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學會寫教學反思的老師會成長得特別快!下面小編爲大家介紹《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大家!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1

上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和各聽課老師的評論、指導,讓自己感受頗深,對某些問題有了較深的思考。

首先,語文課是語言課。

記得剛開學的序言課上,我是這樣對學生闡釋語文的涵義的:語=言+吾,是我說,我想說,我要說。文在古語中同紋,意爲雕飾,目的是增加美感。所以語文的涵義應該是:我要說,而且要把話說得漂亮。所以這堂課立足於體驗,聯繫課文,激發學生曾有的體驗,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所以學生有話可說,也想說,達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在評課的時候,曹明老師問我,在冬季捕鳥這一環節上,爲什麼要安排五個學生髮言。我想說的是:首先,這不是安排,這是滿足學生想要表達的願望,其次,我所要立足的不僅是分析課文,課文只是一種媒介,通過這種媒介,來激發學生某方面的能力。現在學生想要表現自己是因爲他們找到了與作者相通的感受並且想與大家分享,我

爲什麼不滿足他們呢?

自己一直在追求一種活潑、踊躍的課堂氛圍,也明白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學生身上,因爲老師纔是激發活力的源頭,教師自身必須有這種意識:讓你的學生想要開口說話,併爲他們創造這樣的機會。在這方面,李陽英語給了自己一些啓發,他之所以瘋狂,就是表現在說,充滿活力的說。在這種大聲說的過程中,學生想要表達的慾望以及自信,都能較大程度的被激活。聯想到外教給學生上課,課堂裏總能聽到一浪高過一浪的朗讀聲,可以想到此時學生們興奮的神情,語言課就該有這樣的氛圍。自己接下來要做的是不僅激發學生想說,而且得慢慢引導他們會說,怎樣說得有條理,怎樣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得更明確,怎樣把語言說得再美一點,包括表達自己時的儀態、表情。自己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意識,相信不斷地堅持,總會有收穫。

其次,語文課不能疏忽情感的培養。

課後,曹明老師指出,在學習冬季捕鳥的內容上,老師疏忽了一點,錯過了一次很好的培養學生是非觀,和敬畏生命意識的機會。老師如果是個有心人,只要捎帶一句,提醒學生不要濫捕濫殺生靈,這是我們現在最起碼的生態意識。事後再細讀課文,覺得所言極是。當第二天引導學生重學這一內容時,學生從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裝在叉袋裏叫者撞着的和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這些內容裏讀到了殘忍。這又讓我忽然想起了龍應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的,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那些描寫戰士們與敵人血拼後的場面,其實是極血腥和暴力的。顯然作者的意圖和讀者的理解會發生偏差,但是不管怎樣,作爲語文教師,應該有責任在情感領域更積極的引導學生,這不是對老師的備課的'要求,而是對老師自身情感,性情的要求。我這樣認爲。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2

我上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這樣的保守教材,要滲透新課程理念,對我是一個挑戰,在課改專家的指點下,我有許多收穫,現作以下反思:

1、要精心設計問題情景:

我在引導同學精讀“百草園”一段時,先從課文前面的插圖和作者筆下的描寫作對比引入,然後要求同學說說爲什麼作者寫得如此精彩。這樣的問題設計得不夠深入,同學只是依照老師的吩咐被動地去尋找,談不上帶着探索的熱情去精讀課文。同學沒有能夠做到主動學習,或者說他們學習的熱情沒有被激發出來,學習的效果當然不會高。專家指點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情景,“請同學們認真讀讀這段描寫的文字,劃出你喜歡的句子,談談你爲什麼喜歡它們?”同學有興趣,願意去探究。我想以後備課,考慮怎樣使同學喜歡學比讓同學學什麼更爲重要。

2、要解放思想,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相信同學能自主地學習:

