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選15篇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選15篇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儲備、乾脆、失蹤、不甘落後、千方百計、哭笑不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愛動物、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教學準備:課前閱讀描寫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的資料,有條件的可觀察家中的小動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從題入手,瞭解大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提問: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預設:我家有隻松鼠;松鼠是自己跑來的;松鼠活潑可愛……)

3.預習後你一定有了更多收穫,現在分組交流,組長記錄要點,各組選一名同學彙報預習情況。

要求:不重複前面同學的發言,可以提出疑問。(彙報過程中,掃除字詞障礙,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脈絡。)

二、根據提示,擬訂提綱

1.讀自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麼?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指導學生擬訂自學提綱。(原則:儘量考慮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訓練。)

三、指導閱讀,體會情感

1.快速瀏覽課文,根據提綱自學課文。

2.分組交流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可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彙報,也可先彙報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談感受,也可夾敘夾議。

(預設:松鼠千方百計儲存冬糧,把糖、麪包皮什麼的叼到大櫃頂上;松鼠把我們採來的鮮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們的手套頭巾墊窩……從中體會到松鼠的可愛以及家人對松鼠的喜愛……)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四、朗讀深化,學習表達方法

1.快速閱讀,找出你認爲最能表達我們一家與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讀,想象作者怎樣把這種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2.交流作者表達方法。

(要點:通過鬆鼠在“我”家的幾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愛,表達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這種喜愛之情是隱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話和作者的議論從側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對松鼠的喜愛。)

3.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及自己觀察的情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xx與xx的故事(可以是我與小動物也可以是別人與動物之間發生的真情故事)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具準備:掛圖、投影或電影、錄像;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範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爾後讓學生談感受。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

(三)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灕江水

問:灕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歸納灕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淨。)

3、體會最後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着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峯巒雄偉”“紅葉似火”。)

2、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揹着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鬥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鬱鬱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峯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峯兀立:即高峯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重點指導讀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險氨。)

(五)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麼感覺?作者又有什麼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或投影,啓發學生把山、水聯繫起來讀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麼感受?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捲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讀全文

(七)作業

1、朗讀課文;2、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後討論

1、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麼關係?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讚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急於閱讀下文。後三段講作者盪舟灕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灕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裏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2、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半部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裏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結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筏:上下結構,右下不要丟撇。

(四)指導背誦

1、在瞭解句與句關係的基礎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在瞭解自然段之間的關係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全文。

(五)完成“思考·練習3”抄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要求:以標點爲標誌,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想想分號的用法(長句子中有三個並列的分句,每個分句中已經用了逗號,並列的分句之間要用分號。這樣,要以把一個個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誦課文

(七)作業

1、背誦課文

2、抄寫字詞

3、預習第三課《開國大典》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文章通過一個“音樂白癡”成長爲“奏出真正音樂”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訴人們,默默的關懷、真誠的幫助、持久的關注、熱情的鼓勵,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樹立起自信心。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學習,一定能獲得成功。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悠悠、儀式、抱歉 、溜走、介意、 演奏家”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交流,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老人是如何幫助“我”學會拉小提琴的,體會“我”對老人的敬仰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讀懂課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 認識老人不僅幫助我步入音樂的殿堂,更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體會老婦人的語言和神態。

教學準備: 小提琴曲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二、揭題,初讀課文

1、揭題

同學們,人世間最動聽的是關愛的話語,最感人的是真情故事,最偉大的是愛的力量。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學習一篇令人心動的課文。

板書 :唯一的聽衆

2、檢查字詞

3、品讀課文首位段 體會作者的變化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47頁,我們先聽一聽課文的主人公,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向我們訴說了什麼?

(2)反饋檢查,指名說小夥子身上的變化

能當着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成了小提琴演奏家。這一切都歸功於那位清晨裏──唯一的聽衆。

三、品讀課文2-6段,感受小夥子的不自信

1、找課文中小夥子的心理變化的詞語,並說說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怎樣的小夥子?

2、反饋檢查,指名讀小夥子不自信的句子。

3、小夥子的這種信息是否被老婦人所捕獲呢?老婦人想給予小夥子什麼呢?

4、自由朗讀課文

5、同學們,你們看看老人對作者的鼓勵、關愛之情是通過什麼傳達出來的呀?你們在閱讀的時候,發現了嗎?

6、再次默讀課文,畫出老人說的語言。看一看,老人在什麼情況下,對作者說了什麼?爲什麼這樣說?產生了什麼作用?一會兒我們交流。找到以後,可以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老人說的話。

7、反饋交流,感受老婦人對小夥子的鼓勵和關愛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衆嗎?每天早晨?”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8、老人的這些語言,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爲什麼要這樣說呢?她的語言產生了什麼作用?

9、齊讀老婦人的話

四、課文還寫了幾次老人鼓勵和關愛的眼神,是不是啊?那麼課文幾次寫到老人的眼神呢?含義是什麼?請你找一找,畫一畫,體會體會。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在寫老人的眼神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詞語,是什麼呀?

(2)作者爲什麼感覺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呢?也就是說,他從老人的眼神裏讀出了什麼?

(3)老人的鼓勵、關愛,都蘊涵在她的眼神裏,所以看上去像深深的潭水。說明作者讀懂了老人的眼神。那好,我們把這些含義朗讀出來,好嗎

五、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1、在老婦人的鼓勵下,小夥子發現自己變了,小夥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態度、信心、琴技……)

2、齊讀段落

六、小練筆--寫感謝信

老人給作者信心,帶領他度過了練琴起始的艱難階段;老人給他鼓勵,帶領作者體驗練琴中成功的喜悅;老人帶給他享受,帶領他走向音樂的美好境界。同學們,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啊,小夥子多想對老人說聲謝謝啊,可是老人是個聾子啊,你們說什麼樣的表達方式來感謝來老人呢?(小練筆,寫感謝信)

七、反饋交流小練筆

板書

11 唯一的聽衆

不 自 信 關愛

…… ←唯一的聽衆(平靜)

自 信 鼓勵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瞭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爲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並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並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一、揭示課題

1.從《赤壁之戰》故事引入。

師:我們已經學過一個《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戰》,那個故事是以周瑜、黃蓋爲主的。今天我們又學一篇以諸葛亮與周瑜爲主的課文。

揭題、讀題。

2.審題。

什麼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麼意思?

