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予、聖、誕”等10個生字。會寫“予、擔、寬”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等20個詞語。

(2)讀懂課文,瞭解金吉婭怎麼花出20美元購買聖誕禮物的。

(3)體會文章最後一節的含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特點,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和快樂,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心教育。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瞭解金吉婭怎麼花出20美元購買聖誕禮物的。

三、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最後一節的含義,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心教育。

四、課前準備

①反映聖誕節的圖片。

②生字卡片。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①學生看錄像(或圖片),瞭解聖誕節。

②談話:你瞭解聖誕節嗎?

③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讀一篇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感人故事,齊讀課題:“給予樹”。

④理解課題。“給予”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理解這個題目的呢?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按要求把課文讀兩遍。

要求:a、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B、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c、把自己不懂的詞句畫出來與同學討論。

②檢查讀書情況。

A、出示下列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給予 試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擔心 寬裕 前夕 提醒

興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擁抱 仁愛 同情 體貼 如願以償

B、指名讀課文。

提示學生:認真聽讀,注意發現讀錯或讀得欠通順的句子,評議時提出來。

③學生討論: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生自主再讀課文

教師提出自主閱讀要求:請你認真讀讀想想,看看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麼?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筆在課文上畫畫寫寫。下節課我們來討論交流。

四、指導寫字

①屏顯要求會寫的12個字,先讀讀,再組詞。

②請學生做小老師,指導寫字。

這12個生字,你哪個字寫得最好?請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給大家看,再談談寫好這個字的經驗。

③學生寫字寫詞。

先把生字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詞語抄寫一遍。

第二課時

一、複習

①聽寫詞語。聽寫後同座互相批改。

②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交流感悟

①組織學生交流上節課自主閱讀的感受。

你對哪些內容最感興趣?又有什麼感受呢?

②教師相機出示以下句子,引導學生體會。

A、回家途中,孩子們興高采烈。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

可引導學生抓住“沉默不語”來質疑、釋疑。

B、讓學生充分地讀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婭善良、仁愛的品質。

③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師生互相合作釋疑。

三、總結全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很感動,請你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四、佈置作業

①抄寫自己喜歡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個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婭,請你替那個小女孩給金吉婭寫幾句感謝的話。

板書設計:

31、給予樹

金吉婭:沉默不語、難過

媽媽:擔心、生氣、被感動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15個生字,掌握生字新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4、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特點觀察的方法。

2、體會課文中用詞準確、生動的優美句子。

教學難點

文中介紹的景象及動物、物產等,學生不夠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去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學生自由回答。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遊覽,美麗的小興安嶺。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板書:《美麗的小興安嶺》。

師:這個“興”字啊,讀一聲,來一起讀讀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2、師: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簡單說說四季的景色。

例:我知道了小興安嶺的四季的景色十分優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師:從你說的過程老師聽出來了,這篇課文是按照——

提示: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的

師板書:春夏秋冬。

師:通過你的預習,你還知道了什麼?

生答,例:我知道了小興安嶺的樹木非常多,種類也非常多,夏天的野花很好看……

3、師:你們的收穫還真不少,你們知道嗎?

播放媒體資源的課件中的“小興安嶺”,並對小興安嶺做介紹。

小興安嶺:興安嶺山脈的東段,在我國東北黑龍江省的北部,是我國重要林區之一。長約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爲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個山脈分佈着溫帶針落葉和闊葉混合林。它與大興安嶺、長白山同是我國最大的林區,它們集中了全國木材儲積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東北虎等珍貴的動物。林地上生長着人蔘、烏拉草及其他珍貴的藥材。學生看課件並聽老師的介紹,談自己的感受。

師:帶着你的感受,再來讀讀課題。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師: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正等着我們來欣賞呢,快打開課本,讀讀課文吧,知道讀課文的要求嗎?

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師:那就按照你們知道的要求開始讀吧,把生字詞圈出來,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書。

三、教學字詞

1、小黑板出示生字詞,指名讀,糾正讀音。

開火車讀,齊讀。

2、指導學生記憶字形

“酸”字是左右結構的,左邊“酉”字旁裏面的一橫不要丟,右邊的第四筆是“點”不是“捺”。“獻”字的左邊的“南”字裏邊是兩個短橫,不要少一筆。

“射”字注意左邊“身”字變形。

“脆”字右邊第三筆是“橫”,不是“橫鉤”。

“刮”,注意與形近字“亂”區分開。

“鼠”字共13筆,第8、9、11、12筆均爲“點”,不是“橫”。還要注意“臼”字的筆順,6筆寫成。

3、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抽出:就是長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體裏。課文中小興安嶺的霧很濃,範圍跟森林一樣廣,整個森林都沉浸在霧裏,所以作者把濃霧比作液體,用“浸”來形容霧中的森林。

蔥蔥蘢蘢:指樹木枝繁葉茂,長得非常茂盛。

四、練習朗讀

1、指名分段朗讀,糾正讀音。

2、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朗讀課文”,更正讀音。

五、整體感知

1、師:請小朋友默讀課文,想想小興安嶺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

默讀全文,班上交流讀後感受。

例:①小興安嶺非常美麗,動人;

②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

③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迷人;

④小興安嶺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⑤小興安嶺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2、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1)“綠色的海洋”指的是什麼?

提示:指的是小興安嶺樹的數量、品種極多,樹的面積之大,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垠,一望無際,從“數不清”一詞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2)指導朗讀:小興安嶺上生長着各種各樣繁茂的樹木,幾百裏連成一片,像綠色的海洋,這該是一幅多麼壯觀的景色,一望無際,一碧千里。讓學生帶着對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讚美之情,朗讀這一段。

3、讀課文2—5自然段,感知四季美

(1)作者都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請用“____”畫在書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填寫表格。

季節 描寫的景物

春 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 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秋 白樺、櫟樹、松柏、落葉、山葡萄、榛子

冬 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4)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讀讀。

六、拓展延伸

1、蒐集有關小興安嶺地資料閱讀、交流。

2、課後可憑自己的想象,畫一畫小興安嶺的美景,做小興安嶺的宣傳畫。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在上節語文課中我們共同遊覽了……

生:(齊)美麗的小興安嶺。

師:遊過之後相信一定給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課前老師讓你們蒐集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並幫我做幾幅有關小興安嶺的宣傳畫,你們做了嗎?

生答。

師:誰願意到前面爲同學們展示一下。

生展示畫,並簡單介紹。

師:你們畫得真是太好了,從大家的畫中你們感受到什麼?

