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庖丁解牛》教案大綱

《庖丁解牛》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不僅僅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人文思想的培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庖丁解牛》教案

一、 教學思想

語文,結合這一理念,設計本節課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通過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來實現對文本的深入解讀。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自主研讀,討論交流中學習課文,體悟人生。

二、 教學時數

兩課時。

三、 教學目標

1、 通過文本的研讀,使學生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就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從而做到“躊躇滿志”地爲人處事。

2、 結合文本虛構出庖丁的成長曆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 發掘本文的內涵,結合現實生活領會文本的深刻的含義,從中領悟出爲人處事的道理。同時體會寓言的多義性。

四、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通讀全文,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課文。

(課前全班朗讀課文。)

(二)導入(2分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家很會講故事。人們透過他簡單而生動的故事,往往可以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我們曾經聽說過的“莊周夢蝶”、“鯤鵬”的故事就是出自他之口,這位老人家就是莊子。今天我們來看他另一則故事——《庖丁解牛》。

(三)課堂活動過程

1、 複述故事。(3分鐘)

請一位同學用現代漢語複述故事。

(用幻燈片顯示《庖丁解牛》的漫畫。)

(設計意圖:結合漫畫來複述課文,讓學生更形象的理解課文,同時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通過這個同學的講述,我們想一想,庖丁解牛的外在特點是什麼?

(幻燈片顯示:

問題:庖丁解牛的外在特點是什麼?

明確:庖丁解牛時的動作姿態和解牛時發出的聲音均符合音樂和舞蹈節奏。)

2、 發揮想象,編寫故事。(10分鐘)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細讀文本,整合文中的材料,合情合理地虛構故事。也爲後一個環節提供必要的鋪墊和素材。)

由上述介紹可見,庖丁解牛的刀法可謂出神入化,實乃高手中的高手。相信當年文惠君一定金口玉言,封他爲“名庖”。我們知道,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鮮爲人知的心路歷程,一段曲折離奇的成長曆史。那今天庖丁的這段“神祕”往事就要靠我們來揭開。請大家結合課文,發揮想象,編寫這《一代名“庖”的成長曆程》。

(1)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發言。(請1-2人發言。)

(小組討論說明:在班級教學組織操作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組,設組長一人。組長組織討論,小組得出結論性的意見或答案,指定一個同學代表小組發言——發言人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

(2)學生髮言之後,教師根據學生編寫的故事簡短總結。

(幻燈片顯示:

標題:一代名“庖”的成長曆程

要求:儘可能多的使用原文中的材料。

教師總結思路:

始解牛時:所見無非牛者——月更刀

苦練中……

三年之後:目無全牛——歲更刀

苦練中……

方今之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19年,刀刃若新發於硎)

3、 透過故事,探討人生。(25分鐘)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閱歷解讀文本,透過文本形成個性化的觀點,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

一般來說,人一旦成名之後都喜歡出書,用他的親身經歷教給世人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如果庖丁也要寫一本——《庖丁論人生》,那從這本書中我們應該可以看到那些人生道理呢?現在小組討論,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來談談,課本中的哪些情節、文段教給我們怎樣的道理。

(1)學生小組交流、討論,發言。(18分鐘)

(2)教師小結:人處身錯綜複雜的社會,面對紛繁的事情,應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順應自然而行,儘可能的避開種種矛盾衝突。但不免遇到困難、衝突時,則要全神貫注,謹慎處理。在困難解決後,應及時收斂鋒芒,低調做人。只有這樣纔可以更好的生存於這個社會之中。(2分鐘)

(幻燈片顯示:庖丁論人生)

(教師從以下方面把握: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瞭解規律,掌握規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抓住本質,用心處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順其自然,不強求

技經肯綮之未嘗——避開鋒芒,從長計議

以無厚入有間——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於族……行爲遲,動刀甚微——不莽撞,謹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收斂鋒芒,低調做人)

(3)以上是我們從《庖丁解牛》中探討中的人生哲理。我們讀課文的時候也應該留意到,在文段的結尾文惠君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那文惠君當年從庖丁的經歷中得到的“養生”哲理又是什麼呢?請大家看這樣一段文字:(5分鐘)

(設計意圖:在個性化解讀之後迴歸原文,瞭解作者的觀點。同時也體會寓言的多義性。)

