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歸類複習,鞏固學過的漢字,正確書寫,辨別形近字,能正確書寫、使用。 2、認讀學過的生字詞語,並用詞語組成完整、同通順的句子。 3、閱讀欣賞。 4、說說語文課,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重難點、關鍵:

1、鞏固學國的漢字,正確書寫,辨別形近字,能正確組詞。 2、會用詞語組成完整、通順的'句子。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複習認識過的生字,辨別形近字,能正確書寫。 2、誦讀古詩。教學過程:

 一、有趣的漢字

1、教師:你們知道嗎?這一組我們又交了不少長得像的漢字朋友,你們能正確區分嗎? 2、學生自由讀。 3、引導學生觀察加點字間的異同。 4、教師強調在認讀和書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5、學生再讀詞語,鞏固認識。

 二、寫字

1、教師以組出示生字,讓學生認一認,讀一讀。 2、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的異同。 3、學生說一說書寫這些字的注意點。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三、組句子

1、出示文中的詞語,大家一起讀一讀。 2、教師說明練習的要求。 3、學生按要求妄稱練習。四、閱讀欣賞 1、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一讀。 2、教師播放音樂,配樂讀,學生聽,感受美。 3、教師示範讀。 4、學生再自由讀一讀這兩首古詩。 5、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兩手古詩。 6、學生閉目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意境。 7、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說說我們的語文課,說對語文的看法,提出建議和希望。教學過程:

 一、教師讀題,明確要求

1、教師讀題目,學生認真聽,說說這次語文生活安排我們幹什麼? 2、指名反饋。 3、學生認讀詞語:語文課 喜歡 有趣 印象 最深 建議 希望

 二、指名個別說,進行說的輔導

1、指名說一說。 內容選擇(1)對語文課的看法。(2)最喜歡的一篇課文。(3)印象最深的一次語文課。(4)最有趣的一次語文活動。(5)你還有什麼建議和希望。 2、說話指導,引導學生注意幾個問題。(1)選一個主題,不要什麼都說。(2)想清楚再說,意思表達清楚、明白。(3)聲音響亮。(4)注意傾聽他人說。

 三、學生說,集體評價

1、小組說,互評。 2、指名說,集體評。 3、小組討論同學提出的問題、建議、希望,想對策。 4、反饋對策。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着力體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從而培養小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樂於探究,能發現詞語的結構規律。

2.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複習舊字。能獨立識字,區分形近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閱讀現代詩《一個石頭小姑娘》。

4.通過口語交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課外學習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夥伴合作辦的牆報、以及其他有關記錄“六一”活動的內容。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詞語,自己發現。體會詞語朗讀時的節奏。

2.詞語減肥,交流發現。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給詞語減肥後,發現新詞:大小 深淺 高低 長短 粗細 多少(都是反義詞

3.全班交流,歸納發現。全班交流後歸納:這些詞語不僅重疊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

4.照樣子說詞語。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淺淺( ) 高高低低( )

長長短短( ) 粗粗細細( )

5.展示智慧新發現,拓展練習。生活中你還發現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教師相機板書)如: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進進出出、裏裏外外、走走停停……

6.讀一讀書中和剛剛積累的詞語。

7.選擇5個詞語補充在書上。

8.採取多種遊戲方式說反義詞。

[設計意圖]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本環節的設計重點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現在,我們到字詞遊戲宮去看看吧!

(2)小組內互相合作,說說你有什麼發現,你又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

(3)小組彙報

①表示蔬菜一類的詞:蘿、茄、菇(與蔬菜有關)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詞:燉、燒、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動手意思的詞:扒、扛、揀(與“扌”有關,都含有動手幹活之意。)

④表示有動腳的意思的詞:跺、踢、跳(與“?”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4)、想想說說

①再說幾個表示蔬菜一類的詞:──────—(與蔬菜有關)

②再說幾個表示“煮”意思的詞:────—(與“火”有關。)

③再說幾個表示有動手意思的詞:────—(與“扌”有關。)

④再說幾個表示有動腳的意思的詞:────—(與“?”有關。)

2.我會填。

①審題。說說題意。

②說說每組詞有什麼不同點。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組內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④全班交流。啓發學生說說還可以填什麼詞語,鼓勵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⑤選擇自己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新。

⑥拓展練習, 創設情景說話:如

風光秀麗的黃山──────;川流不息的汽車──────

⑦ 獨立完成作業。做好後同桌可互相檢查。

購( )評( )破( )拾( )

溝( )坪( )玻( )給( )

拎( )甸( )續( )錢( )

鈴( )句( )讀( )線( )

3.我會讀。

(1)自讀詩歌。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詩歌。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詩歌。

(4)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麼?

(5)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設計意圖]

本環節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引導學生自己練習生活體驗來思考、應用新知識,引導小學生自己合作交流,這正是新課程“促進學生髮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教學反思]

教是爲了不用教。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會學。當學生有了充分的空間展示自我時,就會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會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促進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維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語文終究姓“語”,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是工具性,語文學科的根本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形象不能是課本的翻版,而是充滿個性思辯和衆人智慧的個性化知識體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創造空間的知識框架。活動的開展首先要考慮的是千方百計給學生帶來認知的歡樂,讓學生在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等活動方式中不斷將知識積累、儲存。因此,本設計意在搭建一個活動平臺,老師和和學生一起開動“知識快車”,教學活動中學生先將自己的收穫裝入“小成果袋”內,然後再有選擇地“買票上車”。這樣的活動,貌似無序,但卻會有很多內在的規則支持着有序的運作,學生會成爲真正的知識主人。《語文園地》的教學設計更應如此。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再現情境

(1)引用書中的第一段話導入。

(2)小組討論:他該怎麼做?爲什麼?

(3)集體交流。

教師小結學生的做法:①記下小龍的名字。②不記。

二、提出建議

(1)按不同意見分成兩組。相對而座。分別給兩隊取名爲正方、反方。

(2)選出一名陳述自己觀點的陳述人。在陳述人說明觀點後,各方展開辯論,充分說明自己觀點正確的理由,對方錯誤的理由。

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三、小小辯論會

(1)陳述觀點。

(2)自由辯論。

(3)教師總裁、小結。

[設計意圖]

本環節的設計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參與、合作的意識,這樣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優化。教師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學生的辯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小學生動腦、動嘴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口語交際課,教師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由教授者轉變成爲學習的合作者。這一探討,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應大力提倡。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爲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爲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爲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爲自己動腦動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爲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樣的堂課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實際上課堂重心已發生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過去的重結果,向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原來那種教師強調“注意聽”的呆板模式,被教師的適時點撥、指導取代。這就是注重了學生學習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但對教師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語交際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訓練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需要說明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文雅的舉止談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第 三 課 時

一、展示臺

1.讀讀學習小夥伴的話,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2.感悟“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可以練習生活實際理解,也可舉例子理解,也可講故事幫助孩子理解。

3.說說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還做得不夠。

4.你想爲集體做些什麼?

