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文言文《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文言文《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1

《蘭亭集序》敘寫蘭亭美景,寫景妙趣天成,抒發人生感慨。根據內容和學生情況,我確定了想象蘭亭勝景,鑑賞寫景手法的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的人生悲慨和其中蘊涵的積極的人生觀爲教學難點。我應用信息技術設計出切合教學需要的視頻和雜誌引領學生入境,啓發學生思考,引領學生在美和感動中理解文章。學生難以體味古代文人聚會時高雅的活動,也就難以真正把握作者情感。影像能將學生帶入情境,同時培養學生想象古詩文情景的能力。請同學在文中行與行之間做出批註,標示作者的寫景手法,學生還可以註上以前自己學過的也用過這種手法的詩句。要求學生作批註,訓練學生用舊知分析文本從而獲得新知的能力,達到傳播知識與傳授學習方法同步。用文言說理的文字對學生來說既不吸引人又抽象難懂。用電子雜誌配上精美圖片來展示中外作家同類的議論文字幫助學生橫向聯繫,找出中外文人對人生的相同感悟,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王羲之。教師自己製作視頻用強烈的感官衝擊和鮮明的對比引導學生樹立“珍惜生命,有益社會”的人生觀,達到情感態度教育與價值觀引導同步。

文言文《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作爲一篇富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古文,《蘭亭集序》中的議論文字對於中學生來說確實難以讀懂,讀透。文字對於他們來說是間接經驗,信息技術則是溝通書本間接經驗與學生直接經驗的橋樑。我自己甄選資源、設計製作的視頻和雜誌在學生理解的障礙處適時地、恰當地加以引導,突破了教學難點。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2

今天下午我們高一年級語文組全體語文教師在我的班級高一(19)班聽了我的一節公開課。從課後老師們的評價看,我的這節課是成功的,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我的這節課是《蘭亭集序》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所解決的問題是,明確了第二單元的學習目標,瞭解了王羲之這位作者及作品創作背景,教大家讀了三遍文章,又幫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詞、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說第一課時大家學習很充實。這樣的課很實在但也沒有什麼新意,當然也是最保險的課,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閃失。那麼,第二課時我仍然這麼上嗎?我也知道第二課時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題,我帶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輕鬆完成任務。但我總覺得這樣上太乏味,缺少創新。第二課時應該體現一下新課改的精神。怎麼上呢?我在思考之時突然大腦的屏幕上彷彿有一個閃電閃過──對聯。對呀,這篇文章能不能用對聯帶動起來呢?我還記得我在上一屆教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時,曾撰寫一副對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學生對這副對聯也很感興趣,都紛紛抄在書上。如果我也用這副對聯帶動文章的講解可以嗎?我在心裏默默地設計起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來。很快我的第二課時就設計出來了。

現在想一想,我的這節課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

在課堂上,我首先給同學們賣了個關子:“今天這節課,我們每位同學都要作一副對聯!”同學們一聽就慌了。因爲他們從來沒擬過對聯。“這副對聯很好擬,我先給大家做個示範!”於是我邊帶着學生讀文章邊分析文章的精邃,邊擬出如下對聯:

羣賢畢至,一觴一詠成就蘭亭華章,信可樂也;

少長鹹集,幾俯幾仰參悟人生哲理,豈不悲哉?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3

在教學實踐中,總會出現許多“意外”。這“意外”實在也能夠給人更多的意外收穫。古語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在執教《蘭亭集序》時,對此感觸頗深。

作爲古文,學習重點應在文句的疏通和文言詞彙的積累;而作爲本文,文中作者的情感變化及由此體現出的曠達積極的人生觀,應該也是一個重點。如果要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兼顧,時間太緊促。所以可根據班級學生的文言基礎,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基礎好的班級,疏通課文環節時間縮短,可由學生質疑文句疑難點,加上教師擇重講解,把重點放在作者情感和人生觀的把握上;基礎差的班級,重點放在誦讀、疏通課文,掌握文言知識上,課文體現的情感變化及人生觀略微點一下。這是對課文整體設計的一個考慮。

而到一個陌生的班級執教,首先要拉近師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拘束感,只有在放鬆融洽的氛圍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上課之前,執教者先在黑板上用篆書寫下課文標題。而學生也把原先集中在陌生老師身上的注意力轉移到黑板上,並在下面猜測黑板上寫的是什麼字。特別是當執教者寫了一半停下,回過頭看講義時,就有學生在猜測老師也不會寫,而教室裏的氣氛因此活躍少許。上課後,由篆體課文標題導入,引出書法藝術,引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進而引導學生探究課文除了書法成就外的突出之處,也就較爲順理成章。

第二個環節,聽課文朗誦,目的一爲正音,二爲熟悉課文,三爲導出一個問題——錄音朗誦有無不足之處?在提示學生注意課後思考題後,學生意識到文章體現的作者的情感有一個變化過程,而錄音則是一平到底。於是因勢利導,推出本課設計的兩個主要的問題: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是因何而產生變化?這兩個問題貫穿了整篇課文,也將整堂課的教學貫穿了起來。

文言文教學,首先解決文字障礙。本節課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提問,師生共同解決文字上的問題,注意到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與文本對話,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新課程的理念。

課文分析,抓住關鍵詞“樂”“痛”“悲”,理出情感變化線,在通過具體語句解讀,把握作者人生觀特點。繼而不爲課文束縛,跳出課文,遷引拓展,聯繫學過篇目,利用其他可用資源,如食指的《相信未來》,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最後以老狼的歌《關於現在 關於未來》結束教學,留下思考與回味。

然不足之處也實在不少。

失敗之一,在課前未與學生溝通交流,對班級學生根本不瞭解,導致在方案選擇上無法及時把握,結果既想疏通課文,又想分析人生觀,導致兩者都未抓好。雖然作者情感與人生觀分析清楚了,但過程不夠自然。而文字的疏通雖事實上花了不少時間,但實際未解決多少實際問題,實間虛耗了。

失敗之二,方法選擇不夠恰當。學生預習基礎上課堂提問,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具備兩個要素:一是學生預習充分,二是學生敢提問,會提問。而這個班的預習工作雖做了,然不是十分充分,雖然配合很積極,但所提問題大多隻要查閱工具書或稍加思考就可解決。提問質量不高,也造成了時間的虛耗。

失敗之三,不能做到機智教學,對課堂的處理能力不夠。雖然備課時對課文的解讀分析,包括文字和思想,都花了一定時間,可以說對課文的理解已經比較到位,但對於課堂如何處理,還是考慮不夠,或者說臨場應對能力還不夠。特別在疏通第一段時,當發現學生提問質量不高致使時間虛耗時,未能及時改變策略,以致貽誤戰機,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二十五分鐘已悄然逝去,給後面的文章處理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這對執教者的心理也是一個考驗,可嘆未能經受得住,惜哉。

總的來說,這一節課開頭結尾尚有新意,中間部分以兩個問題貫穿,思路清晰,然在具體細節處理上,尚嫌粗糙生硬,不夠圓潤自然。而綜合失敗的原因,還是在於備課的不夠充分。教學設計未真正落到實處,教學實施過程未能靈活把握,對學生課堂上所透露出的信息未能及時把握,多個環節出錯,導致整堂課失色不少。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也許人用一輩子的時間才能夠備好一節課。我們所要做、所能做的是將這一條路縮得短一點,鋪得平一點,走得穩一點。

“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的道路最關鍵的永遠在於將來,那就在教育的路上,摸索着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