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望洞庭》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望洞庭》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望洞庭》教學設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並說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設計(a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並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二、學習生字。

磨 半包圍結構 磨難、磨滅、磨光、磨損

螺 左右結構 田螺、海螺、螺釘、螺絲

  三、理解詩意。

[註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爲一體。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裏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這裏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簡析]

《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點染,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出來。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和”字下得精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融境界。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流蕩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了讀者。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非常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爲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相映成趣,也就沒有“兩相和”可言了。詩人的視線又從廣闊的平湖聚焦到君山一點。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置山水於方寸之中。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著名詩人。

  第二課時

背誦古詩,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設計(b案)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並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於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

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麼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