我在讓同學精讀“百草園”的精彩描寫時,將自身備的所有精彩要點都拋給同學,同學不會回答就自身代替。回想自身以往上課,總是擔心知識點沒有講透,於是經常不厭其煩地講。專家指點,要深入領會〈課程規範〉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老師要做“平等的首席”,要充沛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相信同學能解決問題。即便是同學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全班討論,老師要營造民主,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解放思想,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同學。我想,老師要做 “平等的首席”,就是要充沛尊重同學的主體地位,以後自身頭腦中那種“我講你聽”的思想應該革除,換成“組織他們研討,自身也能從中獲益”的新的觀念。

3、幾點疑問: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基礎知識和基天性力嗎?是不是每一堂課都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呢?還有什麼能促使同學主動學習的方法嗎?老師“滿堂灌”是不行的,但老師在什麼時機進行點撥,而這一點撥不會成爲牽着同學鼻子走的繩子呢?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3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經典散文,語文課本幾經變異,這篇課文仍然被編排進來,可見它的魅力,並且它也是我初中時代就很喜歡的一篇課文。

本學期伊始,我們就學習了這篇文章。雖然總體看,教學效果還不錯,但是,教完了之後,發現許多環節還沒有盡善盡美,按捺不住自己的衝動,要把反思寫一寫,希望對以後的教學有所幫助,也希望在教學之路上能夠鑽研得更深入。

1、反思備課

一直以來,我的備課十分認真,這節課也一樣,我把知識點備得十分詳盡,按照課文的組織順序,從作者、題目、體裁、選自篇目入手,一滴不漏地進行講解。由於課文寫的十分吸引人,所以學生也十分愛學,剛講完時覺得還不錯,可是課後在回顧時就發現了問題,因爲剛開學,小組合作探究我利用地不好,有些應該交給學生解決地問題,我卻沒有放手。比如:第二段的寫景爲什麼吸引人,從這你覺得魯迅先生什麼地方值得你學習。另外,我不知道其他老師怎麼處理長媽媽講的故事的,我是一語帶過的。

在研究學情上,我忽略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薄弱,尤其是剛開學,有些同學還沒有從假期的懶散中調整過來,以至於字詞夯的不實。總之,深刻地鑽研一節課,發現了許多可以改進的內容,這其中有很多都源於備課時的考慮欠周到。

2、反思教學目標

我的教學目標是這樣設計的: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學習對比寫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文章寫景的方法; 對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這個目標符合單元教學目標,注重了知識的學習,但是,經過反思和課後閱讀發現,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主要記述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於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批判的成分和目的不明顯,所以,教學目標定位“對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並不合適,最後我把它改成了對私塾教育稍有不滿。

3、反思學情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序和認知水平,要切實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本節課中,詞語的字音和字形這個問題上,我犯的錯誤就是沒有考慮到學情,應把對詞語的掌握加入教學目標。課後我做了補充,分別在練習本和練習冊上聽寫了本課字詞,巡視中發現好多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好像放了一個假就忘記了怎麼寫字了。

4、反思組織教學

在組織教學中,我的這節課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發揮小組的力量解決問題,雖有師生互動,可是學生互動就太少了,以後要改正。

5、反思教法、學法的設計

我的教學,沒有真正做到放手讓課堂變成學生的課堂,如果在教法上下功夫,完全可以還課堂給學生,是我怕影響教學進度,不敢放手 。

另外,在教學中,我把對比的寫法割裂開了,沒有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現在想來,在設置前置性作業時,應該這樣設計,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景色有何不同,那裏的人物有何不同,作者對此的情感又有何不同,而我在教學中是講完了百草園、講過渡段,再講三味書屋,這樣對比的意味就不突出了。

6、反思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出現了下列誤區:

(1)、表面熱鬧、一問一答,美名曰:師生互動。新課程改革強調教育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的同時,觀察並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查、審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形成了怎樣的能力,發現並解決了什麼問題。通過這種反思,使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和教學行爲。在講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我們要求找出和分析“雪中捕鳥”一段的動詞,這時,師生一問一答,課堂氣氛表面上很熱烈,但教學效果卻不理想。這是因爲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發揮教育機智,而是僵化地照搬教案,忽視了學生的主動發展。課堂上的問答也只是限於幾個學生,對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理念理解得不透。。

