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4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1K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教案4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前評析

設計的環節層層遞進,對孩子們富有挑戰性,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投入而又愉快,這是以往傳統的教學無法比擬的。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能感知理解周圍生活中的變化,並用語言大膽正確的表達。

2、能將生活中的變化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培養髮散性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養成細心觀察,積極動手動腦操作、動口表達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心理準備:幼兒已初步感知周圍事物的變化。

2、顏料、玻璃瓶、醋、糖、飲料粉、冰、碗、勺子、水果、榨汁機、剪刀、膠水、油畫棒、溫度計、蠟筆、紙,記錄各種變化的碟片。

活動過程實錄

(一)遊戲:我會變。

1、教師與幼兒邊念兒歌邊做遊戲(我們都是機器人,我們都是機器人,我會變,我會變,我們都會變)幼兒做一個模仿動作。

2、引導幼兒講講自己變的是什麼。

3、再玩一次遊戲,鼓勵幼兒做的動作和原來的不一樣。

(二)教師用實驗引導幼兒觀察。

1、出示一瓶花提問:

師:小朋友,老師這朵花好看嗎?是什麼顏色的?老師把白花變成紅花,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這朵花發生了什麼變化?是怎麼樣變成紅色的呢?

教師小結:這朵花本來使用白紙做出來的,然後老師又在給它放在顏料盒裏染成紅色,所以花就變成了紅色。

2、師:小朋友,剛纔老師把一朵白花變成了紅花,你們能不能開動小腦筋,想辦法讓一些讓東西變得和原來不一樣呢?

3、幼兒討論話題

(三)嘗試變化。

1、教師講解各組活動的方法和要求。

師:剛纔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改變一些事物,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東西,要讓小朋友來變一變,讓這些東西和原來不一樣,你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哪些東西和材料。要求:你每做一次實驗就要記錄下來。

2、幼兒分組嘗試瞭解各種變化。

(1)紙的變化:各種紙、剪刀,幼兒通過撕、剪、卷、粘貼等方式讓紙發生變化。

(2)水果的變化:幼兒用榨汁機把水果進行加工,看有什麼變化。

(3)水的變化:小碗、勺子、冰糖、飲料粉、醋、。幼兒嘗試加入不同的'東西,讓水發生變化。

3、幼兒交流各自發生的種種變化。

師:下面請小朋友一起來說說你使哪些東西發生了變化,是用了哪些工具?

4、教師小結::只要顏色、形狀、大小、位置等等與原來不一樣就是變化,要讓東西發生變化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

(1)欣賞變化師:剛纔是小朋友自己通過操作使許多東西發生了變化,下面讓我們看看電視裏的哪些東西發生了變化?它們又是怎樣變化的呢?組織幼兒觀看錄象,瞭解部分事物的變化過程。

師:你看到了什麼?請個別幼兒講一講自己看到的變化。

教師小結:我們剛纔看了動植物的生長變化,這樣的變化需要的時間就相對長一些。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有些變化用的時間比較短,有的則比較長。

(2)記錄變化1、你知道哪些變化的時間比較長嗎?(幼兒講述)

師:下面請小朋友把你知道的變化時間較長的過程畫下來。

(四)活動延伸帶領幼兒外出,在大自然中繼續觀察。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有關元宵節的錄相、元宵一盒、花燈等。

活動與指導:

1.猜謎語:湯園。說說這是過什麼節的一種吃食。引出談話主題:元宵節。

2.觀看錄相元宵節。讓幼兒說說從錄相中看到了什麼。

3.講解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徵着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點花燈是爲了讓節日的夜晚明亮,歡快。人們爲了增添娛樂的情趣,還在燈上寫上謎語,讓大家來猜,猜中有獎,非常有趣。這個節日從古代傳下來的,現在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花燈的樣子越做越多,工藝越來越複雜,每年過節時,各地都有花燈展,鼓勵小朋友隨家人節日去賞燈。井告訴幼兒電視臺屆時還要播放相關節目,請大家注意收看,體驗全家一起過節的樂趣。

4.請幼兒觀看傳統花燈的樣子和吃元宵。說說自己見過什麼樣的花燈,吃過什麼餡的元宵。

備註: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有這樣一種傳說。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雉)臨朝稱制,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掃除諸呂,擁立劉恆爲帝,即漢文帝。因爲掃除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這夜,漢文帝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傳說,教師瞭解即可,不必詳細講給幼兒聽,若講,酌情簡化。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感受生活中各個國家的人用餐的不同方式,瞭解中餐、西餐的主要差異。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中餐和西餐》

幾盤水果,不同餐具若干(刀、叉、筷、湯匙、盆子等)

活動過程:

1、出示餐具,引出話題:

看看議議:

“這些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想想說說:

“我們吃飯經常要用哪些餐具?”

2、觀看圖書,找出中餐、西餐的主要差異。

“外國人的西餐和我們的中餐有什麼不一樣?”

“西餐的吃法有什麼特別?”

(請有經驗的幼兒來介紹。)

3、嘗試吃西餐(水果),初步體驗吃西餐的方式。

“平時我們怎麼吃水果?”

“今天讓我們用叉子吃水果。”

“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吃水果?”

回憶經驗,產生進一步瞭解不同地區、國家用餐的差異。

“你還知道其他特別有趣的用餐方法嗎?”

活動總結

教師進行總結。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值日生歌

重點領域 音樂

相關領域 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 學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創編簡單的動作進行歌表演。

2、 進一步加強對三拍子節奏力度、強度的體驗。

3、 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能有表情的演唱,感知三拍子的節奏。

難點:能大膽進行歌表演。

活動準備 自制值日生的圖片。

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歌唱的興趣。

1、請一名幼兒帶上值日生的標記,學習做值日生,如:擦桌子、椅子、澆花、拔草等等。

2、教師提問:××小朋友身上戴的什麼標記?他今天在幹什麼?他做了哪些事情?

3、你們喜歡做值日生嗎?你覺得做值日生光榮嗎?

  二、教師有表情地範唱歌曲。

1、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

2、要求幼兒在琴聲伴隨下有節奏地念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帶領幼兒學唱歌曲,重點學唱三拍子的節奏,掌握強弱弱的節奏。

2、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教師的演唱方法並跟隨教師一起演唱。

3、鼓勵幼兒學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鼓勵幼兒逐句創編簡單的動作進行歌表演。

讓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請做的好的幼兒做給大家看,其他幼兒學做。

  五、集體歌表演。

在教師的幫助下將選用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讓幼兒一起學習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