3.再讀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出示:誰草船借箭?爲什麼要草船借箭?怎麼樣草船借箭的?最後借到了箭沒有?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這些問題實際上要我們回答什麼?請用陳述句表達。

草船惜箭的原因、經過、結果。

2.我們把草船借箭的經過看成借箭前的準備和借箭的過程。

(出示課後題1/(2))

3.自學課文字詞,標好節號,讀通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準備:草船、軍士

的經過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歎服

4.據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節)、二(3--5節)、三(6-9節)、四(10)

這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l句。

什麼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從第二節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1)指名2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師讀旁白。

大家聽2人對話共幾輪,爲每一輪編上序號。

(2)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麼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1)齊讀,邊讀邊根據老師提的問題想想周瑜是怎麼想的。

師問:周瑜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2)那周瑜這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呢?兩人一組討論。

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可發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這樣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會說是弓箭,那樣就正合我意”……

(3)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1)指名2人讀對話,師在其間提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麼意思?“推卻”又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能推卻?

(周瑜以公事來壓諸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2)同桌一起像剛纔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交流:“我用公事來壓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1)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着剛纔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後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

(2)討論、交流。

6. 小結,我們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 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思考:諸葛亮在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怎樣?

他爲什麼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

默讀1~2節,思考這些問題。

(諸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爲重,爲水戰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麼事情又是怎麼發展的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爲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一、複習引入

1.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文章分了四段。並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諸葛亮,用10天造十萬枝箭的命令來設計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三天就造十萬枝箭。

2.第一段中哪句話點出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原因?

(全文第一句。)指名回答。師:課文開頭就點明瞭原因,齊讀此句。

3.課文二—四段中也有一處直接寫出了諸葛亮有才幹,快速默讀二—四段,找出這句話。(全文末尾一句。)

二、整體進入學習二—四段

1.全文末尾這句話與開頭處的句子什麼關係?指名2人對讀。(首尾呼應。)

師生配合(師首句,生尾句)讀,體會首尾呼應。

2.板:神機妙算

用詞素合成的方法如何解釋?

出示: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於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神機妙算的呢?

3.默讀課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寫諸葛亮神機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劃下。

交流出示小黑板:

(1)第三天保管有十萬枝箭。

(2)不能讓周都督知道,否則我的計劃就完了。

(3)魯肅……回來見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4)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諾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

(5)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

(6)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夭亮了就回去。

三、學習“知周瑜”

1.默讀小黑板上第②句,用“如果……就……”的句子來表達句子的意思。

2.諸葛亮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假設?

(1)指名讀第三節。

(2)口頭完成填空。

因爲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幹會從中阻撓,所以諸葛亮要魯肅不要告訴周瑜這件事。

兩人一組討論填空、交流。齊讀。

板:知周瑜心

3.諸葛亮要魯肅辦什麼事?指名讀句:“希望你能借……船的兩邊。”

(1)比較句子。

希望你能借船的兩邊。

希望你借給我一些船,“每隻船上要有軍士與許多草把子。

兩句句子有什麼區別?用哪句好?爲什麼?

第一句用了具體數字,寫出了諸葛亮對船的具體要求。用第一句好,表現了諸葛殼對計劃早已成竹在胸。

(2)齊讀此句。

師:這排的一千多個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草船”。

四、學習“知魯肅”

1.諸葛亮要魯肅別把這事告訴周瑜,結果怎樣?

齊讀小黑板上第③句。

2.理解這句句子。

(1)“顯然”是什麼意思?(出示小黑板:事實與所說或所科的相符。)

(2)“事實”是什麼?“所說或所料”又是誰所料的什麼?用上“果然”有什麼作用?(事實是魯肅沒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諸葛讓魯肅不要提此事。)

問:相符嗎?(相符)用上“果然”表現事實與諸葛亮所預料完全相符。

(3)齊讀句子體會。

3.師介紹:魯肅是東吳的一員大將,他爲人忠實、守信,正因爲諸葛亮知道魯肅的爲人,所以纔料到他不會把此事告訴周瑜。用上“果然”一詞也表現了諸葛亮——板:知魯肅人

4.到現在,借箭的計劃已有條不紊地準備就緒。齊讀第二段體會。

五、學習“識天象”

1.師:(指小黑板上①④句)諸葛亮曾擔保三天管保有十萬枝箭,可第一天沒有動靜,第二天仍不見動靜,直到(引讀)——

2.指名讀6-7節,說說諸葛亮爲什麼選在第三天四更時候出發?

板:四更時候(這時候江上大霧瀰漫。)

(1)板:大霧瀰漫

(2)這時候江上大多瀰漫到了什麼程度?(引)——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3.有了這樣的大霧會有什麼結果呢?與借箭又有什麼關係?

出示:因爲江上大霧瀰漫,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所以……

先默讀6、7節,然後四人一組討論用多種方法來補充完整句子。

所以選擇第三天四更出發。

所以把船靠近曹軍水寨。

所以叫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所以曹軍纔不派兵出來。

4.顯然,大霧瀰漫這一氣候的變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也是諸葛亮選擇第三天四更時分出發的原因。

(1)諸葛亮是什麼時候決定這一時間出發的?(三天前立軍令狀時。)爲什麼?

(2)早在三天前,諸葛亮就預測到三天後有一場漫天大霧,這要歸功於他識天象,瞭解天氣變化情況。

板:識天象

(3)齊讀小黑板上第①、④句,體會諸葛亮識天象的神機妙算。

5.正因爲江上大霧瀰漫,諸葛亮在天還沒亮時,把船靠近曹軍水寨,並怎樣布船?引讀書中有關句子。(船頭超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

(1)看。(顯示出船頭朝西,船尾朝東。)

這樣布船的目的是什麼?(準備受箭)

(2)引讀,可這樣布船,船隊離曹太近了,魯肅不禁吃驚他說:(引)“……”,可諸葛亮卻笑着說:(引)“……”。

六、學習“知曹操”

1.這是諸葛亮的預料,事實又是怎樣的呢?引讀——(曹操在營寨裏……箭好像下雨一樣。)

2.“虛實”是指什麼?

“虛”與“實”是一對反義詞,“虛實”表示內部的實際情況。

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虛實?

用“~~~”劃出諸葛亮一方的內部實際情況。

“20只船……排在船上的兩邊。”(第四節)

3.這樣少的兵士,船上又沒有什麼武器,曹操絲毫不用害怕,可他爲什麼不敢派兵?口頭完成填空。

出示:

曹操之所以不敢輕易出動,是因爲(江上大霧瀰漫,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別人還也許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絕不會派兵的,因爲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

4.現在你們看事實與諸葛亮的預料又一一相符,這就可用上剛纔我們學的一個詞?(果然)請根據這一內容用“果然”造句。

5.諸葛亮能預料得如此之準,就是因爲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曹操性

6.這時曹操是怎麼做的,諸葛亮又是怎麼做的?

