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課題范進中舉教學反思

語文課題范進中舉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本文是清代著名章回體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一篇,圍繞范進中舉這一情節,描寫了周圍各色人極盡趨炎附勢的醜態,看似荒誕的故事,卻真實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們心靈的毒害。范進中舉發瘋就像現代小說的黑色荒誕一樣,揭露了封建專制的黑暗和殘害民族國家的罪惡。學習時,首先要理解本文的主題,把握人物性格;其次,要仔細揣摩作者獨到的語言特色,尤其是對人物語言和動作的描寫,文筆辛辣、犀利,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

語文課題范進中舉教學反思

文中作者塑造了范進這個典型形象,引人深思。在科舉制度盛行的文化背景中,讀書人是怎樣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舉漫漫長途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心靈、人格又是怎樣受到巨大的扭曲。由范進這樣一個個案,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很多讀書人共同的命運。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不是他們個人,而是那個腐朽黑暗的社會制度

作者並不是採取很尖銳的批判的態度,而是採取客觀的、冷靜的描寫方式,在這種描寫當中,讓讀者在笑的同時感受到深沉的悲哀。學習本文可以使同學們進一步瞭解當時的社會制度,瞭解清代的社會文化和讀書人的社會狀況。可以說,從范進的.身上,我們可以察覺到明清之際中國衰落的些許原因。一個民族的知識分子,應該是這個民族思想上的靈魂,這個靈魂被窒息、被扼殺,這個民族也就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另外,還要學習本文高超的諷刺藝術。

學習本文宜採用整體感知──前後對比──局部分析──得出結論的方式,理解領悟課文的思想內容,品味語言,通過對比、誇張來達到諷刺效果的藝術特色。

 1、鮮明形象的人物語言。本文善於運用人物的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文中胡屠戶說的、罵的、訓斥的、恭維的話,佔了很大的篇幅,通過語言的描寫,把這個市儈形象栩栩如生地勾畫了出來;范進的語言也隨着他的身份、地位的變化而不同:從中舉前“唯唯連聲”到中舉後自恃高人一等;張靜齋拜見范進那些表示最親密友誼的話語,充分表現出這個做過官僚的鄉紳的圓滑與世故。

 2、運用誇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范進中舉驚喜得發瘋,情節誇張但不失真,“中舉發瘋”的人士雖不是普遍現象卻也是“會有的實情”,因而是真實可信的。當時的讀書人熱衷“舉業”,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癡,驚喜若狂。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加以誇張的描寫,具有尖刻的諷刺效果。對比手法主要運用於描寫胡屠戶這個人物。作者寫了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他前倨後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庸俗典型的世俗性格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