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品】高考作文彙總四篇

【精品】高考作文彙總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高考作文彙總四篇

高考作文 篇1

林則徐小時候,老師出了一句上聯:海到無邊天作岸。林則徐對道:山登絕頂我爲峯。

海到無邊,山登絕頂,那都是絕美的好事情,因爲那裏有着絕美的風景。海到無邊,那天作岸的地方,人沒有辦法置身到那地方;山登絕頂,站在高峯之巔,卻完全可以辦到。一個人,登上主峯之巔,仰望長天蔚藍,俯視大野茫茫,腳下羣山起伏,連綿不斷,或是雲海波濤,翻滾飄蕩。這境界,這景色,那是何等壯觀!人到此時此刻,當然心曠神怡,痛快淋漓。

這山頂的風景之所以壯美,那是成功者的風景,是一路攀登之後特有的境界。當然,最美的風景,最愜意的時候,最風光的境界,就在峯巔之上,別處沒有。人要站在峯巔之上,就少不了一步一步的前進,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攀登,即便怎樣的艱難苦累,連一個臺階也甭想少!

風景是這樣,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生的成功,當然是最風光的時候。人生的成功,少不了拼搏進取,少不了吃苦受累,少不了日積月累。無論是學業還是工作,還是創業,都得一步一步來。書要一頁一頁地讀,事情要一件一件地辦,工作要一點一點地做。那事情,跟登山一樣,一步一步一路走來,靠毅力,靠意志。經過不懈的努力,經過日復一日的勤奮,纔可能登上成功的巔峯。那時候,當然有最美麗的風光,有人間最壯麗的景色,有奮鬥者成功的快樂和喜悅。登上事業的巔峯,俯瞰人生,當然氣象萬千,當然感慨萬端,那享受,當然不同凡響,那痛快,非常人所能體驗!那時刻,是人生最美麗的時刻,那風光,有着宇宙中一切風景都無法比擬的`輝煌。

高考作文 篇2

(一)讀書筆記

每週五篇讀書筆記,形式多樣,摘抄、點評、讀後感、時評均可,字數不少於50字,每一則都可能是“素材小全”的內容。堅持寫到“一模”,目的是讓同學們每天保持一定的閱讀,有一點時間去思考和感悟。讀書筆記就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它化“無形”的閱讀於“有形”的讀書筆記,既保證了讀,又促進了寫,一石二鳥。而且50個字,對同學們來說,並不是很大的負擔,容易做得到。實際上,不少同學把寫讀書筆記當成一種習慣甚至樂趣,一篇讀書筆記寫出一兩千字也不少見。讀書筆記寫好了,在高考場上自然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二)每週練筆

每週一篇練筆,不少於800字。高三上學期不限話題,自由寫作。高三下學期可隔週限話題。周練給等級,部分給評語。周練是對同學們寫作的直接訓練,由於內容不限,可以廣泛地反映生活和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實際上也是一種素材的積累。

(三)課前演講

每週固定一、三、五的語文課前5分鐘給演講,內容不限,同學們按學號順序輪流上臺。這不僅考驗能搜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而且訓練能形象生動的表達能力,經過一次演講,印象深刻。演講過的材料也就成了“素材小全”的內容部分。

(四)作文提綱

高三下學期,每一到兩週可以進行一次堂上作文提綱訓練,模式如下:

材料:梟遇到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堂課可以設計四個材料。下課收上來進行整理,好的立意與例子進行歸納。講評完後,讓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材料,寫一個200字左右的例子,收上來繼續整理,適當修改後印出來再發給同學們,作爲素材積累。

(五)專項素材

上學期每兩週一次堂上作文,下學期每週一次堂上作文,除了及時評改講評外,還可拓展延伸,如就其中一次作文做專項素材積累。例如其中一個話題作文:有這麼一句廣告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是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舞臺,只有放飛心靈纔會得到最大的舞臺,成就自己的夢想。請以“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爲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少於800字。在同學們的習作中挑出最貼切的例子,如: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不假思索地說:“砌牆。”第二個工人想了想說:“我在賺錢養家。”第三個工人卻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後來前兩個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築師。以此類材料加以引導,讓同學們領悟哪些例子最切題,然後佈置下去,要求每位同學再找一個200字左右的例子,可以上網查,可以翻書報。同學們交上來後,老師修改做整理後印發返回。兩個教學班就有八十個小故事,這八十個故事不僅是“志向”方的有力例證,還可以引導同學們多角度發掘材料的立意,用簡潔的文字把它概括出來,寫在上面,在其他話題的作文中可以引用,老師筆記《自制高考作文“素材小全”》。

(六)優秀作文

優秀作文包括每次堂上作文教師挑出來的範文,每次大考年級甚至廣州市挑出來的範文,還有每年《語文月刊》(7-8期合刊),以及手頭的一些優秀作文集。這些優秀作文值得借鑑的有立意、結構、語言表達,當然少不了對其材料運用的借鑑。同樣寫蘇軾、屈原的例子,爲什麼有的同學可以拿50分以上,有的只能在及格分上下?思考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這種積累素材的方法,積累的不僅僅是素材本身,還包括素材的運用技巧。

(七)語文課本

讀了12年的書,即使任何課外書沒有讀過,能用好這十幾年來課本的東西,高考也能寫出好文章。20xx年高考,一位山東考生的作文《冷香飛上語文》就將課文內容信手拈來,一樣寫得文采飛揚。可將課本的材料進行歸納分類:

1.一個材料幾個角度:《廉頗藺相如列傳》

2.幾個材料一個角度:

親情友情:《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陳情表》

團結合作:《廉頗藺相如列傳》《六國論》《師說》

3.把課文按照一些專題分類:

民心向背:《諫太宗十思疏》《孟子見樑襄王》《過秦論》

環境保護:《寡人之於國也》)(《阿房宮賦》

逆境成材:《報任安書》《滕王閣序》《勾踐滅吳》

自信自愛:《將進酒》《師說》《鴻門宴》《遊褒禪山記》

堅持不懈:《勸學》《離騷》《遊褒禪山記》

高考作文 篇3

曾經,總以爲自己已經長大且日益成熟,總以爲自己已經嘗過勝利,品過挫折,就覺得自己已經看破人世,懂得生活。直到在生活中嚐遍酸甜苦辣後,驀然回首,才發現那任憑風吹雨打的親情與友情還始終纏繞着我。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生活是一首歌。

那年暑假,我去送一位去遠方求學的同學。臨別時,我祝他“生活如歌”。他笑着說:“生活本來就是一首歌。”潸然中,我也笑了。

詩歌與音樂的結合是歌曲,自然與真情的凝聚是生活。歌曲美麗,生活也美麗,於是歌曲與生活便融合在一起。

人的一生宛如跳動的音符,在那無邊無際的樂譜上永不停息地跳躍,奏響一曲曲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誰也無法逃避,誰也無法掙脫。

日出日落,雁去雁歸,在黃土地上,我們的祖輩合唱了一首上下五千年的歌——這首歌唱過長江長城,唱過泰山黃河,從遠古唱到今日——歌中有你也有我,同看潮漲又潮落。

難忘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是一首血灑秦廷的悲壯之歌。

難忘貝多芬,雙耳失聰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堅強地奏出雄壯的《命運交響曲》。這是一首堅強雄壯的生命之歌。

我們不必奢求生活,也不必躲避生活,只需實實在在地活好每一分鐘,唱好自己的生命之歌。

我的一位朋友是校園“十佳歌手”,熱愛歌聲,更熱愛生活。因此無論誰都無法從他那洋溢着快樂的笑臉和幸福的歌聲中讀出他的不幸。他雖然患了絕症,可他總是這樣說:“我要微笑着唱完自己的歌。”這句極平常的話,至今仍感動着我,激勵着我。

活着唱是一種執着,唱着活是一種追求。

歌聲可以給我們歡笑,也可以給我們淚水,而生活卻可以給我們整首歌。

雨果曾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的確,生活爲弱者準備的是悲歌,給強者準備的是讚歌,悲觀者唱出的只能是輓歌,進取者唱出的總是凱歌。

生活之歌如絲如縷,如火如荼。我們不必對酒當歌,也不必長歌當哭,我們只需引吭高歌。無論生活怎樣“欺騙”我們,我們都不能消沉,不能失落,而要堅信自己是一個強者,高聲唱出我們自己的生活之歌。這樣,我們就會永遠無私無畏,無怨無悔。

生活給了我們歌聲,歌聲給了我們生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坦然高歌呢?

高考作文 篇4

千里有緣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大家好不容易能在同一片陽光下,同一個教室裏切磋學習,而如今卻要~~~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這就是和諧的力量。於是我麻木不知如何去照;難於面對,又想抓住新的挑戰。曾嚮往王國維的田園生活,也曾欣賞陶潛的隱者風範,羨慕他們簡單的生活,卻擁有無盡的輕鬆與灑脫。

西諺說:行爲形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置一把沙於紙上,微微振動紙的邊緣,沙子便肆意地流動,如果在紙上塗一層明膠,再放之以沙,則粒粒皆安份地粘在紙上,還可以用之做砂紙,賦之以實用價值。

如果把人類比作砂,把社會比作紙,那麼規則便是那明膠,它使人類與社會相輔相融,並使人人發揮各自的功用,凝聚爲一個堅實的羣體,如果沒有規則,人類必將是—盤散沙。

由此說,規則是社會形成的基礎,沒有規則便沒有人類社會。

然而,規則不是死的,不是—成不變的,它要適時、適地、適人、適度。一方面,它要限定,制約人類的行爲;另一方面,它也要促進人類的發展與進步。

此所謂“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原始社會中,獵獲均分,人人平等,這種規則與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相適應。而如今,按勞分配,能者多得,這則是爲了適應當今激烈的人才競爭,優化社會的勞動力。

在古代,政教合一,一個國度的人民大多數只允許信奉統一的宗教,異教徒中,勇者或能改天換地,弱者只是自取滅亡。這種殘酷的規則是與當時的強權專政相適應的,而如今,信仰自由,言論自由,人民找到了自我的價值,擴大了生存的範圍,這是朝代的要求,是人性獨立的需要。

古往今來,人類這羣會思考的蘆葦以其無限智慧不斷探索着最適生存與發展的環境,也在世代的繁衍中不斷去舊取新,追尋着最有利社會進步的規則。

從羣主立憲、商鞅變法到羅斯福新政、聯合國的成立,再到“改革開放”、“一國兩治”和歐盟的擴大,人類從一盤散沙逐漸成爲一個充滿智慧與魄力的堅不可摧的羣體。

我相信,隨着更新,更完善的規則的確定,這顆顆金沙將把美麗的星球裝點得熠熠生輝,無限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