5.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

在聯繫生活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過交流和展示,來感悟“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二、展示“六一小報”。

1.小組交流。

如:小報的名稱、內容、小組是如何分工、怎樣收集的資料等等。

2.“推銷小報”比賽。

假如自己是推銷員,如何把自己的小報推向市場或讀者。

(1)先自由準備

(2)小組內交流,推選一位最佳推銷員。

(3)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三、粘貼學生的小報作品。

[設計意圖]

引導小學生交流生活體驗,組織小學生“推銷小報”比賽。本身就是十分有趣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小學生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是智慧,感悟的是體驗是成功是快樂。這種超越和溝通聽、說、讀、寫的綜合性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林中小溪》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以“寓情於景”的優美課文,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是蘇聯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寫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過不同地勢呈現出的種種情貌,以及從中顯現出的勇往直前、沖決一切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爲自我人生道路的寫照。

學情分析

1.本班學生由於合校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情緒不穩定,大部分能主動學習,但部分學生還是目標不明確。

2.學生基礎較差,兩極分化較爲嚴重。

3.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內容:林中小溪(一)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學習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2.領略課文中描寫的大自然的優美景色。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教師點撥。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堅定樂觀生活信念。

教學資源

1、瞭解本文的出處及作者情況。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整體設計

教學重點:

1.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的魅力。

2.學習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培養文學感悟能力

整體設計:

1、 知識點:寫景散文的常識。景語中蘊含的情語。

2、 考點:妙句賞析。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讀近義詞,讓學生自主發現詞的精彩和趣味。

2、在讀詞語中發現詞的規律,學會積累詞語。

3、積累名言警句。

4、積累感嘆句。

教學重點:

1、認識近義詞,積累詞語。

2、認識感嘆句。

教學過程:

一、學習“讀一讀”

師:同學們我們早已認識了近義詞,你能列出幾組近義詞嗎?

生:說出已知的近義詞。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幾組新的近義詞。

1、學生認真讀讀每組詞,邊讀邊比較啓發學生自主發現規律

2、引導學生比較。

3、讓學生拍手對詞。

二、學習“讀一讀”

1、自讀詞語,發現規律。

2、小組合作讀詞語,用喜歡的方式表達詞語的意思。

3、全班交流

教師引導歸納:這些詞都是表示堅強的詞

4、試着說幾個這樣的詞。

5、齊讀。

三、學習“寫一寫,背一背。”

1、自讀句子,感悟句意。

2、全班交流對句子的理解。

3、用鋼筆描寫一遍。

4、小組內試背。

5、推薦上臺背誦。

四、學習“讀一讀”

師:下面我們一起去讀一個成語故事。

1、生自由讀成語故事,讀準字音,有不會認的.字可以問同學或老師。

2、把你從故事中瞭解到的內容說給同桌聽。

3、誰能把成語故事說給我們聽?

4、全班交流讀故事的體會。

5、同桌之間講述故事。

五、學習“探究與發現”

1、指名讀句子。

2、討論:這個句子寫了什麼?

3、誰還能從書本中找出這樣的句子來。

4、請多名同學說,說得越多越好。

六、作業

1、把成語故事講給家人聽。

2、收集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重點寫“彤”字。正確認寫“紅彤彤、晚霞、睡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讀出詩歌的韻味。爲背誦詩歌做好準備。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友愛)詩人對太陽的讚美和熱愛。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引導學生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含義。

教學準備:

製作《太陽是大家的》的課件。

一、課前談話,激趣揭題:

師:我們先來聽一首歌。(種太陽)你們看得這樣津津有味,有的還情不自禁地跟哼了起來,說明你們真的都非常喜歡太陽。那待會我們要來學習一首關於太陽的兒童詩,好嗎?準備好了嗎?好,我們上課吧。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一首關於太陽的兒童詩,那就是——《太陽是大家的》(出幻燈片)。(齊讀課題)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預設:太陽爲什麼是大家的?大家指的是誰?太陽爲大家做了哪些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小朋友們可真會提問,這些問題啊都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呢!那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好好讀讀詩歌,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可以反覆多讀幾遍,並想想是什麼意思。

2、師:(1)看呀,熱情的太陽爲我們帶來了許多新朋友,你們認識他們嗎?請同學起來讀(“此時”的一平一翹,“紅彤彤”的意思,說說寫這個字時該注意些什麼?)

(2)看來這些新朋友單獨出現時,你們都已經認識他們了。那躲進詩歌中你還認識他們嗎?請四個同學分別來讀這四節詩。

三、講解詩歌:

師:剛纔有小朋友提出了疑問:這“大家”究竟指的是誰?請你們去第二詩節中去找找答案。

1、誰來試着說說:大家指的是誰呢?(板書:鮮花、小樹、小朋友)

2、太陽愛着鮮花、小樹、小朋友,她將濃濃的愛都藏在了詩歌中了。看誰最聰明,能從哪些動詞中體會到太陽的愛,並用筆圈出來。(灑、拔、陪、看)

3、(1)體會“灑”字:見過灑水車嗎?當灑水車開過,兩邊的路面上是怎樣的?這裏陽光灑在鮮花上,你體會到什麼?

(2)體會“拔”字:

師:此時,你就是鮮花、小樹,沐浴在愛的陽光下,你想對太陽說些什麼呀?(說話訓練)讓我們把對太陽濃濃的愛、把心中的快樂幸福,通過朗讀傳遞給每一個人吧。自由讀,比賽讀,齊讀。

(3)師:太陽不但讓植物快樂地生長,她還陪着我們在海邊戲水呢!想想平時都是誰會陪我們玩耍呢?對啊,其實詩人早已把太陽當作我們的媽媽了,怪不得這裏還用了一個——女字旁的她呢!你能用你的朗讀來告訴我們,你有多高興嗎?自由讀,指讀兩個學生即可。

(4)小結:太陽把愛給了鮮花、小樹和小朋友們,讓我們用朗讀來讚美她爲我們做的每件事吧!

師:同學們,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事,太陽還爲我們做了哪些事?

