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精選14篇)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麼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精選14篇)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1

我有幸聆聽了鄭老師執教的四年級古詩《望洞庭》一課。鄭老師的課恬淡大氣、詩境唯美,淺吟低唱,感悟有方。

這節課純樸自然,意蘊無限。鄭老師輕輕鬆鬆把學生帶進了和諧靜美的洞庭湖。上課伊始,老師和學生交流風景名勝地,又觀看了學生的家鄉——伊通景緻,再欣賞洞庭湖的美景。從而拉近了師生距離、人景感觀、時空差距。接着用平實的語言瞭解學生對這首詩的感知和學習古詩的方法。當看到學生能夠準確地背誦出《望洞庭》、能通過讀再結合工具書初步感知詩意的情況下,我爲鄭老師暗暗緊張,這節課該如何進行?如果停留在感知古詩詩意、熟練誦讀層面上,學生已經具有學前經驗了,在這節課中提升的空間有限了;如果品詞之妙、析句之巧,又會超出學生認知水平。我期待着鄭老師在這種學情(這是第二學段學生學習古詩的典型情況)下,是怎樣在教學中體現課標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的。鄭老師沒有刻意的朗讀指導,而卻又處處感受到她自然無痕的讀法引導。譬如指名讀詩,評價學生讀得字正腔圓;配樂讀,體驗詩歌的節奏美;看圖朗讀,感悟洞庭湖靜謐美。就用語文學習的傳統的手段、基本的方法——誦讀,一次次走近洞庭湖,一次次走進作者情懷,一次次放飛自己想象,一次次走進自己感知的美景中。整個課堂,沒有串講串問,沒有逐句講含義,卻又是通過讀,身臨其境。

古詩詩意是可意會,不能言傳的。鄭老師的課堂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感悟詩意。學生自主學習採用提示的辦法,五分鐘完成個人學習任務“詩人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你從中發現了什麼?”五分鐘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課堂上不再看到老師牽着學生感覺走,而是學生遵循自己思維在體驗。學生四分之一的`課堂時間在主觀自學交流,老師放手,學生才能這樣學得主動與輕鬆。學生在彙報學習成果時的讀充滿個性體驗,語言描述詩意盎然,句句綻放靈動的火花,體現出智慧的表達。

古詩意境是無窮的、意象是美妙的。爲了使學生感知洞庭湖的清幽靜美、青翠宜人,鄭老師適時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積累的平臺:讓學生背誦寫月的古詩,圓月當空、新月如鉤,學生誦讀體驗着月的意象,感悟着人們對月特有的情結,置身湖光秋月、潭面無風的意境中。

古詩的感情是濃烈的,詩人的情懷是深邃的。這節課上,詩讀得輕柔曼妙,誦得沉靜低迴,體驗出了詩人劉禹錫樂觀淡定,心懷天下的情懷。拓展的古詩《秋詞》,是學生感知詩人情懷的又一力作,使有效的課堂內存,獲得了很大的增容。詩言志,歌詠情,古代詩歌的情志濃縮一體,這節課情韻流轉,潤物有聲。

深層的誦讀,自主的探究、放飛的想象,開放的課堂。這節古詩課堂教學,帶給我們的是第二學段古詩教學的範例,是新課改背景下古詩教學要放開傳統的束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自由表達、展現的平臺。古詩的意思、意象、意蘊、意境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悟得,在讀中深化。我們的古詩課堂教學會秉承着課改理念,用有效的方法,感悟無窮的詩境,誦讀經典,傳承文化。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2

剛剛聽了四年級一節古詩教學《望洞庭》。課上王老師先複習學過的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然後從詩題開始,介紹作者,指導朗讀。教師進行了範讀,指導也很到位,學生通過反覆地讀感知詩的境界。劉勰說:“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表明閱讀是先感知語言形式,後理解思想內容。因此,古詩教學的第一步是由字入文,讓學生感知詩文。先疏通文字,瞭解字詞的含義;再理解詩句的意思,掌握詩句的內容。接下來老師制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每句詩的意思,比如“鏡位磨”、“遙望”、“山水色”、“白銀盤裏”、“青螺”等。從整體上理解詩的意境,並讓學生互相說,指名說,分句說,連起來說等形式體會詩的大意。《語文課程標準》在闡述第四學段的階段目標時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教者有機地將詩文結合,培養學生的語感。美中不足的是,課上沒有讓學生在文本里走一個來回,從讀開始,再由讀結束。葉聖陶說:“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與親。”《語文課程標準》在闡述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時指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詩歌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感情飽滿。一位詩人曾經說過,詩歌是“感情火山爆發出來的岩漿”。而感受詩歌的情感美,離不開在“斷讀”的前提下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有感情地朗讀,葉聖陶先生稱之爲“美讀”。

