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展示華夏文化魅力》優秀教案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展示華夏文化魅力》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教學簡析: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展示華夏文化魅力》優秀教案

《展示華夏文化魅力》通過一個獨特的切口:建築物來展示主人公貝聿銘優異的建築才能與個性化的建築藝術,展示了貝聿銘先生本人的獨具魅力的人格力量與華夏文化的魅力。課文精心安排,主體部分用三個小標題分爲三個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愛國之心,層次井然地揭示主人公在建築領域成長、奮鬥、成熟的過程,使人們對貝聿銘的事蹟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選材精當,詳寫與略寫相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描寫、記敘、說明、議論相結合。

  教學目標:

1.瞭解貝聿銘建築設計的主要成就.讓學生在領略建築大師的風采及藝術人生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質。(創新精神)

2、學習貝聿銘在建築設計中所表現出來的革新創造精神和他的一片愛國之心。

3、嘗試做一回小記者,同學之間合作學習,能成功地進行一次人物訪問,鍛鍊自己蒐集資料、取捨資料的能力,能圍繞採訪主題設計問題,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4.感受課文中通過具體事例,精心安排,選擇材料,分清詳略,突出重點描寫人物的寫法。

5.學習描寫人物詳寫和略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和描寫、記敘、說明、議論多種描寫方式的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

精心安排、選擇材料,詳略得當,正面側面描寫,多種表達方式的結合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1、以各種形式查找貝聿銘的有關介紹。

2、自學“口語交際——做一回小記者”,觀摩央視名記的人物採訪節目,揣摩學習。

3、熟悉課文,把自己不瞭解的生字詞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解決。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總人口的1/5,而這還不包括僑居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華人遍佈世界各地,許多還已經加入其它國籍,成爲他國公民。但國籍的更改,並不代表其秉性的變更,無論他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其不變的是中國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如勤勞、淳樸、踏實肯幹、開拓進取等。這些具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中華兒女,爲當地爲世界爲整個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和不朽的功績,也爲中華民族增光添彩。

如: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 李政道 (美籍)

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 (美籍)

海外華人“藝術三寶”趙無極 (法 畫家)

周至中  (美 作曲家)

貝聿銘  (美 建築)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有關建築家貝聿銘的一篇通訊,課前讓大家查找了相關資料。現在就讓同學給我們介紹一下貝聿銘。(學生自己發言)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己將這位建築界的華裔皇帝,介紹得差不多時。現在我們就作一假想,假如你是一名資深記者,現在由你來撰寫這篇通訊,那麼你準備如何加工處理剛纔同學爲你提供的資料,即你準備突出什麼?如何構思?

學生自由發言。

總結:作爲貝聿銘這樣一位享譽全球的建築家,你不論從哪個角度寫都有可寫的東西。比如,你可以敘寫他的生平和求學歷程,說明年青時奠定的基礎是他一生輝煌的前提。你可以選擇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築表述其偉大成就。你還可以敘寫他的家庭,突出父親、妻子對他的影響,一個成功人士背後必定有着堅強的後盾,那就是他的親人。你還可以寫他爲中國作出的貢獻,突出一個海外遊子的中國情。下面我們來看記者餘瑋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報道,看看他的構思是不是比我們的精彩。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朗讀、生字。(略)

  三、速讀全文,歸納出各小標題的主要內容。

做快速閱讀的指導,即:不指讀,不出聲,不回視,眼光沿書的中軸線左右移動,視幅要寬……

 四、速讀全文後,複述每個小標題的主要內容,提出複述課文的要求。

可以大膽地剪裁,複述不是概括大意,也不是背誦課文,是把原有的材料取捨後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出來。這也是對學生重新組織構建語言模式、處理閱讀信息能力的一次鍛鍊。

 五、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模擬召開記者招待會,用答記者問的方式梳理課文內容。

(一) 學生結合口語交際,交流成功的採訪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二)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模擬進行一次貝聿銘記者招待會活動。

活動步驟:

1、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選一人當貝聿銘,其餘三人爲記者。

2、根據教材內容,選定一塊內容,精心設計採訪問答,確定記者提問次序。

3、學生現場表演。

(三) 學生現場表演:

教師示範:

在美國的建築界初露頭角

記者:貝先生,您常說“我的根在中國”、“中國建築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那你當年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貝聿銘:是的,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常常告訴我的朋友們說,我是蘇州人,我是廣州人。我和夫人至今仍然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廣州話、上海話和蘇州話。我是搞建築的,我常常給我們國內的朋友說,我們不能每有新建築都往外看,中國建築的根還在。但是,光尋歷史的根還是不夠,還要現代化。所以,我當年選擇了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正是想借外國新鮮的東西、好用的東西,接到中國建築這個老根上去,更好地體現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記者:貝先生,聽說當年您父親希望你學金融,你後來卻選擇了攻讀建築學,這中間應該有不少曲折吧?

貝聿銘:一言難盡啊!但我選擇了自己最喜愛的,走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

記者:貝先生,你認爲,在你創業的進程中,誰對你的影響或者說是幫助最大?

貝聿銘:威廉柴根道夫先生,是他打破了美國建築界的慣例,聘用我擔任他創建的建築研究部主任,從此,開始了我們長達十二年之久的親密、友好而有效的合作,爲我在美國建築界站穩腳跟,開創自己的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請允許我再次對威廉柴根道夫先生表達本人誠摯的感謝!

記者:你和柴根道夫的合作堪稱是珠聯璧合,但你後來還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公司後,你的設計理念有什麼改變嗎?

