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

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央視紀錄片家風的播出豐富了家風的內涵底蘊,又拓展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途徑。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

  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一

最近,紀錄片《家風》上下集在央視播出之後,引發了人們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夾敘夾議,巧妙地將名物典故、風土人情和現代教育融爲一體,爲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新時代的公民意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鑑。觀衆若悉心品味《家風》的文化內涵,逐步感受從“孕育”到“傳承”的生命氣息,反求諸己,躬身踐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講求修身之道,是活潑潑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 ,而不是虛無縹緲、莫可名狀的談玄說妙。 《家風》上集以“孕育”作爲題目,向觀衆講述《曾國藩家書》中的平實道理,採用類似山水畫中的“平遠”透視法,突出儒家聖賢終身堅持不懈的“自得”工夫。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務求平實,切忌好高騖遠。無論富足安康,還是顛沛流離,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 《孟子·離婁下》 )誠如片中陳述的那樣,曾國藩教育子侄家人,從不誘以功名利祿,而是告誡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礪意志,學以明理,報效國家。傳統社會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曾國藩在耕讀傳家的文化氛圍裏洞察到“萬物並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機,在鄉野村夫的生產活動中體會到“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深刻涵義。從孔子“多能鄙事”到漢儒躬耕自養,從吳與弼“手自簸谷”到顏元“甘艱苦勞動” ,再到曾國藩寫信敦促家人種蔬養魚養豬,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實”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誠信經營,鑄就高尚情操。宋明以來, “尊德性”與百姓日用緊密結合,產生了能夠滿足當時社會需求的民間儒學。民間儒者一方面能夠信守儒學的真精神和真價值,另一方面能夠密切關注普通民衆的生存狀況,不失時機地闡發儒家的道義進而滿足普通民衆的精神需求。民間儒學構成了增進民族心理認同和公共生活規則的基礎。由此產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良知當下呈現,自利利他,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爲聖人。時至今日,許多普通人依然記得“君子以成德爲行” 、“聖人可學可至” 、 “人無信不立”等古訓,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聖賢品格。《家風》下集中講述了重慶市江津區中山古鎮“方家藥鋪九齡堂”的職業操守,扶危濟困,施藥救人,誠信經營,惠及鄰里。方聯海是方家藥鋪第十二代傳人,身上擔荷着懸壺濟世、童叟無欺的家業。縱覽古今,無論是大宅門的“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還是川黔交界的禁售發水米的碑文,無不展示誠信經營的恆久魅力。

忠孝傳家久。 《家風》下集以“傳承”作爲題目,通過採訪社會賢達、收集名人軼事、探求社會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導人們傳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片中的亮點之一就是京劇譚門第七代人物譚正巖的講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爲先”作爲訓誡後人的格言警句,培養兒孫的規矩意識,從生活細節入手,做一個有“家德”的人。長輩撫養晚輩,晚輩回報長輩。人倫情懷縈繞其間,無法割捨。孝道,不僅要求奉養長輩,而且強調尊敬長輩。從個體的心靈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體的反省與自覺,爲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撐,而不能將孝行流於形式,即所謂“忠者,其孝之本與! ” ( 《大戴禮記·曾子本孝》 )古人將這裏的“忠”解釋爲“敬” 。敬是孝的根本。真正的孝應當是孝敬。片中,譚孝曾帶領譚正巖等人去看望譚元壽,接受家族傳統的薰陶—— “孝和義,於家表現爲相親相愛,尊老愛幼,於國那就是報效祖國,國比天大” 。兩千多年來,士人君子“移孝爲忠” ,使得家庭家族這個“小家”與國家興亡這個“大家”休慼與共,息息相關,開明的統治者“求忠臣於孝子之門” ,將家庭倫理延伸到國家治理技藝,早已成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共識。今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我們應當繼承其中符合時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促進文化綜合創新。

廉潔奉公,警示後人。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維繫家庭倫理。在家國同構的格局中, “熟人社會”勢必要求廣大成員廉潔奉公,更好地維護家族和國家的利益。毋庸諱言,古人遵循“學而優則仕”的教誨,認爲躋身仕途可以光耀門楣。然而古人更看到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張“臨財毋苟得” ,反對唯利是圖;主張“以義制利” ,反對見利忘義;“以財發身” ,反對爲富不仁,賄賂營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士人君子信奉“富潤屋,德潤身”的準則,當面對個體之利與個體之義發生衝突時,理應成全後者。正如孔子所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 《論語·述而》 )清末名臣曾國藩爲教育後代,將其在雙峯荷葉堂所建的住宅命名爲“八本堂” ,教導子女“居官以不要錢爲本” 。

