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散步》教學反思

人教版《散步》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人教版《散步》教學反思一

人教版《散步》教學反思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這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借鑑,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同時,還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體會家庭、親情、友情的含義,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好少年。

初一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本單元的整體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我以“你最喜歡文中的那個人物,爲什麼?從這篇文章中你看到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爲切入點,引導學生自讀感悟,圈點勾畫,小組合作探究,課堂討論交流,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感受一家人的互敬互愛,相體諒。

在引導學生正確領會文章主題的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誦讀《三代》和《北風乍起時》,進一步感受親情的偉大可貴。

但是,由於課堂內容設計太多,沒能引導學生很好的品味、學習本文的語言美,非常遺憾。

  人教版《散步》教學反思二

《散步》體現着濃濃親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課文,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啓發指導下,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感受親情的要求。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瞭解更少,而且由於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的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小組討論、揣摩鑑賞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瞭解,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並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在教學方法上,我選用朗讀法,將朗讀作爲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覆吟誦,最終用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我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運用圈點勾畫法、品讀法、討論法,讀與寫(讀與說)結合的方法抓住關鍵語句、反覆咀嚼,從而領悟平易樸實的文字下深長的意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繫生活,運用課內外結合的方法,以外促內,以內促外深入理解文本體察生活,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學們自由選擇課文內容(可以是一個段落,也可以是一句話,只要讀出感情),選擇幾名同學讀,其他同學點評,教師在此基礎上適當指導。(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停頓、重音等方面)

a、指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b、“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例如在《散步》這一課中,學習本文通過細節描寫,展示人物感情是我設置的一個教學目標,這也是我選取的一個教學重點。《散步》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太遲、太遲”“總算”“又”“熬”這幾個詞語要學生重點領會,強調要重讀,並要求反覆地朗誦,以達到理解的程度。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氣氛有些緊張,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在課堂上有很多老師聽課,導致了害怕的心理,還有作爲一個新老師第一次在多媒體開課有不免有些緊張,在佈置預習時也出現了一個漏洞就是沒有具體地落實到問題。在這一課中有很多的內容可以作爲重點來講,我主要是選取親情方面來延伸。在備課過程中,對《散步》這文本剖析得不夠透徹,文中的有些語句還是可以挖掘得更爲深入的,比如文中的“生命”一詞的深刻含義。

因選取的內容容量太大,一節的內容沒完成,應該在以後的課堂上把握好時間,以保證一堂課的完整性。

人教版《散步》教學反思三

《散步》這篇文章寫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情。散步本就是一件極其平常的家庭小事,在散步的過程中老人和小孩發生分歧也很正常,但是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一家人和諧溫馨的美好情感,並由此推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一美德在有些人的身上卻越來越模糊了,甚至在某些人的身上已經得不到體現了。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尊老愛幼,人人有責,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對我們當代中學生來說,則要以自身的行動,一起承擔扭轉不良社會風氣的責任。小手牽大手,最終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這就是我在這一堂課上要讓學生明白的道理。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理解起來卻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的意義就在於,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生成自己的閱讀體驗。而只有老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深入而全面的`把握文了章的情感與價值,放開了思維,學生纔有可能發揮它們的自主性與合作性。這樣,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纔會真正落到實處。

所以,我深刻地感受到,關注文本,研究教材,是備課

的基礎,脫離了這一基礎,教學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所以在自身素質上,我認爲應該多讀書,多積累,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這樣才能爲有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德高爲師,身正爲範”,我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否則教學就是沒有價值的,沒有生命力的。

爲了上這堂課,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本以爲已經做得不錯了,但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問題。比如漏掉了自己要講的某個內容,比如不能按預想的煽動學生的激情。我不能不感嘆:學無止境!要把課上好上精彩,讓絕大多數學生有所收穫,太難了。但是,我告訴自己,不能停下追求的腳步。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大量汲取知識,增加精神的營養,萬一誤導了一個又個的靈魂,那可怎麼辦呢?那樣的話,一輩子都不會安心的。

教學之路還很漫長,在這條路上,會有鮮花滿地也會有荊棘叢生。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停下腳步,因爲我的目標是路的盡頭,而這一條路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這一堂課已成爲過去,但它帶給我的卻是無盡的感慨!它激勵我要揚起希望的風帆,才能能把生命之舟駛向成功的彼岸!

人教版《散步》教學反思四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麼如何神到呢?

這堂課上,學生小組討論熱烈,同學們的參入意識強,發言踊躍,回答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聯繫生活,談生活。學生們更是誇誇其談,把自己所感受的親情,用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這篇課文的講授,使我感受到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爲教師要勇於打破這些先入爲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

《散步》一文作者莫懷戚,文章通過生活中,最平常的散步,來表現,家庭的和睦、美滿。以及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即以孝爲先。“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生成的。那麼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纔可能真正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纔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爲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於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於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後,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

教師也應培養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教養.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上的與時俱進,怎麼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絡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澱和文化內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