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想北平》教學實錄(蘇教版必修一)

《想北平》教學實錄(蘇教版必修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教學目標:

《想北平》教學實錄(蘇教版必修一)

體悟老舍平實的文字中積蘊的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選擇平凡的素材體現深摯感情的寫法。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輔手段:

多媒體投影、印發類文

 教學過程:

  [導語]

師:有這樣一個城市,她熱鬧但動中有靜,最小的衚衕裏的房子也有院子和樹,你們知道這是哪個城市嗎?

衆生:不知道,猜不出。

生:北平。

師:如果不知道今天要學習《想北平》,你會猜出這是北平嗎?

生:不會。

師:這就是老舍筆下的北平。北京是我們的首都,如果讓你寫一篇關於北京的文章,你會怎樣寫?

生:寫她的宏偉壯闊,寫她作爲皇城的豪氣,寫長城,寫故宮。

生:寫她的悠久歷史,博大的文明,還有名勝古蹟。

生:寫她的特色,王府井,北京的小吃。(衆生笑)

師:對飲食情有獨鈡。

生:寫她的衚衕,北京有八大胡同。

師:很好,有一位作家汪增祺寫過一篇關於衚衕的,叫《衚衕文化》。

師:剛纔你們都說,要寫她的宏偉,名勝,特色,爲什麼寫這些?這是因爲你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現象,今天咱們看看生於斯,長於斯的老舍先生是怎樣寫北平的?老舍眼中的北平有哪些特點?

(衆生讀課文。讀完同位之間小聲交流。)

師:誰起來說說?

生:北平既複雜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着。

師:很好,這段文字突出了北平的複雜而有邊際,有沒有細節化的句子,裏面沉積了怎樣的一種情緒?

生:第四節中“面向着積水潭,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我喜歡這句的描寫,它表現了北平生活環境的快樂舒適,讓人很容易平靜下來享受這份寧靜。

生:看小蝌蚪和嫩蜻蜓,說明老舍很有情趣,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這些句子也是爲了說明北平的靜謐。

生:老舍很喜歡北平,“安適和安睡”說明他有在家的感覺。

師:你們生長在濰坊,經常去白浪河畔嗎?有沒有在那裏一坐一天,只爲看蝌蚪,看嫩蜻蜓,而且特別“安適”?

衆生笑:沒有。

師:一個小時也不曾有嗎?

衆生笑:沒有。

師:爲什麼沒有?

生:沒有老舍這樣的童心。(衆生笑)

生:還沒有愛一個地方到這種程度,即使簡單的小事,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幸福,所謂“愛屋及烏”吧!

師:很好,這樣平常稚嫩的小事,對老舍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安適,沒有深厚的感情是體驗不到這種快樂的。這樣的小事入筆,你們覺得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生:很細膩的傳遞了一種感情,更深的體現老舍對北平的愛。

生:比寫大的素材還要真實和生活化,所謂以小見大吧。

師:很好。那麼,上一句話“北平既複雜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着―――那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你們是如何理解的。

生:北京古老,但又有着童年的一些記憶,老舍小時候,可能經常到古城牆摘酸棗吃。

(衆生笑)

師:北平有老舍成長的記憶。

生:摸着老城牆能讓人感覺到踏實安全。

師:對,只有在踏實安靜的環境中,人才能享受到這份寧靜快樂。

師:接着說,北平還有什麼特點?

生:北平在人爲之中顯出自然,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連最小的衚衕裏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不遠。

師:這是老舍從城市的佈局上把北平和巴黎做了比較,北平的美體現在哪裏?

生:北平的美不在有許多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周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爲美景。

師:很好,北平還有哪些特點?

生:北平又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城市。

生:花多、菜多、果子多。

生:居民的院子裏養滿了花。

生:更接近了自然。北京是大都市,卻保住了鄉野的幽靜,讓人和大自然保持着親近。

師:很好,你們比較喜歡哪些句子?好在哪裏?

生:“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的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很有生活的氣息,很平民化。

師:點出平民化,很好,這是平民眼中的北平。

生:“雨後,韭菜葉上還往往帶着雨時濺起的泥點。 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一般的美麗。”很細膩,很清新,很有生活的氣息。

師:更多的是流露出對這樣的市井生活的一種源自心底的喜愛。連瑣細的生活,都帶有了詩的色彩。

生:“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着一層白霜兒。美國包着紙的橘子遇到北平帶着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觀察很細膩,很幽默,很有鄉村的氣息,也訴說着作者對北平的喜愛。

生:美國的水果比不上北平的新鮮,北平是都市裏的田園。

師:有鄉村的氣息,說明北平是一個接近自然的城市。還有嗎?