(幻燈片顯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爲知者,殆而已矣!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莊子·養生主》

莊子主張一切順其自然,反對人爲。莊子不重視人的形體軀殼,不強求物我的分別,不承認知識的地位,不計較事情的成敗,而應該順應自然之道。)

從中可知,當年文惠君看到的是一種一切順其自然,反對人爲的養生之道。

從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則小小的寓言故事,閱讀的人人生閱歷不同,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不同,審視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讀出不同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多義性。

(四)課後作業

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句話,結合學習生活實際,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感想。

二課時

一、導入:故事視頻

二、作家作品

莊子:名 周 , 戰國 時期 宋 國人,著名的思想家, 道 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 並稱爲“ 老莊 ”

《莊子》: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擅長用寓言故事 來說明道理

《莊子》共33篇,內篇(7)爲莊周所作外篇(15)、雜篇(11)爲莊周門人和後學所作

三、讀課文,檢查預習

1、解釋下列詞句中綠色的詞

足之所履 踩(名詞作動詞) 乃中《經首》之會 節奏

依乎天理 牛的天然結構 刀刃若新發於硎 磨刀石

每至於族 (筋骨)交錯的地方 怵然爲戒 警惕的樣子

善刀而藏之 通“繕”,修治這裏是擦拭的意思

2、疑難句子翻譯

(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觸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腳踩的'地方,膝蓋頂的地方

(2)、臣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我所愛好的是(事物)的規律,超過技術了

(3)、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從未嘗試(砍)脈絡相連和筋骨相結的地方,更何況大骨頭呢?

(4)、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間),寬寬綽綽地,它對於刀刃運轉必定是有餘地

(5)、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

每當碰到(筋骨)交錯集結的地方,我看到那裏很難下刀,就警惕地提高戒備,目光因爲有這個交錯集結的地方而集中在那裏,動作也因此而緩慢下來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段:描寫庖丁解牛的場面,突出了庖丁解牛技術的高超

第二段:從文惠君的稱讚引出對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闡釋此段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第三段:闡述了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

第四段:文惠君“得養生焉”,點出本文主題

五、欣賞 “解牛之美”

1、閱讀1—2節,思考問題:文中是怎樣描寫解牛場面的?請劃出關鍵句子庖丁解牛給我們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動作:手 “觸”、肩“倚”、足“履”、膝“踦”

聲音: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手、肩、足、 膝四個部位的動作組成了一幅完整的解牛圖,屠刀伸進皮肉裏發出的聲音沒有不合上節拍的,可見庖丁的動作不僅熟練而且富有節奏,具有美感

聯繫第三節,思考討論:

2、庖丁解牛遵循的是什麼? 道 ( 自然規律 )

3、課文主要運用什麼手法突出庖丁解牛技藝之高超? 對比 突出“道”之重要

探討庖丁的“解牛經”——庖丁解牛技術爲何如此高超?

提示:可從一代名庖的成長曆程分析;可從奮鬥目標、成長階段、解牛經驗、解牛態度等方面來談

奮鬥目標 道(自然規律) 成長階段 三個階段

解牛經驗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解牛態度 怵然爲戒

4、思考:庖丁是經過哪些階段才達到這個境界的?結合你的親身經歷,說說你的體會

解牛的三個階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時”—— “所見無非全牛也” 目有全牛 ( 不懂規律 )

⑵“三年之後” —— “未嘗見全牛也” 目無全牛(認識 規律)

⑶“方今之時”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遊刃有餘( 運用 規律 )

5、思考:結合第三段的描寫,揣摩“目無全牛”、“遊刃有餘”、“躊躇滿志”是怎樣一種情景作者圍繞“遊刃有餘”在第三段對動刀過程作了詳細描寫,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確實有“動刀甚微,謋然己解”的效果請找出文中相應的描寫文字,並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來

A、描寫“目無全牛”的文字爲: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目無全牛”描的是這樣一種情景:庖丁對牛的全身結構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頭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東西

B、描寫“遊刃有餘”的文字爲: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遊刃有餘”描寫的是這樣一種情景:庖丁的刀寬綽而有餘地地在牛骨節的空隙之間自由行進的情景

