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在山的那邊》同步練習及答案

《在山的那邊》同步練習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本課重點】

《在山的那邊》同步練習及答案

1、本詩的關鍵意象是“山”和“海”,山,象徵重重艱難險阻。海,指的是理想境界。

2、本詩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隻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終將實現。

3、感受詩歌語言的魅力。

  【基礎訓練】

1.在文中找出相應的關鍵字詞概括全詩內容。

2.寫出下列詞語在文中的近義詞。

(1)夢想: (2)仍然: (3)引誘:

(4)信心: (5)浸溼: (6)眨眼間:

3.熟讀本詩,在詩中劃出以下重點語句,思考相關問題。

(1)“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 /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該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如何理解?這裏的“幻想”和“零分”又指什麼?

(2)“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這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裏的“種子”指什麼?

(3)“一座誘惑着我的山頂”

“山頂”對我來說爲什麼是一種“誘惑”?

(4)“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 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

這裏“枯乾的心靈”意味着什麼?

(5)“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你終會攀上 / 這樣一座山頂 /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這句裏的“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着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4.仿照示例擴寫句子。

例:“海在喧騰。

海在遠方喧騰。

海在遠方爲我喧騰。

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

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

句子:鳥在歌唱。

  【拓展閱讀】

  四、火眼金睛

1.給下列加點字的注音糾錯:

凝成(nín chén) 癡想(cī) 誘惑(yòu hùo)

一瞬間(sùn) 清澈(cè) 隱祕(nì)

2.選擇括號中使用正確的詞,並分析爲什麼要用這個詞:

(1)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幻想):

(2)懷着一種(祕密 隱祕)的(想望 嚮往):

(3)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心 信念)凝成的海:

(4)海依然在遠方爲我(沸騰 喧騰):

  五、學習預報

1、 初讀第二課,試着簡要複述莫頓·亨特小時候一次脫險的經歷。

  參考答案

  基礎訓練:

  1.略,言之成理即可。

  2.(1)幻想(2)依然(3)誘惑(4)信念(5)漫溼(6)一瞬間。

  3.理想(信念)、山、海。

  4.(1)擬人,“我”爬上山頂,滿以爲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着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爲“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着臉在那裏怪我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我”原以爲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

  (2)比喻,這裏“種子”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的那邊是海。

  (3)因爲總以爲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4)“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着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5)先要想爲什麼“照亮”,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再想照亮前後的心情,能體會到那一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

  擴展訓練:

  1.略。2.略。3.略。

  火眼金睛:

  1.凝成(níng chéng) 癡想(chī) 誘惑(yòu huò)

  一瞬間(shùn) 清澈(chè) 隱祕(mì)

  2.(1)癡想,“癡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裏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隱祕,“隱祕”在這裏是祕密的意思,爬山是爲了望見大海,這個願望並沒有告訴別人,所以說是“隱祕的想望”。

  (3)信念,“我”雖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頂之後,又堅持不懈地鼓起勇氣向前走去,海在遠方召喚着“我”,鼓舞着“我”。詩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戰勝失望,就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海。而達到這個目標,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海”終將展現在你的眼前。從這個意義上講,“海”就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4)喧騰,“喧騰”原來是喧鬧沸騰的意思,文中指呼喚、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