指名一人讀曹操的句子,大家齊讀諸葛亮的句子,配合讀第8節。

7.看示意圖2:船頭朝東,船尾朝西。

師:這時諸葛亮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這是爲什麼?(一邊受滿了箭,讓另一邊再來受箭。)

這不禁使我們想到諸葛亮向魯肅借草船時說:“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

現在你能說說這個“妙”,妙在何處嗎?

排在兩邊的草把,更利於多受些箭,用青布幔子遮着,讓敵人看不清虛實……

六、學習“曉地利”

1.過渡:當曹軍一萬多個弩手,一齊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時,諸葛亮和魯肅正在船中飲酒取樂。因爲諸葛亮這樣說——(引)小黑板上第6 句。

2.天亮了,諸葛亮的船隊是怎麼回去的呢?默讀第9節,找出一個詞來概括。板:順風順水

3.第三次出示圖片投影1。

(1)根據“順風順水”這個詞再次默讀第9節,想想水往哪個方向流,當時的風向又是怎樣的?(請學生在示意圖上用箭頭表示。)→

(2)師介紹:長江江水正是由西向東流,正是趁着順風順水的時刻,二十條船像飛一樣放回二十多裏,曹操追也來不及了。

(3)諸葛亮能利用順風順水的條件是巧合嗎?

這表現了諸葛亮知曉地理的優勢,並能利用它。

板:曉地利

4.齊讀第9節。

八、學習第四段

1.學習了借箭經過,我們看到諸葛亮他知周瑜心、知魯肅人,知曹操性,可算是知人心;他預料四更時刻大霧瀰漫,應稱是識天象;他更會利用順風順水應贊爲曉地利,從這三方面看,諸葛亮其無傀爲“神機妙算”,難怪周瑜最後也自嘆不如。

2.齊讀第四段。

九、複習複述

你能不能以“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爲中心句把二—四段進行簡要複述?四人一組討論準備。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了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他知人心、識天象、曉地利,按事物的規律辦事,他的神機妙算也就表現於此。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分組朗讀)思考概括各段段意

1、(1-2)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以3天內造好0萬枝箭的命令,企圖暗算諸葛亮。諸葛亮胸有成竹地接受了命令。

2、(3-5)周瑜派魯肅瞭解諸葛亮造箭的情況,還給諸葛亮設置造箭的障礙;諸葛亮請魯肅幫忙,暗暗作好借箭的準備。

3、(6-9)諸葛亮善於識別天象,正確估計曹操的行動,利用大霧的掩護,巧妙地想曹操“借”了10萬枝箭。

4、(10)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的暗算落空。周瑜不得不歎服諸葛亮的才幹,自嘆不如諸葛亮。

二、分角色朗讀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麼形式來到劃人物的性格?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個怎樣的人?而諸葛亮呢?

2.引導歸納中心,理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有膽有識,神機妙算。

三、完成課後練習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一、激情導入

1、師: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從甲骨文、鐘鼎文、篆書、隸書一直到現在的簡化字中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綜合性學習,我們瞭解了甲骨文,知道了鐘鼎文,也領略過篆書、隸書。但你能把最原始的甲骨文與現代的簡化字相聯繫嗎?

2、猜字遊戲(12生肖)。

3、談感想:

當這兩種文字同時出現在你眼前時,你有什麼樣的感想呢?(自由談)

二、學習課文

1、導入揭題:

是呀,漢字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和發展,它讓每一箇中國人爲之動情。今天讓

我們一起來讀一篇由詩人劉湛秋寫的散文《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2、自讀課文:

3、思考:

把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認真體會作者熱愛漢字的感情。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段:“它們像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

(體會兩個比喻句。把漢字比作孩子和鮮花。你覺得漢字還像什麼?)

第二段:風韻和變化:

⑴ (生找到“太陽”、“月亮”這類詞)師:在作者的眼裏每個字有着不同的風韻。你有沒有和作者同樣對漢字的感觸嗎?(學生用“看到……感觸到……”展開聯想來說話。)

⑵ 小結:

是呀,這些用筆畫組成的美妙圖畫,這些由橫豎構成的奇妙組合,同人的氣質多麼相近。它們在瞬間走進想象,然後又從想象流出,只在記憶中留下無窮的回味。這是一些多麼可愛的小精靈呵!

⑶體會書法中漢字的變化。

①師:是呀,書法是漢字最直接、最完美的表現形式。它是一種獨特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瑰寶,也是世界藝術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書法讓漢字更充滿了生機,更具有了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峯),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欣賞書法作品體會括號中的四個詞。)

②你還能用其他的詞來形容這些書法嗎?

(浩如煙海、揮灑自如、熱情奔放、豪邁恣肆、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健,結構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飄逸通達、行雲流水。)

③走近沙孟海:

師:在我們寧波有一位世界的書法家。(簡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給我們帶來的作品。

(請生給每幅作品寫一個詞。)

師:誰能連起來向老師們介紹一下沙老的書法作品。

第三段:音律美:

師:我們讀過《詩經》、《楚辭》,也背過唐詩宋詞,更誦過優美的近代詩。從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漢字中那跳動的音符,那迷人的色彩。

第四段:總結:

師:漢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它以無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風韻展示它的靈性。怪不得作者會對漢字如此鍾情,迷戀。正如最後一段中所說;“像……”(生齊讀)

(男女生誦讀。)

三、導學

1、師:在這一主題單元中還爲我們的綜合性學習提供了很多的信息,也提出了很多要求。

2、生快速瀏覽“我愛你,漢字”版塊。

3、說說你下階段的綜合性學習想從那裏着手呢?

四、總結

每一種文字都是民族的記憶與自豪,方塊文字深深地紮根在我們歷史和民族的土壤裏。讓我們繼續遨遊漢字王國,去感受那祖國文字的神奇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1、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教育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難點

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課件

師生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

(2)讀後交流,瞭解大意。

三、讀通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誰能把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段讀給大家聽?

四、師隨機糾正,重點點撥。

五、拜訪古橋,朗讀體驗

(1)下面,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第3自然段。

(2)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心裏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有關句子。

(3)再讀讀畫線的話,體會體會,作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對古橋訴說的?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結合理解“德高望重”,體會老橋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爲大家服務的品質。

(5)體會寫法。

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讀者。

六、抄寫生字詞語

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簡筆畫)

課後反思記載

在導課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上課時,首先出示文題,讓學生揣測文章的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合理想象、表達,從而引入本課。學生談的豐富極了,有的認爲去訪問一位隱居的老人,有的認爲去訪問稀有動物,有的認爲去訪問某個建築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引導,引導其合理想象、表達。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1、繼續閱讀理解課文。

2.學習作者善於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情感教育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點

學習作者善於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

師生活動過程

 一、聽寫詞語,複習引入

(1)聽寫詞語。

(2)引入: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訪友。

二、讀文感悟,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訪問了哪些朋友?