(2)、提問只關注結果,忽視對規律的揭示。如只關注答案“是什麼”、“對不對”、“是不是”等,很少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

(3)、提問的語言不簡潔,愛重複。

那麼,我的教學就沒有優點嗎?不是的,在作業的設計上,我分別佈置學生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寫景,用一連串動詞寫事,用我和魯迅比童年寫童年趣事。這些作業效果還是不錯的。

總之,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發現這節課有收穫,有失誤,方法上有改進,我想,只要我及時記錄,及時總結,就能在再教時有些創新,久而久之,我的教學水平就會有一個大的提高。我的素質必然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也就必然得到提高。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過程中,進行反思性教學,看來是十分必要的。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經典的課文了,從我們上中學時到現在,或者更遠可以到我的父輩的中學時代,無論教材如何變化,這篇文章卻爲所有編寫者親睞。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我個人是很喜愛先生的文章的,先生的大多數文章都一一拜讀過,先生的文章難懂確實不假,和讀現在許多的文化快餐不同,許多的文章你得耐下心來,細細的品味才行,一遍兩遍就想讀出點子醜寅卯的人是萬萬不能體會先生文章的妙處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先生回憶童年時期生活的一篇文字,本身充滿着濃濃的童真童趣,有着淡淡的失落和悵惘。在初中階段先生的文章中,我是經常把它和另外一篇《社戲》相提並論的。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大概是先生一貫的戰鬥者的鋒利,思想者的深邃,播火者的勇敢讓人們忽略了他的細膩,他的溫情?或者是那些需要口號,需要狂熱的年代使人們把先生和他的作品一起推上了聖壇,而聖壇之上是容不得這些東西的?總之,一代代對這篇文章的詮釋讓人如梗在喉,先是扣上了一頂“批判腐朽的封建禮教,和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檄文”,後是“回憶童年美好生活,表達自己對三味書屋那種教學方式的厭惡和摒棄”,諸如“批判”,“揭露”,“不滿”等此類字眼幾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隨處可見。在這些分析中,先生成了一個樣板戲裏苦大仇深的老貧農,在任何一個場合都不忘一把血一把淚的詛咒那萬惡的舊社會,那萬死的老地主。不知先生泉下有知,看到這些東西,會不會一下子坐起來,再寫一篇《論xx》的文章……

誠然,先生對於黑暗的社會,貧弱的國家,愚昧的民衆是有着痛心疾首的恨,那是基於一個先覺者的敏銳,一個思想者的責任之上的,但這一切並不妨礙先生作爲一個有血性,有情感的男人抒寫自己的夢想,回憶,失落與惆悵。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者用實在的筆調詳盡生動的回憶了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活,那是一個孩子眼裏的世界,有百草園裏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有神奇驚險的傳說,有雪天裏捕鳥的樂趣,也有離開百草園的失落和疑惑,三味書屋裏新奇的追問,單調的學習和課餘時偷樂的興奮。一切都是那樣的天真,那樣的美好,而這些纔是此文的終極目的,那就是一個年已不惑的男人對自己童年最甜蜜,最溫暖的回憶。

當然,做爲一箇中年男人,尤其是一個有着深刻思想和犀利筆觸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不可能不帶有自己的思想和風格。那些不加修飾而自然天成的描寫,沉穩凝重的敘述,深刻詼諧的議論,張弛自如的抒情無不顯示着一代文學大師老道的功力。或許這些就是被許多人認爲的“檄文,戰鬥”的特徵吧!

感謝洪宗禮先生,和蘇教版教材配套的教學參考的編寫者們,在教參中再看不到“扣帽子”“喊號子”“貼條子”式的課文簡析了,魯迅先生也終於可以從那個淒冷的聖壇上回到溫暖的“故鄉”,美麗的“百草園”裏了,相信這種以人爲本的分析不僅讓先生含笑九泉,也讓一代代的讀者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文學大師。而這些不正是我們多年來所苦苦尋求的語文的真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