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上語文《有趣的發現》評課稿

二上語文《有趣的發現》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有趣的發現》評課稿之一

二上語文《有趣的發現》評課稿

這節課金巧鳳老師教態自然親切,運用激勵性語言調動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教學抓住重點,教學環節層次分明,銜接自然、緊湊、完整。課件的製作也很精彩,對理解課文有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語感。感受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讓學生始終帶着問題去閱讀。 她從課文上課開始,不斷引導學生一步步閱讀課文,並且每一次閱讀前,她都要爲學生布置任務,即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篇課文共計四個自然節,從第一自然節出示達爾文的圖片,認識英國科學家達爾文開始,逐漸到第三節,在學生閱讀後引導學生填寫表格,達爾文有趣的發現是什麼?那些翅膀大的昆蟲怎麼樣?翅膀小的昆蟲怎麼樣?沒有翅膀的昆蟲怎麼樣?步步深入,層層推進,問題設計和練習有梯度。

第二、寓說話練習與講讀課文中。她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注重學生的說話訓練,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在語文課上就不斷堅持這種訓練,我感覺很難得。語文教學說到底是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積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靠的是平時的不斷積累訓練。金巧鳳老師在執教本節課的過程中,就非常注重對學生強化這方面的訓練,而且她在強化這方面訓練時,還有一點難能可貴的是爲學生提供一個範式,說話訓練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而她爲學生提供一個範式,就降低了這種難度,我看到多數學生表現很積極,有些學生說得特別好,即使有個別學生說得不好的,其實也已經很難得了。比如講到達爾文發現了這種現象,她設計了這樣一個範式:達爾文看到……卻沒有看到……,因此感到奇怪,這樣一個範式讓學生反覆進行說話訓練。在講到三種昆蟲時,(有大的翅膀、小的翅膀、沒翅膀三種)她設計了這樣一個範式:—–的昆蟲,因爲———,所以——–,同樣不斷地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我認爲如能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寫作一定會非常優秀。說是寫的基礎,寫是說的深化。

  《有趣的發現》評課稿之二

《有趣的發現》是一篇充滿探索意味的課文。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達爾文在太平洋中的一個小島發現了島上的昆蟲翅膀都不同。於是,他親自去島上觀察,終於被他找到了昆蟲翅膀不一的答案。在學習此文時,對於天真的孩子們來說,達爾文是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走向科學,走向生活,探索問題答案的朋友。此文通過講述這樣的一個故事,一方面是在讚揚達爾文仔細觀察,勇於探索,親自實踐去找到答案的科學精神,另一方面也在號召我們的.孩子要學習達爾文的這種仔細觀察,樂於探索的精神。課文還傳達給孩子的另一個信息,那就是我們必須要學會去適應環境。

聽了李老師的課覺得有以下幾點優點。

首先:讓孩子帶着疑問去讀書。老師從課文第一節開始,不斷引導學生一步步閱讀課文,並且每一次閱讀前,她都要爲學生布置任務,即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如在執教第二小節時,請小朋友們自由輕聲讀課文,並想想達爾文發現了什麼?這種帶着問題去讀書便使孩子的讀書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其次:注重孩子的練習。教學中老師還注重學生的說話訓練,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在語文課上就不斷堅持這種訓練,如此之後在高年級時學生的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才能獲得不斷提高。老師在執教本節課的過程中,就非常注重對學生強化這方面的訓練。如在問道“爲什麼不會飛的昆蟲淹死時?”老師請學生用“因爲…所以…”來說一說。如能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對學生的寫作很有好處。說是寫的基礎,寫是說的深化。

第三:朗讀貫穿始終。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不離讀書,用朗讀方法的多種形式,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讀中求懂,讀貫穿本課始終。通過不斷的讀使學生懂得適者生存的道理,感悟到達爾文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科學精神。

第四:緊抓重點詞語體會品味。從如在體會達爾文的執着時,老師就引導孩子緊抓“許多”“反覆”“觀察”“比較” “終於”這幾個關鍵的詞語。低年級階段老師就開始關注孩子對重點詞語的品讀。

如果本節課上朗讀時再有感情些,老師也更融入學生些,整堂課將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