生:是一個很平民化的城市。

師:何以見得?

生:他所描寫的內容,特別是那句“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或許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點清福吧。”,更能體現北平的平民化。

師:很好,那麼同學們思考一下:老舍花大量的筆墨寫北京的物產,寫小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作用?

生:小事更能體現的他對北平的愛,這樣的微小的事情都能讓他體會到快樂,足以看出他與北平的親密的關係;所以他擬題爲“想北平”,而不是“寫北平”。

生:寫的是平民化的北平,是老舍眼中的北平。

生:只有熟悉北平,熱愛北平,纔會這樣寫。

生:越是生活化的描寫,越真實和自然,越能表現對生活的熱愛。

師:太好了,有句話叫:“一枝一葉總關情”,說得就是這個意思。他生於斯,長於斯,一生中的多數時光是在北平度過的,他真正的融入了北平的生活,深入到它的血肉肌膚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個觀光客,即使對北京再喜歡,也不可能有如此細緻入微的體驗,當然更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字。這也是爲什麼我們會去寫長城故宮,而不可能像老舍這樣寫的原因。

師: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學到了一種寫作的方法,誰起來談談?

生:選取平凡的小事,來抒寫自己的感情。

生:平實的語言也可以表達很深厚的感情,越生活化,越真實。

生:我以前作文,總是關注大的素材,有時沒有真情實感,寫得很空洞。《想北平》的學習,讓我收穫最大的就是:小的素材,小的生活的細節,只要有真情實感,也會寫出很出精采的文章。

師:談得太好了。越是平凡的熟悉的生活小事,越是瑣細的生活的情節,更能表達真摯的感情,而不一定一落筆就寫那些大的東西。這就涉及一個選材的問題,要有一顆柔軟的心靈,要善於從你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有意蘊的素材,來抒寫你對人生的感悟。

投影一段文字:

“我們所熟悉的社會與地方,不管是多麼平凡,總是最親切的。親切,所以能產生好的作品。到一個新的地方,我們很能得到一些印象,得到一些寫成很好的旅記的材料。但印象終歸是印象,至好不過能表現出我們觀察力的精確與敏銳;而不能做到信筆寫來,頭頭是道。至於我們所熟悉的地方,特別是自幼生長在那裏的地方,就不止於給我們一些印象了,而是它的一切都深印在我們的生活裏,我們對於它能像對於自己分析得那麼詳細,連那裏空氣中所含的一點特別味道,都能一閉眼就想像的聞到。

――老舍《景物的描寫》

師:越是摹寫平凡的生活,越能真實地再現生活。同學們讀下面兩篇短文,再體會這種寫法。

(印發葉紹鈞的《耦與蓴菜》,王增祺的《鹹菜茨菇湯》。)

鹹 菜 茨 菇 湯

汪增祺

一到下雪天,我們家就喝鹹菜湯,不知是什麼道理。是因爲雪天買不到青菜?那也不見得。除非大雪三日,賣菜的出不了門,否則他們總還會上市賣菜的。這大概只是一種習慣。一早起來,看見飄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鹹菜湯!

鹹菜是青菜醃的。我們那裏過去不種白菜,偶有賣的,叫做“黃芽菜”,是外地運去的,很名貴。一般黃芽菜炒肉絲,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醃菜,這時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擔的買來,洗淨,晾去水氣,下缸。一層菜,一層鹽,碼實,即成。隨吃隨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醃了四五天的新鹹菜很好吃,不鹹,細、嫩、脆、甜,難可比擬。

鹹菜湯是鹹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氣,鹹菜已經醃得很鹹了,而且已經發酸,鹹菜湯的顏色是暗綠的。沒有吃慣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慾的。

鹹菜湯裏有時加了茨菇片,那就是鹹菜茨菇湯。或者叫茨菇鹹菜湯,都可以。

我小時候對茨菇實在沒有好感。這東西有一種苦味。民國二十年,我們家鄉鬧大水,各種作物減產,只有茨菇卻豐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難吃。