(2)再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裏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隨機教學。

①第4自然段:重點點撥對樹的有關句子的體驗。體會作者當時人樹相融的感受。

②第5自然段:通過朗讀,感受與山中朋友的親熱。

③第6自然段:難點是體驗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④第7自然段:一場突如其來的雨,給作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真是變幻莫測,令人陶醉。

三、學習首尾,體會寫法

(1)再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你們又感受到了什麼?

(2)體會寫法: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前後兩次寫到“滿懷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

四、課外延伸,強化體驗

在作者的眼裏,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她們成了我們的朋友,難怪作者進山看景,變成了“山中訪友”。這種類體驗,你們也有過嗎?和同學交流交流。

五、背誦積累,提升感悟

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

板書設計:

古橋——老朋友山泉——姐姐

清晨訪友

懸崖——爺爺

夜色歸家

(好心情)

老柏樹——慈祥

(好記憶)

課後反思記載

本課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重點是感受作者對山裏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並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在教授本課以朗讀爲主,體會句子的含義後以不同形式的朗讀爲主,讓學生在感情朗讀中去感悟,體會.尤其是學第五自然段,採取一問一答的方式,學生的想象裏非常豐富,而且能讀出美感.大多數學生都能背誦課文裏的段落。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一、教材解讀:

課文采用倒敘的手法,先寫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爲大瀑布主持葬禮;接着寫了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們爲它舉行葬禮的情形;最後,又回到課文開頭的場景,寫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中號召人們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先寫結果,後寫起因與經過。這樣從一開始就把讀者的心緊緊地抓住,這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此外,本課還採用對比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雄偉壯觀與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對比,把昔日遊客流連忘返的熱鬧場面跟如今乘興而來、失望而去的痛心結局對比,強烈地反映出葬禮的“特殊”與必要,震撼着每一個讀者的心。

教學重、難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大瀑布給人們帶來的驕傲、驚歎和它的消亡帶給人們的惋惜、無奈、震驚以及大瀑布前後景象的對比給人們帶來的啓示。

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想想我們該爲此做些什麼?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有一條雄偉壯觀的大瀑布即將離我們遠去,巴西總統菲格雷特還專門爲此舉行了一次大瀑布的葬禮。就讓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2.板書課題:《大瀑布的葬禮》

3.齊讀課題。

4.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些什麼?

5.生彙報。

6.師:同學們通過預習懂得了這麼多東西,老師發現大家真會讀書!那麼菲格雷特總統在這次葬禮上會說些什麼呢?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得方式讀最後一段。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最後一段。

2.通過讀書,你能猜測到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上會說些什麼嗎?

3.生彙報。(預設)

生:演講辭的內容可能會寫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給巴西人民帶來的歡樂和驕傲,以及那個時候很壯觀的情景和塞特凱達斯瀑布快要毀滅的時候的情景。

師:也就是說,演講的內容可能會是兩個方面的內容,你認爲是哪兩個方面?

生:一個是塞特凱達斯瀑布壯觀的一面,一個是塞特凱達斯瀑布即將枯竭的一面。

師:(板書:昔日 如今 )也就是說演講辭中會講到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也會講到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還會講到什麼?

生:他會叫巴西人民保護自然生態,愛護他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使悲劇不再重演。

師:對!他會呼籲巴西人民保護自然生態,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4.老師也很像知道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上會說些什麼?不過很可惜,老師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怎麼辦呢?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寫菲格雷特總統的這篇演講辭。有信心嗎?

三、學習課文。

(一)昔日的大瀑布

1. 師:菲格雷特總統在回憶大瀑布給巴西和其他國家人民帶來驕傲和歡樂時,具體會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4.5自然段。

2.學生自讀課文,

3.感受到了什麼?

4.彙報感受。

5.大家感受得都很深刻,你能通過讀把你得感受讀出來嗎?

6.生練讀。

7.指名讀。評價。

8. 想不想看看塞特凱達斯達瀑布,讓我們一起欣賞。(出示課件)看着塞特凱達斯的樣子,你想說些什麼?(太壯觀了………)

9.是呀!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啊!看了瀑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這段話讀得更好!

(出示課件,打上文字:“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一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據說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

7.背誦積累:這麼美得瀑布,願意把它記在腦海中嗎?讓我們邊看錄像邊試着把它背下來吧!

8.過渡:昔日如此雄偉壯觀得大瀑布,現在怎麼樣了呢?

(二)如今的大瀑布

1.默讀第8自然段。

2.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怎麼樣呢?誰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逐漸枯竭)

3.讓我們來看看現在的大瀑布吧。(出示課件:現在瀑布的圖片。)此時此刻,你得心情如何?

4.同學們,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齊讀第8段。

(三)葬送的原因

1.昔日雄偉壯觀的瀑布現在卻奄奄一息,這到底爲什麼?(出示昔日和現在的瀑布對比圖,下面寫上大大的紅字:爲什麼?)

2.默讀課文第7段,找到葬送的原因。

3.生彙報,師總結。。報÷刻比讀。齊讀。 4.

(四)完成演講辭

1.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會有許多話想說,把自己當作菲格雷特總統藉助這個演講辭得格式,把自己想說的都傾訴進自己的演講辭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懷着___________,爲_____________。

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___________,如今的塞特凱達斯瀑布_________。

應該清醒了,熱愛大自然的人們!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開始同桌兩人練習說演講辭。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菲格雷特總統在演講的最後說,願塞特凱達斯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但我們看到在實現這美好願望得過程中,還有一些不盡人意得地方。

2.你都知道哪些破壞環境的事?

3. 聽了這些消息,你想說些什麼?你想呼籲什麼?誰來說一句最精闢的話,最有詩意的話來做一則環境保護方面的公益廣告語?

五、板書設計:

大瀑布的葬禮

昔日 雄偉壯觀

如今 奄奄一息

保護生態環境 保護自己的家園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方法]:教師稍加點拔,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緻觀察,用心傾聽,你一定能發現美。今天就讓我們來發現, 去傾聽, 去感受山雨的美!

揭示課題:山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3、思考:

作者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觀察到了什麼?傾聽到了什麼?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作者聽到了什麼?觀察到了什麼?請用課文裏的話回答。

(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着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⑴讀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沙啦啦,沙啦啦──

②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裏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象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③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

(這裏作者把岩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④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灑落的雨絲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

⑵小結:

作者通過大膽而又奇特的想象,寫出了山雨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帶給我們一個廣大的想象空間,引起我們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學生朗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已經感受到了山雨飄然而至,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雨中,你可以去聽聽山雨的聲音,也可以去欣賞雨中的顏色,通過朗讀把你聽到的聲音或者欣賞到的顏色美美地展現出來。

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⑴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這裏實寫雨的色彩──綠,給人清新的感覺。)

⑵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

4、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板書:雨前、雨中、雨後

這場山雨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悄悄地來,於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隨着這優美動聽的聲音,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而後,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餘韻。

5、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總結:大自然創造了美,作者發現了美,描寫了美,而我們也通過豐富的想象感受了美,用動情的朗讀再現了美。實話實說,這節課我感覺感到很快樂,因爲始終被美麗所緊緊包圍。你們呢?快樂嗎?