生答。

2、師:今天老師也特意爲大家準備了小興安嶺的風景圖片。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播放媒體資源中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

學生欣賞風景。

師配樂簡介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來了,給小興安嶺披上了綠裝,溪水歡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腦袋,似乎想告訴人們什麼似的。夏天,樹上的枝葉綠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將天空遮得嚴嚴實實的。花兒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處一片金黃,落葉跳起迷人的舞蹈,慶祝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冬爺爺趕着馬車也來到小興安嶺,踏上鬆軟的白雪,去尋找小動物們的足跡。

二、細讀課文

1、師:我看到同學們已經陶醉在小興安嶺的美景之中了。小興安嶺這麼美,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是生機勃勃的春天,還是果實累累的秋天?是欣賞夏天的枝葉繁茂,還是欣賞冬天白雪的皚皚?簡單說說原因。

學生各抒己見。

2、師:課文以它優美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風光,請同學們根據學習提示學習2~5自然段。

出示學習提示:

(1)喜歡哪個季節就去讀相對應的段落。

(2)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找出欣賞或感興趣的景物,並用喜歡的方式(朗讀、繪畫、表演、理解詞語等)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3、自己先思考,然後小組交流討論。

三、深入讀文

師:你最喜歡哪個季節?

生說自己最喜歡的季節。

春天:

1、師:我們先一起走進小興安嶺的春天,誰願意當小導遊給我們介紹?

指名讀第2自然段。

師:小導遊介紹的好不好?聽了小導遊的介紹你有什麼問題或感受都可以說出來,我們在座的每名同學也都可以以導遊的身份來爲大家解決疑難問題?

重點指導:爲什麼說“抽出”新的枝條而不說“長出”新的枝條呢?

提示:儘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選用了“抽出”一詞,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十分生動形象,試想隨着春天的到來,萬物復甦,曾幾何時,筆直的長長的枝幹上都不約而同地生長出鮮嫩的枝條,多麼神奇啊!因此,作者在這裏用“抽出”一詞不僅寫出了枝條生長的現象,而且把生長的速度之快也描繪出來了,令人覺得貼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長出”一詞,就未免顯得直白,缺少情趣。

2、師:還有哪兒可以看出春天到了呢?

提示:“山上的積雪……匯進小溪”。 “小鹿在這溪邊散步......”

師:“小鹿在這溪邊散步......”,這裏作者用的修辭方法是?爲什麼這樣寫呢?

提示:擬人。“散步”、“欣賞”,這本是描寫人的神態的詞語,作者用來描寫小鹿,說明作者對小興安嶺中的樹木、動物都充滿了喜愛之情。同時這些句子的描寫,也使我們看到了春天給小興安嶺帶來了溫暖的春意。

3、師: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當春天來臨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呢?

生答,天氣變暖,春風很暖和等。

師:這段話想一 想應帶着什麼樣的語氣讀?

提示:輕緩。

師:誰能有感情的讀一讀?

指名多生進行朗讀。

夏天:

1、師:送走了春天我們又迎來了小興安嶺的夏天,誰願意做導遊爲大家介紹夏天?

指名讀第3自然段。

2、師:你喜歡這段中的哪個句子?爲什麼?

學生說喜歡的詞句。

例: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早晨,霧從山谷裏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裏。”

師:夏天樹木的特點是——蔥蔥蘢籠,(板書‘蔥蔥蘢籠’) “蔥蔥蘢籠”是什麼意思呢?

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蔥蔥蘢蘢”是講樹木長得非常茂盛。

師:這句話中爲什麼要用“封”字,用“蓋”字行不行?

提示:“封”字既形象地表現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嚴的景象,也顯示出樹木在夏天生長的勃勃生機。“蓋”字有由上而下覆蓋的意思。而小興安嶺樹木繁多,枝葉不僅是將上面的天空遮蓋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間都被濃密的枝葉封閉得嚴嚴實實,因此這個“封”字用得恰到好處,再次照應前文的樹多得就“像綠色的海洋”。

3、討論“浸”和“罩”哪個詞用得好?爲什麼?

“早晨,霧從山谷裏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裏。”

“早晨,霧從山谷裏升起來,整個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濃霧裏。”

提示: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沒在液體裏。小興安嶺的霧很濃,而且是從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開來的;範圍跟森林一樣廣,逐漸使整個森林都沉沒在濃霧裏。但“罩”是扣蓋、覆蓋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內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濃霧比作液體,用“浸”來形容霧中的森林,十分確切。

4、師:爲夏天增添色彩的還有——

生讀:草地上盛開着各種各樣的野花……大花壇。

師:花一直是美麗的象徵,各種顏色的花聚在一起當然美麗。我們帶着最美的語氣齊讀這句好不好?

生齊讀此段。

秋天:

1、師:轉眼夏天又已悄悄走過,我們又迎來了小興安嶺的秋天,誰願意做導遊?

指名讀4自然段。

2、師: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最美?爲什麼?

學生找出優美的句子,說自己的感受。

例:(1)我找到的美的句子“秋天……”我想在一片樹林中,既有黃色又有綠色,它們相間在一起一定會很美。

(2)我認爲這個句子也很美“秋風吹來……”這裏“飛舞”一詞用得很好,有動感,有美感,使人感覺像紛飛的彩蝶。

(3)我喜歡“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等名貴藥材”這句話,我感覺秋天的森林是最無私的,因爲它賦予了我們香甜可口的果實,所以我愛它的深沉,愛它的無私。

3、師: 是啊,小興安嶺不但有景色美,而且有奉獻美,它的美麗和富饒是聯繫在一起的。誰能用讚賞的語氣讀一讀小興安嶺秋天的景色?

指名讀,評價,自己有感情的朗讀。

冬天:

1、師: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興安嶺的冬天,誰能做導遊?

指生讀第5自然段。

2、師:欣賞了小興安嶺冬天的景色,有什麼感受?

生答,雪大、有趣等。

3、師:作者在描寫小動物的時候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爲什麼這樣寫?

提示:擬人。賦予動物人格化的描寫,顯得生動而富有情趣,表達出作者對自然界的喜愛之情。

四、總結全文

1、師:現在我們已經遊覽了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有什麼感受呢? 你想說些什麼呢?

生答。

例:小興安嶺的景象太誘人了,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小興安嶺樹這麼多,我想說小興安嶺你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師板書)

師:你想帶着什麼樣的感情來說這些話呢?

生:驕傲、自豪、讚美。

師:下面讓我們帶這這種驕傲、自豪、讚美感情一起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

2、師:本文作者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呢? 這個問題老師想留給同學們完成,有問題嗎?

學生討論後回答,師板書 總——分——總。

師:看來,今天的遊覽大家收穫不小,最後,讓我們再感受一下小興安嶺迷人的風光,在欣賞的過程中如果那些景象與你課前收集的資料有關你就站起來爲大家介紹好不好?

