他們爲了保護皮襖的毛而反穿皮襖,魏文侯從中認識到“下不安者,上不可居”的治國之道。本文向我們闡述的一個道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規律,應遵循自然規律,不能捨本逐末,否則最終只能起到相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