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精選關於教育的作文

精選關於教育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關於教育的作文

精選關於教育的作文

人類生存在宇宙之間,必須過着社會羣體的生活。從廣義來說,社會是我們的大家庭,羣體是我們父母兄弟姐妹,所以儒家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之說,可見爲維護羣體之親睦,人際的和諧,必須加強道德教育。

道德是判斷行爲善惡的規律,德性乃人類內心的傾向,而道德的規律是內心傾向的外表。我國自新文化運動以來,反對舊禮教,打倒舊道德,使我國固有道德的信念發生動遙學校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都起到了劇烈的變化。各級學校的課程,大都偏重知識的傳授,更由於升學主義掛帥,一般教師的任務也純粹以教書爲本位。這種偏重智育的措施,影響到國民道德的水準。目前社會風氣的惡化,社會上暴戾氣氛增加,青少年犯罪者日多,犯罪年齡逐漸降低,犯罪方式之多樣化及犯罪性質之改變,更造成嚴重社會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此。我們爲拯救這個道德淪亡的危機,必須加強道德教育應有的認識與道德觀念。然而道德觀念是什麼,各哲學家的學說頗有不同:樂利主義派以增進人類及快樂爲道德的基礎,重結果而輕動機。凡行爲所得之結果爲快樂者即是善,行爲所得之結果爲苦即是惡;理性主義派注重理性,以道德爲最高目標,是根據人類理性所定的規律。道德的觀念,應就理性分別善惡,而善惡判斷的標準,只重動機而不問結果;完全主義派注重完備的人格,人格價值之實現,即是道德之理想。道德行爲具有內外各種因素,在行爲未發生前,有動機、慾望的考慮,在行爲發生後,就有實際之效果,動機與結果並重。我國當此舊道德觀念發生動搖,而新道德觀念尚未建立時,爲啓發學生的道德觀念,必須兼採各家之長及恢復我國固有的道德觀念。

根據國內教育專家學者的研究,我國實施道德教育的問題,歸納有下列數點:學者偏重知識與技能之傳授,而忽略道德的教育與人格的陶冶,家庭與社會教育未能密切配合,抵消了學校道德教育功能;偏重道德教條之灌輸,而忽略道德行爲之實踐;偏重道德習慣之形成,而忽略了道德認知的啓發;德育教材缺乏邏輯的組織,未能配合學生心理髮展;偏重傳統道德教條之教學,而忽略了法律知識之介紹與法治觀念的培養等。上述各點明白指出我國各級學校道德教育問題之所在,也是我們要努力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在保有目前成效之前提下發揮及結合各項影響因素來解決道德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道德教育屬於認知的方面,它的目的在於對受教者灌輸這方面知識。但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於有了道德知識之後如何去行。亞里士多德說:“德爲隨智的活動,擇善而行的習慣,使受教者知道何者當行,何者不當行。能夠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並在相當範圍以內,將一切道德的規範組織成一個體系,使受教者從這個體系中,體認個別道德存在理由,並能根據這個體系,對於個別道德情境知道如何表現如何去身體力行。”柏拉圖說:“一個人非經過多年的實行,養成習慣,還經過多年的訓練,決不懂得善的真意。”總之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啓發“道德的智慧”,進而促成“道德的實踐”。

我們必須教導學生具備道德的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努力不懈輔導學生行爲規範的實踐。

道德判斷能力有一定類型與發展序階,通常是從無律而他律而臻於自律。良心的自律不是天生的,是經由他津的悉心養護訓練而培養出優良的行爲習慣,然後再一步一步成熟而發展成獨立的道德判斷能力。所以自律的殿堂,必須經他律的大門與長廊。他律的道德訓練是自律的道德教育之始;而自律的道德教育是他律訓練之成。兩者如果適當地安排,可互補運用,而收相輔相成之宏效。在民主的社會,道德教育絕不可呆滯在權威式的他律控制,這種純他律式的行爲訓練,不是民主哲學的道德理想,也無法適應當代劇變的社會。

海拉克立特說“一切皆變”,我們的《易經》也是講述變異的。然而須要知道,在變異中有不變者在。道德的本質不變,也就是說道德在觀念上永遠不變,而在道德的客觀內容中是有變化的,在道德價值的總和與它們層面的支配中也有其不同的。今日我們提倡的道德是合乎時代要求的道德,而不是復古道德。道德的本體可以萬世不易,但道德的條件是隨時代轉移的。我們生在20世紀90年代,決不能將1000年或2000年前的道德條件全部應用於今天。如古人割腿療親爲孝,我們今日決不再讚揚此種蠢事。我們固有道德只能效法古人之意,決不能將古代道德條件全部搬到今日之社會。同時我們提倡的道德是積極的進取的道德,而不是消極的保守的道德。是動的道德,而不是靜的道德。我們要教育青少年“天下爲公”、“博愛”和“人生以服務爲目的”的道德,積極用手腦從事生產,不袖手旁觀高談闊論;全力提高大衆的生活水平,不企圖一己的享受;具備豐富的同情心、強烈的正義感,見義勇爲,當仁不讓,爲主張公道,爲援助他人,爲國家民族的前途,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財產而不惜。這種道德教育才適合時代需要;纔可以建設中國成爲現代化的國家。