師再次出示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圖片,生介紹。

五、佈置作業

1、把本課好的詞語和句子積累在你的佳詞佳句本上。

2、作者通過細緻觀察,抓住小興安嶺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進行生動、具體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學習本課特點寫景物的方法,去觀察校園內的花、樹……寫一寫。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樹木嫩綠 春水漲滿

夏 樹木茂密 野花盛開 美麗的花園

綠色的海洋 秋 落葉飛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寶庫

冬 積雪覆蓋 野獸進洞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簡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了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三隻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深受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的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城實和天真。

通過言語和行動的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選編這篇課文,主要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動物的教育。

二、學情分析

本文篇幅較長,難度的句子和詞語較多,文章中有幾個生字是平常不常見的,很容易讀錯,部分詞語的意思比較抽象,給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加了難度;列寧的循循善誘學生也不易領會。《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結合我們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此本課的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的朗讀,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麪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難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五、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題,激發興趣。

1.出示列寧的照片,指名學生談談對列寧的瞭解。

2.學生交流後,教師簡介列寧。

3..出示灰雀圖,板書:灰雀。 師:我們來和這隻灰雀打打招呼吧。齊讀課題三遍。

指導書空“雀”

師:灰雀爲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爲了這隻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什麼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美美的去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初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學習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婉轉、麪包渣、誠實”,。

3.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師適時指導。

4.生自由讀,以小組爲單位賽讀課文,互相評價,幫助。

5.分角色朗讀課文。

6.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那幾個自讓段是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設計意圖:養成讀書自學的好習慣。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讓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讓段。說說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2.課文是怎樣描寫三隻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讀,體會灰雀的可愛。

藉助多媒體,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列寧喜歡灰雀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指導朗讀,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

4.齊讀課文第一自讓段。

5.就是這樣惹人喜愛的灰雀,第二天,那隻胸脯深紅色的灰雀竟然不見了,它到哪裏去了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並積累文中的詞語。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 .分組出示“渣、胸、脯、惜、低、誠” “郊,步,或,散,敢,者”

2. 說說這些字有什麼特點?你是怎樣記住這字的。

3. 指導書寫。第一組強調左窄右寬,第二組強調“或、步、者”。

4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 學生作業講評。

設計意圖:養成正確,規範的寫字習慣。

五、課堂作業

1. 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1) 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預料的相符。 ( )

2) 令人惋惜。 ( )

3) 擡着頭向上看。 ( )

2 書寫生字並組詞。

設計意圖:鞏固字詞的學習。

板書:

兩隻粉紅 一隻深紅

三隻灰雀 惹人喜愛

來回跳動 婉轉歌唱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聯繫上下文,讀懂課文中的語句。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三隻灰雀在枝頭唱歌,跳躍的畫面。

2.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多麼惹人喜愛。列寧每天都來這兒散步,和他們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寧發現風有一隻灰雀不見了,那隻灰雀去哪兒了呢?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讀課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幾段話是列寧講的,那幾段話是小男孩說的?找出來。

2.灰雀不見了,列寧的心情是怎樣的?(急)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指導朗讀。

3列寧看見了一個小男孩,他對小男孩說了什麼呢?

出示:1 ) .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2) 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3)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4)會飛回來?

細細讀這些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指導朗讀。列寧的關心,惋惜,焦急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字來概括,是什麼呢?(板書:愛)

4.聰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兒了呢?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呢?說一說。

出示:

1) 沒……我沒看見

2)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3)一定會飛回來。

細讀這幾句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嗎?指導朗讀。

5.小男孩爲什麼要捉這隻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麼不同?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列寧的愛是給小鳥自由,小男孩的愛卻奪去了小鳥的自由,列寧纔是真正的愛鳥。

6 分角色朗讀課文的3---10自讓段。

設計意圖: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出示灰雀在枝頭歌唱的畫面。在列寧真該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有在枝頭歌唱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11---13自然段。

2.讀了課文,你有什麼疑問嗎?

學生質疑,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願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3.朗讀課文最後三個自讓段。

設計意圖:感受孩子的誠實,列寧對孩子的愛。

4課堂練筆: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那隻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麼呢?請在課本的空白處寫下你的“三言兩語”。

2) 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

1.這個故事寫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感動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時改正了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個別交流。

設計意圖:聯繫實際,拓展知識。

五、課堂作業

1.讀一讀,寫一寫。

1)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我從“……”體會到

2)“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我從“一定”和“!”裏推測出男孩當想什麼?

2.摘抄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 認識“麻、症”等10個生字。會寫“願、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願意”等16個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課前準備

1、 展示屏。

2、 蒐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時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聽過掌聲,有此掌聲是你給別人的,有些掌聲是別人給你的。掌聲響起來,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自由說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掌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學習一讀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學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2、 學生二讀課文(和同座合作讀),可以每人讀一節,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3、 學生三讀課文(指名讀或開火車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後請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

4、 學生四讀課文(默讀),想一想:課文圍繞掌聲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的變化

1、 屏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內容,讓學生自由讀,讀後說說英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 屏顯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內容:指讀,讀後讓學生說說這時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聯繫第一自然段,理解“憂鬱“的意思。)

3、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和第四兩個自然段。

4、 課文讀到這兒,你有什麼疑問呢?

引導學生提出:英子爲什麼會有這麼大變化呢?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後,可作爲下一階段學生自主閱讀的目標。培養學生邊讀邊疑邊悟的能力。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9掌聲

四、指導認字和寫字

1、 屏顯本課的生字。

2、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

3、 引導觀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姿、勢、吞、烈、普”這5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4、 學生練習寫13個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指點。

五、拓展活動

學生繼續蒐集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和諺語。

第 二 課 時

一、複習提問,明確閱讀目標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

(英子爲什麼會有這麼大變化的呢?)

二、精讀課文,自己釋疑

1、 學生自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帶着以上的問題自讀自悟。

要求學生在文中勾勾畫畫,可以適當地寫一點讀書感受。

2、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教師提出討論的要求:

分工明確:組長負責,確定代表小組發言的人。

人人蔘與:要求每一個人在小組內都發言。

3、 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餘成員可以補充。

學生髮言的要領主要是認識掌聲對英子的幫助,談從兩次掌聲中體會到了什麼。

4、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學生自己先練讀。

b.然後展示朗讀水平,可以進行賽讀,挑戰讀。

學生讀後,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哪個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三、拓展延伸,加深認識

1、 屏顯英子信的內容:“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爲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

a.學生齊讀這段話。

b.聯繫全文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2、 生活中,你得到過掌聲嗎?當時有什麼感受呢?你給別人掌聲嗎?當時又是怎麼想的呢?

3、 學了課文,又談了那麼多,還想對自己或別人說些什麼呢?

四、抄寫詞語

先讀、記,再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交流蒐集的名言,背誦積累

1、 你搜集到了哪些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呢?

2、 組織學生交流。

3、 讓學生讀讀背背這些名言或諺語。

六、實踐活動

假如你的一個好朋友考試考得不好,他很難過,請你寫一兩句鼓勵他的話。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1)先複習《蜜蜂引路》一文,預習本課,進行聯繫比較學習。

(2)學習生字詞,能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

(3)在熟讀,分角色讀文的基礎上,學會用心觀察周圍事物,認真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用心觀察周圍事物,認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人是怎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發現駱駝的特徵的。

三、教學難點:

學會初步的分析、推理,瞭解故事發展的順序,啓發學生思維、想像,對學生進行觀察與思維的訓練。

四、課前準備

師生分頭蒐集一些測試觀察能力的.圖片,也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老師這裏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③教師導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現的。《找駱駝》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二、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①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②學生根據提示思考課文內容。

A、老師出示問題。

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後,是怎麼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B、教師提出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C、學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讓幾位同學把尋找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D、然後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漸補齊。

三、根據線索,比較異同

①啓發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後的表現,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先在小組裏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交流要點:

a、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後,可能因爲心急,到處亂找,結果沒找着。

B、這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現了路上的駱駝腳印、腳印的深淺和方向、路邊的蜜和米,以及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牙齒印等。

這位老人還能根據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於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③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麼?

