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教材分析:

《凡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這篇講讀課文是俄國著名的作家契柯夫的作品。故事發生在19世紀後期的舊俄時代,凡卡是一個由農村到城市鞋店當學徒的窮孩子,他受盡了種種折磨,過着十分痛苦的生活。本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說明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學徒、立櫃、生鏽、摩平、郵筒、揪着、稀粥、基督、逮住、地址、聖誕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採用作者敘述、人物寫信和回憶插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及對比襯托、暗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採用作者敘述、人物寫信和回憶插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及對比襯托、暗示的表達方法。

  教學構想:

理清文章思路,引導學生分清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作者的敘述。寫信的內容與凡卡想到的事情聯繫起來理解,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凡卡的內心活動。

  教學準備:

投影片、錄像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解課文,讀講結合,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釋題,簡介背景,引入情境。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義:

1、指名讀課文,這篇課文生字比較多,還有一些外國人的名字,要注意讀好。藉助漢語拼音,自己讀讀生字,要把字音讀準。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按寫信前、寫信時、寫信後的順序寫的。)

三、同桌合作讀課文。

一人讀一自然段,讀讀評評,互相糾正讀得不準、不順的地方

  四、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先學生自己默讀思考,再小組交流一下,商量需要提出問題,然後各組彙報,師生共同梳理提出的問題,作爲下一課時研討的重點。

1、從第一段,你讀懂了什麼?(九歲的孩子,三個月前來做學徒,生活的環境非常艱苦,孤兒,沒爹沒孃。)

2、從哪兒可以看出生活非常艱苦?(一小瓶墨水,一支筆尖生鏽的鋼筆,磨平了一張揉皺了的白紙。)

3、此時正是聖誕節前,凡卡正在幹什麼?(在給爺爺寫信。)

4、凡卡此時的心情怎樣?從哪可以看出來?(他擔心地……擺滿了楦頭)

5、他爲什麼如此害怕?讀一讀,凡卡受到了哪些苦?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a、“‘我’給……睡着了”、“‘我’從……弄起”、“他們叫‘我’……黃瓜”寫出了凡卡爲什麼捱打。“老闆、老闆娘、夥計、酒店老闆”寫出了誰打凡卡。夥計地位很低,連他們都欺負凡卡,可見凡卡根本無地位。“揪、揍、拖、戳”寫出了怎樣打。“拿魚嘴、拿皮帶、揪‘我’的頭髮、戳‘我’的臉”寫出了捱打的過程。

b、“吃的呢,簡直沒有”寫出凡卡每天都在捱餓。“早晨吃一點麪包……晚上又是一點麪包”“餓得要命”

c、“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只好搖那個搖籃”

6、凡卡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打罵,而且白天要幹很多活,勞動強度大,既吃不好,又睡不好,可見他生活很--悲慘。(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部分。)

7、凡卡在信中還寫到了什麼,他爲什麼要寫這些?(有感情讀凡卡的信。)

  四、討論凡卡寫信的內容,分析回憶內容的聯繫

1、找出凡卡寫的信的內容。第一次講信的內容:第三自然段;第二次講信的內容:第八自然段;第三次講信的內容:第十至十二自然段;(教師相機介紹引號的用法:這三個自然段是連續引用凡卡寫的信的內容,所以第十、十一兩個自然段只有前引號,沒有後引號,直到第十二自然段結束才加後引號。)第四次講信的內容:第十五自然段。

2、把凡卡寫的信的內容連起來讀一讀,體會凡卡所受的苦,體會凡卡迫切希望回到鄉下去的心情。

 五、有感情朗讀課文。

  作業設計: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把凡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22 凡卡

  準備寫信:條件艱苦

  信的內容:想念;訴說;回憶;乞求。

  寄 信:甜蜜的希望

  課後反思:

自從教學《北京的春節》進行反思後,充分認識到對文本內容進行大膽取捨,詳略得當的重要性。所以教學《凡卡》這篇長文時,我緊抓重點,避免“高投入,低產出”的局面,尋找教材與學生髮展的有效結合點。

本學期關於閱讀教學提出兩條新要求:一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從這兩方面入手。第一課時總體感受全文,然後進入課文最核心的部分——信,抓住“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這句話重點研讀8和15自然段,感受凡卡的苦難生活和非人的待遇,揭露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第二課時重點理解鄉下的生活也是痛苦的,但是他卻還是願意回去。接着重點感受信能否被爺爺收到,結果會是怎樣的結局。本課講解學生應掌握的本文最重要的兩種表達方法:插敘對比,以“樂”襯“哭”,更突出凡卡學徒生活的苦難;結尾意味深長,以凡卡甜蜜的夢想作結尾,展現的是似“喜”實“悲”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無窮。

而且我在教學時切實把握好“度”,不片面批判當時的制度,也不盲目渲染文章表達方法的作用,從學生實際出發,注意兩者的融通,力求讓學生在感悟思想內容對寫作方法有所掌握,在探究寫作技巧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統一。

綜觀這課的教學效果,從學生的課堂練筆——“凡卡睡醒後會發生什麼事”中看出來。很多學生能切身感受到小凡卡的悲慘經歷,寫出凡卡不是睡醒的,而是被老闆打醒的。

一課一得。放棄是爲了更有效的獲取,有所不爲纔能有所爲。力求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在對文本精華的品味和吸收的過程中,使他們提高語感,提高能力,既學到閱讀方法,又受到情感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