第三、四詩節:

過渡:的確,太陽在一天中,爲我們大家做的事呀,可真是數也——數不清,說也——說不完。在這裏,我們要輕輕地對太陽說句——您辛苦啦!勞累了一天的太陽和我們一起歇歇了嗎?你從哪句話裏知道她沒有休息的?(出現第三詩節)

1、引出“她要趁着我們睡覺的時候······”查字典知道“趁”的意思:利用、抓住時機。緊跟着問:太陽要利用什麼時間,去幹什麼呢?(利用人們睡覺的時間,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趕去下一個國家),是啊,當我們睡醒來時,太陽又必須回到我們國家來。怪不得太陽是一秒鐘都不敢耽擱呢!讀讀這個詩節,把太陽着急的心情讀出來。自由讀,齊讀。

2、讀到這裏,你有什麼想問太陽的呢?(你爲什麼要這樣着急啊?地球的另一面,又有誰在等着你呢?學生說)範讀:此時,那裏的小朋友和鮮花,正在睡夢中等她,盼她~~~誰也能來讀讀這個句子,讀出他們期盼的心情。自由讀,指讀幾人,齊讀。

3、他們會夢到什麼呢?(多幾個孩子說)太陽總是把每一縷陽光灑向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

讀到這裏,你們知道課題中的大家到底是指誰了嗎?對啊,大家指的就是地球上所有物體。太陽是屬於所有動物的、也是屬於所有——植物、更屬於所有膚色的——人們。難怪課題會說:太陽是——大家的。

(出示第四節詩),師:當出現這些畫面時,現在還用這節詩來描述你們看到的畫面,合適嗎?誰來當一下小詩人幫它修改一下!

師:太陽女神也聽到了你們痛苦的哭訴,她的`心在哭泣,她的心在滴血,她的心波濤澎湃,你們想聽聽她的心聲嗎?(出示詩歌:教師配樂朗讀)

太陽的心在一陣陣的絞痛,因爲她還有許多心願未完成,請同學們寫寫女神的心願。

四、總結昇華

師:太陽是多麼的無私啊!她日夜不停的轉着,她眷顧着地球的每個角落,她把溫暖灑遍每一個心靈空間,她把關懷充滿每一個心靈花園。時間可以證明,我們的明天會更好。地球上的人們:

不管你是健康或是殘疾,你都可以擁抱溫暖,那是因爲——太陽是大家的

不管你是貧困或是富裕,你都可以分享陽光,那是因爲——太陽是大家的

不管你是強者或是霸王,你都無法遮擋光明,那是因爲——太陽是大家的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6

一、 導語:你知道古羅馬嗎?你去過鬥獸場嗎?今天,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參觀古羅馬鬥獸場吧!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段意是什麼?

2、 在課文中劃出我們一家參觀的順序。先寫參觀前,我的心情,再寫遠看鬥獸場的總體印象,接着寫近看鬥獸場的樣子,又寫我在鬥獸場的聯想,爸爸的講解,最後寫我們離開了鬥獸場。

3、 我參觀鬥獸場前後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在鬥獸場的廣場前,看見幾個武士打扮的人,我高興極了,爲什麼參觀完後我卻對他們失去了興趣?參觀前,我心裏急得要死,參觀後,卻覺得鬥獸場的殘垣斷壁顯得有些猙獰可怕呢?這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呢?(對平等、自由、生命的熱愛與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調有什麼變化?(輕鬆—沉重)

4、 讀完這篇課文後,你想說些什麼?暢所欲言吧!

三、思考討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四、練筆:自擬題目,寫出自己的感受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7

本課教學目標

1.瞭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瞭解本文句法上駢散並行而以散爲主的特色。

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重點

1.瞭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如“一”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數量詞)“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整個)“固知一死生爲虛誕”(把……看作一樣),“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一樣、相同)等四個句子中的意義。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蘭亭集序》摹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錄音範讀,領會句法上駢散並行,以散爲主的特徵,朗讀課文,結合註釋,把握文意,瞭解本文作爲宴遊詩的特徵。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初中階段我們學過不少寫景狀物的詩作,想必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大家還記得吧,師生一起誦讀:茅檐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撻送青來。

詩人描寫景物時,畢其形傳其神,一水多情地呵護着綠田,兩山像從遠處奔騰而來,來不及敲門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也摹景狀物,但手法卻別具一格,言簡而神具,這就是王羲之以書中神品稱著於世的《蘭亭集序》

二、作者簡介。

選一學生讀註解①。教師略作補充: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王羲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稱“書之聖”,行草《蘭亭集序》被後世書法家譽爲“行書第一”。

出示王羲之《蘭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對他的評價“飄如遊雲,矯如驚龍”“天機流佈,挺然秀出”。

三、放錄音、正音。

學生聽錄音一遍。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投影:

多音字:會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將至(zēng)

通假字:趣舍萬殊(通“趨”) 古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通“猶”)

四、朗讀課文。

體會本文句法駢散並行,以散爲主的特徵。

五、品讀課文。

結合註釋,熟悉文意,並思考:本文和一般的書序有什麼不同,找出與《蘭亭集》有關的語句。

明確:一般的書序介紹成書的經過、出版意旨、編次體例或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

作爲書序,本文介紹了作詩緣由(因修禊而“羣賢畢至”)、作詩情形(“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成書經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本書意義(“後之覽者,亦將有敢於斯文”)。

本文由宴遊活動談到生死觀,善於借題發揮,論及人生的意義。這便是《蘭亭集序》與一般書序的不同之處。

六、佈置作業:

熟讀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練習一。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讀懂課文內容,從查理的變化中,感受到查理那種善良、 樂於助人,舉止言行很有“好漢”的風範,及傑西的真誠,對朋友的理解、尊重從中所受到的人性美的教育。

3、 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預設流程

一、過渡引導,讀題質疑

1、 本組課文,我們圍繞着“愛”這個主題,學習了哪幾個感人的故事?(交流)今天,我們要一起去認識一位好漢——板書:好漢。你們認爲好漢應該是怎樣的人?(交流)

2、 這位好漢的名字叫——查理(補充課題,讀題)

3、 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 根據導讀提示的.要求和自己的疑問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2、 檢查學生讀書情況。(幾個難讀的長句子。)

3、 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感人的故事?

好漢查理開始並不是好漢——板書“非好漢”,後來爲什麼又稱他是好漢呢?——板書:好漢?

三、默讀課文,聚焦“好漢”

1、你從哪裏可以看出查理是個好漢?默讀課文,從中找到理由,找到一處,標上1,找到二處標上2,以此類推….

2、交流理由,教師相機歸納。——板書:好漢!爲什麼用歎號,不用句號(實實在在、不折不扣、真正的好漢。)

3、查理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這和哪些人或事有關呢?找一找

4、評價傑西和羅伯特先生對查理的影響。(相機指導讀關鍵的對話。)

5、教師小結:是傑西和羅伯特先生的善良、熱情樂觀、真誠、信任、理解和尊重改變了查理,原來“愛”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

6、假如現在你是這個鎮上的人,你會怎麼評價查理呢?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暑假就要結束了,傑西也要回家了,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他們倆會說些什麼呢?(看插圖,想象練筆。)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

3、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故事,或許你會發現更多——補充《蘇珊的帽子》,簡單說說體會。

4、師小結:原來,愛不光包括,鼓勵、信任、關心、體貼,也包括,信任、理解、尊重,隨着年齡的增長,你會對愛的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5、推薦閱讀:《愛的教育》、《感動小學生的100故事》、《美德的種子》。

板書設計:

好漢查理

非好漢

|

好漢!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9

知識目標

1、瞭解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敘式的結構方式及運用語言、肖像描繪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複述小說情節的能力。