四、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①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後開展角色朗讀,並互相評議。

②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板書設計: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跛

路左邊蜜右邊米馱着蜜和米順着腳印找

啃過的樹葉齒印缺牙齒

用心觀察,認真思考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繫,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2、理解詞語:商人、至於、究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反覆讀和理解老人前後的對話,從後面的對話證實結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果。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爲什麼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麼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件:駱駝在沙漠上走的片斷。師介紹:駱駝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運貨,可離不開駱駝。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駱駝的'一篇課文。

二、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質疑,導入新課。

2、初讀課文。(自由讀)

3、按自然段讀,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商人此時的心情怎樣?你現在就是這個商人,你會怎麼做?會遇到那些困難呢?

4、具體學習課文。

(1)當商人問老人的時候,他們說了什麼呢?同桌同學分角色讀(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讀。

如果你是商人,聽了老人的話,心裏會怎樣想?

指導朗讀(隨機指導老人的話,與商人越來越緊張、急切的語氣)

(2)老人把駱駝的樣子說得這樣具體,又說不知道駱駝在哪,你這位商人會怎樣想?

指導朗讀商人的話,讀出生氣、質問的語氣。

(3)老人說的是不是真的呢?請你自己讀讀第10自然段。

老人說的是真的嗎?他沒看到駱駝,爲什麼對情況知道得這樣清楚呢?誰能爲在座的商人解釋解釋。

(4)結果怎樣,齊讀第11自然段。

5、小結。

(1)學過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2)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點撥。

板書:

16、找駱駝

左腳跛

左馱蜜 右馱米 觀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顆牙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聯繫上下文體會重點句的意思。

2、默讀課文,體會“我”和老人互相關愛之心,懂得對人要有真誠的愛。

教學重點:

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之心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教學難點:

聯繫語境體會結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爲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施主”,直奔重點進行質疑。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板書:施主)什麼是施主?昨天我們已經查字典了,誰來說說?(出示:字典中的解釋是:和尚或道士稱施捨財物給佛寺或道觀的人。)聯繫課文內容,說一說本文中施主是什麼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捨財物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稱爲施主。)課文中都誰是施主?(我老人)

2、(板書:真正的施主)大家讀課題。我們已經讀課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誰?你是從課文中哪裏知道的?打開書給大家讀一讀。(指名讀)

3、(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爲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想你有什麼問題嗎?

(2)生質疑,整理問題:

恍然大悟?原以爲?

想不到?

二、細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解疑,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過渡:我們真會讀書,根據這段話提出這些有價值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老是讀這段話行不行?對,提出問題後,我們應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現在我們帶着這些問題默讀課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書上用曲線畫一畫,畫完了再讀一讀。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體會我是施主)

師:爲什麼說自己是施主?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1、(出示課件):

我想,在我們家鄉,一個雞蛋賣4角5分錢。我看到她很可憐,便定了5角錢一個,暗中提高了5分錢。國家不正在提倡“扶貧”嗎?我暗下決心,作爲一項“扶貧”工程堅持下去,做一個小施主吧!

(1)看這段話作者用引號給我們重點強調了一個詞語“扶貧”,你理解這個詞嗎?(生說)

(2)小結:“貧”是什麼意思?(貧窮)“扶”呢?(扶助,幫助)我們解釋詞語的時候,把這兩個字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這個詞語的意思了。說說吧“扶貧”什麼意思?

2、(出示課件):

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老人實在可憐,便單方面決定每個雞蛋再加5分錢,一個雞蛋5角5分。

(1)面對我的再次提價,老人是什麼表現?(指名讀)

“僵持”是什麼意思?好,現在誰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樣“僵持”一下?(師生對話)引導:我是老太太,你怎麼做?……我們都不肯退一步,這就叫?(“僵持”)我們互不相讓這就叫?(“僵持”)

(2)輕聲讀讀這兩段話,想一想我爲什麼要單方面兩次提高價錢?(1、老人可憐2、扶貧)

3、你從哪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隻雞生活。

(1)是這句嗎?孩子們都來讀讀這句話,看看這是個怎樣的老太太?

(2)讀讀這兩個句子,說說有什麼不同,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隻雞生活。

賣雞蛋的是個老太太,靠自己養的雞生活。

引導學生:(出示紅字:身體單薄、沒兒沒女)你體會到什麼?把你感受到地讀出來。(指名讀)關於這兩句話的理解,誰還有補充?(出示紅字:就幾隻)“就靠自己養的幾隻雞生活”你體會到什麼?讀出來。(指名讀)

帶着你的體會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4、就爲這樣一個可憐貧窮的老人,我願意多花一些錢去買雞蛋。現在你明白我爲什麼說自己是施主嗎?

5、現在然我們輕聲地讀讀課文1——3自然段,體會一下我是怎麼當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體會老人是施主。)

過渡:可是爲什麼又說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麼當施主的?誰找到了?(指名讀)

1、(出示課件):

老人說:“我不是因爲這個價低。這些雞蛋是要賣給學校的那位老師的,人家那麼遠到我們這偏僻的山村裏教書,又那麼瘦。我盼望他胖起來,在這個小學裏長期待下去。孩子們需要他。”

(1)小販那麼高的價,老太太爲什麼不肯買,非要低價賣給我呢?讀讀這段話想一想。

(2)(出示:盼望)換成“希望”行不行?

引導:“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後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麼?(指名說給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來,還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說)老太太爲的是?

(4)引申理解:村裏這麼多孩子,有沒有老太太的?現在你想說什麼?(引導學生說)

(5)誰能帶着你的感受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6)帶着我們的感受自由讀讀這段話。

(三)深入理解重點段5自然段。

1、聽到老人和小販的這一番談話,我恍然大悟,讀,

(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爲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實,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都在幫助老人,向老人施捨。直到聽到老人和小販的談話,才知道從一開始,老人就在幫助我。就在向我施捨。而且她不僅施捨給我一個人,他還施捨給村裏的孩子們,比起我來,她是那麼了不起,所以說,她老人家,纔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讀這段話。

3、現在這些問題你們都明白了嗎?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通過聯繫上下文解決問題。

四、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續寫結尾。

1、孩子們,知道嗎?後來村子裏的大人、孩子、都知道這件事了,猜猜他們會說什麼?做什麼?

2、出示提示:

3、學生寫(5分)

4、展示評價(3人)

五、板書設計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孩子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繫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着怎樣的聯繫?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爲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後四位學生爲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餘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後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讀了本文後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後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板書: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誠實守信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瞭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義,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2、積累名詩、名句。

3、積累詞語,發現其中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區別相同字的不同意義。

2、通過觀察發現詞語特點,並積累結構相類似的詞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性。

2、感受祖國的迷人風景和物產的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前

學生準備:摘錄好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豐富物產的詩歌。

教師:簡易課件一個。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談話導入“我的發現”

1、師:同學們,前面三節課,我們充分領略了祖國山河壯美、物產豐富,也感受了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這一堂課,我們又將深入地感受漢語的神奇魅力。

2、出示兩組句子,請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3、讀了這兩組句子,你有什麼發現?