葉老說:“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諸如此類。”通過“美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通過“美讀”,讓學生在抑揚頓挫中浮現出由一連串有意義聯繫的事物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畫面,並通過想象由這種藝術畫面進入詩人所創造的藝術境界。另外古詩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把詩變成畫。唐代被譽爲畫家的大詩人王維說過:“詩中有畫,畫在詩中”。的確,一首好詩,猶如一幅畫面,一幅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理蘊其中的藝術畫面。這種畫面構成了詩歌藝術的形象性。兒童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事物、認識世界的。因此,古詩教學要由文入畫,讓學生感受並理解古詩的形象美。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3

一、注重遷移、積累、感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

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孩子們從讀中發現問題,從而相互間討論思考,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產生美感,產生樂學感。

注重字詞基礎知識的教學,雖然老師講的不多,但是老師的指導表現在細節的指導上。例如:在指導理解詩題目“望洞庭”時,學生說“望”就是“看的意思”,老師追問“怎樣的看纔是望呢?”學生回答:“遠遠的看纔是望的意思”。再如:老師在板演作者“劉禹錫”時,故意在寫“禹”時停了一下,問“禹的最後兩筆是什麼?”同學們馬上注意到了往常最容易寫錯的兩筆。這樣的教學很實際很有效。

教學中學法指導已成習慣,孩子們基本已經做到了“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自主學習的環節中,孩子們邊讀邊思考,有不動的地方畫上了問號,有體會的地方能寫上隻言片語;交流時能積極主動的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反覆的`讀來表達各自的體念以及體會到的詩人的表達方式(比喻方式、色彩的描繪)。

關注學生個性的朗讀,尊重學生獨特的體念。男生的朗讀激情昂揚,女生的朗讀委婉動聽,集體的朗讀抑揚頓挫,充分給予孩子展示自我朗讀的特色。

二、在操作過程中重情趣

古詩詞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觀的畫面中,學生有針對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識,既回憶起了以往學過的“風清月明”、“風月無邊”,又把握了詩文審美韻味與內涵。在積累語言與情感的基礎上,注重對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對古詩的個性解讀,“白銀盤裏一青螺”一句低調處理,更顯示了學生能觸類旁通地創造性思維。

三、“口頭爲語,書面爲文”

寫不止半壁江山,兩根柱子一條龍之說,提升了習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學合理化。在課堂上強調課文對生活的熱愛和練說練筆的積極性。將課後的習題設置成“岳陽樓上望洞庭”的情境練說,有的學生進入了角色,在與劉禹錫的朋友話別;有的利用了蒐集的資料介紹了《題君山》的詩文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把對景色的描摩,詩意的外化活用糾個性的表達中,不正是語文素養的提高嗎?而課首的成語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學以致用。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4

今天有幸參加這次送教交流活動,我的收穫頗多。現在我就來談談我對這李老師執教《望洞庭》一課的膚淺的認識,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懇請名位老師指正。

一、 遵循了教學規律,教學富有層次感

在整節課中,李老師以初讀古詩,整體感知、細讀古詩,入景悟情、賞讀古詩,背誦古詩、拓展延伸,昇華感情來進入教學的,層層推進,一步一個腳印,每個環節要求明確,落實十分到位。

二、 體現了語文以讀爲主的學科教學特色

注重了以讀爲主的語文特色,讀的形式多樣,有範讀、自由讀、默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形式,尤其是學生想象到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時,配樂誦讀出這種感受,效果很好,達到了以讀悟情的境界。