貝聿銘:是的。大家都知道:世界是廣大的人民大衆創造的,但他們中的大多數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由於經濟水平所限,很嚮往物美價廉的住宅。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後,着手做的第一事,就是替這些工薪階層的人們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築美感,更經濟實用的大衆化公寓,很受他們歡迎。

記者:現在的你可以說是功成名就,獲得了許多令人羨慕的榮譽,你是怎麼看待這一切的?

貝聿銘:如果非要說我取得一些成就、獲得了些許榮譽的話,那隻能代表過去。我想在有生之年,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古代傳統的建築藝術和現代的最新技術如何更好地熔於一爐的研究繼續探索下去,更好地爲人民大衆服務!

  六、學生小結這堂課的所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小結上堂課所得導入。

  二、分析課文:

1、題目:

剛拿到書時,我看到這個題目,我以爲是介紹中國文化的,殊不知是篇人物通訊,逐一介紹貝聿銘和他設計的建築。

爲什麼作者不用《貝聿銘傳》、《一個偉大的建築家》、》《建築界的泰斗》等等,卻偏給名爲《展示華夏文化魅力》?(這個問題等分析課文後再給答案)

參考答案:

貝聿銘作爲一位傑出的.建築師,他已不僅僅是在設計建築,從事一種實實在在的工作,而是在用“筆和尺”進行藝術創作,設計給人帶來美感和享受的藝術作品。也就是說,他設計的建築物,從肯、巴、香到中銀,很大程度上其意義已不再是一件單純的供人使用的建築,而是一件經典的不可重複的藝術作品,而藝術是從屬於文化的。

而這一件件藝術作品,就出自一位承繼着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華夏兒女之手,是一現代建築藝術同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相結合的產物,如香山飯店。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就貝所展示的不僅僅是建築的藝術,更是華夏的文化,是一個海外華人的赤子之心,愛國情懷。

2、開頭:

本文開篇就提到主人公嗎?整整一段約200字,卻不見主人公,爲什麼?

貝聿銘是位傑出的建築師,體現其價值的最好方式莫過於他設計的建築物。故開篇先宕開一筆,通過描述他設計的一個著名建築物——中國銀行總部大廈,激發讀者思考:如此宏偉建築是出自誰手呢?從而引出設計者,本文的主人公。自然導入,既突出了其成就又點出了其身份。

3、文章的三個小標題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安排的?

(這三個小標題先講貝聿銘在國外的建築成就,後講他在國內的建築成就。講國外建築成就,先講從事建築初期的成就,再講後來的突出成就。全文內容層層深入,按照初露頭角——創建築奇蹟——不變的中國心來安排,最後歸結爲“貝聿銘是建築藝術家”。)

4、貝聿銘從事建築設計50餘年,設計的建築物很多很多,可寫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作者很好地處理了詳寫和略寫的關係。詳寫和略寫相結合,是本文的一大特點,文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

(寫貝聿銘早期成就時全用略寫;寫突出成就時詳寫了三座建築,後又略寫在世界各地的一百多項大型建築。)

5、小結: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訊,但貝聿銘是一個建築大師,因此不能不寫他的建築設計,爲了表現他設計的藝術,作者多處運用了描寫的手法,如寫中國銀行總部大廈的外觀和大廳內部的園林空間、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樓的內部、北京香山飯店等;爲了說明建築物,作者還運用了說明的方法,如寫中國銀行總部大廈的兩個入口就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爲了使讀者對貝聿銘有更深刻的瞭解,作者在關鍵之處運用議論的方法,發表自己的評論,如在主體部分的第二部分最後一段說,“他的足跡和作品可以說遍及啓蒙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著名建築大師”。再如課文結尾對貝聿銘的評價,更是作者的點睛之筆。

 三、重點研討“在非議中屢創建築奇蹟”這一部分。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

①本部分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

②本部分重點寫了他的具有世界影響的三座建築物的設計和建造,它們各有何特點?

③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

明確:

①詳寫了約翰•肯尼迪圖書館、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樓、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和建造。略寫了他設計的建築物類型之多、範圍之廣。

②約翰•肯尼迪圖書館的特點是:設計新穎、造型大膽、技術高超。

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樓的特點是:向周圍環境構成高度協調的景色

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特點是:羅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

③描寫、記敘、說明、議論相結合。

 四、考考大家:

(一)再讀課文,設計句子含義方面的問題。

(二)可選班裏任何一位同學,把你設計的問題考一考同學,教師適當點撥。

參考問題:

1、貝聿銘設計的建築作品在剛剛建成的時候,往往招來非議,但是不久又總是能夠成爲當地人的驕傲,或者那個城市的一個標誌。(貝聿銘的設計往往帶有一定的創新性和超前意識,所以在當時不能爲人們接受,而當人們懂得了他的設計意圖以後,就會認識到它的價值。)

2、中國建築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還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中國建築的根”指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好的“根”是指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枝”指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插枝”指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築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3、“這座大廈在香港是中國的象徵之一,應該讓它‘擡擡頭’,要顯示出點風格和氣派,這也是中國的驕傲。”(表現了貝聿銘作爲一箇中國人要爲民族爭光,要爲中國爭氣的愛國心。)

  五、作業:

1、你能爲我校的未來勾畫一幅藍圖嗎?你能爲2008年的奧運館創新設計嗎?

請根據自己的興趣任選一題畫一幅理想的示意圖。

2、與貝聿銘交往

給貝聿銘寫邀請書,請他爲我國2008年奧運會設計奧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