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班主任要把握好起始年級的 “四個轉型”

班主任要把握好起始年級的 “四個轉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班主任要把握好起始年級的 “四個轉型”
-
-
  班主任要把握好起始年級的 “四個轉型”
  
  很多老師都有接起始年級的經歷,有的成功,有的存有遺憾,到頭來反思一下,究竟哪裏成功了,哪裏不成功,很多老師有感覺,但是說不上來。我個人認爲,起始年級要注意的四個轉型,轉型好了,班級順利發展,轉型不好,這個班級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危機。
  
  首先要和大家交流的是,先說說轉型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是我從管理學書籍那裏發揮的,覺得這個詞也很適合引領我們班主任對學生和班級管理,所以就拿來在班級管理上適用一下,意外的收穫很大。
  
  轉型來自於“轉型時期”這個概念----所謂“轉型時期”,是指事物的結構形態、運轉模型和人們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過程。不同轉型主體的狀態及其與客觀環境的適應程度,決定了轉型內容和方向的多樣性。轉型時期是主動求新求變的過程,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一個企業的成功轉型,就是決策層按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的體制機制、運行模式和發展戰略大範圍地進行動態調整和創新,將舊的發展模式轉變爲符合當前時代要求的新模式。
  
  套用一下這個概念------學習任務增多,難度加大,授課教師和課堂授課模式也大相徑庭,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也跟以往階段不同。同時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結構發生了變化,不同學生主體的身心狀態與上述環境的變化的適應度,將決定轉型內容要有針對性,指導性,科學性。
  
  轉型時期是主動求新求變的創新過程。一個班級管理的成功轉型,就是班主任決策按照外部和主體發展規律,對學生管理,班級管理,對個體和羣體如何引領和短期長期目標等大規劃的動態設計和調整,將以往階段的學生適應的模式通過重新建構,轉變爲符合新環境,新主體發展要求的模式。
  
  爲什麼要轉型?
  
  轉型的目的就是求適合,爲了提高效率,爲了發展。班級教育內容轉型是教育事物發展規律的要求,是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需求,也就是說,我們要讓我們的教育目標和我們的學生相適合,要讓我們的學生的目標態度,行爲,和我們總的教育任務相適合,教育目標明確,我們學生的奮鬥目標明確,才能達到高效,高質的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教育可持續。如果不轉型,可能就會有危險,或者會帶來事倍功半的結果。
  
  下面就是四個轉型的內容:第一學習目標轉型。
  
  學習目標是孩子入學後前期的一個重要工作。現在來說說目標的作用或者是意義。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的時候,人們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行動與自己的目標對照,清楚自己的進行的速度和與目標的距離時候,行動的動機就會維持或者強烈,就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克服,並努力爲之實現目標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爲。這個目標轉型,如果在年級小的階段,比如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很多內容不需要讓學生知道,但班主任老師必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不僅是幫助孩子轉型,同時也是班主任清晰自己思路的一個思維模式。如果是初中或者高中的起始年級,老師就可以清楚地把自己規劃班級的內容展示給孩子們,讓孩子們以你的思維內容定奪自己所思,所想,所爲。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一種引領。這種所思,所想,所爲的思考模式,經過日久天長強化後,不僅是一種引領,同時也是一種訓練和提升孩子思維水平的方法之一。班主任做好這個目標轉型,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事半功倍。需要說明的是,目標轉型的原則是以學校,年級總體目標相輔相成----這個目標設計最好遠一些,這個目標是統領六年,三年,甚至十二年的大目標。最好設計成一個主線---我是誰,我的角色,我要成爲什麼樣的人的目標引領。當然,這裏還可以具體化,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比如天,周,月目標,每個目標都是。紀律目標和學習目標等。
  
  第二就是學習態度轉型。
  
  什麼是態度。態度有很多解釋,但是公認的解釋是:認爲態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爲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可以套用這個解釋,通俗一下:態度,是學生個體對待學習這個事物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爲組成的心理傾向,比如,學習有用沒用,我們學習將來對我們發展是否有意義,學習能否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等這樣的認知,基於這樣的認知,孩子們就會愛學習,就會努力維持學習行爲,甚至有更強烈的學習行爲表現----不用揚鞭自奮輕蹄。
  
