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讀山散文

讀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山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浩如煙海,猶如一幅巨卷展開在天地間,千年苔蘚、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崢嶸巉巖就是它千年不變的文字,它沒有尾頁、沒有句號,唯有時間能更換它的容貌與色彩。

讀山散文

兒時讀山,山是吟唱的蛐蛐、跳躍的螞蚱,是星光下搖曳的鳳尾花;少年讀山,山是父親鋤頭下裸露的黃土、是一望無際的高粱地和金燦燦的麥田;長大了讀山,山是遊子望不斷的鄉愁、是白髮蒼蒼的母親喚兒歸鄉的期盼;如今讀山,山是一幅波瀾壯闊的風雲畫、是一位坐看人間數千年的智者,任隨滄海橫流、風雲雷電,彈指一揮間,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山之美,就是自然美,嶙峋崢嶸的巉巖,是它的粗獷豪放;刀削斧劈的峻嶺,是它的壯美秀麗; 潺潺流淌的溪水,是它對萬物衆生的傾訴,還有它頭上飄蕩的白雲、噴薄的日出,是它對天地輪迴執着的守候。

我喜愛登山,但不能說我就懂山,去年4月,我在三天之內連登武當、華山兩座大山,回望之際,不免沾沾自喜。現在想來,頗感自己的平庸和膚淺 ,大山以磅礴寬闊的胸懷接受了我的膽識和勇氣,卻以森嚴的沉默嘲笑着我無知的表現欲。人類是大自然之子,自開天闢地以來,山川、森林、河流、日月星辰就點綴着我們的藍色家園,地球,默默關注萬物的自生自滅,爲我們的生長吐故納新,而我們卻總愛以征服者自居,那種山高人爲峯的嚎叫是人類最爲無知的狂妄,大山的每一次抖動、每一聲嘆氣、甚至眼皮一眨,都將是我們人類無法阻止的災難。

用一顆慧心去讀山,大讀世事的興衰變遷、小讀人世的悲歡離合 、微讀每一片落葉、每一條溪流、花香鳥語。

去年8月,我站在秦嶺山下,仰望莽莽蒼蒼的秦嶺山脈,肅然起敬,這座中國版塊上的南北分界嶺,被地理學家稱爲‘沒有秦嶺,中國就不是完整的中國’ 的大山,險峻巍峨,氣象萬千。時值8月,山下流火,山上卻風雪交加、冰雹如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的'千變萬化,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明百姓,它都一視同仁。當年劉項之爭,正是這座大山阻止了項羽進軍、庇護了劉邦政權,從而誕生了大漢王朝;諸葛亮幾次北伐,面對秦嶺,束手無策,儘管文人添油加醋的妖化諸葛亮,但大山有靈,它欣賞智者、蔑視愚夫,魏延數次請兵,翻越秦嶺,突襲長安,而諸葛亮面對綿延橫亙的大山卻無勇者之霸氣,魏國正是越過秦嶺,一舉滅蜀。大山終將政權交給了勇者、智者,同時也給世人一個啓迪:一個人一生不能完成的事業,應交於後人去完成,切莫急於求成。

山無語,山是沉默的,它的沉默孕育在它吞雲吐霧的博大胸懷中,歷經蒼海滄田、沐浴風雲雷電,見慣人類無休無止的血雨腥風,猶如一位飽經世事的老者,冷眼看着人間的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然後嘲笑一聲,拂袖而去......銀河耿耿,時空轉換,千百年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無不將自己的神權、信仰和學術依附於每一座大山,中華始祖軒轅問道峨眉,問出了順其自然的治國之方;秦始皇泰山封禪,開創了君權神授、皇權附山的先河;李世民武當求雨,奠定了道教爲中國國教的基礎;明朝政權的幾番交迭無不以大山之名取得合法的統治性。孔子讀山,讀出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人生感悟;荀子讀山,讀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千古警言;老子讀山,爲中華民族讀出了一部曠世之著《道德經》,而今無數形形色色的登山者們讀山,讀出的是平庸、狂妄和膨脹的表現欲....

如果哪一天,我腳下踩着的不再是厚實的泥土,而是易拉罐、紙屑、垃圾,我看見的不是鮮紅的朝陽,而是一場表演式的狂歡,我將孤獨,山懂我....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