三、 注重了學法的指導

學法指導是我們平日教學中容易忽視的一個方面,在這節課中李老師做得較好。在初讀時就要求學生藉助註釋、插圖、字典來理解古詩大意,這就是在教給學生學習研討的方法;還有在理解詩句時,李老師也指導學生先釋詞再連詞成句的方法理解,這些方法是學生終生受用的。

四、 對學生進行了想象能力的訓練

古詩教學中是少不了想象的,如果老師要把它講透了,講明白了,學生還是心中意會但不會表達出來,這時就讓他進行想象,在課堂中讓學生在想象中進入古詩的意境,跟着老師的.指引想象着說些什麼。剛開始時學生可能想象不夠豐富,如果這種方法用多了,學生的想象能爲就會有較大的發展。

五、 科學有效的拓展

在古詩教學是進行科學有效的拓展是積累,就是廣泛大量地積累語言。課後的拓展目是就引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積累,這項工作是必要的。

當然教學沒有更好,只有最好。這節課中我也有幾個問題和李老師進行探討:

一是板書沒有寫完整。在學完之後是不是要提煉一下這首詩詩人所要達的情感?因爲課標中高年段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我個人覺得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是需要的。

二是在初讀古詩時,首力點應該放在第一個小方面,讓學生讀通讀熟,讀出節奏來,學生只有讀熟了,才能爲體悟情感找好基礎。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5

今天已經請了一天的假,原打算回來了之後就直接進宿舍不上課了。但時間正好,所以還是硬着頭皮上了一節。一節沒有準備好的課。

《望洞庭》是在明月當空的夜晚,詩人經過洞庭湖,記下所見的景象,故名爲“望洞庭”的大意是:湖光秋月輝映,顯得多麼和諧,平靜潭水無風,如一面沒經過打磨的迷濛的銅鏡。那月下洞庭湖蒼翠的君山,從遠處看,就好像在白銀盤裏盛放着的一顆青螺。這是一首簡單易懂的詩歌。

在上這節課時,我先讓學生讀一次詩歌,這些學生都能很有感情並且流利的朗讀。接着我與學生想到交流對詩歌的`理解,藉助課文詞語的註解,學生都能理解了詩歌的意思。我不禁疑問,學生都懂了我應該教他們什麼呢?在這一節的反思中請允許先不追究我沒有準備好的責任。而討論在這樣的一篇課文中,我們老師應該教給學生什麼?

類似的想法最近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毫無疑問這是一羣經過優秀教師引導過的學生,去年語文成績還排在學區第三名。但是今天這堂課上卻有一些學生在講小話,這讓我內心五味雜陳。我後悔沒有準備好就上了這一課,我也在想蒙校長他以前是怎麼樣給這些學生上課的?他又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學生教得這麼優秀的呢?緊接着我又莫名的感到害怕,害怕我不夠優秀而讓這些學生。我爲這樣的一節課後悔不已。

我應該教給這些學生什麼知識?我應該怎麼樣教?蒙校長又是怎麼樣教這些學生的?無數個問號在我心中。除了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備課我還能做出什麼努力呢?我在逃避什麼呢?不能逃避了,不能再猶豫了。從明天開始只要能找到百忙中的校長,我一定虛心的向他請教。路在腳下——一步步慢慢走吧!雷燕帶!

我可愛的學生們,原諒我。一個年輕的教師。老師一定會跟你們一起長大。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6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

《望洞庭》這首詩中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後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後兩個比喻句學生能較快理解。前一個比喻句與往常不同,在平時,我們通常說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這樣的比喻學生就見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沒有打磨過的鏡子,學生就不容易理解了。

教學詩句中的比喻句,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感觸: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教育學生不應該僅僅是爲了考試,而是讓學生真正理解比喻修辭手法的作用。否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養得起來,寫作時運用比喻的慾望和樂趣也將大大減少。

在這首詩中,還具有以下幾個難點:

(1)怎麼樣理解“鏡未磨”;

(2)如何讓學生理解詩中的意境;

(3)怎麼樣讓學生通過恰當的語言將詩中的意境描繪出來;

(4)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爲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爲了解決這幾個問題,我在教學時我作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一、理解“鏡未磨”