4、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裏意思不同。

5、引導學生查字典,瞭解“深”和“封”的多義。

海水有深有淺。

深——與“淺”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師還在工作。深——久,時間長。他收到遠方同學的一封信。封——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袋、紙包。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封——密閉。

6、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課文裏一樣,也舉個例子來說嗎?

7、祖國的語言確實神奇,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句子環境中,意思卻會有所不同。你還能舉出其它的字嗎?

8、多音字練習: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句子環境中,意思會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環境中,相同的字還有不同的讀音呢?參{參加人參}數{數學數一數}好{好人好學}難{困難難過}

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裏意思不同

學生查字典瞭解字的多意

學生舉例

讓學生了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義不同,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拓展延伸,開闊視野,感受祖國語言的神奇,豐富。

二讀讀背背

1、請同學們藉助拼音自由讀讀列出的詩句。

2、誰能試着讀詩句?(指名讀。集體齊讀。)

3、結合查字典,請學生試着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4、學生自由地背一背詩句,同桌相互背誦。

5、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

6、哪個聰明的同學發現了這些詩句的特點?(都是描寫景物的)

7、你還記得哪些描寫景物的優美詩句?看誰積累得最多。學生藉助拼音讀讀詩句。

自由背誦詩句。

積累描寫景物的詩句。背誦積累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並能在平時的讀寫中應用。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1、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2、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蒐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學習《望天門山》〗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瞭解李白嗎?誰來背揹他寫的詩?

2、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句,瞭解詩意

1、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2、檢查交流:

⑴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生字:斷楚孤帆亦妝

讓學生讀生字,並幫助正音

⑵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學聯繫課文中註釋,並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⑴學生個人讀悟。

⑵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⑶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⑷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教師範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3、指名朗讀,讀完後,請介紹爲什麼讀得這麼好!

4、引導背誦:這麼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四、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1、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2、默寫《望天門山》。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學習《飲湖上初晴後雨》〗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課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2、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二、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1、藉助拼音初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重點指導:瀲liàn yàn空濛kōng méng

淡妝濃抹dàn zhuān gnón gmǒ相宜xiāng yí

3、讀通課文:如果把這些生字新詞放入詩中,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的朗讀節奏。

4、同座互讀全詩,並相互正音。

三、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1、朗讀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2、體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3、再讀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藉助多媒體的音畫反覆誦讀體驗。

4、學生自由背誦。

四、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1、交流課前蒐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2、舉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自由地說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於表達,爲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說,有條理地寫。教學難點: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讓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秋天,蒐集秋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感悟秋天──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同學們,我們在第三單元學習了四篇描繪秋天的課文,上節課,你們不但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而且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說說秋天的特徵嗎?

2、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小夥伴們放風箏的身影、玩耍嬉戲的場面都讓我們回味無窮。秋天裏紅紅的楓葉,金黃的稻田,清涼的秋雨……這麼美麗的'秋天,同學們想親眼去看看嗎?(出示課件:秋景)

3、剛纔同學們自己描繪了秋天,現在我們又親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時此刻你們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吧!你們能借助手中的筆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出示課件: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4、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一起先來說說秋天吧!

二、說秋天──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1.請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小組交流)。2.集體交流。

(1)誰來描繪一下秋天?聽了這位同學描繪的秋天,你們有什麼感受?(你聽得可真認真!是呀,剛纔那位同學注意用上了咱們平時課文中積累的詞句來說秋天,他多會學習呀!) 誰再來描繪一下秋天?(他觀察得多仔細呀!不僅說出美麗的景象,還體會到了秋收時人們的喜悅之情。)

(2)師小結:(出示課件:這就說描寫秋天時不僅可以寫秋景,還可以寫秋天裏的人和事,及秋天帶給我們的歡樂。)

三、品秋天──評析習作,交流真情 課件出示:出示範文

四、寫秋天──引導習作,抒發真情

1.、同學們,那怎樣才能寫漂亮秋天的美景呢?(出示課件:寫作的方法)

2、秋天的景色的確很美,那現在就請你提起筆,把你心中的秋天寫下來,怎麼想的就怎麼寫,別忘了用上咱們平時積累的詞句,好嗎?

3、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五.小結延伸:同學們,習作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課後,請大家把習作念給家長或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然後根據別人的意見自己改一改。

板書設計: 看圖知中心

觀察有順序

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寫作有條理

用上好詞句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2

教材內容分析:

《一面五星紅旗》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組中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描寫了一名中國留學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動中發生了事故。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下,拒絕了麪包店老闆用國旗換麪包的要求,以自己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尊敬。文本語言內斂深沉,通過“我”的表情和動作的變化來表達內心情感,教學時要通過自讀自悟──移情體驗──朗讀品悟,獲得思想的啓迪。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變化。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我”對國旗的尊敬和熱愛,也體會到麪包店老闆對“我”的敬重和理解。

3.情感目標:懂得尊重和愛護國旗,體會世界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麪包店老闆態度的變化。

難點:學習用外在神態、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聯繫舊知,導入新課。

初讀課文,快樂識字。

整體感知,學習第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帶入情境。

1.數量詞練習:一()新大衣一()麪包一()生命一()愛

2.談話:這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承載着中國人的驕傲、中國人的感動、中國人的自尊,也承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其中一個發生在中國留學生的身上的有關一面五星紅旗的故事。

3.播放課件,師生共同回顧“我”遇到的處境。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先是數量詞的學習,爲了後面的三次選擇做鋪墊。然後,老師就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情境,並採用課件引入,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課文。)

二、從三次選擇中,悟愛國之情。

當“我”飢腸轆轆的走進麪包店後,發生了什麼事呢?自由朗讀課文第4至12自然段,找找你最有體會的句子,寫寫感受。

(一)學生彙報,教師相機品讀句子。

▲飢寒交迫,首次選擇。

1.品“我”首次選擇的句子。

2.體會當時“我”的飢餓。(相機減少板書)

(設計意圖:當“一件新大衣”從黑板上消失時,讓學生體會失去的`滋味,這種遞減的是心情的逐漸沉重,是無法承受的選擇!從不公平的交易中,感受“我”當時的飢餓和無奈。)

▲面對國旗,取捨兩難。

1.品讀“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

①理解“猶豫”,結合動作詞,感受內心的掙扎。

②指導感情朗讀。

2.品讀“我愣了一下,然後久久地凝視着手中的五星紅旗。”

①理解“愣”、“久久地凝視”。

②揣摩“我”的內心世界:“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

③反覆品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悟隱藏其背後的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突顯人文性原則。)

▲最終選擇,令人敬佩。

1.品讀“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①通過“搖搖頭”、“吃力”、“趔趔趄趄”動作詞,感受“我”身體的虛弱。

②仔細品讀,領悟作者選擇時態度的堅定,愛國情感的深厚。(相機減少板書)