五、作業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

2、向學生推薦相關寫雨的課外美文,豐富積累。

【板書設計】

雨前

山雨 雨中 顏色美 聲音美 喜愛之情

雨後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彩色的翅膀》課文原文

一場暴雨剛剛過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濤起伏。船有節奏地前後晃盪着。陪我同船前往寶石島的,是個矮墩(dūn)墩的戰士,寶石島觀察通訊站的信號兵,姓高,剛從黑龍江回來。

小高在碼頭上有說有笑,這時候不吭聲了,緊閉着嘴脣,兩眼直髮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裏緊緊地抱着一隻紙箱子。

爲了調節一下沉悶的氣氛,我有意地同他開玩笑:“我猜這隻紙箱裏,一定裝着好吃的東西。從家鄉帶來的吧?”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我纔不信呢!”我一副認真的樣子,“快公開吧,讓我也嚐嚐。”

小高有點急了:“真不能吃。裏面裝的是一些小昆蟲,蝴蝶呀什麼的,一打開就飛跑了。”

從沒聽說過戰士探親回來帶這種東西的。我正想問個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脣又閉緊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我知道暈船是什麼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們送到寶石島。當島頂的燈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時候,觀察通訊站站長拉着我,說:“走,參加我們的晚會去。”

這真是個特別的晚會。黑板上用仿宋體寫着“嘗瓜會”三個大字,小講臺上的白瓷盤裏放着一個大西瓜。站長右手托起那個大西瓜,笑呵呵地說:“同志們,這是我們島上結的第一個西瓜。今晚,我們開個嘗瓜會表示慶祝,大家來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

在一片歡笑聲中,我瞭解到這個西瓜不平常的來歷。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寶石島上,建立起這個新的陣地。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去年,站長和戰士們撒下了幾顆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還開了一朵朵小黃花。可是到了收穫季節,竟連一個小瓜也沒結。有些戰士灰心了,撅(juē)着嘴巴,說:“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願在這裏安家。”

爲什麼瓜秧開了花不結瓜?是水澆得不夠,是肥施得不足,還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達兵懂一些農業知識,他找到了答案:西瓜開了花要授粉。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西瓜花沒授粉,當然結不了瓜。經他一說,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開了花,他們仔仔細細地給每一朵雌(cí)花都進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後來一檢查,只有大石頭後邊的一根瓜秧上,還殘存着一個小瓜。他們像撫養嬰兒似的照看着這個小瓜,澆水,施肥,一點也不敢馬虎。奇蹟終於出現了,這個島上成熟了第一個西瓜。

站長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盛在白瓷盤裏,送到每一個戰士跟前。戰士們都笑着,用兩個指頭捏(niē)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着,輕輕地聞着,慢慢地咬着,不住發出嘖(zé)嘖的讚歎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說:“你那個紙箱的祕密,現在該公開了。”

小高說:“你早就明白了嘛。”

“這麼說,你真想讓那些蝴蝶呀什麼的在這裏安家?”

小高點點頭告訴我,晚飯以前,他已經把紙箱裏的小昆蟲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裏安居樂業。”

第二天我醒來時,天已經放亮了。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着一隻蝴蝶,正對着朝陽,扇動着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六年級上學期語文《彩色的翅膀》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3、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難點: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誦讀愛國名言

同學們,請看屏幕,老師送給大家一組名言,請你們用心的朗讀,會有新的發現。

提問:誰來說說你的發現?你很會發現問題。請同學坐好坐直,眼前想象着飄揚的國旗,一起大聲的讀,齊。

是啊,熱愛祖國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剛剛學習了兩篇關於愛國的文章,是什麼?課文中的詹天佑和季羨林是如何愛國的呢?那麼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人很愛國呢?

今天,我們就隨着一名邊防戰士去海島上看看那裏戰士們是用什麼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齊讀課題——《彩色的翅膀》

二、檢查預習單

課文大家都預習了吧,請拿出自主預習單,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學生交流後,出示屏幕。

讀了課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點屏幕

你最大的疑問是什麼?(預設1爲什麼題目叫《彩色的翅膀》?2、小高爲什麼要把昆蟲帶入寶石島?3、寶石島在哪裏,它什麼樣子?4、條件如此艱苦,戰士們爲什麼還願意待在那裏?5、第一個西瓜爲什麼來之不易?

我們先來研究“小高爲什麼要把昆蟲帶入寶石島?”這個問題,誰來說明原因。課文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快速找一找。

出示—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出什麼?

看來寶石島很艱苦,快速默讀課文,你還能從文中哪些詞句中能感受來?找到相關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

除了課文中的內容,誰還蒐集了寶石島的資料,起來交流一下。請看屏幕,老師也蒐集了關於寶石島的資料,請一名同學來讀一讀。

三、研讀課文

面對這麼艱苦的海島,戰士們有沒有抱怨?有沒有退縮?爲了把海島建設的更加美麗,戰士們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找出相關的句子並畫下來,寫出自己的體會。

學生交流。

①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提問:“海島田”是什麼?寶石島屬於珊瑚島礁(由珊瑚礁沉積形成的島嶼),不適宜種植蔬菜,戰士們帶土上島和艦艇運土上島,壘出一塊塊可以種植莊稼的田地,就叫海島田。

看到戰士們壘出一塊塊“海島田”,你想說什麼?帶着你的體會讀讀這句話。

看到戰士們爲自己種植的蔬菜、小樹澆水,你又會說什麼?帶着你的感情讀讀這句話。

接着交流,戰士們又做了什麼呢?

③今年瓜秧開了花,他們仔仔細細地給每一朵雌花都進行了人工授粉。

爲什麼要人工授粉呢?因爲島上沒有蜜蜂、昆蟲,不能傳播花粉,不人工授粉就結不了西瓜。戰士們最希望的是什麼?寶石島能結出大西瓜,寶石島能變得更加美麗。我們一起像戰士們一樣用心的讀讀這句話。

戰士們的用心換來的是大片的西瓜嗎?一陣暴雨過後,西瓜怎麼樣了?戰士們又是怎麼做的呢?好,繼續交流。

④他們像撫養嬰兒似的照看着這個小瓜,澆水,施肥,一點都不敢馬虎。

怎樣才能照顧好一個小嬰兒,誰來說說?