首先我先讓學生了解“鏡”。古代的鏡子。不是現在的鏡子,而是用青銅,經過打磨後,可以找出人的影子來,接着,我設計瞭如下的安排: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理解“鏡未磨”的意思,“鏡未磨”是指的是沒有打磨的鏡子,在表面上有一層凹突不平的感覺。然後在進行質疑,作者將湖面比喻成了鏡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覺,那是爲什麼呢?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覺是因爲湖面有細小的波浪在輕輕地涌動,是湖面呈現出層層的波浪,纔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使學生明白了“鏡未磨”的含義。在此教學環節中,通過引導和老師、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解決了這個教學難點,

二、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爲什麼要將“湖面”寫成“潭面”?

在這首詩中,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是詩人認爲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寬闊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呢?在教學之前,我爲了讓學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書“湖面”、“潭面”,讓學生區別哪個大,哪個小,學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後出示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懷。”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學生通過討論,慢慢地明白了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再聯繫詩句,學生反覆地朗讀,理解了詩人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作者將“湖面”寫成“潭面”的原因。

三、如何讓學生理解詩中的意境;怎麼樣讓學生通過恰當的語言將詩中的意境描繪出來

1、在理解整首詩意思時,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形象思維,根據詩句的.意思,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已經學過的課文,開展合理的想象,或者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或者通過畫面頂活動方式,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意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意譯層面上。

2、重視詩詞的朗讀指導,採用多種形式的訓練學生朗讀。在課堂上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的指導,緊密聯繫詩詞的內容和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啓發學生的思考,把握詩中的感情基礎。

在這節課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老師在課堂上講得過多,讓學生髮言的機會很少,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老師爲了減輕學生的負擔,將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自己講了出來,有點將老師的思維強加給學生的味道,學生並沒有自己理解感悟,明白詩中的含義。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加以改進。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7

《望洞庭》。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君山上有許多名勝。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長慶四年(824)秋天轉任和州途中經過洞庭湖時所寫的。

詩人途經洞庭望見了什麼呢?他看見的是一幅寧靜優美的洞庭月夜圖。秋天的朗朗清月灑下如水的月華,湖面上水平如鏡,靜靜的月,靜靜的湖,兩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沉靜、和諧、秀美的景色。爲何今夜如此靜謐呀?因爲“潭面無風”,風平則浪靜,纔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鏡未磨”形像地寫出月光下湖面的'縹緲、朦朧之美,就像古時沒有經過磨拭的銅鏡一樣,沒有鮮亮的光澤。第三行一個“遙望”將我們的視野一下拉向廣闊的八百里洞庭。此時,不僅可以欣賞到洞庭湖面之美,還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水之景。作者展開了奇麗的想象,給整幅畫畫上了點睛之筆,如果把月光下泛着銀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個巨大的白色銀盤的話,那麼,湖中風景秀麗的君山就如同這白色銀盤裏一枚可愛的青螺。過去也有人用“青螺”來表示古時婦女的髮髻,如果把這座美麗的君山比作小婦人可愛的髮髻,也不乏其美呀。

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邊讀邊想,然後說說自己腦海中的畫面,然後再朗讀體會,學生就能有更深的感悟了。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8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詩歌短小,卻感情深刻。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反覆引導學生朗讀,在讓學生聽完老師的泛讀之後,我就引導學生自由地讀詩歌,讀的過程中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接着指名幾位學生朗讀,然後再齊聲朗讀。

爲了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我沒有單一地要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是將畫面和朗讀結合在一起,邊看圖邊說說畫面的`景色,相信學生在感受景色之後再通過朗讀會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在觀察中我引導學生按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的順序說說圖意。在觀察和說話中相機提問:詩中的“白銀盤”指什麼?“一青螺”又指什麼?“鏡”呢?然後,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把一望無際的洞庭湖想象成“白銀盤”,把君山想象成“清螺”,來進一步體會,這樣,詩中美好的意境就會呈現在學生的腦海中,在交流過程中適時出示了一些描寫月亮和湖水湖面的詞語,同學們受到了啓發,也說出了一些平時積累的:皓月當空、 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等。當整幅圖的意思說出來後,其實詩所描繪的意境也出來了。我就適時過度:有位詩人站在這仙鏡般的洞庭湖邊,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詩人看着這美景喜愛極了所以寫下這首詩。再讓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體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中,我引導學生抓住了詩中的“思”字感受詩人思念友人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9

