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蘇教版七年級初一語文第一單元試卷及答案

蘇教版七年級初一語文第一單元試卷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蘇教版七年級初一語文第一單元試卷及答案

1、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

①潛移默化( ) ②夢幻 ( )

③犧牲 ( ) ④你推我搡( )

2、默寫:(8分)

①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唐代詩人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含時光流逝的那一聯是:

③在杜牧《赤壁》一詩中以兩個美女象徵國家命運的那一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你沐浴時,把你吻了又吻。

3、成語接龍:(3分)

息息相通→( )→( )→( )

4、下列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對峙 枉然 迥然不同 略勝一愁

B、墜落 妒忌 神情恍惚 面面相覷

C、銜接 逞能 眼花撩亂 稚氣未脫

D、瘡痍 班駁 秩序井然 生意蔥蘢

5、諸葛亮是《三國演義》裏的明星人物,請說出該小說中有關他的兩個故事。(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寫句子,使之構成排比且帶有哲理性:(2分)

一片黃葉點綴不出風霜高潔的秋天,一個音符譜寫不了震撼人心的樂章。

7、請用一句話爲你家鄉的某一景點擬一條廣告語,向外地遊客介紹它的特色。要求既簡

潔明瞭,又能恰當地傳情達意,而且能使用貼切的修辭手法:(3分)

所選景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廣告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公交車上寫着“禁止吸菸!”請你寫一句更得體、委婉的標語,使人們樂於接受。

(3分)

二、閱讀與理解(28分)

(一)你在傘裏嗎?(11分)

①雨漸漸大起來。後座上的女兒,小臉緊貼着我的後背,右手穿過我的胳肢窩,擎着她那把桔紅的小傘。雨砸在傘頂上,嘭嘭直響。有風,車子騎得有些發緊,那小傘也忽嗒忽嗒不甚聽話,但女兒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覺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窩下一次又一次地用力。

②“你在傘裏嗎?”“在!”

③女兒的回答響亮而乾脆,那語氣裏的陽光,穿過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兒今天真是太高興了,期中會考,她語文、數學得了兩個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諾,我要請她吃一頓肯德基。女兒左手攥着的紙袋裏,此刻就裝着她小小的願望,熱乎乎的,與她熱乎乎的小臉一起緊貼着我的後背。

④肯德基的店鋪在這個城市裏隨處可見,但我的女兒對肯德基卻一直保持着好奇與嚮往。去年她九歲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帶她去麥當勞,她用薯條蘸着番茄醬,放進嘴裏細細地嚼,那滿足的眼神讓我幾乎不敢面對……爲了自己的夢想,我辭職來到這座城市快兩年了,我不得不節省血汗換來的每一分錢,以應付房租、伙食以及女兒不菲的借讀費。小小的女兒,便也常常爲我所累,一些小小的願望有時都難以實現……

⑤雨沒停,風也沒停,而我們離租住的小屋還很遠。我把胳肢窩裏的女兒的小手夾得緊一些,想讓她省些力氣。

⑥“你在傘裏嗎?”“在!”

⑦到家了,我用腿撐着車,騰出左手抓住傘柄,好讓女兒抽出手來。當我轉臉的剎那,我呆住了——女兒幾乎全身溼透,但她微笑着,把那個紙袋緊緊地抱在胸前:“它沒溼,還熱着呢!”

⑧淚水和着雨水,一瞬間打溼了我的臉……

9、給加點字注音:(3分)

①擎( )着 ②蘸( )着 ③剎( )那

10、第④段運用了什麼寫法?________________。(2分)

11、選出劃分層次合理的一項(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2、文中“陽光”一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阿長與《山海經》(11分)

①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②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④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⑤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爲心愛的寶書。

⑥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爲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爲目,以臍爲口”,還要“執干鏚而舞”的刑天。

⑦此後我就更其蒐集繪圖的書,於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山海經》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緻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卻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失掉了。

⑧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

14、請你找出文段中其中一處最能體現長媽媽性格的語句,並分析其作用。(3分)

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主要採用了 描寫,可看出長媽媽是個 的人。

15、聯繫上下文,說說畫線句“我”感到“震悚”有哪些原因?(2分)

16、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按你的理解,“我”爲什麼對這類書感興趣?

17、第⑺段的內容與長媽媽給我買《山海經》這件事有什麼內在聯繫?(2分)

18、文章最後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三)小院(6分)

①那天傍晚,我剛從旅遊車上下來,未及拍打長途顛簸後滿身的塵土,就聽到一聲聲招徠客人的聲音,都亮亮的甜甜的,飽含着五臺山區那種醇厚濃烈的鄉土味兒。我擡眼望去,看見一個懷抱孩子的“小大嫂”,站在人叢邊上,衝着遊客們招手,卻沒有一聲言語,僅是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靨。

②憑直覺,這是值得信賴的眼神,這是綻自內心的笑靨。我和幾個同行跟上她就走。待跨進院門,“小大嫂”便將我們“交”給她的在那裏迎候客人的父母,又轉身忙別的去了。老夫婦同樣沉默寡言,給你的是同樣的笑,彷彿在說:這兒是你的家。

③可不,大鍋裏有溫水,只管舀來洗就是了;暖瓶裏有熱茶,美美地喝就是了。願睡軟牀還是硬板兒,抑或暖炕?悉聽尊便。更妙的是,檐間悄悄響着鴿子的“咕咕”聲,樑上燕子呢喃,伴着我入睡。

19、你是如何理解“這是發自內心的笑靨”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與第②語段劃線句子裏“交”字上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唐朝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爲”。

B、可是,過不了多久,他終於把我“罵”懂了。

C、在過去驢馱子走過的崎嶇山路上,如今跑着“嘉陵”和“鈴木”……

D、那城牆上寫着“天下第一關”幾個雄渾的大字。

21、請運用至少一種描寫方法,生動地刻畫一下你的 父親(或母親)的形象。(2分)

三、文言文閱讀(12分)

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①死於槽櫪②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③。食④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註釋] ①駢:並列的,與“常馬一起”的意思; ②槽櫪:馬廄;

③石:同“擔”; ④食:通“飼”。

22、解釋加點字(4分)

①駢死於槽櫪之問 ( )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 (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 ④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23、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 B.才美不外見

C.食之不能盡其材 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24、翻譯句子。(4分)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5、文中最能表現作者對統治者不滿,憤慨的一個詞是________________。(2分)

四、作文(30分)

26.擷取記憶的花絮,回憶成長的足跡。酸甜苦辣都是生活裏的美好。成長或許是一首歌,或許是一場雨,或許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許是一串滾落的淚珠……

請把“成長是 ”填充完整,並以此爲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於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