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舊唐書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良吏下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裴懷古 張知謇(兄知玄 知晦 弟知泰 知默) 楊元琰 倪若水李浚 陽嶠 宋慶禮 姜師度 強循(和逢堯) 潘好禮 楊茂謙 楊軿 崔隱甫 李尚隱 呂厓蕭定 蔣沇 薛珏 李惠登 任迪簡 範傳正 袁滋 薛蘋 閻濟美

裴懷古,壽州壽春人也。儀鳳中,詣闕上書,授下邽主簿。長壽中,累轉監察御史。時姚、巂蠻首反叛,詔懷古往招輯之。懷古申明賞罰,賊徒歸附者日以千數,乃俘其魁首,處其居人而還。蠻夷荷恩,立碑頌德。時恆州鹿泉寺僧淨滿爲弟子所謀,密畫女人居高樓,仍作淨滿引弓而射之,藏於經笥。已而詣闕上言僧咒詛,大逆不道。則天命懷古按問誅之。懷古究其辭狀,釋淨滿以聞。則天大怒。懷古奏曰:"陛下法無親疏,當與天下畫一。豈使臣誅無辜之人,以希聖旨?向使淨滿有不臣之狀,臣復何顏能寬之乎?臣今慎守平典,雖死無恨也。"則天意乃解。

聖歷中,閻知微充使往突厥,懷古監其軍。至虜庭,默啜立知微爲南面可汗。將授懷古僞職,懷古不從,將殺之。懷古抗辭曰:"寧守忠以就死,不毀節以求生,請就斬,所不避也!"乃禁錮隨軍,因挺身奔竄以歸,拜祠部員外郎。

時姚、巂蠻首相率詣闕頌懷古綏撫之狀,請爲牧守以撫之。遂授姚州都督。以疾不行,轉司封郎中。時始安賊歐陽倩擁徒數萬,剽陷州縣,授懷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討擊使。才及嶺,飛書招誘,示以禍福,賊徒迎降,自陳爲吏人侵逼,乃舉兵耳。懷古知其誠懇,乃輕騎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難親,未可信也。"懷古曰:"吾仗忠信,可通於神明,況於人乎!"因造其營以慰諭之。羣賊喜悅,歸其所掠財貨,納於公府。諸洞酋長素持兩端者,盡來款附,嶺外悉定。

復歷相州刺史、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所在爲人吏所慕。神龍中,遷左羽林大將軍,行未達都,復授幷州長史。吏人聞懷古還,老幼相攜,郊野歡迎。時崔宣道代懷古爲幷州,下車而罷,出郊以候懷古。懷古恐傷宣道之意,命官吏驅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赴愈衆,其爲人所思如此。俄轉幽州都督,徵爲左威衛大將軍。尋卒。

張知謇,蒲州河東人也,徙家於岐。少與兄知玄、知晦,弟知泰、知默五人,勵志讀書,皆以明經擢第。儀質瑰偉,眉目疏朗,曉於玄理,清介自守,故當時名公爭引薦之,遞歷畿赤。知謇、知泰、知默,調露後又歷臺省。

知謇,天授後歷房、和、舒、延、德、定、稷、晉、洺、宣、貝十一州刺史,所涖有威嚴,人不敢犯。通天中,知泰爲洛州司馬,知默爲秋官郎中。知謇自德州入計,則天重其才幹,又目其狀貌過人,命畫工寫之,以賜其本。曰:"人或有才,未必有貌,卿家昆弟,可謂兩絕。"時人稱之。尋以知泰爲夏官、地官侍郎,益州長史,中臺右丞。

初,知謇爲房州時,中宗以廬陵王安置房州,制約甚急。知謇與董玄質、崔敬嗣相次爲刺史,皆保護,供擬豐贍,中宗德之。及神龍元年,中宗踐極,自貝州追知謇爲左衛將軍,加雲麾將軍,封范陽郡公。知泰自兵部侍郎授右御史大夫,加銀青光祿大夫,進封漁陽郡公。鬚髮華皓,同貴於朝,時望甚美之。

知泰以忤武三思,出幷州刺史、天平軍使,仍帶本官。尋又爲魏州刺史。景龍二年卒,優詔褒贈,諡曰定。時知謇爲洛州長史、東都副留守。又歷左、右羽林大將軍,同、華州刺史,大理卿致仕。開元中卒,年八十。

知謇敏於從政,性亮直,不喜有請託求進、無才而冒位者。故子侄經義不精,不許論舉。知默嘗與來俊臣、周興等同掌詔獄,陷於酷吏,子孫禁錮。知泰,開元中累贈刑部尚書、特進。