C、描寫“躊躇滿志”的文字爲: “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躊躇滿志”描寫的是這樣一種情景: 庖丁把難解之處成功解掉之後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

D、描寫動刀過程的文字爲: “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

描寫的是這樣一種情景:庖丁每次宰牛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他覺得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輕輕下刀,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開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庖丁解牛》第二課時

一、合作探究

1、討論本文的主題思想

A、用牛體的複雜結構來比喻社會,用刀來比喻人

B、庖丁解牛要點: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怵然爲戒、善刀而藏之 (依理—謹行—藏鋒)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瞭解規律,掌握規律

臣以神遇不以目視—— 抓住本質,用心處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順其自然,不強求

技經肯綮之未嘗—— 避開鋒芒,從長計議

以無厚入有間——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於族……行爲遲,動刀甚微—— 不莽撞,謹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 收斂鋒芒,低調做人

C、在錯綜複雜的現實社會中,要像庖丁避開肯綮一樣,來避開矛盾,順應自然,遊刃有餘地在各種矛盾的縫隙中生存,像保護刀刃一樣來保護自己

2、這個寓言對我們有什麼啓示?

A、反覆實踐,不斷積累,就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

B、面對困難,不應逃避,應勇於面對

C、反覆練習,就熟能生巧

D、做事要循序漸進

二、拓展:你能在《庖丁解牛》中找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境界”嗎?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人生三境界說:

王國維境界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庖丁解牛》A: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艱難,目標高遠

王國維境界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庖丁解牛》B:解牛之初到方今之時——堅定不移,孜孜以求

王國維境界三: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庖丁解牛》C: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千錘百煉,遊刃有餘,終成正果

三、課堂小結

我們把這個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們人人做成這樣一個庖丁,讓我們的靈魂上有這樣的一把可以永遠鋒利的刀子,讓我們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軌跡變成一頭整牛,讓我們總能看到那些縫隙,能夠準確地解清它,而不必說去砍骨頭,去揹負擔,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聲嘆氣中做出一副悲壯的姿態,讓人生隕落很多價值,那麼我們獲得的會是人生的效率

——于丹<<莊子心得>>

老師希望同學們在困難面前能像庖丁一樣依理,慎行,做到目無全牛,遊刃有餘,得心應手,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

四、練習

1、完成練習捲上的選擇題;

2、課後習題P72第四題:

庖丁說他“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文惠君說通過庖丁解牛的啓發得了“養生之道”所謂“養生之道”指什麼?除了養生外,庖丁解牛之道還能給人以哪些更具普遍意義的啓示?

設題意圖:本題引導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對莊子所說的“養生之道”辯證地加以認識

參考答案:

所謂“養生之道”是指,在人類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把握其規律藉以自我保護的方法在險惡的現實環境中,人們只有像庖丁那樣把握了社會的肌理,小心謹慎,才能夠成功地避開各種難解的矛盾,使自己免於遭受傷身與勞神的困擾,從而達到保身、全生、養親、盡年的目的

庖丁解牛之道給人的更具普遍意義的啓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斷積累經驗,就能夠逐漸掌握客觀規律,在實踐中進入自由的境界,做到“遊刃有餘”;即使把握了客觀規律,面對具體問題,仍舊要有謹慎的態度,才能夠把事情做好

五、自我檢測:

(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膝之所踦: 肩靠的地方

2、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然”……的樣子

3、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 動詞:做,解

4、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介詞,引進介進對象; 依照

5、良庖歲更刀 年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加以解釋

1、技蓋至此乎:蓋 通“瞌”,怎麼

2、善刀而藏之: 善 通“繕” ,繕

(三)、古今異義:

1、視爲止,行爲遲 古義: 行動因而 今義: 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在外面的活動

2、依乎天理 古義: 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 今義: 自然的道理或倫理道德

3、技經肯綮之未嘗 古義: 沒有拿刀去嘗試 今義: 不曾

4、雖然,每至於族 古義: 雖然這樣 今義: 轉折連詞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並翻譯:

1、臣所好者道也 :判斷句; 我所愛好的是事物的自然規律

2、技經肯綮之未嘗:賓語前置句; 沒有拿刀去嘗試碰過脈絡相連和筋骨結合的地方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狀語後置句;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