傳承家風,挺立道德主體,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天下利。片中列舉了吳越王錢鏐的後人如何在《錢氏家訓》的感召下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僅在宋朝就出現了三百五十名進士,近代以來在五十多個國家有將近兩百位院士。家訓猶如祖宅珍寶,亙古彌珍。在傳統社會中,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傳承延續的美好風尚。它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爲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基因。在探尋中國歷史和社會治理的演進軌跡時,我們不難發現,家風的孕育和傳承,不僅可以爲個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切實保障,更能促成一個家庭、家族甚至地區的持續繁榮。家風不同於宗教誡命和國家法律。它不必藉助強力手段,就能達到善世化俗的效果。

今天,我們更應正視理解“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的時代價值,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證。 “家風”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云: “上所化曰風,下所習爲俗” 。 “風俗”不是強制灌輸,而是引領時尚,開啓風氣。曾國藩有言: “風俗之於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御者也。 ”這也正是《家風》這部紀錄片引發強烈反響的根源所在。

  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二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弘揚中華文化首先要弘揚優秀的家風文化。如今“家風”那些事又被重新提起。中央電視臺剛剛播出的.紀錄片《家風》,應時、及時。

家風影響着一個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長。萬丈高樓始於基,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起點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人和一家人成長的“地基”,從《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到《曾國藩家書》《錢氏家訓》,這些優良家風的教誨,成就的是我們熟知的大家。紀錄片《家風》選取幾個家族中最具知名度的一兩個成員的典型故事,是其家風教育的縮影。顏氏家族中,除了顏之推,主要通過講述觀衆熟悉的書法家顏真卿的故事,闡釋修身、治家、處世、爲學的《顏氏家訓》;錢氏家族中,講述了人們熟知的錢穆、錢偉長的故事,回答了錢氏家族爲什麼會出那麼多院士的疑問。通過聚焦譚氏家族中譚正巖的敬業,我們看到了從譚鑫培到譚正巖這個七代京劇世家德藝兼優的家風。當鏡頭把觀衆帶到重慶的新葉村時,原來在縱橫交錯的街巷中,許多路面是由一塊塊石板連接而成,是爲了讀書人“足不涉泥,雨不溼靴”而着意鋪設的。紀錄片自古至今,從城市到鄉村,令觀衆感受到家風文化源遠流長,“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家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家族綿延不斷的教育形成的家庭風氣。紀錄片從清代曾國藩的家風講起,接着跨越到南北朝,追溯中國最早且有完整文字記載的家訓——《顏氏家訓》。顏氏家族把“讀書做人”作爲家風的核心,把先居家盡孝,才能爲國盡忠作爲家風的要義。接着講述的《錢氏家訓》《朱子家訓》一脈相承,“讀書報國”的家風成就了錢氏家族。“讀書修身”,成了新葉村民的最高理想境界。我們的家風在一個共性家風文化的影響下,每個家族又有其鮮明的家風特徵。紀錄片上集開篇講述的是曾國藩的家風,其家風文化的核心是勤與儉,曾國藩家書中出現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勤”與“儉”,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成爲曾家突出的家風文化。

紀錄片通過聚焦幾個有代表性的家族來詮釋家風文化和家風傳承,啓發我們思考:優良的家風傳下來了嗎?紀錄片不無憂慮地提示觀衆:家庭結構變了,如果家風在,精神就在,核心價值就能傳承。

片中介紹,按照家族傳統,錢氏家族每有新生兒誕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讀《錢氏家訓》。這在當下已基本見不到了,但今天的家風教育更強調的是父輩身教的傳遞。家風的傳承,如果只有家訓、包括非常正式的規則文字,還不足以保證家風得以完美的傳承。能讓家風傳承下去的是一輩傳一輩的身體力行。在講到京劇世家的家風故事時,年近90歲的譚元壽每天練嗓子,這是對孫子譚正巖最好的身教。家長的一次身教勝於百次說教,反之家長的一次謊言亦會粉碎對孩子百次的誠信教育。《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裏講述的“曾子殺豬”的故事,是今天進行誠信教育最好的例子。從家庭到社會,從做父親到一名黨員幹部,都應該從這個故事裏悟出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

《家風》的拍攝手法、鏡頭語言、敘事策略等固然重要,但故事內涵顯得更重要,該片從創意到講述,重溫家風歷史,呼喚當下家風建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三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家風,是孟母三遷體現出的求知向上之志,是孔鯉過庭展現出的尊師重道之心,是岳母刺字表現出的精忠報國之情。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衆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朱子《治家格言》等都在民間廣爲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巍巍中華,良好家風一脈相承,燭照着每個人的心靈世界。