2、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其悲劇的社會根源,認識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培養學生概括主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

1、體味魯迅先生冷峻敘述中深沉的悲憤之情。

2、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

1、理解小說以“祝福”爲題的深刻含義。

2、分析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

3、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關注她的命運,思考其悲劇的根源,領悟作者的創作意圖。

教學難點

1、祥林嫂有沒有反抗性格,該如何評價。

2、學習小說傳神含蓄、雋永洗練的語言,領悟其深層含義和情感。

教學方法

1、通過學生複述課文,教師指導他們概括小說的情節。

2、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分析祥林嫂的悲劇根源及“我”的角色意義等。

3、朗讀精彩語段,體悟語盲的深層含義及情感。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整體感知,把握小說情節。

2、指定學生分別從“我”和“祥林嫂”兩個角度複述課文,深刻把握小說內容。

3、討淪幾次“祝福”景象描寫的意義及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魯迅先生在《墳·燈下漫筆》中把中國封建歷史分爲“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對於“快樂着我們的快樂,幸福着我們的幸福”的二十一世紀的你們來說,真可謂“不是我想象”。然而,事實原本如此不可更易。今天,讓我們讀讀先生的《祝福》聽聽主人公“祥林嫂”哀怨悽楚的傾訴吧!

二、解題

1、背景介紹

《祝福》發表於1924年。是魯迅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敘述的是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黑暗現實。農民問題是魯迅這一時期一直在探索的問題。而辛亥革命後,舊中國農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趕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真正完成,中國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和壓迫下,封建的思想觀念和禮教仍然頑固地束縛着廣大農民,尤其是婦女,她們更是受盡了剝削和壓迫,承受着難以想象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重壓。五四運動提出了“民主、科學”“打倒封建禮教”的口號,婦女解放問題也成了這個時期魯迅探索的主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的小說《祝福》應運而生了。在小說中,魯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餘毒。

2、關於“祝福”

“祝福”是舊時浙江紹興一帶曾經流行過的一種迷信習俗。每當舊曆年底,地主和有錢人家舉行年終大典,殺雞、宰鵝、買豬肉,並將三牲煮熟作爲“福禮”,恭請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謝他們保佑當年“平安”,並祈求來年“幸福”。

三、整體感知,理清小說思路

1、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快速瀏覽課文。

2、四人一小組以“我”爲角度敘述小說的故事情節,然後指定一男生講述。同時,教師出示要求:①敘述要客觀、條理,必要時也可作適度發揮。②儘可能體現出“我”對“樣林嫂”的同情心。③語言流暢,吐字清晰。

3、四人一小組研究併爲“祥林嫂”編寫“年譜”,然後選一代表陳述。

祥林嫂年(年齡)譜

二十六七歲以前 與樣林結婚。

二十六七歲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經衛老婆子介紹,到魯鎮做工。

二十七八歲 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歲。

二十八九歲 阿毛兩歲。丈夫患傷寒死去。

二十九或三十歲 阿毛三歲。

三十或三十一—歲 四歲的阿毛春上被狼銜去。秋天經衛老婆子介紹,回到魯鎮做工。祭祀時很閒,只燒火。年底柳媽建議她去土地廟捐門檻。

三十—二歲 近秋到土地廟捐門檻。冬季祭祖時節,仍不讓她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歲 頭髮花白,記憶尤其壞。

三十三四歲 可能被趕出魯四老爺家。

三十四五歲

三十五六歲 淪落爲乞丐。

三十六七歲

三十七八歲 臘月二十四夜裏或二十五凌晨離開人世。

4、結合“祥林嫂年譜”,指定一名複述能力較強的女生講述“祥林嫂”的故事。學生講述結束後,教師出示如下投影,供學生參考。

祥林嫂、衛家山人,可能姓衛,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

有一年春上,只有二十六七歲,以打柴爲生的丈夫祥林死了,二十六七歲的祥林嫂便逃離了家中,經做中人的衛老婆子介紹,冬初進了魯鎮魯四老爺家中做幫工。每月工錢500文。活計雖多且重、但她反感到滿足。

三個半月後,即開春前夕,她的婆婆帶人把她抓了回去。工錢一千七百五十文全被婆婆拿去了。

在這之前,她那嚴厲的婆婆爲了小兒子要花一筆錢做聘禮娶老婆就把她許給了賀家澳的賀老六了。因此不幾天,祥林嫂就被裝到花轎裏送到賀家澳去了。她出格地反抗,但不中。年底生了一個孩子,小名叫阿毛。母親孩子養得都胖,又沒婆婆,男人有力氣,又會做活,自家有房子,日子過得蠻好。

但天有不測風雲,年紀輕輕的男人得傷寒死了。沒多久,四歲的阿毛在春上又被狼銜去了。這樣,家中就剩下她一個人了。到了秋天,大伯來收屋、她走投無路,只好由衛老婆予領着,求老主人。主人收下了她,但手腳已沒先前靈活了,記性也壞得多,死屍似的臉上整日沒個笑影,主人家很是不滿。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但一切飯菜碗盤都用不着她沾手,她的任務僅是竈下燒火。這對她打擊很大。

之後、她開口總是講阿毛被狼銜去的故事。開始倒還有人聽,後來人們聽膩了,便不僅不表示同情,還取笑她。從這以後,她再也不提阿毛的事了。

魯四老爺家有個幫傭,大家稱她柳媽。柳媽談起她作爲回頭人出嫁出格地反抗時留下的.傷疤。這話傳揚出去,人們又拿起運傷疤取笑她。柳媽還建議她到土地廟捐一條門檻,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否則到了陰司,那兩個短命的死鬼男人還要爭,閻王老爺只好把她鋸開來。

她很苦悶,以後花了近一年的工錢捐了門檻。捐了門檻之後,她精神一下子好了起來。

冬至祭祖時節,主人仍不讓她沾碰杯筷、這次她受到了徹底的打擊,簡直成了一個木偶人。不到半年,頭髮變白,記憶更壞。

主人家愈加不滿。不久,終於把她打發走了。或者是離開主人家就成了乞丐,或者是先到衛老婆子家然後再成了乞丐。三四年後,臘月二十四日夜裏或二十五日凌晨人們準備祝福的當兒。祥林嫂在魯鎮離開了人世。

終年四十歲左右。

5、讓學生速讀全文,完成下列投影表格。

四、課堂討論

1、討論小說的線索。

分四人一小組討論後,學生可能有如下看法:

學生甲:以“‘我’的見聞”爲線索。

學生乙:以“祝福”爲線索。

學生丙;以“樣林嫂的悲慘遭遇”爲線索。

2、學生思考:本文采用了什麼結構方式,這樣安排有何作用?