③體會用外在神態、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作手法。

(設計意圖:層層深入心靈,從而引發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經過幾次思想掙扎後最後保留的精華,帶給了學生心靈的震撼。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這句話,從中體會“此時無聲勝有聲”用外在神態、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作手法。)

(二)迴歸整體,配樂深情引讀關於描寫紅旗的三段話。

(設計意圖:這個片段,體現了從整體入手,局部指導,迴歸整體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點撥,使朗讀更有效。)

三、從態度變化中,感敬重之情。

1.默讀課文,找老闆態度變化的句子,對比體會。

2.小組交流,品老闆的態度。

(設計意圖:在自讀的基礎上與同伴交流,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通過品讀、對比感受老闆前後態度的變化爲引出重點作好鋪墊。)

3.出示老闆態度變化句子,感受敬重之情。

4.小記者採訪。

(設計意圖:通過重點探究、品讀相關句子,由文悟情,由情賞文,使學生在讀、思、議、演中受到薰陶和感染,並且抓住文中的空白點進行語言訓練,努力創設紮實的語文課堂,突顯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原則)

四、總結提升。

(設計意圖:總結談話,文情交融,感悟昇華)

五、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同學們,你們又曾經在哪裏看到這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

2.課件再現五星紅旗在各地高高飄揚的圖片。(背景音樂《紅旗飄飄》)

3.小練筆。

(設計意圖: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學生在感人的氛圍和愛的旋律中,深刻地領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隨筆練習,在學生真正地感受濃濃的愛國之情後,從而生成自己的愛國情,既可以提升情感,又可以提高學生寫的能力。)

六、作業。

1.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2.推薦閱讀《五星紅旗的故事》。

(設計意圖:課後的習題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進一步滲透愛國之情。)

七、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板書呈逐層遞減的態勢,黑板上剩的內容愈來愈少,突現課文中震撼心靈的愛國之情。我力求突出課文重點,用國旗和心形圖案形象地展示“愛國”的主題。)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25個生字

2.通過多元的識字方法,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猶豫、赦免、稚拙”等詞語的意思

重難點

1.會認、會寫生字,理解新詞意思。

2.通過多元的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辦法

1.用開火車讀、搶答、遊戲等方法理解詞語、熟記生字。

2.用小組賽PK賽的形式識記字形。

教學流程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走進《掌聲》和《一節特殊的課》兩課文,同學們可以盡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並自學生字。爭當記字“小明星”師板書課題

二、讀文識字,培養能力

1.學生默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詞語和生字

2.組內交流,互學互助展示詞語,理解意思,不懂的詞查找詞典、字典互考認字,互助組詞

3.彙報展示,多元認讀

(1)生彙報字詞(師板書)

(2)學生齊讀,指讀,輪讀字詞並組詞,強調多音字字音

(3)搶答詞語的意思(優者獎星)

4.板前檢測,認字注音

(1)開火車式給讀字注音

(2)學生

5.識記字形,爭奪明星

(1)學生彙報記字方法

(2)評出“記字小明星

三、重點指導,關注書寫

(1)找出易錯的字“圈、英、刷”

(2)書寫時主筆的定位。

(3)學生書寫在寫字本上

四、作業,書寫寫字書

教學反思

《掌聲》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子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由原來的憂鬱自卑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讚美了同學們的善解人意,也說明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地關心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

課文是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的,情節感人,描寫細緻。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在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中,我注重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小英的同情和對小英改變後的開心心情,通過這樣的對比讀,無疑爲後文學生解讀“掌聲”的魔力和魅力蓄積了更多的精神能量。在感悟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通過設計自讀重點段,談體會;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再讀重點段,指導朗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此外我還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通過抓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用“小英此時在想些什麼?”去引導學生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又如在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我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敘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用:“如果小英此時就在我們班級裏,你想通過掌聲和目光對她說些什麼?”“小英聽懂了你的掌聲嗎?”的等情境將學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最後,在理解課文後,我邊播放音樂邊讓學生回憶自己曾經有沒有得到過別人這樣的掌聲和給予別人這樣的掌聲,文章內容得到昇華。

這堂課下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時間安排的不夠緊湊,以至於最後顯得有點慌亂,“有話沒有時間說”,這就說明我前面部分講解的過於細緻,理解的過多,而讀的卻很少。只是引導學生細細的品味小英的心理變化過程,只是領着學生把內容讀了過去,而沒有細細的品讀。這也就導致了前半部分讓學生說話的時間長了些,課上時間安排的不夠合理。另外,學生的朗讀訓練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學生讀課文感情不夠深入,拖音現象嚴重,有待訓練。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4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餘生活。

2、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3、向課餘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後的課餘生活,且認真執行計劃。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教學過程: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瞭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祕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餘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餘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後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餘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餘生活:自己在課餘都做了什麼事,有哪些收穫和感受?

a.可以講講課間課後同學間開展的遊戲、娛樂活動;

b.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製作、小發明、調查考察活動;

c.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麼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e.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夥伴或家人外出遊覽、休閒獲得的新發現、增長的新見識;

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共同評議。

a.就剛纔幾位同學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餘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餘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餘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餘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後達成共識:看誰的課餘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餘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b.評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穫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啓發大的同學,教師頒發“課餘生活之星”獎章。

c.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餘生活之後自己的打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發現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別。

3、 讀“認”,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麼發現,讀不準的字可同桌相互請教。

2.指名朗讀,要求橫着逐行讀。

師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幾位後進生讀讀,然後齊讀鞏固。

3.比賽:誰的眼力準,發現獨特正確。

交流各自的發現。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學生還會發現,這同一個字在讀音不同的情況下意思也不一樣。如有這樣的發現該大力加以鼓勵表揚,並且引導其說說不同的讀音情況下的字義。

4.齊讀鞏固。

讀讀認認

1.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藉助注音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有什麼共同之處。

這一題中除了後兩組“窮——穴”外,其餘的每組中兩個字讀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這一題中每組右邊的字都是左邊的字的一個偏旁。4.齊讀鞏固。

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3、積極參與展示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積極參與展示活動

教學過程:

讀讀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要讀一首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小兒垂釣》。教師範讀

2.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把一位垂釣孩子的外貌、姿勢、環境、神情勾勒得生動傳神,躍然紙上。請大家各自試着讀一讀,不認識的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模仿老師的樣子,讀準韻律。3.朗讀比賽。指名朗讀,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韻味。4.師生合作,表演古詩短劇。

教師準備荷葉、漁竿、竹簍等道具。學生演稚子垂釣,教師演路人,詩句作臺詞,師生演練後可再請學生合作演練。

5.競賽背誦。爲先背出的學生髮獎品。

展示臺

1.課前觀察展示臺中的圖片,閱讀學習夥伴的話,小組內交流各自展示什麼內容,以什麼形式展示;共同討論,互相協作,考慮本小組採取何種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協商統一後分頭準備。

2.班長或學習委員瞭解各組的展示準備,協調展示情況。

3.舉行“多彩的課餘生活”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後參觀學習。

4.評選最佳展示組,視情況評選“惜時獎”、“毅力獎”、“才藝獎”、“創造獎”、“能手獎”、“勤勞獎”等個人獎,教師頒獎。

總結:你有什麼收穫?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鍊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餘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麼事

