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燕歌行》教學反思兩篇

《燕歌行》教學反思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燕歌行》教學反思一

《燕歌行》教了3遍,在前兩次的教授中我採用傳統的逐字逐句的講解,發現效果並不理想,老師教的很累,學生也學的很累。一節課下來,只是疏通了文章的大意。這首詩本身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難度,學生看到詩意不好理解並且又長,本身就有畏難情緒。如何完整、透徹的解決這首詩是在這次上課之前一直思考的問題。後來經過比較決定採用比較法,從高適《燕歌行》與曹丕《燕歌行》的比較入手,探討高適詩的突破。這樣一來,學生興趣似乎比以前好,課堂也比較活躍和完整。

《燕歌行》教學反思兩篇

本課也存在着不足,不足之處主要在於:1、關於借代和借喻手法的區分。在講授“玉箸應啼別離後”這一句時,“玉箸”一詞不加以解釋學生並不理解,這裏到底是借喻還是借代呢?借代是不直接說出事物,而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來代替整體。借喻是以喻體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我們再來看看“玉箸”,用玉做的筷子比喻思婦的眼淚,所以我覺得是否看成是借喻更爲恰當。

2、沒有對全文的疏通,只是讓學生自我預習和討論、交流,難免會有漏洞,在課堂上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鞏固,可能在課後還要花氣力鞏固。

教學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它能帶給我們驚喜、也可能帶給我們沮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已有知識出發、從易到難,認真琢磨文本,力求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思路。

  《燕歌行》教學反思二

邊塞詩派是盛唐時期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詩作尤其是歌行體古詩的創作形象生動地展示出大唐邊塞的遼闊蒼茫浩瀚無垠,揭露出戰士們艱苦卓絕的戰地生活和軍營中的種種不幸。高適的《燕歌行》是邊塞詩的典範,其思想內容之深之廣,無可匹敵。既寫了邊地戰爭、邊庭風光,讚頌戰士的英雄氣概,同情他們的`遠戍之苦,又寫出了軍中的官與兵的矛盾。通過討論,大家明白將軍的盲目自大,驕奢淫逸,腐敗無能纔是導致戰爭失利的根本原因,進而更加同情征夫與思婦的不幸。唐軍與敵軍,戰士與將軍,證人與思婦,古將軍與今將軍之間的對比是凸顯主題的主要手段,也是這首詩最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

1、關注詩文後的註釋,是做好詩歌鑑賞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該詩的課下注釋中有這樣一段話:“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開元23年,張守珪因與契丹作戰有功,拜輔國大將軍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驕縱,不恤士卒,開元26年,其部將敗於契丹,張卻隱瞞敗績,虛報戰功,並賄賂奉命前去調查的牛仙童。高適從“客”處得悉實情,乃作此詩以“感征戍之事”。那麼,該詩揭露軍中官兵苦樂懸殊,抨擊將帥腐敗無能且不恤士卒,對浴血苦戰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的主題也就非常鮮明瞭。詩雖敘寫邊戰,但重點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諷刺和憤恨不恤戰士的將領。同時,也寫出了爲國禦敵之辛勤。主題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壯。此詩的主題是譴責邊塞將領在朝廷的慫恿下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利,給兵士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犧牲。

2、以高適《燕歌行》爲依託,總結有關邊塞詩的鑑賞方法。

(1)抓意象。具有典型邊塞詩特徵的意象有:邊關、玉門關、羌笛、胡人、胡馬、黃河、長城、明月、陰山、黑山、烽火、狼煙、寶劍、馬、鎧甲等等。

(2)抓內容。邊塞詩主要是結合雄偉、壯闊的邊塞景色的描寫,表現邊塞將士馳騁沙場、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和豪情壯志,風格奔放雄偉,豪邁悲壯。邊塞詩主要內容有:

A、邊塞風光; B、邊疆戰士的艱苦生活;

C、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D、邊疆將士思鄉的情思。E、厭戰怨徵。

(3)抓方法。邊塞詩中經常用到的表現手法有虛實結合、借景抒情、對比襯托等。

《燕歌行》全詩處處隱伏着鮮明的對比。從貫串全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爲沈至”,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