討論後明確:本文的結構方式採用了倒敘式。小說先寫出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劇結局,然後由回憶把其不幸的一生寫出來。先寫出結果,有利於吸引讀者,抓住讀者的心,對讀者的心靈造成強大的震撼,促使讀者去思考,便於作者與讀者的心理溝通,便於取得讀者的認同。後對祥林嫂身世的敘述,可以幫助讀者根據情節去認識封建禮教是如何摧殘迫害祥林嫂的,並從多個方面去認識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害人吃人的本質,從而加深對作品思想性的理解,更好地認識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小說的環境描寫及人物的對話描寫的文段。

2、以“我家的保姆”爲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 分析樣林嫂所處的典型環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劇根源及小說主題。

2、 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層把握“祝福”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歷史條件和關係中的個人,而不是思想家們所理解的‘純粹’的個人”。文學反映人的生活整體,也只有通過“生活本身形式”(車爾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滿的表現。因此,在藝術作品中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的“關鍵在於個別的環境”(馬克思)。那麼,在《祝福》中,圍繞和促成人物行動的環境究竟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研讀小說的環境描寫

1、提問: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劇置於“魯鎮”這個“舞臺”上來演繹,“魯鎮”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在那裏表現出怎樣的世態風情?

(1)學生集體朗讀小說的第1~2段。

(2)學生勾畫關鍵句子進行體會,然後前後桌進行交流。

(3)學生自由發言後,明確:①魯鎮是一個封閉式的社會。許多傳統習俗、封建觀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級關係在魯鎮的人與人之間被異常嚴格地遵守着。如,當“我”離開五年之後重回魯鎮時,最強烈的感覺是一切“都沒有什麼大改變”;準備“福禮”的是女人,而“拜的卻只限於男人”。②魯鎮瀰漫着濃厚的迷信氣氛。“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人們的美好願望寄託在對神的祈求上。

2、學生思考:魯四老爺是一個怎樣的人?

(1)學生默讀課文,摘錄有關語句。

(2)思考後明確:魯四老爺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對社會的一切變化。他向“我”大罵康有爲,康有爲主張變法,但是他因循守舊。他“案頭”堆放的是“理學”著作,牆上掛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佈於周身血脈,封建倫理浸透了通體細胞。孔孟理學、封建倫常正是他處世立身、待物行事的準則。可見,魯四老爺是一個封建思想的堅決捍衛者。

3、學生思考:祥林嫂周圍的其他人對其態度如何?

明確:祥林嫂周圍的人對她表現出令人顫慄的涼薄與冷漠。如柳媽便是無聊冷漠人中的一員。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殺生”,與人爲善。但是她對待祥林嫂,卻沒有像對待其他生命那樣有同情心。柳媽對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爲然,認爲祥林嫂“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談話傳播出去,供他人談笑。這種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魯鎮女人們“鄙薄…‘煩厭”的神情中、在四嬸“祥林嫂,你放着罷!我來拿”慌忙的語調中、在短工“簡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4、教師小結:魯鎮是一個封建禮教羅網籠罩下封閉落後的社會,是舊中國整個黑暗社會的縮影。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保守、自私,亳無溫情可言。可見,祥林嫂生活在一個冰封無化的世界裏。

三、引導學生探究性閱讀

課題一:關於祥林嫂的死因

1、提問:原文中說:“怎麼死的?—一還不是窮死的?”你認爲祥林嫂的死因是什麼?

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討論,然後自由發言。

學生看法(略)

2、教師問:許壽裳先生說:“人世的慘事,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了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1) 學生自由交流。

(2)引導學生再度審視魯四爺等活動於祥林嫂周圍的人的行爲。

3、 學生思考並討論:誰應對祥林嫂的死負責?誰是最主要的“元兇”?

四、課堂小結:

揭示了舊中國農民尤其是廣大婦女悲苦生活的社會根源,從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的本質。同時還有促人警醒,呼喚勞苦羣衆的自我意識之意。

2提問:作者以“祝福”爲題,有何深刻含義?

學生思考後明確:①體現了小說以事件命名的特點。②祥林嫂這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是由“祝福”這個典型事件牽動出來的。只有將其不幸置於“祝福”的環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承出舊中國社會,尤其是神權在其悲劇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生的社會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③把祥林嫂的悲劇一生放在“祝福”的環境中,才能增強祥林嫂的命運的悲劇性,從而深化主題,把批判封建社會、封建禮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題進一步強化,即把“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和“悲慘者的呼號”展示給讀者。

五、佈置作業

1、有人說樣林嫂“沒有春天”,試以課文爲依據簡要說明之。

2、有的學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車禍失去兒子的年輕婦女的遭遇等同於祥林嫂的命運,並稱之爲?新時代的祥林嫂”。這種看法是否合適?

3、學生課外思考: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於

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這個情節增添得是否妥當?寫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說說你的看法。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分析小說中“我”的形象及其把“我”作爲敘述人的意義。

2、欣賞小說的對話描寫及體味語句的深刻含意。

3、欣賞小說中的肖像描寫。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都熟知魯迅的小說《一件小事》和《故鄉》,都選擇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作品中的”我”不僅在觀照他人,而且也在剖析自己的靈魂。其實,在魯迅的4p內喊》《彷徨》集中採用這種敘述方式的作品還有許多,這個現象很值得我們探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祝福》中“我”的形象及採用這種方式的意義。

二、分析“我”的形象及以“我”爲敘述人的意義

1。引導學生分析小說中“我”的形象。

(1)提問:小說中的“我”是一種什麼身份的人?

明確,“我”是一個遠離閉塞、衰敗和蕭索魯鎮社會環境,基本上擺脫了傳統社會精神和道德觀念禁錮的知識分子。(這一點可從“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談話是總不投機”等句子中看出)

(2)播放音樂《二泉映月》,指定——男生有感情地朗讀語段——從“況且,一想到昨天遇見樣林嫂的事”至“這樣悶悶的吃完了一餐飯”。

(3)學生思考:①如何理解“我”對祥林嫂的回答“說不清”。②“我”是否同情樣林嫂的命運,又如何理解“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暫時的事,隨着就覺得要來的事,已經過去,並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說不清’和他之所謂‘窮死的’的寬慰,心地已經漸漸輕鬆;不過偶然之間,還似乎有些負疚”一句話。

明確‘①對於祥林嫂靈魂有無的發問,“我”的回答有三句話,“也許有”,“也未必”,“說不清”。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話,在祥林嫂卻是似疑實斷的答案,這對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是一個衝擊。第二句在“我”已意識到給對方增添了苦惱,於是支吾其辭,而在“祥林嫂”由此獲想到死後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惱。第三句“我”的禽棍之辭,在祥林嫂心靈上掀起了更大的波瀾,客觀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劇的到來。總之,‘我”的動機是想幫助祥林嫂解除痛苦、然而,相反的結果卻表現了‘我”的軟弱無力。②“我”預料中面又不願發生韻事終於還是發生了。從“我”與“短工”的對話中可看出“我”對祥林嫂是抱有扳大同·情心的。樣林嫂的慘死曾令“我”詫異和驚慌、但這種精神的危機,“只是暫時的事”,程快“心地已經漸漸輕鬆”,不過“偶然之間”有些負疚,並且爲了卸去這偶爾的負疚感,“我”已決計離開魯鎮。這充分顯示了一個知識分子在精神道德上的不足——潛意識裏想逃避現實矛盾。

(4)學生動手概括“我”的形象。

明確: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他同情弱者,但面對魯鎮社會的黑暗又深感自己無能爲力,甚至潛意識裏想逃避現實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餘希望卸去負疚感。因此說,“我’的靈魂還受着傳統思想的深刻影響,精神道德上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2、組織學生討論:在《祝福》中,作者爲什麼選擇“我”——一個遠離故鄉的知識分子作爲敘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魯四老爺、四嬸、沖茶的短工或是柳媽呢?