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單元,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都是治家方面的典範,他們創造的治家經驗和良好家風,不但爲傳統的治家文化賦予新的生機,也爲新時期黨員幹部完善自我修養樹立了榜樣。周恩來一生兢兢業業爲人民大衆謀利益,無私伴隨了他的一生,對親戚晚輩具體約定了十條家規。十條家規是周恩來高尚品格的真實寫照,也展示了共產黨人處理家事與國事關係的崇高境界。陳毅同志經常以談心的方式讓子女瞭解革命前輩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生活,從而溝通兩代人的心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人生萬事,起於幼學。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學識和涵養的啓蒙時期,也是品德修習的奠基階段。精神和品格的塑造,遠比灌輸知識、培養能力更爲關鍵。好家風能夠幫助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從而爲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提供綿延不絕的養分。

爲人父母者,必須身端影正、以身作則,教育子女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淡泊之心對待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方是治家之良方,養育子女之正道。只有教育子孫在紛繁複雜的社會裏,懂得明辨是非,識別真僞,積善養德,務實勤懇,纔是智慧之選。父母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培養並形成良好的家風,纔是人才輩出、家族興旺的正道。

良好的家風,能使人積極向上,走上成功;不良的家風,會使人誤入歧途,墜入深淵。人生之所以朝秦暮楚,往往是因爲不能“知止”,既無定向,又無堅守,不懂得人生目標,不知道內心歸宿。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問:幸福是什麼?到底在哪裏?也許,經歷不同,感懷不同,給出的答案也不盡相同。可是,歷經衆多的風雨泥濘之後,絕大多數人,都會深切地體味到,幸福其實只是內心的一種感覺,它深深地根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好不好不是讓人看的,是自己活出來的。心裏裝着福,活着才知福。心淡如菊,纔會馨香滿園;心寬如海,纔會揚帆遠航;心靜如水,纔會神清目明。只有讓心變成幸福的根,我們的人生纔會幸福!

接人待物的禮貌規範,做人處事的德行操守,敬畏法紀的規則意識,這些基本素養的形成,要靠祖輩傳承下來的家風、家長的言傳身教等一件件小事做起。反觀當下,家長的一些不良習慣,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往往成爲少年兒童成長的反面教材。不可否認,我們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資源緊張、競爭加劇的時代,“不輸在起跑線上”左右着許多家長的理念,而人生起跑線前最重要的一項素質便是品德修養。

正如哲人所言:“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黏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爲什麼樣的雛形。”不管一個人多麼偉大或渺小,一生中總要接受許多人的教誨,首先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意即所謂的家風。記得孩提時,父母都在縣城上班,爺爺奶奶生活在離縣城幾十裏外的農村,我家與爺爺奶奶居住的農村老家中間還隔着黃河。記憶中,每到週日休息,父母就騎着自行車,載着我們兄妹四人,去鄉下探望爺爺奶奶,來回中間還要乘坐羊皮筏子。隨着我們逐漸長大,學會了騎自行車,黃河大橋也已修通,我們開始和父母各自騎一輛自行車,一同去鄉下看望爺爺奶奶,成爲公路旁一道獨特的自行車隊伍。由於路途較遠,中間騎累了,我們還會下來休息片刻繼續前行。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父母教導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收穫豐碩果實。父母的教誨深深印在我們子女心中,四個子女全部憑自己的刻苦鑽研,考上了理想的學校,走上了工作崗位。父母在治家、孝敬長輩方面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是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做子女的傳授了家庭美德。他們奉行“互敬、互愛、互讓、互諒”,風雨兼程,攜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去年六月,母親因病離開了我們,沒有了老伴的父親在子女家由兒女輪流照顧。雖說是照顧,可八十歲的老父親心裏仍然牽掛着每個子女,閒不住的他,考慮到子女工作忙,還在盡力爲子女分擔,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沒等我們回去,他就早早承擔了買菜、燜米飯之類的活計。子女閒暇之餘,父親還問問大家工作上的事,臨走不忘再叮囑幾句:他現在有吃有喝,各方面都挺好的,讓我們都好好安心工作。由於小時候受父母的薰陶,做子女的我們也早已都爲人父母,深深懂得父輩所傳承的孝道,只要大家一有空,就會自然而然去看看父親,陪父親嘮嘮嗑、聊聊天,幫父親剪指甲、洗衣服

在這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今天,作爲一名國稅幹部,我用心感受着父輩所傳承的家風。我十分感慨,因爲父母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感激於父母伴我一起成長;我十分快樂,因爲我生活在和睦融洽的家庭裏,快樂於兄弟姊妹的團結勤奮、頑強進取。

寒來暑往,花謝花開。我深深感受到了一個個小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所帶來的整個社會大家庭的繁榮和昌盛,感受到了傳承好家風的良好風氣,所帶來的弘揚正能量的社會效應,感受到了那種搶抓機遇、敢爲人先的膽識和魄力,感受到了那種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力量。也正是這種力量,使得中衛國稅人都抱着一股韌勁,一股拼勁,集中智慧,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實現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的首戰告捷。

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