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阿房宮賦高一語文教案

阿房宮賦高一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教學目的

阿房宮賦高一語文教案

1.領會本文駢散兼行,音韻流暢的藝術風格。

2.理解本文詳略適宜的寫作特點。

3.體會本篇的鋪排手法和代古諷今的作用,以及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誇張。

4.理解並歸納“一、愛、取、族、焉、而、天”等詞語的用法。

5.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明確運用想象,誇張等多種手法具體描寫阿房宮這一藝術形象,描寫爲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加強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2.理解文章內容並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秦代時,秦始皇嫌都城咸陽人多,原來的宮廷狹小,就在謂南營造新宮,面積龐大,隔離天日,到秦之都沒有完工。直到項羽帶兵攻入咸陽,一把火將它燒燬,據說大火足足燒了三個月不滅。這座龐大的宮殿建築羣現在只剩下夯工和臺基,它就是阿房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杜牧的《阿房宮賦》。

  二、解題

  1.文體

“賦”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是介於散文和詩歌中間的一種體裁。《文心雕龍詮賦》中說:“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體物寫志,是賦的內容;鋪採摛文,指鋪的手法。

賦講求字句的整齊和聲調的和諧;描寫事物時注重鋪陳和誇張;結尾多發議論,以寄託諷喻之意。

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多個階段。本文屬於文賦。

  2.背景

本文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此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風雨飄搖。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遊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諷今,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毀滅,總結秦王朝驕奢遙逸終政亡國的歷史教訓,從而向唐朝統治者發出警告,希望唐朝統治者引以爲戒,不要重蹈覆轍。

  三、整體把握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讀,熟悉課文

3.學生對照書下注釋疏通例文,劃出疑難。

  四、指導學生自讀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層:“六五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寫了阿房宮的背景。

重點詞:

兀:形——動,被砍光。

一:名——動,統一。

學生背誦。

  2.第二層:覆壓三百餘里。

寫阿房宮的面積。

學生背誦。

  3.第三層: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寫規模氣勢。

重點詞;北構而西折:北、西名——狀

直走咸陽:趨向。

學生背誦。

  4.第四層;五步一樓……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寫阿房宮的樓閣廊檐。

重點詞:

鉤心鬥爭:古今異義。

蜂房水渦:蜂房,水渦,名——狀,像蜂房,像水渦。

學生背誦。

  5.第五層:長橋臥波……不知西東。

寫長橋複道。

重點詞:

未云何龍:雲、龍、名——動,出現之出現龍。

不霽何虹:虹名——動,出現彩虹。

學生背誦。

  6.第六層:歌臺暖響……而氣候不齊。

寫歌臺和舞榭。

重點詞:

氣候:環境氣氛。

學生背誦。

總結:本段從阿房宮的興建背景,面積,規模,樓閣廊檐,宮內的長橋複道,歌臺舞榭等方面描寫了阿房宮規模的壯麗。

  (二)第2段

  1.第1層:妃嬪媵嬙……爲秦宮人。

寫宮人的來歷。

重點詞:

輦名——歷乘車。

學生背誦。

  2.第二層:明星熒熒……焚椒蘭也。

寫宮女衆多。

重點詞:

綠雲:綠即青,不用青,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梳曉鬟也:曉梳鬟也。

學生背誦。

  3.第三層:雷霆飛驚……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寫宮人的命運。

重點詞:

縵之:長久地。

而望幸焉:寵幸。

學生背誦。

  4.第四層:燕趙之收藏……亦不其惜。

寫宮內奢侈的生活。

重點詞:

鼎鐺玉石,金塊縷礫:把寶鼎當作鐵鍋,把寶石當作石頭,把金子當作土塊,把珍珠當作瓦礫。

學生背誦。

總結:本段從宮人的情況和宮人的生活來寫阿房宮內奢侈的生活。

  五、佈置作業

1.背誦1、2段。

2.預習3、4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指導學生自讀三、四段

  1.重點詞:

(1)秦愛紛奢:豪華

(2)直欄橫檻:欄杆

(3)可憐焦土:可憐,可惜;焦土:名——動。變成焦土。

(4)族:滅族

(5)後人哀之而不鑑之:鑑,動——意動,以……爲鑑。

  2.段落大意:

第3段:寫秦始皇的荒yin導致秦國滅亡。

第4段:總結歷史教訓,希望當世統治者引以爲戒。

  3.總結:

第3段用“嗟乎”緊承上兩段的鋪陳,轉入對秦之歷史教訓的議論,並領起後文一嘆再嘆的筆調。使用了六組“使……多於……”的比喻句排比,盡情揭露了秦王朝的奢侈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最後寫民衆的反抗,迅猛異常,摧枯拉朽。

第4段諷勸後人引以爲戒,是前一段的擴展。作者連續慨嘆,情不自禁,“嗚呼”之後提出論點,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論據,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的息息相關。最後用“後人”,委婉提醒唐朝統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轍。

  三、借古諷今

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借古諷今,借回領歷史來向當地統治者進行諷喻,希望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提醒唐敬宗不要爲自己享樂而勞民傷財,最終落得亡秦的下場

  四、佈置作業

1.背誦3、4段。

2.完成練習二、三、四。

附:板書設計

阿房宮賦

杜牧

  一、解題:

1.賦

2.背景

  二、分析

第1、2段:鋪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