經教師點撥後,學生明確:原因有二:第一,因爲故事中除“我”以外的其他人物沒有一個真正關心樣林嫂的不幸。這些冷酷、麻木、愚鈍的靈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態的炎涼和社會

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因此他們註定當不起故事敘述人的角色。只有遠離了魯鎮傳統社會,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我”才能站在更高的視點上,以“智識者”的理性精神來認識和思索祥林嫂悲劇的實質及其社會意義,來暴露魯鎮人們人性的殘忍。第二,小說通過對“我”一、——祥林嫂不幸的目擊者對現實的冷漠和無動於衷的態度的刻畫,更能突現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會的無情(試想,一個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態度尚且如此,那普通民衆的態度又能會怎樣呢?),同時也體現了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勇敢的自我解剖的精神。

三、探討小說的藝術特色

分析樣林嫂的外貌描寫

提問:投影中的三個語段分別描寫了祥林嫂哪個時期的外貌?她的外貌有哪些變化?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明確:分別描寫了祥林嫂初到魯鎮,再到魯鎮,臨死之前三個時期的外貌。初到魯鎮是“順着跟”臉色青黃”兩頰還是紅的”,除表現她的忠厚老實之外,還說明她備受婆婆虐待,但畢竟年輕。再到魯鎮,仍“順着眼”,但血色已消,眼角還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精神。這是她被賣改嫁,喪夫失子,精神備受刺激,內心極度悲傷而訴說不出的表現。最後,“我”在河邊遇到她時,她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悲哀的神氣彷彿木刻似的;眼珠間或一輪,還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從臉色的變化到眼珠的呆滯無光,是歲月滄桑在她身上烙下的深刻的苦難的印記,說明祥林嫂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成了垂死的人。小說的外貌描寫不僅表現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於表現了人物命運的變化。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雛”,積累詞語若干個。

2、學習默讀詩歌,瞭解詩歌內容,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默讀詩歌,瞭解詩歌內容。

2、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

投影、錄音、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理解題意“信”。

1激趣:你曾經給誰寫過信,你曾經收到過誰的信?

2交流信的內容。(自願)

我曾經收到過____的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曾經給寫過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瞭解信的作用:信是用來傳遞信息和情感的一種方式。

二、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1輕聲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互讀課文。

3說說課文大意:

“我”學會了______,想寫______信,替______寫、替______寫、替______寫,……也想給______寫,通過寫信,讓大家的心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課文,學習語言。

學習第一節。

1、朗讀第一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歸納:寫信是感情的交流,寫信就是用筆和紙,用手寫心裏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和話語。

3感情朗讀。

學習第二至五節。

1自讀思考:這些詩節分別寫“我”替誰給誰寫信,信的內容是什麼?你能把信的內容說具體嗎?

2師生交流,投影顯示相應的情境。

(1)教師示範:

“我”替雛鳥給媽媽寫信,信中說:夕陽西下,天色近黃昏,盼您快回巢。我們肚子餓得咕咕叫,您快把蟲兒帶回家,快把我們喂個飽。

(交流中教學“雛”字。)

(2)學生嘗試:(由學生自由選擇一個詩節,嘗試把信的內容說具體;隨機理解詩句中的部分詞語。)

“我”替花朵給蜜蜂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大海給小船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雲給他的.夥伴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樹給他的朋友寫信,信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二至五節。(看圖配樂)

學習第六小節。

自由朗讀第六節,思考:你是怎樣理解“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的意思?

四、讀詩總結,學習創作。

詩歌創作:“我們來當小詩人”。

要求:以信的內容爲題材,選擇你喜歡的內容(將課前收集的代表性信件展示出來),進行詩歌創作,評選出我們中間的小詩人。

【課後隨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11

【習作內容】

如果問到同學們都會做些什麼,大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會畫畫、會游泳、會滑冰、會照相、會做飯、會幹農活……回憶一下,這些本領是怎麼學會的,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麼體會。選一樣寫下來。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設計理念】

本着“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的語文教學理念,本設計着重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讓學生快樂地寫。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學本領的經歷,讓每個學生都產生想與夥伴交流感受的慾望,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心地說和寫,大膽地與老師、同學交流。

2.讓學生們有話可寫。“有創意的表達”需要有內容,要啓發學生從容易忽略的“小事”中發現“趣”、“奇”、“新”,感受童年生活的色彩斑斕和作文內容的豐富多樣。

【教學目標】

1.能把自己學會做一件事的過程寫完整,表達出從不會到會的喜悅之情。

2.在寫作的過程中,能用上自己喜歡的詞語,把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有趣的經歷寫得完整些、具體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起表達慾望

師: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特長愛好,都會一種甚至好幾種本領,比如游泳、滑冰、燒飯等等。我們先來交流一下自己的本領,讓同學們也分享自己的快樂,好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人人都參加介紹,同時要求把話說完整。引導學生大膽說,自由說,讓學生思想放開,情緒活躍起來。)

師:據我瞭解,這些本領,有些是同學們自己琢磨着學會的,有些是在同伴的幫助下學會的',有些是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學會的,還有的是通過“拜師學藝”才學會的。請大家仔細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麼學會本領的。(播放事先錄好的,張亮在媽媽的指導下學習用電飯煲煮飯的錄像及王成剛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游泳的經過錄像。)

師:大家都看得很仔細。現在我們請張亮同學和王成剛同學說說他學習燒飯和游泳的經過吧!

