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左傳》選段“鄭伯如晉”閱讀訓練

《左傳》選段“鄭伯如晉”閱讀訓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於楚也,執諸銅(革是)①。欒書②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晉人殺之,非禮也。兵交,使在其間可也。楚子重③侵陳以救鄭: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泠人③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人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

《左傳》選段“鄭伯如晉”閱讀訓練

與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對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問之,對曰:“其爲大子也,師保奉之,以朝於嬰齊而夕於側⑥也。不知其他。”公語範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業;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君盍歸之,使合晉、楚之成;“公從之.重爲之禮,使歸求成。

{選自〈左 傳?成公九年〉}

註釋:①銅革是:古地名,在今山西沁縣南。②欒書:晉國大夫;③子重:即下文的嬰齊,楚國令尹。④稅:同脫。⑤泠人:即伶人,樂官;⑥側;指子反,楚國大夫。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晉人討其貳於楚也 貳:從屬二主

B.使稅之,召而吊之 吊:慰問

C.以朝於嬰齊而夕於側也朝:朝見

D.稱大子,抑元私也 ;大:同太

C.仁以接事,信以守之? 斧斤以時入森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D.事雖大,必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2.下列各語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方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公曰:“能樂乎?” ;B.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

C.浴乎沂.風手舞雩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3.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晉侯視察軍用倉庫時.無意間見到了楚國戰俘鍾儀主因爲被他的忠君愛國行爲感動,所以下令釋放了他。

B.鍾儀在回答晉侯問話時,提及本國尊貴的人嬰齊和側時也直呼其名,表達了對晉侯的尊重.所以晉侯放他回國了。

C.晉侯問鍾儀楚國國君怎麼樣,鍾儀先推說不知道。晉侯一再追問,鍾儀就舉出楚君小時候的事來敷衍晉侯。

D.範文子認爲鍾儀有仁、信、忠、敏的高尚品格,如果放他回國,他一定會爲晉國辦成與楚匡和好的大事。

參考譯文.

〈成公九年〉秋,鄭伯到晉國去,晉人爲了懲罰他勾結楚國,在銅革是逮住了他奕書攻打鄭國.鄭人派遣伯蠲求和,普人殺了他,這是不合於禮的.兩國交兵,使者可以來往兩國之間。楚國的子重攻打陳國來援救鄭國.普侯視察軍用倉庫,見到鍾儀,問人說:“戴着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誰?宮吏回答說:是鄭人所獻的楚國俘虜.晉侯讓人把他放出來,召見並且慰問他.鍾儀行再拜之禮,叩頭。普侯問他家世代所作的官職,他回答說:是樂官.普侯說:能演奏音樂嗎?鍾儀回答說:這是先人的職責,豈敢從事於其他?晉侯命人給他一張琴,他彈奏南方的樂調.普侯說:你們的君王怎麼樣?鍾儀回答說: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晉侯再三問他,他回答說:當他做太子的時候,師、保奉事着他,每夭早晨向令尹嬰齊、晚上向大夫側去請教.我不知道別的.晉侯將這種情況告訴了範文子.範文子說:楚囚是君子啊.說話時舉出先人的職官,這是不背棄根本:奏樂.奏家鄉的樂調,這是不忘記故|曰:舉出楚君做太子時候的事,這是沒有私心:稱二卿的名字,這是尊崇君王。不背棄根本,這是仁:不忘記故舊,這是信:沒有私心,這是忠:尊崇君主,這是敏.用仁來辨理事情,用信來保守它,用忠來成就它,用敏來推行它.事情即使很大,也必然成功.君王何不放他回去,讓他結成晉、楚的友好呢?普侯聽從了,對鍾儀重加禮遇,讓他回國去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