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2017年《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評課稿2篇

2017年《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評課稿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評課稿1

2017年《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評課稿2篇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一篇記敘文,課文講述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誕生的經過,是一篇科學故事。本文寫了一名叫雷奈克的醫生從一次偶然的發現,從中受到啓發,通過反覆試驗,發明了世界上地一個聽診器。告訴我們只要平時善於觀察,肯動腦筋,就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的道理。

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程老師抓住“課中實踐”這一策略走進文本。上課伊始,先板書課題,指名說說你所見過的聽診器是什麼樣子的。在什麼地方見過?再請同學上黑板畫畫見過的聽診器,然後讀課題質疑。學生們提的問題有: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東西做的?是怎麼發明的?問題直奔主題,自然進入新課的教學。

在本課教學中,程老師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在讀中學習和積累語言;二是弄清聽診器發明的過程。重點抓住第二自然段進行指導朗讀,感悟,最後進行寫字指導,造句練習,說話練習和實踐活動。這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同學們都能複述課文,還有很多學生說起自己的小發明還很頭頭是道呢!

程老師教學的這一課,感覺將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主要是教學每一自然段所用的方法不同,側重點也不同,同時設計的練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多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處於思維變化的過程中,學生不知道下一步老師會怎麼安排學習,充滿了期待,自然常常開小差的學生也能較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同時每種設計緊緊圍繞語文的訓練進行,每一步學習都要求讓學生動動手,動動腦,動動口。學生想開小差都沒時間。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評課稿2

聽了尚美課題組程鳳嬌老師《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一課下來,我認爲值得推介的有如下幾點:

一.教者樹立了明確的目標意識。

這節課,我感覺教者目標很明確:1、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2、學會生字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且能把第三個目標作爲本節課的`重點,採取多種手段去訓練實現。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上面了,實實在在地加強了讀的訓練,課上程老師做到了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形成,教學過程與學習方法的融合創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交融互動,注意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落實了“語言文字訓練”這個重點。

二.教者樹立了較強的主體意識,實現了重教向重學的轉變。

這節課,程老師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不以自已講爲中心,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一切以學生如何學組織教學。看這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1、學生積極參與,有想法,愛表達,學習投入。(大聲讀書、大膽發言、踊躍舉手)2、學生善於傾聽,理解別人發言,並抓住要點。(檢查朗讀時學生專心聽,並及時糾錯,師生評,生生評,師不作一言堂。)3、學生有問題意識,敢於質疑問難。(對課題提問,提出自己想知道或不明白的問題)。

再看看教者的教學狀態:程老師課上常說的詞有“你願意怎麼讀?”“你想讀哪個自然段?”“誰還願意?”“你認爲哪些詞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覺得哪些生字難寫,需要注意?”從這些詞中話中可以看出程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這不也是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嗎?

三、細微之處,彰顯新的教學理念。

新的教學理念貫穿於程老師這節課的始終,這在細微之處也可得見。

其一,示範意識。程老師板書課題時,筆筆工整,一邊寫一邊還說有關“診”字的順口溜,讓學生書空臨寫,既彰顯教師的紮實的基本功,也是對學生寫好字的一個薰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其二,問題意識。“學起于思,思起於疑。”教學伊始,程老師通過板書“聽診器”引出課題,並讓學生提問“你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然想知道有關於“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內容,就會對所學的課文產生興趣,帶着解疑的願望去閱讀,就提高了讀書、學習的針對性。這既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的學習品質,符合新課程提出的“質疑,探究”的學習理念。

其三,反饋評價意識。評價學生時,程老師從不自己輕易肯定或否定,而是把發言權交給學生,“你認爲某某同學回答得怎樣?”“你認爲某某同學讀得怎樣?”小組內同學讀後相互評價。這種師生、生生之間的反饋評價,活躍了課堂,促進了學習效果,充分展現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

其四,情感意識。程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尊重,及時的肯定與表揚,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整節課氣氛和諧,達到了師生情感的共鳴。

對這節課的建議:

1.寫字教學時,讓學生觀察比較並說說難寫字的注意點是有必要的,還要進行個別示範,讓學生描寫,臨寫,要通過訓練,不要空口談寫字,不走過場。

總的來說,這是一節紮實的、令人愉悅的、參與度高的課,也是一節有意義的課,是有效率的一堂課,充分展現了程老師的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與新課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