(張亮和王成剛說說自己學燒飯和游泳的經過。)

師:這兩位同學說得比較完整,把學習本領的主要過程都說了,也說了自己的內心體會,這很好。大家也很想說吧!現在請大家選一樣自己學會的本領,把學習的經過和體會跟學習小組的同伴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要求人人都說。教師巡迴瞭解,指導部分學生把話說完整。)

二、圍繞話題,正確表達

師:如果大家把自己學本領的經歷寫下來,在班裏的習作園地交流,這樣,大家共同分享,就會有更大的收穫。先請同學們從自己學會的本領中,選出一次自己感到最快樂的,或是感到最不容易的,感受最深的,認真地寫下來。

1.重點引導學生明確這次習作具體要求。

寫之前,要求學生仔細想一想,並相互交流。如果要寫好學本領的經過,有哪些需要寫得詳細些呢?哪些問題需要大家互相提醒的?(啓發學生思考。)

教師根據本次作文的要求,把需要學生注意的問題進行整理,以下面形式出現:

大屏幕出示:友情提示

(1)要注意寫清楚學的是什麼本領。

(2)學本領的經過要注意一步一步寫清楚、寫具體。比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怎麼樣了。

(3)用上自己平時積累的詞語或喜歡的詞語,把自己印象特別深的,或者特別有趣的地方寫得生動些、詳細些。

(設計意圖:變習作要求爲“友情提示”,意在使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提示中明白:寫作,還需要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詞語變化,而且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幫助。)師:有了上面的提示,同學們再想想在寫作的時候還有哪些困難,比如開頭難,寫不具體等等,教師將給幫助。

根據同學們的要求,教師給大家提供以下參考材料:

●我想向大家介紹自己學習舞蹈的經過……

●去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裏組織的游泳興趣小組……

●看到媽媽從電腦裏打出的字又快又好,我也想試試……

●前幾天,我剛剛學會了炒青菜……

2.學生開始寫作文。

3.學生交流習作,師生根據“友情提示”的要求互相點評。

點評時,可採用“答記者問”的方式。一位同學說的時候,其餘幾位同學對習作中印象最深的、特別感動的地方發表賞識意見,或者就寫得不夠清楚、完整的地方進行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賞識、討論,把學習本領過程中一些重要的環節說清楚,說完整,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指導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說說、寫寫學本領經歷的內容時,力求引導每一個學生大膽、不拘一格地說出、寫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學習本領的經歷,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心裏話,表現出童真童趣。)

三、賞析交流,展現自我

鼓勵學生把修改後的習作拿出來與同學交流。

1.提醒學生在朗讀自己習作的時候,讀好自己感受特別深的地方,自己認爲用得好的詞語,在語氣、語速上加以強調,以吸引同學的注意。

2.引導學生認真地聽同學的朗讀,要求能聽完整、聽得懂,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

3.鼓勵學生互相推選或自己推薦習作,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張貼交流。

4.佈置“學習園地”。師生共同爲本期“學習園地”命名一個交流的主題,如:“教你學一招”、“讓我告訴你”、“請分享我的快樂”等。

5.指導學生認真地修改並抄寫好自己的習作,鼓勵學會文字輸入的同學用電腦打印,並根據習作的內容配上自己喜歡的插圖,使“學習園地”圖文並茂,生動有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指導學生展示賞讀,創造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展示的機會和空間,引導學生賞析自己的習作和同學的作文,能發現其中的亮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懂得展示、賞析自己的學習成果。)

【設計評點】

學生在寫“自己的故事”的時候,先是怕寫不好,不怎麼願意寫。開始寫了,雖然很想寫得生動些、有趣些,但又往往感到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本次設計,老師針對學生的這些寫作心理,首先,啓發學生“以黎明第一次看世界”的新奇感,來看自己的成長經歷,使自己學會本領的過程由朦朧到清晰,產生“突然發現”的感動,使作文從被動到積極。同時,通過“友情提示”、“記者訪談”等學生易於接受的形式、方法和過程,使學生明白:寫作,需要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需要一定規範的語言。值得一提的是,楊老師還鼓勵學生帶着“觀賞的心態”來賞析自己或同伴的作文,通過師生共同對“學習園地”的設計和佈置,促使學生的習作活動從課內向課外延續,與信息技術、美術等學科融合,在師生共同的合作與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文的快樂,增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12

一、語文教學設計應體現學生在詩意中生活

餘映潮說,詩意就是指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要生動、文雅、有文氣;不是沉悶、粗糙的;詩意地準備教學設計,與理性地思考教學設計是一致的,他們之間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應該是以先進思想爲指導的,這樣我們教師準備的教學設計,我們的教學藝術怎麼能不得到提升?高層次的課,會讓觀課人從整體上看出,它的確是存在着理性因子的;會使我們感到,它在教學情景中,採用了詩意的方法。學生是最直接的感受主體,因此,教師要從結合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教學,周密地思考教學計劃!在餘老師《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中,他在設計《孫權勸學》這篇課文時,整節課是以“學生活動”爲主線的,設計了“課文朗誦—字詞朗讀—美點賞析”這三個環節,以此來品評課文,這樣的教學方法思路十分清晰,而且採用的教學手法讓人感到十分形象生動,整節課中涉及的教學內容又不空洞,十分豐富多彩且具有紮實的效果;簡簡單單的三個教學環節,卻使我們可以知道,這節課總共達到三個教學目的:首先是通過朗讀,以此達到讓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目的;其次通過尋讀,進而讓學生自主積累字詞;最後通過細讀,師生之間充分賞析故事。由此可見,我們在處理課堂時,需要一點詩意,讓我們與學生共同發現美,感悟語文蘊含的美。

二、設計有創新意味的教學手法,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活動的主體

以生本理念作爲指導去設計教學設計,不僅是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學生在課堂和生活中的角色也將會發生重大的轉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過程,多設計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特別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蘆花蕩》這篇課文中,餘老師從“說讀”的角度策劃,有引入式地說、複述式地說、評價式地說、舉例式地說、想象式地說、聯想式地說和賞析式地說等,可見,這個方法能夠被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的不同環節運用,對學生整體理解課文非常有效,它讓我們看到學生正在對文本內容進行十分個性化的“再表達”,這種教學方法能對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能真正做到把課堂上的大量時間交還學生,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豐富了自我。

三、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領悟,打開學生的心靈

衆所周知,語文課堂尤其強調讀書的內化,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也可以說,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方法,是學生內化知識的一種手段,是打開學生心扉的'一種生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設計朗讀教學環節時,應時刻謹記不僅要提高學習者的朗讀能力,還要讓他們儘量在情感上得到薰陶。在設計教學時,教育者若想打開學習者的心扉,就要注意方法策略的使用,朗讀的過程要安排精到,儘量做到符合文體特點,符合課文情境的學習點。要體味與朗讀相結合,輔之以教師的示範講解分析,這樣的指導訓練,比那些只是簡單安排學生進行朗讀課文的設計更能彰顯其效益。雖然說生本理念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因爲它倡導的是以學生爲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權交還給學生,但是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其實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才能實現的。主要一部分原因在於教師,有的教師曲解了生本課堂的含義,在語文課堂中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教,關鍵就是沒有把生本課堂的理念理解透徹,誤以爲把權利交給學生,教師就等於不用講課了。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這一理念是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爲主體,教學時則以學生的活動爲中心,但是教師是不可缺少的,教師還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起指引學生、傾聽學生的作用,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地位也要發生改變,老師們要辯證地把握好以生爲本的理念。以上的教學設計是從語文教學的一些點入手,只能體現生本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細節其實還需要我們去細細體會。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本單元讓學生了解寫字的意義,認識筆畫、筆順、田字格,學習拿筆的姿勢,爲學生學習寫字做準備。