2、交流自己有什麼收穫。

3、交流有什麼感受。

4、講講今後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餘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帶上各自與課餘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餘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範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着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着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

背誦古詩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會在默讀中思考,在朗讀中理解小男孩買黑色氣球的心理活動,理解賣氣球老人那段話的含義。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認識到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自信。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在默讀中思考。

教學難點:

從老人與小孩的對話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領會老人那番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卡、燈片。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交流,導入課題。

1.高老師用和“我”約定的祕密,讓“我”找到自信,並“照亮我快樂的童年”,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今天老師和大家再來學一個關於自信的故事。板書課題:自信。

2.齊讀課題。

二、指導初讀,感知課文。

1.讀好一文章有什麼要求?(正確、流利。)怎樣才能讀得正確、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覆讀?(難讀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

2.學生按要求自讀、教師巡視。

3.表揚讀書認真的學生,出詞卡投影,指定三個學生讀,準備後齊讀。特別注意平翹舌音、前後鼻音的讀音。

A組:

膚色關鍵貨車是否基礎驚訝

B組:

著名一窩蜂一件事興高采烈

色彩豔麗膚色拖驚訝

4.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觀察B組中帶點的生字,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如與熟字比較,記字形:蜂——峯:“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膚色的“膚”。

5.指導寫字。

a.讓學生觀察8個會寫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說說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左中右結構。

c.小老師講經驗:各類字該怎麼寫。

d.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e.鞏固檢查,適當展示習字作業,點評進步學生。

三、檢查朗讀。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節輪讀(快的兩遍交換)。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讀,隨機正音,面向慢生(朗讀稍吃力的學生)。

3.師點評。

4.解詞體會。

(1)聯繫上下文多想想有助於理解詞語意思,不信試試。

(2)不理解的詞畫下來,默讀,用上法與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採蜜本”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小組之間比賽,認讀生字(要求:讀準音、聲音亮)。

2.上一課大家學了《自信》(板書課題),讀得非常認真,做到了“正確、流利”,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讀得有感情,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理解課文,把課文都讀得有感情。

二、讀文感悟。

1.默讀課文2、3段。(提出默讀的要領:心讀,既不能讀出聲,也不能動嘴脣。)

(1)思考:

a.膚色很黑的小男孩爲什麼偏要買黑色氣球?(自卑)

b.你從哪裏看出他內心的自卑?(相機指導朗讀“公園的角落裏……羨慕……不敢……”。)

c.他爲什麼會自卑呢?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膚色很黑”“拖着殘疾的.腿”)

(2)相機介紹:在當時的美國,存在膚色歧視即種族歧視。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時候嗎?聯繫生活實際體會。設想你就是這個黑人小朋友,你會怎麼想?指導朗讀。

2.朗讀感悟,重點突破,學習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記住,氣球能升起,不是因爲它的顏色和形狀,而是因爲氣球內充滿了氫氣。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

a.指名朗讀。這話是誰的話?(賣氣球的老人說的。)

b.你知道賣氣球的老人爲什麼要說這些話嗎?(他看出了這個小男孩的自卑。)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到課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老人驚訝地看了看小孩”;聯繫到前文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追逐着這些色彩豔麗的氣球”。)

(2)分角色朗讀老人的話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讀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帶懇求”的語氣、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溫和”“驚訝”的語氣。在朗讀中再次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a.指名讀,並點評:誰能勝過他?

b.個讀,自由讀,體會小孩自卑膽怯的心理。

c.分組朗讀4、5自然段。

(3)再讀老人的話。

a.找出老人說這段話的態度。(老人一邊眯着眼睛看着氣球上升,一邊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小孩的頭。)

b.老人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勵小男孩。)

c.邊讀邊悟:讀老人的話,你明白了什麼?(前一句,揭示了氣球升起的原因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而不在於它的顏色和形狀。這裏隱含着一個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後面一句,老人推論出“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如果人是氣球的話,那麼升起來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氫氣一樣,是成功的關鍵。)

板書:氣球——人升起——成功氫氣——自信

d.指名讀,齊讀。

3.默讀最後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對比體會。

討論:作者對老人的話爲什麼會“至今難忘”?(不僅因爲老人的比喻生動、準確、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經歷證實了老人的話是正確的——從一個有殘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長爲著名的心理學博士。)

4.。談談你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

三、實踐拓展。

小組合作: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演出。

在編演時,教師提示:劇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還有一羣活潑的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玩色彩豔麗的氣球。他們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還有對小男孩的輕視。在表演中,再次體會感悟理解課文。

四、作業設計。

1.採訪你的家人、老師或有成就的人,請他們談談自信在人生經歷中的作用,並以此爲主題編出一份手抄報。

2.將你自己學習經歷中印證自信與成功關係的事例,講給家人或同學聽。

3.閱讀《尼克松敗於不自信的故事》《小澤征爾勝於自信的故事》。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7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二)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瞭解句與句的聯繫,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德育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二)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樑。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3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麼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衆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於何人之手?大橋建造於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麼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出示生字詞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理解生詞。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築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繪製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衝破。

3.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詞卡讓學生讀。

5.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後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爲什麼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着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後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爲什麼趙州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於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後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瞭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

(1)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麼?(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州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是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2)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3)這樣的橋有什麼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衝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板書,既……又……]

(4)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麼?(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後講了橋的優點。)

導語: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2.深刻理解語言。

(1)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3)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的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5)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幹的.………)

導語: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讚美橋的同時也在讚美誰?(讚美建橋人,讚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讚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麼雄偉,那麼堅固,真不愧爲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樑。

2.擴展。

出示投影片:

(1)趙州橋在________省________縣。趙州橋也叫________橋,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趙州橋爲什麼會世界聞名?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2)描寫了龍的幾種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麼特點?接着學習第3自然段。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後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麼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後邊內容的關係。(第1句的第2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它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麼?(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着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於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後,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這段裏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2)這3幅圖案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3)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爲什麼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圖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麼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爲雕刻的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遊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爲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8.朗讀訓練,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樣寫橋的美觀的(對照板書:先概括寫橋很美觀,然後具體寫欄板上圖案很精美,又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最後寫所有的龍真像活了一樣。)

10.按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理解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幹,歷史遺產。

智慧:聰明。

才幹: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

3.造句練習:參加,而且。

(四)總結、擴展。

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樑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築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多麼深遠。

(1)朗讀全文。

(2)背誦2、3自然段。

(3)爲什麼說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學習生字的字形。

七、佈置作業

預習第4課《帳篷》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詞。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8

教材分析

本次積累運用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目標

積累格言警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熟讀成誦。閱讀短文《給,永遠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講述具體事例,說出自己對培養美德的看法,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聽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寫出自己對美好往事的回憶。

教學重點難點

講述具體事例,說出自己對培養美德的看法,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聽懂主要意思。

教學構想

逐題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並能在閱讀和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投影片、《釣魚的啓示》《小珊迪》《給,永遠比那愉快》插圖、一張自己喜歡的照片。

教學時間 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讀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讀短文,瞭解主要內容,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

1 導入。你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積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誰願意說一說?這些格言警句你爲什麼記得牢?2 教師示範背誦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導學生讀、背格言警句。

1 讀準字音。

2 注意不讀破句。

3 練習背誦,檢查背誦情況。

三、閱讀短文。

1 反覆閱讀,瞭解主要內容。

(1)初讀短文,瞭解大意。

(2)逐個自然段閱讀,瞭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個自然段的內容連起來說說,抓住短文的主要內容。

2 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高爾基的兒子在島上留下了什麼?

