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導學案(人教版)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導學案(人教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導學案(人教版)
k 29、古詩兩首
導學目標:
1.認識“乞、霄、燭、曉”4個生字,會寫“乞、巧、霄”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詩中蘊含着的民間傳說,並願意講給別人聽。
導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明確古詩大意。
導學難點:
瞭解詩中蘊含着的民間傳說。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導學過程
檢查預學案
一、我會蒐集:
1.蒐集唐代詩人林傑以及唐代文學家李商隱的簡介。
2.蒐集相關文章《唐詩鑑賞辭典》,理解詩的大意。
二、我會讀:
1.我會讀下面的詞語:
乞討 靈巧 雲霄 渡船 屏風 蠟燭 報曉 小偷
2.引導學生讀讀“資料袋”中的內容,大致瞭解乞巧節。
3.我會把古詩讀通順。
導學案
一、課外挖掘
1、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誰願意把你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2、這些古詩,有的描寫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等,而今天我們學的這兩首古詩卻取材於民間神話傳說。
3.板書課題,理解“乞巧”。
a.認讀“乞”,組詞:乞求、乞丐等。
b.聯繫課後資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讀正確、讀流利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認讀、組詞,與“宵”區別。(留給學生自己發現,爲《語文園地八》中的“我的發現”留下伏筆)
4.嘗試讀出詩的節奏韻味。
三、再讀感悟,品味詩意
1.學生自讀自悟。
2.小組合作,根據課後資料袋和“牛郎織女”的故事來理解詩意。
3.全班交流,吟誦詩句。
四、練說促背,趣味識記
1.教師激趣。
2.小組練習。
3.進行比賽。
五、拓展閱讀
閱讀《寒食》《元日》《清明》等以節日爲題的古詩。
第二課時
一、課堂檢測
1.通過讀題目,我知道了這兩首詩的作者的情況:
(1)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時年僅十七。
(2)李商隱(813-858)唐代文學家。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人。與杜牧齊名,稱“小李杜”。其詩風與杜甫更爲接近。
2.我會按註釋讀古詩理解詩意
(1)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2)雲母屏風:用雲母做的屏風。(3)長河:銀河,天河。
3.同桌相互說一說詩意。
4、比賽背誦《乞巧》。
5、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
6、出示課題《嫦娥》,學生講關於嫦娥的故事。
7、自主學習,感悟詩意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輪讀、大聲讀、同桌合作讀、自讀等。
(2)默讀質疑。
(3)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感悟詩。
a.可查字典理解字詞來理解詩句。
b.聯繫收集的資料和同步閱讀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來理解。
c.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自悟。
二、主題叢書學習
三、拓展練習
同學們,如果說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們渴望飛天的夢想,如今,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已實現了這個夢想。假如你乘坐飛船登上月球,見到廣寒宮、嫦娥,見到環形山等等,又會演繹出怎樣的富有現代特徵的神話故事呢?請用“廣寒宮、嫦娥、“神舟5號”飛船、運動會”等詞語編寫一個想象故事。
1.你知道月亮是怎樣的嗎?月亮上有人居住嗎?蒐集資料瞭解更多有關月亮的傳說或科學知識。
2.你能想象出來故事中嫦娥的心情嗎?用自己的語言寫一段不少於150字的短文,假設自己是嫦娥,進行描述。
板書設計 文 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