《大學》雲:“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孔子說:“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歟。”杜威說:“生活即教育”。凡此皆謂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矗家庭教育成功,子弟方能有成;家庭教育失敗,子弟雖受高等教育,亦將波折橫生,荊棘滿途。根據少年輔導院所做的案例調查資料,即充分顯示絕大多數的不良青少年,都是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所致,足證家庭教育的重要。我們必須在家庭實施道德教育,從嬰兒期開始由家庭生活,如起居飲食及應對進退等等,定一套常規,以養成子弟規律生活習慣和優良生活態度。對於家庭事務,讓子弟有充分機會參與,使其瞭解羣居生活中分工合作的需要,並養成義務和責任的觀念。同時輔導維持家庭成員間以及家庭與鄰里鄉親間的和諧合作關係。更提供正常休閒娛樂活動以調節身心,陶冶性情,怡養身心。父母兄長,要以本身生活行爲示範。各級學校、社教機構以及大衆傳播工具,多辦理“親職教育”,使做父母兄氏者重視道德教育,並且懂得領導子弟,使他們成爲中華好公民。

道德教育的'實施,是由點而線,由線而面,由面而整體。品格的修養應從修己做起,然後才影響到他人,教導學生,最後蔚爲風氣。可是學校裏實施道德教育,過去有不正確的觀念,認爲道德教育是公民與道德、生活與倫理、德育原理等課程中所必須注意的,與其它科目不一;以爲實施道德教育是訓導人員的職責,與其他人員無關,所以道德教育的實施未能獲致預期成果。今後必須加強輔導溝通,使教育同仁認清道德教育的實施,是全體教職員共同的職責,應該全面配合,在整個課程中的各教學活動中同時進行,以道德教育爲核心並與智育、體育、羣育、美育緊密結合。

人類生活最理想的規範雖然有賴於道德,然而達到止千至善的道德境界,仍有賴宗教的配合。道德與宗教都是志在保存及發展人類的良心,具有安定社會秩序、勸人向善的功能。政府可以邀請與輔導所有宗教團體,積極而有計劃 地參與此項工作。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它的領域比學校、家庭廣;它的教育工具,方式比學校、家庭多;它的滲透力、影響力也比學校、家庭強。所以社會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極爲重要。我們加強道德教育,在社會這個大環節中時間最長,對象最廣,範圍最大,功能最多,影響最深。應密切配合,全面動員,包括政府社教機構、新聞、雜誌、電視、電臺、音樂、戲劇等傳播事業以及政府、民間各種慈善團體、社會服務團體等,一律依照道德教育目標,秉承國家當前的國策,革新其內容,發揮轉移社會風氣的力量,推展到全民性、全境性、全時性的教育。各級政府首長、公教人員、民意代表對自己的言行和私生活,尤須力求檢點,爲民表率。對於發揚道德教育的好人好事,音樂歌曲之創作與傳播、電影的拍攝、戲劇的演出、書刊的編印出版、有關活動的舉辦應加表揚鼓勵。同時整肅政治風氣,淨化經濟社會,大量擴增社教機構,關閉一遊樂場所,大力推行國民生活規範。

教育理想的實現,教育方針的貫徹及教育政策之推行,教育事業的成功,有賴健全的教育人員,尤其學校的教師最爲重要。所以教師除在就業之前受嚴格的專業訓練外,在從業以後應不斷輔導、策勵,使之不但具備專業知能,更發揮專業精神,其要點:建立超然教育人事制度,培養優良教育風氣,加強實施分層負責,鼓勵教師研究進修,溝通學校與行政部門人事管道,加強全盤性長期性輔導工作,強化領導功能,建立教育人員在職進修制度,建立教育評鑑制度,寬列經費預算,補助教育人員之研究實驗或着作發明,提高教育人員社會地位,解決教育人員困難,提高教育人員待遇與福利,加強輔導考覈,表揚鼓勵,務使在生活上有安全感,在團體中有歸屬感,在工作情境中有愉一,在待遇上有公平感,對本職具有重要感,在工作上有成就感,對校務有參與感,在人格上獲得自尊心,積極運用各種有效方法和工具,加強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