(2)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高爾基認爲要怎樣生活纔會愉快?

(3)反覆讀“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思考:“給”字後面爲什麼加上逗號?“永遠”強調什麼?

(4)聯繫生活實際,談個人感受。

作業設計

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積累運用八

讀讀背背——格言警句

閱讀——給,永遠比拿愉快

課後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行口語交際練習,聯繫課文內容,分銷足壇談自己的感想和收穫。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教師出示《釣魚的啓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的插圖,大家還記得這三篇課文的主人公各有什麼美德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地分別在三幅圖上寫上“誠信”“誠實”“善良”“奉獻”。清同學們根據“積累運用八”中“口語交際”的要求,就這一話題,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組成小組,選擇交流內容。各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聯繫《釣魚的.啓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等課文,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應該怎樣培養美德,可以列舉革命領袖、英雄模範的事蹟,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們學習,還可以就身邊熟悉的人的故事,說說他們身上有什麼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要求:

(1)講的同學先想好內容和順序,要做到語句通順、連貫。

(2)聽的同學要抓住說話人所表達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小組可展開討論。教師巡視,瞭解各小組交流情況。

三、各小組在全班彙報交流。在小組的基礎上,師生評議:哪個小組說的內容最感人,哪個小組表達的最清楚。

四、教師小結。

作業設計

寫一個有美德的人。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從小培養美德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生活中我們應不斷地探索。

教學重點:

1.瞭解船的發展演變過程,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

2.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啓發學生髮揮想象,瞭解船的發展演變過程,培養學生髮憤學習、不斷探索的。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師生收集各種船的圖片。

2.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教學投影片(或掛圖)。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外出旅遊或走親戚時,都坐過什麼樣的船呢?介紹一下吧!

2.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圖片,體會船的多樣與作用。

4.: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國防、經濟等方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那麼,船最初是什麼樣?它又是怎樣發展變化而來的呢?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船。(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範讀)。

2.說說你知道了什麼。(簡單概括課文內容或說己的感受。)

3.輕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在字詞句和課文內容方面,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

4.交流朗讀收穫,互相質疑解疑。

讀準字音:樹幹(ɡàn) 扁(biǎn)平 潛(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應的教學投影片)

蒸汽機: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爲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

軍艦:列入海軍編制,用於完成戰鬥任務和保障任務的戰鬥艦艇和特種艦艇。現代軍艦一般裝有導彈,火炮,魚雷,水雷,反潛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還載有作戰飛機和直升機。

油輪:專門用來運送石油的輪船。

潛水艇:利用水容器裝水排水,隨着水的裝和排,潛水艇也隨之沉和浮。

龐大:巨大。

豪華:特別華麗堂皇。

同桌互讀課文,說說船的發展演變過程:

樹幹——筏子——獨木舟——帆船——汽船——軍艦、油輪、潛水艇……

三、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要求認寫的字:穩、歪、扁、棍、噴、艦。

2.讀一讀,給生字組詞或說話。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穩:左右結構,左邊是“禾”字旁,右邊是“急”字。

歪:會意字,“不正”爲“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兒。

棍:形聲字,形旁爲“木”,指“棍”是“木”做成的;聲旁爲“昆”,與“棍”韻母相同。

艦:形聲字,形旁爲“舟”,指船;聲旁爲“見”,與“艦”同音。

噴:與“憤”比較,“有心真氣憤,有口能噴水”。

4.試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指名板寫、再寫。

5.出示詞語,讀一讀,記一記:漂流、平穩、扁平、藉助、豪華、娛樂、龐大。

四、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用表格或者圖畫的形式把船的演變過程表現出來。

2.讀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隨文識字的情況。

2.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大面積檢查生字詞語認讀情況。

生字:穩、歪、扁、棍、噴、艦。

詞語:漂流、平穩、扁平、藉助、豪華、娛樂。

3.對照自己設計的表格或圖畫說說船的演變過程。

二、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船在各個不同階段,分別有什麼優點和缺點,人們爲什麼要改進它?

2.交流討論:

樹幹:簡便易行,但不平穩。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獨木舟:快、安全、還可以放東西。

裝上船槳: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劃,比較費力。

帆船:藉助風力跑得更快。

輪船:把槳裝在船上的大輪子上,不需要風也能走。蒸汽機帶動輪槳,速度更快。

現代的輪船:豪華的客輪——龐大的貨輪——軍艦、油輪、潛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別請幾個學生演不同階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華客輪,見到最初作爲船的那段樹幹,你會說些什麼呢?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船?你還希望有什麼樣的船?根據你的'需要想一想,動手設計並畫下來,再向大家介紹它的特點和作用。

2.從船的發展演變中,你得到了什麼啓示?(船的發展演變過程是人類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探索。)

四、鞏固練習。

1.你注意過身邊的事物嗎,它們也像船一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請你舉例說明一下。如:書包、文具盒、自來水、電鈴等等。

2.選擇你喜歡並且熟悉的一種事物,想想它是怎樣發展變化的,然後寫下來。

五、實踐活動。

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爲什麼。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圍繞“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個題目,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2、能把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到的資料或看到、聽到的內容,整理一下,寫成習作。

3、讀背十二生肖。

4、運用已經獲得的識字能力,藉助基本字,認識更多的形聲字。

教學重點:

1、讀背積累成語、詞語,體會反義詞用法及農曆年份編排。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筆謳歌中華傳統文化。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評價能力。

教法學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啓發談話法等

教學準備:

及手段十二生肖郵票掛圖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2、生自由簡單彙報。

剪、扎、編、織、繡、雕、塑、繪、刻……

3、傳統文化流傳到今天,可謂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並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彙報交流。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介紹同樣的傳統文化的同學自由組成活動小組2——4人,確定負責人。

2、組內交流,確定彙報方式。

3、集體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小組代表彙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同學可以提問。

4、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哪個小組完成得好。

四、習作

1、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利用口語交際的方式,看到聽到了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紹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資料,要用自己的話來講述。

3、把最想告訴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既可以介紹自己瞭解到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寫開展活動時發生的事情。

4、確定想寫的內容後,想一想打算按什麼順序寫,想清楚怎麼寫才能讓別人讀明白。

5、在交流和評價習作時,可以按照不同的習作內容分類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習作的過程中,增進各小組之間的溝通,並豐富對傳統文化的瞭解。

6、交流之後,可以把有特色的習作集中起來,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五、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麼?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六、作業設計

按照要求寫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