教材安排認字;我、們、本、寫、字、筆、皮、用、心,認識五種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

讀一首兒童詩《寫字很有用》,這首詩很淺顯,讓學生讀後知道學習寫字很有用。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聽讀詩歌,瞭解寫字的用處,激發寫字的興趣。

2、 學習詞語,感知“用心”的意思。

3、 認識生字條,識字9個,複習拼音,懂得利用拼音識字和正音。

教學重點:

識字9個,學習詞語,感知“用心”的意思。

教學難點:

學習利用拼音識字和正音的方法。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文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文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你們想聽嗎?(播放課件)

二、指導看圖

1、出示插圖:有幾幅圖?(3 幅) 指導看清楚表示順序的“點”。圖上的主人公是誰?(主人公是蜜蜂和螞蟻)

2、螞蟻和蜜蜂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三、聽讀詩歌

1、師示範讀課文(生端起課本,坐端正,認真聽,聽準字音)

2、“大事情”指的什麼事情?學寫字有什麼用呢?

生:可以給朋友寫信,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可以幫助我記很多生字……

3、師帶領生讀全詩。

寫字這麼有用,孩子們想不想學寫字呢?

四、學習生詞。

1、出示:鉛筆、橡皮、田格本、我們、寫字、很用心 (師範讀)

2、誰願意和老師一起讀?師利用拼音正音,複習拼音。

3、指名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詞語。

五、理解詞語

1、出示文具:我們一起來認識鉛筆、橡皮、田格本、這三種文具,鉛筆是用來寫字的,但是我們寫錯了怎麼辦?(擦掉)用什麼擦呢?對,用橡皮,下面我們再來認識田格本,我們在寫字時注意字在田字格中佔格。

2、 遊戲:找朋友(師拿出生詞卡片,學生讀,舉起對應文具)

3、我們寫字的時候要怎樣做纔是用心呢?

生:看清老師是怎麼寫的;生:寫字時不要亂畫,要一筆一劃……

4、小結:同學們說的'真好,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學好寫字,希望你們不僅學會寫,還要寫乾淨、整齊。

六、認讀生字

1、從詞語中剝離出生字,單獨認讀,請小老師帶讀生字。

2、“筆、皮”口頭組詞

3、開火車認讀生字,有困難的用拼音幫助。

七、讀書,認識生字條。

學習在課文中將生字條裏的生字圈出,抽生用實物展臺演示,

生評價圈得是否正確、美觀。

板書:鉛筆 橡皮 田格本

我們 寫字 要用心

教學反思:

進行本課教學時,我從學習《寫字很有用》入手,引出問題:寫字需要哪些工具?認識這些文具後,認讀“鉛筆、橡皮、田字格”。反覆帶讀6個詞語,用聽讀法使學生整體認讀它們,然後抽出單字讓學生識記。比如從第一個詞中抽出“筆”字認、讀、記、用(口頭組詞)。先出示帶有音節的生字,結合剛纔讀詞語的積累,幫助學生識字。將複習拼音和學習生字有機結合,更發揮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當小老師,帶動學生學習,當多數學生會讀後,全班齊讀,帶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對常用的“筆、皮”,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擴詞,調動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在此基礎上,引出“我們、寫字、要用心”三個詞語,進行初步認讀。提出問題,怎麼寫字纔是“用心”?學生有寫拼音字母的經歷,所以很容易體會,結合識字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本課還進行了在課文中圈出生字條中生字的訓練,爲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打下基礎。

反觀本課教學,我認爲做到了三個結合:

1、複習拼音與認識生字相結合,幫助學生說好普通話。

2、有效使用教材,識字與學習習慣養成相結合。

3、聽讀識字方法與拼音識字方法相結合,拓展學生識字途徑。

注:本單元中涉及寫字姿勢的訓練部分已經在拼音教學部分相機完成。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14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絛"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絛”“妝”“裁”

3、根據註釋瞭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裏把什麼比作什麼?(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絛”指什麼?爲什麼說柳技是“綠絲絛”?(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麼比作什麼?爲什麼這麼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古詩。

關於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讀通按照從小到大的歸屬關係排列的詞語,並理解意思。

2、積累帶動物的成語及格言、警句,能背誦名言,並做到書寫規範、美觀。

3、通過讀短文,明白要從廣博的生活中獲取知識。

4、通過讀句子,發現表示時間先後順序的詞語,並知道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積累成語、格言、理解其中的含義,能正確運用表示時間先後的詞語。

教學準備:課件、收集的名言、成語、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不僅瞭解了有關動物的知識,而且積累了許多優美的詞句。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樂園四,繼續感受學詞學句的快樂。

 二、學習讀一讀。

1、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些詞語,自幼讀一讀,讀的時候注意:詞要連讀,詞與詞要有停頓。

2、指名讀。

3、再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4、這兩組詞語都是有規律的,他們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的,老師這裏還有幾組詞語,你能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嗎?(學生動手排列,思考爲什麼這樣排。)

5、順序齊讀詞語。

 三、學習讀一讀、想一想。

1、在我們的語文中,有些詞語可有趣了,看,他們來了。(課件出示)自己讀,讀準字音,詞兒讀連貫。

2、指名讀。

3、想:這些詞有什麼特點?

4、你是用什麼方法理解這些詞語的?分四人小組說,可以用動作表達。

5、指名說。

6、試一試讀好詞語,自己練讀。

7、師生對讀。

8、你還積累了哪些帶有動物的詞語,告訴大家。

四、學習探究欲發現。

1、這裏的兩個句子課文中學過,邊讀邊想,注意帶電的詞,你發現了什麼?

2、帶點的詞語都是表示時間先後順序的,用上他們可以使句子更有條理。一起讀句子。

3、這裏有兩組圖,說圖意,別忘了用上表示時間先後順序的詞語。同桌互說。

4、指名說。

5、小組交流說話,用上時間的詞語。指名說。

 第二課時

一、學習格言警句

1、有些句子會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格言警句,這些句子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會背,一起讀一讀。

2、指名讀,大家仔細聽,聽她讀得怎麼樣。(適時評價)

3、這幾句格言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我們把它背下來好嗎?

4、指名背。

5、大家一起背。

6、格言對對碰。男生女生各說一句,看誰說得多。(平時積累的格言警句)

7、抄寫格言,寫正確、整潔。

8、學生抄寫。

9、評價抄寫情況。

 二、學習短文《牆上的解剖圖》

1、自由讀短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文,思考:這篇短文講的什麼?

3、小組討論:讀完短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4、全班交流。

5、齊讀短文。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積累了許多有趣的句子,懂得了要從廣博的生活中獲取知識,會學習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