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下冊 《四時田園雜興》說課稿

三年級下冊 《四時田園雜興》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一、說教材

三年級下冊 《四時田園雜興》說課稿

《四時田園雜興》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首田園詩,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繪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着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的熱鬧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

 二、說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針對優美句子,進行想象、補充,構成美好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繪,使文章更加生動、具體。

  三、說教學程序以及對教法學法的滲透運用。

興趣是學習的動機,激發學生認知興趣,使學習成爲自身迫切需要,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前提。語文教學中我就利用“情感導語”,使教學主體—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語言學習。

爲體現新課標“以讀爲本”的理念,本節課讓讀始終貫穿着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的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獲的思想的啓迪。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傳統的古詩教學中,唯恐學生不能理解詩意,於是反覆解說,還讓學生背誦詩意,這樣的結果只會使學生害怕、討厭古詩,更不用說體味詩的美感了。而我的學習詩文探究詩意讓學生充分自學。首先是藉助註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小組交流,然後全班交流,利用課件檢查學生對詞的理解。

最後試着讓學生簡單概述全詩大意,學生領悟它的表層意思,爲下面的品讀作好鋪墊。

第一、二句詩“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寫了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晝和夜說明農民日夜辛勞,“各當家”是指農家人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各”表現出承擔家庭一定的工作,各有個的拿手本事。表現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敬重之情。而第三、四句詩“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和“學”二字使用的簡潔傳神。特別是一個“學”字,天真、好學、可愛熱愛勞動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這些地方我讓學生細細的品,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不但讓學生領悟它的表層意思,還要領悟它的深層意思,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體會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內涵。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

  四、本節課的教學亮點有四

1、 作好示範。

要讀好一首詩並不容易,因爲讀詩與讀文有一定的區別,古詩不但要讀的正確,還要讀出節奏、感情,讀出詩的韻味來。初讀時要示範,讓學生聽聽詩是怎麼讀的,有沒有讀錯字,節奏應該怎樣處理。中間更應該聲情並茂的範讀,讀出農人的勤勞,本事;讀出作者對農人的欽佩讚美;讀出兒童的天真可愛。讓學生模仿,學會讀詩。

2、 細細品讀,體味詩情。

通過品,品出詩的意韻來。我讓學生細細的品,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不但讓學生領悟它的表層意思,還要領悟它的深層意思,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體會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內涵。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

3、 讀中想象,體會詩的意境。

沒有想像,就沒有詩的意境。如何想像?第一、二句圍繞耘田績麻啓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在夏忙中還要幹些什麼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麼?(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農民的艱辛。而第三、四句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體會兒童的天真。通過想象詩的意蘊豐富起來。

4、 讀中拓展,提高學生的對古詩詞文的修養。

學習詩詞不能只僅僅侷限於課文,要一篇帶多篇。由一篇田園詩帶出多篇的田園詩來,由一位田園詩人帶出多個田園詩人來。在學習完《四時田園雜興》之後,可以要求學生再來學習另一首田園詩《夏時田園雜興》。在自學的基礎上大概說說詩的意思,爭取背下來,接着讓學生背誦自己熟知的田園詩,再鼓勵學生多收集田園詩來誦讀。目的是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