(比如無微不至,不敢出一點錯誤。)

在條件惡劣的海島上,還會遇到怎樣的惡劣天氣,戰士們會怎樣做呢?

當島上嚴重乾旱時,戰士們————————。

當海上颳起颱風時,戰士們————————。

當———————,戰士們————————。

你來讀出戰士對小瓜無微不至的愛。指導讀

繼續交流。

在戰士們的精心呵護下,奇蹟終於出現了,在沒有昆蟲的小島上終於成熟了第一個西瓜。(出示13段。)戰士們要共同分享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你來讀,其他同學邊讀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場景?戰士們在說些什麼呢?

我們平時吃西瓜是怎樣吃的?而戰士們呢?課文中是怎麼寫的?誰來讀讀,從這些動詞中你能體會出什麼?這西瓜來之不易。

請你讀出戰士們的激動心情,請你帶着自豪的心情讀讀。

你來用喜悅的心情讀讀吧。

我們一起加上動作來讀讀。

戰士們收穫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別提心裏多美了。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能突出戰士們動人之舉呢?我們繼續交流。

①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裏緊緊地抱着一隻紙箱子。

體會:戰士小高,自己的東西不重要,紙箱子裝的昆蟲很重要,可見他很愛島。

體會2:船很不穩定,小高怕箱子的昆蟲飛了,帶不到島上就沒法給西瓜傳播花粉了,所以他緊緊的抱着。

同學們,你們想,島上在沒有昆蟲的情況下,竟然結了一個大西瓜。如果有了一箱子昆蟲,島上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因此,小高笑嘻嘻地說:“一起讀。

誰能把這句話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是啊,這些小精靈像我們的戰士們一樣,愛祖國的海島,願意在這裏安居樂業。

學完了課文,你想

板書:愛島愛國

讀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你發現什麼了?題目在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又一次出現,起到點題的作用。

(五)昇華

讚美了戰士們熱愛海島、扎身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可題目不是偉大的海島戰士,而是《彩色的翅膀》,這是爲什麼?說下你的想法。

(彩色的翅膀兩層含義:一是以彩色的翅膀代替小昆蟲,強調這些小昆蟲在改造海島所起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徵戰士豐富多彩,充滿理想的生活。)

課後小結

同學們,正是因爲這一代又一代日夜守護海島的人民子弟兵,紮根海島,建設海島,保衛着海島,這裏的天更藍,這裏的水更美,這裏的人更歡!我們堅信,可敬的邊防戰士建設海島的美好願望一定會迎着朝陽,乘着彩色的翅膀,綻放奇異的光彩!

課後習題

作業:

必做:本課小語。

選做:學了課文後,想想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加熱愛煙臺?寫下來。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以回憶的形式,講述了對兩位母親的懷念。從而表達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並且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首尾呼應,說明了爲什麼會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渾然一體。

一、引用《賦得永久的悔》,做好理解鋪墊。新課開始,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默讀,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爲理解本課做好鋪墊。

二、理解詞句,感悟文章思想方面。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讓學生緊密聯繫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這一點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課堂上,學生能圍繞一些重點詞句來理解失母之“恨”、思母之情、夢中尋母。並抓住“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等等句子,在讀中感悟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三、縱觀整堂課,本節課還存在着一些遺憾之處,比如:因爲課堂容量過大導致課堂教學中的溝通合作、再次朗讀感悟等方面有些欠缺。我的教學機智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比如:課堂上由於頻繁的表揚學生,使得教師對學生的口頭表揚語出現重複,沒新鮮感。但我會不懈的努力,因爲追求無止境。更讓我有深刻體會的是備課過程中備學生備得不夠。我將在以後的時間裏積累相關的經驗使自己在教學方面得到提高。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2、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教學難點】

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課前準備】

有關海島戰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環境的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

二、初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瞭解故事大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語句讀給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3、思考:故事發生在哪裏?主要介紹了有關海島的哪些事?

三、研讀課文,感悟戰士的愛國精神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研究:戰士們是怎麼做的,爲什麼會這樣做?

2、學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後進行班級交流。

交流的重點是:

⑴小高爲什麼上島時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裏緊緊地抱着一隻紙箱子?

⑵在嘗瓜會戰士們是怎麼吃瓜的,作者爲什麼描寫得那麼詳細?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描寫戰士嘗瓜的那兩個句子,體會戰士的心情,感受語言表達的準確。

三、引導學生考慮兩件事之間的聯繫,揭示課題含義

1、質疑: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島上戰士爲第一個西瓜開嘗瓜會兩件事有什麼聯繫嗎?

(小高探親回來時把小昆蟲帶上島,小昆蟲在海島安家落戶後,蔬菜瓜果就能長得更好,戰士們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設美好的海島的理想就能實現。)

2、讀課文最後一段,爲什麼寫看到窗玻璃上停着一隻蝴蝶,正對着朝陽,扇動着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安居樂業,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點明瞭課題。)

【課後反思】

本課通過初讀,學生能很輕易地弄懂戰士小高要將昆蟲帶往寶石島的原因,瞭解到嘗瓜會上那隻西瓜的來之不易,並通過對第二、第十三自然段地研讀、演示,體會到邊防戰士熱愛小島、建設小島的熱情及愛國之心。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並進行語言積累。

4.教學重點: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懂得動物和人類是好朋友,激發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2、那個場景讓我們意想不到?

二﹑聚焦送別畫面,入情入境

1、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15——17自然段,找出描寫海鷗舉動的句子。

2、指名彙報。

3、屏幕展示有關語段。品讀感悟。(板書:親人)

三、回顧老人生前,品讀感悟

1、齊讀13自然段。

2、看短片,感受老人對海鷗的關愛。

3、快速瀏覽課文1—12自然段,用波紋線劃出老人關愛老人的句子。可以邊讀邊作批註,寫下你的感受。

4、交流:

5、師總結。

四、回扣主要畫面,品味“送別”

出示幻燈片,看着畫面描述。體會老人的簡樸。想象他默默地注視着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着與他相伴了十多個冬天的兒女們,撮着嘴似乎還在(可讓學生說)

五﹑迴歸文本整體,昇華情感

1、動物也是有靈性的,人類只要善待了他們,他們也必將給予回報。現在我們終於弄明白了——(老人愛海鷗,海鷗愛老人。)

2、總結昇華。

六、假如你是海鷗,來到老人的塑像面前,你會對老人說什麼?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的:

1.瞭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學習本文的生字。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正確讀文感知文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講了哪幾個人物?(孔子、兩個小孩)