記得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徵老師有一條教學經驗:一學期教95篇課文,是教一帶一的結果。所以,在今天的古詩教學中,我們借鑑了霍老師的做法,教一首帶一首,加強指導,增加課堂容量。

教學劉禹錫的《望洞庭》時,課前我們佈置學生做了初步預習。課堂上僅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讀通順了,理解了詩句的內容,領會了詩的意境,也會背誦了。那麼,餘下的時間怎麼辦?我們在黑板上給孩子們又抄了一首課外詩,指導學生朗讀並初步理解,然後指導背誦。一節課,不僅學會了教材上的`古詩,還積累了課外書上的古詩一首。這樣的課堂拓展,教一帶一,既充實了教學內容,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課後,我們同年級組的老師一起進行了教學反思,一致認爲,課堂拓展,教一帶一的方法,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等基本理念。同時我們也總結出,教學古詩詞時,可引進這樣三種古詞:

1、同一詩人的不同詩文:

比如《四時田園雜興》和《村居即事》都是范成大的作品,兩首詩都反映了農民的生活。學完《四時田園雜興》,再出示並指導朗讀《村居即事》,能使學生更加了解作者,體會詩文所表達的情感。

2、同題異文。題材相同,詩文各異:

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它明寫梅花,暗以雪襯,表現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性。學習後可引盧梅坡的《雪梅二首》。《雪梅二首》中,雪花與梅花相互映襯,競相爭春,宛如一幅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佳境。學完《梅花》再讀《雪梅二首》,從比較中能領悟到詩的藝術美。

3、相同詩境的詩文:

張愈的《蠶婦》語言平白如話,用強烈的對比寫出了勞動者和剝削者不同的生活境況。而梅堯臣的《陶者》與之異曲同工,可相互映襯。教學時,教完前者,引進後者,可進一步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對勞動者的同情,對剝削者的憎恨之情,明白不勞而獲是可恥的。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10

核心提示: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完成了教學重點中,學生對於該詩詩境的理解。在對詩的意境理解上,學生們對於詩歌意境的揣摩讓我爲之一驚,通過圖文聯想法和畫圖法,孩子們很好的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意境,通過在圖中畫出...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完成了教學重點中,學生對於該詩詩境的理解。在對詩的意境理解上,學生們對於詩歌意境的揣摩讓我爲之一驚,通過圖文聯想法和畫圖法,孩子們很好的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意境,通過在圖中畫出秋月的倒影,孩子們則更好地理解了何爲“兩相和”。同時,通過圖文猜想,找出了詩中所暗含的三個比喻的修辭手法。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缺少對作者的介紹,該作者的`詩同學們第一次接觸,應對作者加以簡單的介紹。

本節課的改進措施:本節課的板書,總結洞庭湖山水的特點,應讓孩子們上黑板自行總結,邊總結山水特點,邊進行古詩背誦,做到理解的同時就是最好的記憶。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11

《望洞庭》這首詩中,用了三處比喻:“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其中,把無風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銅鏡,參考資料上這麼說:“未磨的鏡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至於把君山比作青螺,原因爲:“相傳君山爲72位螺娘娘忍痛脫下的螺殼所化,使來往的船隻有地方停靠,不會被惡浪吞沒。把山比作青螺,表達了詩人對這些救苦救難螺娘娘的讚美,也寄託了人民的美好願望。”

教學時,我出示精美的圖片,並據此講解,使學生體會到古詩中多處設喻的恰當、美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是,課後的練習中,凡遇到“平靜的湖面(或河面)還像什麼?”這類問題,學生千篇一律都答“鏡子”。另外在平時的習作中,樂用比喻、善用比喻的學生也不多。

問題一,沒有向學生強調古今詞義的變遷。想想看,現在的玻璃鏡既光且亮,用它來比喻“平而不滑、明而不亮”的水面,還是合適的嗎?

