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習題(六年級上冊)

《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習題(六年級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導語: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課堂知識,掌握所學知識。下面是小編爲同學們整理的《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習題(六年級上冊),歡迎大家過來做一做。

《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習題(六年級上冊)

 一、看拼音寫詞語。

xún zhǎo mí shī yán rè céng jīng bèi ké qīng tái mào mì yù zhào sǒng lì gǒu xióng

二、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絲縷(lǚ lǒu) 一綹(liǔ lǚ) 青苔(tái tāi) 鐵砧(zhēn zēn) 預兆(zhào tiào) 森林(sēn shēn)

 三、在括號裏裏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1.( )水手們沒有羅盤,他們( )不會迷失方向。

2.認識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會說,花崗石( )人搬來的,( )冰搬來的。

3.( )要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應當從小常到樹林裏或者田野裏走走,去注意觀察一切東西

 四、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章給我們講述了大自然的文字,使我們懂得了:找到________,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 ________,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 ________,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課文中提到了,你還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請試舉一、兩例說明一下。

1.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 )

2.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 )

3.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 )

 四、體會下面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 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我不禁這樣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作者及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作者認爲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經過時,起初足靜寂的,拍掌後,樹上變得 ________________了,到處都是________,到處都是_______________ 。當船離去時,作者發出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能力展示臺。

鬆 樹

松樹,不是尋常的樹木可以比擬的。不管是暖和的春天、炎熱的夏日、清爽的秋季,或是寒風透骨的隆冬,它都一樣青蔥蒼翠和茂盛,充分表現出堅強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春天裏,草木都長出了嫩綠的葉。松樹當然不會例外,也蓬勃地生長,在和煦的陽光下,靜靜地聽着人們的讚美。

轉眼間,炎熱的夏天來了。陽光雖然猛烈,但是松樹的葉子,更長得密密麻麻的,一點兒怕熱的樣子也沒有,它隨着風兒擺動,發出令人愛聽的松濤聲。

秋風過後,梧桐的葉兒開始脫落了,其他的樹林,都披上了黃色的衣裳;往日頑皮的小草,也不再那麼活潑了,顯得有些憔悴的模樣。只有直立的松樹,依然如故。它昂着頭,任由風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氣概。

在呼呼的寒風吹襲下,草兒全都枯萎了。有些樹枝上僅剩的黃葉,也都剝落了,餘下光禿禿的殘枝,在北風中戰慄。這時,就只有那蒼勁的松樹,仍然披着翠綠的衣裳,英勇無畏地挺立着。天氣越是嚴寒,越是顯出它那堅強刻苦的性格。

我們要像松樹一樣,有堅強的意志,有刻苦耐勞的精神。

1. 概括本文中心,正確的一句話是( )

A. 我們要像松樹一樣,有堅強的意志,有刻苦耐勞的精神。

B. 松樹,不是尋常的樹木可以比擬的。

C. 松樹一年四季都一樣青蔥蒼翠和茂盛,充分表現出堅強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D. 它昂着頭,憑由風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氣概。

2. “松樹當然不會例外”中的“例外”指的是( )。

A. 蓬勃地生長 B. 長出嫩綠的新葉

C. 不長枝葉 D. 靜靜地聽着人們的讚美

3. 在括號中填上恰當的詞,使它成爲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一段話。

松樹一年四季表現出( )和(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4. 作者寫松樹的目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想一想。作者爲什麼說那棵大榕樹是“鳥的天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