我十九歲離鄉,輾轉漂流,三四十年沒有吃到茨菇,並不想。前好幾年,春節後數日,我到沈從文老師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飯,師母張兆和炒了一盤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兩片茨菇,說:“這個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認他這話。吃菜講究“格”的高低,這種語言正是沈老師的語言。他是對什麼事物都講“格”的,包括對於茨菇、土豆。

因爲久違,我對茨菇有了感情。前幾年,北京的'菜市場在春節前後有賣茨菇的。我見到,必要買一點回來加肉炒了。家裏人都不怎麼愛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個人“包圓兒”了。

北方人不識茨菇。我買茨菇,總要有人問我:“這是什麼?”——“茨菇。”——“茨菇是什麼?”這可不好回答。北京的茨菇賣得很貴,價錢和“洞子貨”(溫室所產)的西紅柿、野雞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菇湯。

我想念家鄉的雪。

藕 與 蓴 菜

葉紹鈞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懷念起故鄉來了。若在故鄉,每當新秋的早晨,門前經過許多鄉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軀幹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覺;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頭巾,雖然赤腳,卻穿短短的夏布裙,軀幹固然不及男的那樣高,但是別有一種健康的美的風致;他們各挑着一副擔子,盛着鮮嫩的玉色的長節的藕。在產藕的池塘裏,在城外曲曲彎彎的小河邊,他們把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這樣潔白。彷彿他們以爲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這是清晨的畫境裏的重要題材,倘若塗滿污泥,就把人家欣賞的渾凝之感打破了;這是一件罪過的事,他們不願意擔在身上,故而先把它們洗濯得這樣潔白,才挑進城裏來。他們要稍稍休息的時候,就把竹扁擔橫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隨便揀擇擔裏過嫩的“藕槍”或是較老的“藕樸”,大口地嚼着解渴。過路的人就站住了,紅衣衫的小姑娘揀一節,白頭髮的老公公買兩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於是普遍於家家戶戶了。這樣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課,直到葉落秋深的時候。

在這裏上海,藕這東西幾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從我們故鄉運來的。但是數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華公子碩腹巨賈的幫閒茶房們把大部分搶去了;其餘的就要供在較大的水果鋪裏,位置在金山蘋果呂宋香芒之間,專待善價而沽。至於挑着擔子在街上叫賣的,也並不是沒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澀得像未熟的柿子,實在無從欣羨。因此,除了僅有的一回,我們今年竟不曾吃過藕。

這僅有的一回不是買來吃的,是鄰舍送給我們吃的。他們也不是自己買的,是從故鄉來的親戚帶來的。這藕離開它的家鄉大約有好些時候了,所以不復呈玉樣的顏色,卻滿被着許多鏽斑。削去皮的時候,刀鋒過處,很不爽利。切成片送進嘴裏嚼着,有些兒甘味,但是沒有那種鮮嫩的感覺,而且似乎含了滿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興,他把這許多片嚼完,居然有半點鐘工夫不再作別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聯想到蓴菜。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吃蓴菜。蓴菜本身沒有味道,味道全在於好的湯。但是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條街旁的小河裏,石埠頭總歇着一兩條沒篷的船,滿艙盛着蓴菜,是從太湖裏撈來的。取得這樣方便,當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這裏上海又不然;非上館子就難以吃到這東西。我們當然不上館子,偶然有一兩口去叨擾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蓴菜上市的時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過。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親戚來了,送他瓶裝的西湖蓴菜,他送給我一瓶,我纔算也嚐了新。

向來不戀故鄉的我,想到這裏,覺得故鄉可愛極了。我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麼會起這麼深濃的情緒?再一思索,實在很淺顯:因爲在故鄉有所戀,而所戀又只在故鄉有,就縈繫着不能割捨了。譬如親密的家人在那裏,知心的朋友在那裏,怎得不戀戀?怎得不懷念?但是僅僅爲了愛故鄉麼?不是的,不過在故鄉的幾個人把我們牽繫着罷了。若無所牽繫,更何所戀念?像我現在,偶然被藕與蓴菜所牽繫,所以就懷念起故鄉來了。

所戀在哪裏,哪裏就是我們的故鄉了。

 寫作練習:

師:老舍以平民的身份寫北平寫家鄉,那麼請同學們運用這節課學到的於細微處見真情的寫作方法,以“鄉情”爲話題,暢談你所牽掛的故鄉的人、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