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庖丁解牛示例

庖丁解牛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諷喻和比況,具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它所寫的人或人格化了的物,大都是反面的或性格有缺陷的;不注重形象的具體描繪,篇幅短小。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本站。

庖丁解牛

(一)庖丁解牛

這一天,庖丁被請到文惠君的府上,爲其宰殺一頭肉牛。只見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腳踩着牛,用膝蓋抵着牛,動作極其熟練自如。他在將屠刀刺入牛身時,那種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庖丁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的和諧一致,美妙動人。他那宰牛時的動作就像踏着商湯時代的`樂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響也與堯樂《經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覺看呆了,他禁不住高聲讚歎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術怎麼會有這麼高超呢?”

庖丁見問,趕緊放下屠刀,對文惠君說:“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因爲這比一般的技術技巧要更高一籌。我在剛開始學宰牛時,因爲不瞭解牛的身體構造,眼前所見無非就是一頭頭龐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經歷以後,我對牛的構造就完全瞭解了。我再看牛時,出現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頭整牛,而是許多可以拆卸下來的零部件了!現在我宰牛多了以後,就只需用心靈去感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麼地方可以下刀,什麼地方不能。我可以嫺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構造,將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連的空隙之處,利用這些空隙便不會使屠刀受到絲毫損傷。我既然連骨肉相連的部件都不會去硬碰,更何況大的盤結骨呢?一個技術高明的廚師因爲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換一把刀;而更多的廚工則是用刀去砍骨頭,所以他們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刀。而我的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了,宰殺過的牛不下千頭,可是刀口還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的鋒利。這是爲什麼呢?因爲牛的骨節處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極薄的刀鋒插入牛骨的間隙,自然顯得寬綽而遊刃有餘了。所以,我這把用了19年的刀還像剛磨過的新刀一樣。儘管如此,每當我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難以下手,這時就要特別警惕,瞪大眼睛,動作放慢,用力要輕,等到找到了關鍵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將牛剖開,使其像泥土一樣攤在地上。宰牛完畢,我提着刀站立起來,環顧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滿,渾身暢快。然後我就將刀擦拭乾淨,置於刀鞘之中,以備下次再用。”

文惠君聽了庖丁的這一席話,連連點頭,似有所悟地說:“好啊,我聽了您的這番金玉良言,還學到了不少修身養性的道理呢!”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你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會做得十分漂亮。

[-(@_@)-]

(二)要聽謊言的公主

從前有一個公主,她有一個很怪的想法,誰能用謊言使她生氣,並且使她說出這是在撒謊,誰就將是她的丈夫。

爲此,國王讓在全國宣佈公主的決定,從那以後來到王宮編造謊言的人數之多就和天上的飛鳥一樣,但是所有的謊言都空洞無物,公主只是回答:

“這可能是真的!”

當時有個佃農的兒子,他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暗自思量:

“如果一個人因爲不會撤謊而使一個公主失望,那可真該死!”

他以前沒幹過這種事,也許正因爲如此,他才覺得胸有成竹,敢冒如此的風險。就這樣他來到王宮,公主非常和善地請他和她一起在國王的花園裏散步,他們一邊散步一邊開始聊起來。

“你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公主問。

“我的父親是個很呆板的人,我的母親像一匹老母馬一樣一天到晚幹活。他們共有三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從沒生下來,第二個夭折在肚子裏,第三個就是我。”他回答說。

“那可能是真的。”公主說。“可是,我父親的白菜有多好啊,你看見沒有?”她說。

“嗅,那不值得一談。你還是來看看我父親的白菜吧。有一次十五個騎士爲了避雨都躲在一個白菜葉子下面。我出來在葉子上紮了個洞,結果他們都被洪水淹死了,”他說。

“是的,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她說。“但是你覺得我父親的新牲口棚怎麼樣?”

“不錯,牲口棚的確不算小。不過,我的父親建造了一個特別高的牲口棚,一天,蓋房頂的工人把斧頭掉了下來,在斧頭落到地面之前有一隻喜鵲竟來得及築巢、下蛋和把小鳥放在斧頭眼裏。牲口棚長極了,如果母牛來到公牛那裏,小牛犢已經生出來了,可是母牛在去牛欄的路上還沒有走到一半。”

“是的,這有可能。但是,你看我父親的牛!”公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