知玄子景升,知泰子景佚,開元中皆至大官,門列棨戟。

楊元琰,虢州閿鄉人,隋禮部尚書希曾孫也。初生時,數歲不能言,相者曰:"語遲者神定,此必成大器也。"及長,偉姿儀,以器局見稱。初爲平棘令,號爲善政。載初中,累遷安南副都護,又歷蘄、蒲、晉、魏、宣、許六州刺史,涼、樑二都督,荊府長史。前後九度清白升進,累降璽書褒美。

長安中,張柬之代元琰爲荊州長史,與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則天革命,議諸武擅權之狀,元琰發言慷慨,有匡復之意。及柬之知政事,奏引元琰爲右羽林將軍。至都,柬之謂曰:"記昔江中之言乎?今日之授,意不細也。"乃結元琰與李多祚等,定計誅張易之兄弟。及事成,加雲麾將軍,封弘農郡公,食實封五百戶,仍賜鐵券,恕十死。

俄而張柬之、敬暉等爲武三思所構,元琰覺變,奏請削髮出家,仍辭官爵實封。中宗不許。敬暉聞而笑曰:"向不知奏請出家,合贊成其事,剃卻胡頭,豈不妙也。"元琰多須類胡,暉以此言戲之。元琰曰:"功成名遂,不退將危。此由衷之請,不徒然也。"暉知其意,瞿然不悅。

及暉等得罪,元琰竟以先覺獲全。尋加金紫光祿大夫,轉衛尉卿。明年,李多祚等被誅,元琰以曾與多祚同立功,亦被繫獄問狀。賴中書侍郎蕭至忠保明之,竟得免罪,又轉光祿卿。景雲中,抗疏請削在身官爵,回贈父官。中宗許之,乃追贈其父越州長史。睿宗即位,三遷刑部尚書,改封魏國公。開元初,拜太子賓客致仕。六年,卒於家,年七十九。

子仲嗣,密州刺史;仲昌,吏部郎中。

倪若水,恆州稾城人也。開元初,歷遷中書舍人、尚書右丞,出爲汴州刺史。政尚清靜,人吏安之。又增修孔子廟堂及州縣學舍,勸勵生徒,儒教甚盛,河、汴間稱詠不已。

四年,玄宗令宦官往江南採等諸鳥,路由汴州。若水知之,上表諫曰:"方今九夏時忙,三農作苦,田夫擁耒,蠶婦持桑。而以此時採捕奇禽異鳥,供園池之玩,遠自江、嶺,達於京師,水備舟船,陸倦擔負,飯之以魚肉,間之以稻粱。道路觀者,豈不以陛下賤人貴鳥也!陛下方當以鳳皇爲凡鳥,麒麟爲凡獸,即、鸂鶒,曷足貴也?陛下昔潛龍藩邸,備歷艱虞。今氛昆廓清,高居九五,玉帛子女,充於後庭,職貢珍奇,盈於內府,過此之外,復何求哉?臣承國厚恩,超居重任。草芥賤命,常欲殺身以效忠;葵藿微心,常願隳肝以報主。瞻望庭闕,敢布腹心,直言忤旨,甘從鼎鑊。"手詔答曰:"朕先使人取少雜鳥,其使不識朕意,採鳥稍多。卿具奏其事,辭誠忠懇,深稱朕意。卿達識周材,義方敬直,故輟綱轄之重,委以方面之權。果能閒邪存誠,守節彌固,骨鯁忠烈,遇事無隱。言念忠讜,深用嘉慰。使人朕已量事決罰,禽鳥並令放訖。今賜卿物四十段,用答至言。"

尋入拜戶部侍郎。七年,復授尚書右丞,卒。

李浚,隴西人,祖世武。睿宗即位,加銀青光祿大夫。上在東宮,選爲太子中允。又出爲麟州刺史,政有能名。開元初,置諸道按察使,盛選能吏,授浚潤州刺史、江東按察使,累封真源縣子。州人孫處玄以學行著名,浚特加禮異,累表薦之,仍令子麟與之結交。處玄竟稱疾不起。浚尋拜虢、潞二州刺史,又拜益州長史、劍南節度使,攝御史大夫。所歷皆以誠信待物,稱爲良吏。及去職,鹹有遺愛。八年卒官,贈戶部尚書,諡曰成。子麟,自有傳。

陽嶠,河南洛陽人,其先自北平徙焉,北齊右僕射休之玄孫也。儀鳳中應八科舉,授將陵尉,累遷詹事司直。長安中,桓彥範爲左御史中丞,袁恕己爲右御史中丞,爭薦嶠,請引爲御史。內史楊再思素與嶠善,知嶠不樂搏擊之任,謂彥範等曰:"聞其不情願,如何?"彥範曰:"爲官擇人,豈待情願。唯不情願者,尤須與之,所以長難進之風,抑躁求之路。"再思然其言,擢爲右臺侍御史。景龍末,累轉國子司業。嶠恭謹好學,有儒者之風。又勤於政理,循循善誘。及在學司,時人以爲稱職。奏修先聖廟及講堂,因建碑前庭,以紀崇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