二、介紹資料,瞭解背景知識。

1.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

學生交流彙報: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與寡母相依爲命,學會了幹不少“卑賤”的雜活。後來做過委吏(管倉庫)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魯國叔臣季氏賞識,做了魯國司寇,才進入大夫的行列。

孔子熟讀古代文獻典籍,並整理好向弟子傳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學在官府的狀況,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爲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三、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四、學生字。

1.分小組學習生字。

2.交流彙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能多角度談自己對課文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平時你注意觀察過太陽嗎?說說你的觀察結果。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意。

1.學生對照註釋,自學課文,並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組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3.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

第一自然段: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1)遊:在這裏指遊歷說服,走訪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2)小兒:小孩。

(3)其:指兩個小孩辯論、爭論這件事。

(4)指名讀這一段話,試着說說這段話的意思。

(孔子東遊,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爲什麼爭論。)

第二自然段: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第一個孩子的想法是什麼?讀一讀原文。

(2)始出:剛剛,開始升起來。

(3)也: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成解釋的語氣。

(4)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個孩子的看法。(他認爲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遠。)

(5)再說說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他認爲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個孩子爲什麼會認爲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讀一讀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這。乎:助詞,表示疑問,跟“嗎”相同。

(3)說一說他有這樣看法的理由。(太陽剛初升時大得就像車蓋,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盤盂,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4)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1)第二個孩子爲什麼會認爲太陽初升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

(2)說說他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太陽剛初升時陰陰冷冷,到了中午太陽熱得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裏去。這不是離着近的熱,而離着遠的涼嗎?)

(3)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1)爲:說。

(2)說說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知道得多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以表演的形式複述課文內容。(一個演孔子,兩個演小孩兒,一人當旁白。)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材簡析:

在西雅圖的土地上,迴盪着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愛。

知識目標:

1、學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聖潔、駿馬、雄鷹、潺潺、迴盪、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標:

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情感目標:

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慼相關、不可分離的關係,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課前交流,導入新課。

1、課前配樂欣賞西雅圖的美麗風光圖,從而引出“西雅圖”這個城市。

2、教師:西雅圖是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來,那裏可是印第安人的領地。印第安人對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7課《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4、齊讀課題。

5、理解“神聖”,帶着神聖的感覺再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詞語認讀。

聖潔 駿馬 雄鷹 潺潺 迴盪 滋潤 善待

松脂 寶貴 滋養 嬰兒 眷戀 閃閃發光

2、理解課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或體會?(熱愛土地)

三、精讀課文“神聖”部分。

(一)“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

過渡語:印第安人深深地熱愛着自己的土地!在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最能體現他們與土地的關係,是哪句話?

1、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體會“出生的嬰兒”與“母親的懷抱”的關係,從而引導印第安人與土地的關係。

3、理解“眷戀”的意思,體會感情,指導讀出“深深地眷戀”之情。

(二)“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青草、綠葉、花朵是我們的姐妹,麋鹿、駿馬、雄鷹是我們的兄弟。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於一個家園。”

1、過渡語:正因爲他們熱愛大地,就像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一樣,所以他們才說:—————————————.

2、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體會“家園”、“兄弟”、“姐妹”說明了什麼。

(三)“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每一根閃閃發光的松針,每一隻嗡嗡鳴叫的昆蟲,還有那濃密叢林中的薄霧,藍天上的白雲,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聖潔的。”

過渡語:同學們,就是這樣美好的家園,就是這樣的兄弟姐妹。他們印第安人卻永遠就要與之分別了。大家想知道這是爲什麼嗎?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背景資料)

1、同學們,離別之際,他們想再看看這片土地上的什麼呢?請認真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一讀,並說說他們留戀的是什麼。

3、對比閱讀:文中連續用了好幾個“每一”,什麼意思?把他們去掉,好不好?自己對比着讀讀這兩個句子。

4、指名談談自己的理解。

5、練習讀出感情。

6、教師引讀:在印第安人的眼裏,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難忘的。沙灘美不美?嗡嗡鳴叫的昆蟲美嗎?他們永遠都看不到了。離別之際,他們心中有萬分的不捨,讓我們把這種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讀一讀。

7、齊讀。

8、想象:在他們眼中,還有哪些事物是神聖的?(課件出示填空練習。)

四、精讀“善待”部分。

1、過渡語:西雅圖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麼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氣、動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8自然段,邊讀邊想,西雅圖要求他們善待什麼呢?

2、交流。

3、這部分內容中,有一句話,作者反覆三次說了一句話,大家把它找出來,好好讀一讀。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4、引導學生體會:同學們平時也輕言放棄嗎?在什麼情況下才放棄?你放棄一件事時,是什麼心情?

5、引讀,是呀!這是深深的無奈呀,指名讀————————;這是萬分的不捨呀,指名讀————————;這是不放心的叮囑呀,指名讀————————。

6、他們僅僅是要求善待這三種嗎?還有什麼?

7、教師小結:他們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樂朗讀:讓我們帶着深深的無奈,帶着萬分的不捨,帶着真誠的叮囑,配上音樂,再去讀讀西雅圖的話,齊讀——————————。

五、結尾部分。

1、過渡語:作者在文章的最後,發出了怎樣的呼籲呢?

(一)“爲了子孫後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二)“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話的含義,並好好讀讀,體會感情。

3、教師補充:他的呼籲,白人做到了。他們被西雅圖對土地的熱愛所感動,就把這座城市命名爲“西雅圖”。現在,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昇華。

1、過渡語:大地爲人類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真應該熱愛這片熱土。

2、不少的作家、詩人,也寫出了不少熱愛土地的詩歌,下面我們共同欣賞艾青的一首詩。教師配樂朗誦《我愛這土地》。

3、小練筆:同學們,此時此刻,相信同學們有許多的話要對我們腳下的土地說,請拿出你的筆,用上飽含深情的語言,來表達你對土地的熱愛。

4、交流,讀一讀。

七、激情總結。

1、同學們,西雅圖說土地是神聖的,僅僅指的是他們腳下的土地嗎?(不是)齊說:所有的土地都是神聖的!

2、同學們,爲了自己的幸福,爲了子孫後代的幸福,讓我們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護大地吧!

八、作業。

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它們是得到了保護,還是遭到了破壞?就這個問題,寫一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瞭解和認識辯論,對辯論產生一定的興趣,能積極嘗試,參與辯論。

2、寫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事情,要有真情實感,注意環境描寫與心理活動的刻畫。

A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讀題引入

1、讀課本“口語交際”,理解辯題。

2、確定觀點,準備辯論

先確定自己是持反對還是贊成的觀點,再選擇支持自己觀點的事例,準備5分鐘。

小組辯論

(1)八人爲一組,進行辯論,每組推薦一人準備參加全班辯論。

(2)辯手根據同伴的提示,對自己的發言進行補充修改。

班級辯論

(1)說明要求:在辯論中要做到態度誠懇,語言得體,闡述觀點要言之有理等。

(2)分組:根據所持觀點將全班分爲兩組。

二、辯論

師生點評辯論情況。

三、課堂小結

肯定雙方說得對的地方,以使對問題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明確要求

1、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體現人們相互關心的事。出示習作要求:

2、事情發生在怎樣的環境裏?是怎樣發生、發展、變化的?