  大家還聽說過,態度決定一切,就是這個道理。當每個孩子個體在起始階段樹立了一種積極的學習的態度,我們的良好班風形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問起班主任,在起始年級有幾個重點工作,該做哪些,班主任們都會說出要抓班風,選班幹部,做好第一次班會等,但是,班風究竟是怎麼來的,哪個環節是形成班風的活水源頭,很多班主任還在摸索中。其實,就是態度這個關鍵環節。態度轉型期間,需要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在處理學生學習困惑問題上要倍加小心,否則因爲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孩子們,可能就討厭了你,厭倦了你所教的學科,從而,影響整個階段的學習心境和學習狀態-----也就是對其他轉型帶來了障礙。
  
  第三就是學習行爲轉型。
  
  根據心理學的心理活動規律分析,當每個孩子個體的態度,積極了,並持久並穩定了,也就外顯出一種積極的,持久並穩定的行爲模式,這種模式反過來是反映一個孩子個體的對學習認知和態度。也就是我們平時總說的---播種態度,收穫行爲,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命運的模式形成。行爲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關鍵是要班主任老師長期不斷地抓,抓誰,抓什麼?就是對那些在我們看來對自己要求不高,沒有好習慣的那個羣體或者個人,開學初的時候,大多數孩子會按時完成作業,但隨着課程難度和量的變化,有些孩子就會放鬆要求,本該在家完成作業,結果大清早跑來學校抄作業。(班主任工作經驗 )這個時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辛苦點,你要預設這個問題會出現,那你就應該走在學生前面,來“擋”或者制止這樣的行爲出現,但你不必在全班去說:某某有抄作業現象,替代你語言的就是你早點來到學校,站在教室前面,或者巡視,不用說話,隔幾天,你就來一次這樣的“檢閱”。慢慢地抄作業的現象就會消失,同時,異曲同工的是,你幫助那些本想抄作業的孩子建立起來了一種好的習慣---在家完成做作業。我舉的只是一個例子,但是轉型階段,需要老師做大量的工作。
  
  第四學習方法轉型。
  
  所謂方法:現指爲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的途徑、步驟、手段等。按照心理學家艾裏克森人生髮展八大理論分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階段的任務,而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是有方法的。受這個理論啓發,那麼完成不同時期的學習任務,也是有方法的。對於學生而言,總的任務是學習,但每個階段面對的學科任務是不同的,而每個學科的學習和掌握是有方法的。爲什麼同上一節課,不同的孩子學習效果不一樣,這裏除了智力有關係外,其次就是與學習方法相關很多。比如小學學習任務不是很大,可能不需要提前預習就能接受老師當天講的知識,但是到了初中,學科難度加大了,如果不提前預習的話,會出現聽課茫然現象;小學可以在學校完成作業,但是到了初中,課程增多,自習課減少,完成各科作業不可能在學校內完成,那麼這就要求,學生們回到家裏,能自覺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同時還要搞好複習。順便說一聲,回到家裏,應該先複習老師講的知識,然後再做作業,長期這樣堅持,纔能有效保證學習效果。因此老師要常常給孩子們講“兩先兩後”學習方法問題,要長期給孩子“灌輸”這種意識,這個灌輸是必要的,意識有了,纔會有這個行爲的出現,長此以往纔會有學習效果的鞏固。
  
  總體言之:班級管理轉型有以下意義。第一使班主任工作系統化,系統了,纔有序,有序纔可清晰,清晰了纔可以操作,才能容易發現問題,才能容易及時調整;第二就是高效。高效,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管理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實施的基礎上、完成教學或者管理任務,從而達成教育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的轉型管理。班主任的高效管理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擺在我們班主任面前的明確方向和重要任務,同時也是對我們教育人生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