問題二,在不同的人的`眼裏,因某事物引起的想象是各不相同的。就說這君山,在唐代劉禹錫的眼裏是螺娘娘的化身,顯得那麼柔美。而到了清代,在曾、左、胡、彭四位詩人合詠的《詠凌雲塔》(“洞庭秋水硯池波,且把君山當墨磨。寶塔倒懸權作筆,蒼天能寫幾行多。”)中,它就成了一塊“青墨”,洞庭湖則是“硯池”,好一派磅礴的大氣。那麼,我們在課上,僅僅引導學生體會詩中比喻的精妙,怎麼夠呢?

總之,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教學,不應該爲了應付考試,而讓學生牢牢記住一個所謂的“最正確”的答案。否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養得起來,寫作時運用比喻的慾望和樂趣也將蕩然無存。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12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讚美之情。

學習古詩我認爲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詩中的意境. 怎麼讓學生通過恰當的語言將詩中的意境描繪出來。教學中,我打破了傳統的逐字逐句的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如:在引導學生理解“鏡未磨”時,我從學生熟知的現在的鏡子講起,然後講到古代的.鏡子,是用青銅,經過打磨後,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來。“鏡未磨”指的是沒有打磨的鏡子,在表面上有一層凹突不平的感覺。然後在引導學生質疑,作者將湖面比喻成了鏡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覺,那是爲什麼呢?經過引導,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覺是因爲湖面有細小的波浪在輕輕地涌動,湖面呈現出層層的波浪,纔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使學生明白了“鏡未磨”的含義,很好地突破了教學的一個難點。當學生理解了這首詩的重點和難點時,詩所包涵的意境,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過程中也就解決了。

當然,在這堂課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我在課堂上,點撥引導的太細,應再多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13

以真誠爲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山水詩。在詩中,作者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圖。詩歌雖短小,卻感情深刻。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課件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

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讓學生充分閱讀古詩,自主理解古詩意思。我設計了五次讀詩:一讀、讀對古詩,讀準字音;二讀、讀好古詩,讀出節奏;三讀、讀懂古詩,理解詩意;四讀、讀美古詩,讀出感情;五讀、讀熟古詩,背誦古詩。

在教學中我首先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藉助註釋、利用工具書查閱字詞,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爲“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爲學生間的自我啓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後,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說一說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容,然後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爲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這是目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這句詩意、體會這首詩的意境時,學生不能立刻理解、感悟到位,我雖然前期備課時有預設,但是由於圖片選擇不夠精準給理解、體會、感悟帶來坎坷。這些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提醒我在今後的教學準備中需要更加細緻、更加用心。

四年級上冊《望洞庭》評課稿 14

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即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所以,課前的預習,無論從質還是從量,兩方面都存在着難以克服障礙,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掌握得多,學得好、快,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懂得的少,學得慢,這無疑給課堂閱讀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該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需求?該如何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呢?我認爲,既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課前的自學目標應由學生自己擬訂,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教師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的自己自學目標,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例如:在教學《望洞庭》一詩時,爲了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我這樣引導學生自定自學目標:

師問:“大家已預習了《望洞庭》一文,誰願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說給大家聽?”同學們都爭着舉手。

一生:“我很佩服劉禹錫能寫出這樣的詩。”

一生:讀了這首詩,我覺得洞庭湖的景色很美。”

一生:“詩人的語言生動,用詞很講究。”

就這樣,一連四、五個同學談了自己的感受,緊接着,我又拋出了另一種誘餌:“這首詩,你最想學習的目標是什麼?你想用什麼辦法來學習?”同學們又春筍般地舉起了手。

一生:我的學習目標是好好向劉禹錫學習寫詩,我的學習方法是認真學習詩中的詞句,並且再讀一些劉禹錫的詩。”

一生:“我的學習目標是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學習作者寫詩的方法,比如講中的比喻手法很值得一學。”

一生:“我的學習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讓自己感受深刻。”

以上同學們自定的學習目標,我都──給予肯定,還請同學們用10分鐘的時間,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可以說,同學們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收效很大。

我想,只要每位老師能根據教學實際,開動腦筋,定能創設出更新、更有效的方法來,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