3、習作時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

二、要表達真情實感

舉例啓發

(1)結合習作要求,從課文中找出適合的內容,作爲示例。引導學生體會、交流。

(2)教師總結、點撥。

三、搜索題材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請打開你記憶的閘門,搜索那些令你感動的故事。

啓發學生從時間(懂事的時候、上學前、去年、今年、上個月、上星期、最近……)、地點(家裏、學校、鄰居家、外婆家、公車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老師同學……)等角度去搜索題材。

四、佈置習作

根據習作要求,完成習作。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發修改興趣。

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魯迅

我把《永別了武器》的最後一頁修改了三十幾遍,然後才滿意。我把《老人與海》的手稿讀過將近兩百遍才最後付印。

──海明威

2、交流習作

大聲朗讀習作,根據教師的批閱內容,同桌間交流,互相討論、評點。

二、佳作共賞

這次習作要求大家寫生活中相互關心令人感動之事,寫出真情實感,並且注意動作、語言、心理等細節描寫。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斷的同學請舉手,或者自薦。

1、請寫得好的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或習作片斷,其他學生認真聽,適當做筆記。學生自評。

2、聽了這篇作文,你最欣賞的是什麼?有沒有寫出真情實感?哪些情節描寫得比較具體?是怎樣寫具體的?學生評點,教師總結。

3、教師推薦好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指點迷津

1、教師提出批閱中發現的問題,師生討論如何修改。

2、動手修改

3、學生根據受到的啓發,分頭修改自己的習作。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王宏萍)

B案

課前準備

教師

準備大學生電視辯論大賽的實況錄像片斷。準備獎品。

學生

蒐集與“誠信”或“善意的謊言”有關的事例、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確立辯論雙方

1、讀教材中的提示,確立個人辯論觀點

2、根據觀點異同分組

正方:人人要講誠信,不能撒謊。反方:生活中可以說些善意的謊言。

二、觀摩錄像,瞭解辯論特點

1、導語:大家各有各的觀點,也各有各的根據。那該怎麼辯論呢?是不是像平時爭吵那樣呢?請看錄像《大學生電視辯論大賽》。

2、總結辯論方法,辯論程序,明確注意事項。

三、推薦人選,全班辯論

1、全班推選出6人,舉行辯論,其他人和教師一起作評委。

2、點評辯論情況,評出優勝方。

3、師生共同總結辯論情況。教師提示小組辯論要求。

四、分組辯論,人人蔘與

1、八個人爲一組,三三合作,另外兩人作評委,小組內展開辯論。

2、各組評委評出優勝方,並給出理由。

五、師生總結,明確認識

通過這次辯論,你對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有什麼新的認識?

第二、三課時 習作指導與講評

一、明確要求

請自讀“習作”部分的內容,想想本次習作的要求。

二、交流習作要求:

(1)體現相互關愛的事;

(2)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3)注意環境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4)要表達真情實感。

三、回顧課文,體會關愛

1、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寫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事情,請靜靜地回憶,細細地品味。

2、學生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樣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瞭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蒐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曆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2.教師準備此畫的掛圖。

3.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傑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介紹的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

2.師生交流有關達·芬奇以及《蒙娜麗莎》的資料。

3.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讀了課題有什麼想問的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設計意圖:學生將收集的資料交流,利於課文學習,對名畫有初步認識。]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反饋交流。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祕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設計意圖:通過默讀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爲下文學習做鋪墊。]

(三)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體會。

3.從同學們驚歎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同桌交流說說感受最深的一點)

4.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提問: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呢?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A:引導讀句子“我隨着隊伍──我終於跟她面對面了”。

體會: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幾經輾轉,最後被收藏在盧浮宮。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麼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課件補充資料:

“它曾經先後被珍藏於不同的王宮,甚至還被拿破崙拿走,在自己的臥室裏掛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二戰期間,法國人爲了避免此畫落入納粹之手,曾多次轉移。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麼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等待終於變成了現實,“近了,更近了──我終於跟她面對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躍然紙上。雖然經過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麼恬靜、淡雅,怪不得作者說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

B、引導讀句子“她的臉頰泛着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裏面流動”。

體會:我們彷彿看到了她一頭烏黑的長髮,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實的嘴脣,而且更令人稱奇的是頸項裏的血液也彷彿在流動,一切似真亦幻。

過渡:你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微笑)自古以來,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是個謎,她的微笑到底神祕在哪兒?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引導讀句子“那微笑──幾分矜持”。

體會:當我們凝視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時,常常被那帶有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難以捉摸,引發人們無窮的猜測,她優雅的神態中閃耀着母性的光輝,女人寬容豐厚的情感是那樣令人動容,然而又是那樣無法解讀。

小結並過渡:緊抿的雙脣,微挑的嘴角,耐人尋味的神祕的微笑,達?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爲永恆美的象徵。

(3)引入關於“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資料。

(4)看了這些資料,你有什麼想說?(體會達?芬奇的精湛技藝和作者豐富的想象)

(5)達·芬奇的精湛技藝除了體現在蒙娜麗莎神祕的微笑上,還體現在哪兒?(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點指導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後的背景。特別是她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她身後的背景充滿着幻覺般的神祕感。

6.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細緻地向我們描述了蒙娜麗莎的美麗神韻,讓我們感到蒙娜麗莎彷彿就在我們面前。作者不僅描寫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豐富的想象,你能找到這樣的句段嗎?

7.同學們,我們隨着作者的目光欣賞了蒙娜麗莎的風采,蒙娜麗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裏,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麼向參觀者介紹這幅畫呢?(學生準備後做講解員介紹)

[設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這課的重點,教學設計突出了重點,即: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教學時注意勾畫出插圖描寫的文字,引導學生交流細節描寫中感受到什麼。]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過渡:我們從作者對蒙娜麗莎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還從哪裏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

2.學生再讀課文,找到1──4自然段,從人們的等待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3.學生自由讀後全班交流:

(1)句子“我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着隊,隊伍像一條長龍”。

(2)這幅畫從盧浮宮前來紐約,來之不易。

(3)隊伍移動很緩慢。

[設計意圖:感受等待也是一種美麗。體會名畫的來之不易。]

(五)總結昇華,激情朗讀

1.過渡:同學們可真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