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范進中舉》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范進中舉》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教學目標:

《范進中舉》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1、瞭解《儒林外史》,學習通過對比和襯托表現人物的寫法。

2、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瞭解諷刺手法的運用,理解范進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3、瞭解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殘害和社會的世態炎涼。

 教學重點:

1、掌握刻畫人物的方法及諷刺藝術。

2、概括人物的性格。

  教學難點:

1、分析范進中舉而發瘋的原因。

2、寫張鄉紳與范進對話的作用。

  課堂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被古人稱作人間四大幸事。前三件人皆有之,惟獨第四件乃幸中之幸。試想:插花遊街,衣錦還鄉,該是何等的榮耀!於是就有了一代一代士子的“十年寒窗”,於是有人“金榜題名”,有人“一舉成名天下揚”,這不,報錄的人來了,范進中舉了,“金榜題名”了,可范進呢?我們一起去看-----(板書)

  二、走近作家作品。

1、作者:吳敬梓,字敏軒,安徽省全椒縣人,清代小說家。

2、作品:本文節選自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主要描寫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在這個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醜惡靈魂。它是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典範。

  三、回溯科舉常識。

1、科舉制度的起源:始於隋唐時代,明代八股取士,清代實行分級考試。

2、清代科舉分爲三級:鄉試;會試;殿試。鄉試第一名稱爲“解元”,會試第一名稱爲“會元”,殿試的前三名稱爲狀元、榜眼、探花。

3、科舉歷程:童生→生員→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4、科舉內容:八股文、五經、四書。

 四、放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在聽的過程中,勾畫出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並判斷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①范進、胡屠戶、范進娘、胡氏、衆報錄人、鄰居甲、衆人、衆鄰居、報錄人中的一個、鄰居乙、鄰居丙、管家、張鄉紳。②范進

2、框出文中的生字難詞

 五、點生上臺演示基點梳理1---4,師生共同訂正答案。

  六、師生互動,研討並探究課文。

1、《儒林外史》這個書題如何理解?

儒林:指讀書人這個階層;外史:是記載那些沒有寫入“正史”的不堪稱道的軼事的。

2、試劃分本小說的情節結構。(五部分或三部分均可)

脈絡:中舉前→ 中舉→中舉後→(喜極而瘋)→(清醒過來)

3、研討課後習題二,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點生上臺填表後,師生共同訂正)

① 中舉前 中舉後

胡屠戶 稱呼:現世寶、爛忠厚沒用的、癩蛤蟆 老爺、天上的'星宿、賢婿、姑老爺

態度:(前倨) (後恭)

衆鄉鄰 態度:漠不關心(a、家裏餓了兩三天 熱心幫忙(a、拿東西b、尋范進

b、到集上賣雞說明無人過管) c、細心照顧他)

張鄉紳 態度:不屑一顧(同在桑梓,

一向有失親近) 贈金又贈房)

范進 遭遇:貧寒困頓(茅草棚、每日小菜飯) 有人送米送菜,贈金又贈房

②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對無權無勢的人冷漠無情。

4、通過上面的對比分析,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下面人物的性格特點。(生說師板書)

范進:懦弱委瑣、甘受屈辱、自卑自賤、迂腐無能、逆來順受。是一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中舉前)圓滑世故、狡詐虛僞。(中舉後)

胡屠戶:欺貧愛富、趨炎附勢、貪婪虛僞、庸俗自私的勢利小人。前倨後恭(市儈形象)

張鄉紳:圓滑世故、狡詐虛僞、攀附權貴。

  七、判斷:讀完課文後,你對范進喜極而瘋的場面肯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這是喜劇,還是悲劇?(可暢所欲言,說出理由)

1、喜劇:①文中寫范進發瘋和胡屠戶打嘴巴都運用了誇張手法;②揭露了當時士人熱衷功名的醜惡靈魂和市儈的趨炎附勢的嘴臉;③ 范進最終清醒過來,結局圓滿。

2、悲劇:①封建科舉制度徹底地腐蝕了他的靈魂,范進已失去了他獨立的人格和自由;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在他身上發生戲劇性變化,這個社會是可悲的。

3、悲喜劇:對范進來說大悲之後有大喜,人生髮生了轉折,各色人物表演帶有諷刺性、喜劇性;對整個社會來說又是悲劇。

  八、遷移:你還知道哪些封建科舉制度下的悲喜劇?說出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魯迅的《孔乙己》)

  九、作業:完成本課的《導與練》聽課手冊。

 教後反思

點評名著,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無我之鏡”----讀《儒林外史》,之後可讓學生用一句話點評課文,語言要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