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實用】說課稿集合十篇

【實用】說課稿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說課稿集合十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整理與複習。

 說教材

《位置與方向》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數學常識,實踐性、應用性很強,有力的體現了新課標中指出的“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基本理念。爲了讓學生加深對有關方向知識的鞏固和應用,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我設計了本堂整理與複習課。

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數學課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我認爲,整理與複習課應該在查漏補缺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的角色應該體現在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爲此,整堂複習課我都只做引導性的提問,讓學生成學習的主人,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說教學程序

接下來我將從這三個部分向大家介紹我本堂課的設計思路:(課件顯示)

一、課前調查,蒐集問題,明確複習重點。

爲了使學生意識到複習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在本單元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我首先提問:“同學們,你的方向感怎麼樣?”有的學生說很好,有的說一般,也有的說不怎麼樣。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平面圖上的方向很容易確定,而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方向仍然有些問題。學生通過相互交流,瞭解了自己本單元的學習現狀,產生了複習的需要,也明確了這節課複習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方向。

 二、回憶整理,喚醒舊知,形成知識系統。

《位置與方向》這一單元的基本知識點比較少,爲了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並且滲透整理知識的方法,我引導性的提問:“同學們,你知道了哪些和方向有關的知識?”學生髮言非常積極,最先想到的就是本期認識了這八個方向(課件);接着有學生補充道:“老師,我知道平面圖上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這些方向的。”還有學生想到了一些生活辨認方向的常識。我將學生的發言有序的進行了板書,通過他們的回憶整理可以看出,這個單元的知識主要分爲平面圖上的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課件)兩大知識系統。

三、查漏補缺,鞏固提高,培養應用能力。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分爲三個層次來進行。

首先是複習平面方向。爲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喜悅,我出示了一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湖南地區圖(課件),讓他們找一找自己的家鄉在哪裏,並且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在湖南的位置。這個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大家都積極的參與到小組交流當中,有的學生還自告奮勇的要當講解員,爲全班介紹,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第二個層次是複習生活中的方向。這是學生知識比較薄弱的部分,也是本課複習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我平時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生活中主要採用順時針定位和“身體定向器”來辨認方向(課件)。在複習過程中,部分學生說:“老師,我覺得順時針定位很方便,只要我記住了東南西北是按順時針方向排列的,就不會搞錯了。”而對於左右區分得很好的學生,則比較喜歡用“身體定向器”來辨認方向。學生只要記住了生活中是前北後南,左西右東,再轉動自己的身體,就能很輕鬆的辨認方向了。這裏我想將“身體定向器”作一個示範,比如:當你面向東時,首先確定相對的一面是西。怎樣確定南和北呢?這時我們利用“身體定向器”,右邊是東,就轉動身體將自己的右側對着東,現在你的前面是北,後面是南。針對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差異,我重點複習了“身體定向器”的應用,在教室裏模擬進行辨認方向的活動,讓不同的學生在複習課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第三層是綜合運用。複習課不應該是單純的“技能操練”,而應該是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學會了辨認方向,就要加強實踐應用,讓學生在具體的運用中鞏固所學知識,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爲此,我先讓學生爭做“最佳小導遊”:介紹從學校到烈士公園怎麼走。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方向,對行走線路進行描述,使方向的知識由具體轉化爲抽象,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接着我設計了一個“米老鼠走迷宮”的遊戲,請學生按照米老鼠的要求:用1釐米代表實際長度100米,根據提示在在紙上畫線路(出示課件),使方向的知識又由抽象轉化爲具體。學生畫好以後發現:

老師,這條迷宮線路原來象個數字5!”大家都興致勃勃的舉起來展示,並且意猶未盡的要求繼續畫。這時我改變遊戲方式,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的想,這次不能動筆,只能聽米老鼠的提示在腦海裏把這條線路畫下來(出示課件):先向東走200米,然後向西南走300米,最後再向東走200米。學生睜開眼睛不約而同的說:“是個英文字母Z!”這既滿足了學生繼續遊戲的要求,又培養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使方向的知識最後再由具體上升到抽象。爲了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間,我繼續追問:“剛纔這條是米老鼠上學時候的路線,如果它放學後要沿原路回家應該怎麼走呢?”一個學生搶先答道:“老師我知道,那這條線路正好和剛纔的相反,是先向西,然後向東北,最後再向西!”學生的回答讓我不得不爲他們喝彩,同時我補充道:“剛纔我們用1釐米代表實際長度100米,其實就是用到了以後的數學課中要學到的比例尺的知識。”

總之,整堂複習課,我都堅持以學生爲本,讓學生從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出發,產生複習的願望,讓不同的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懂得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方法,能分清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的不同計算,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初步的歸納能力。

說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主要能讓學生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說教具:

爲了能使學生很好地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我準備了磁性小黑板,和小木棒,(有磁性的)10捆和9根,這小木棒是針對學生已熟悉且用過的教具做準備的用它來進行操作,演示幫助學生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不同。

說教學方法:

本課我採用演示操作小木棒的過程,一道學生觀察、並進行比較,找出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算理,讓學生懂得十位加十位的初步認識,爲今後的二年級學習前大下基礎。在授課過程中我不僅演示操作,讓學生觀察,瞭解兩位數加以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還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啓發學生根據動手擺小棒的過程,歸納、總結出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規律,掌握它的計算方法。

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按照新課程要求來進行,首先是複習,安排一道口算題,並且口算題的內容應和授課內容有緊密的聯繫,悄悄地給新課的教學埋下伏墊。然後出示新的內容供學生思考、討論,比較其有什麼不同,引起學生共鳴,產生慾望。接下來根據學生的慾望,組織學生探索,利用磁性黑板和小木棒,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例題中32+5和32+50的算法。在這個環節中,爲了能使學生能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獲得新知,我除了讓學生動手操作例1中的計算題外,還列出相類似的計算題,如46+246+20和53+4與53+40,同樣讓學生擺一擺,使學生感悟出53+4與53+40在計算有不同之處,感受到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不同。最後我組織學生觀察和比較諸如32=546=253+4和32+5046+20xx+40在計算時不同在哪裏,從而的出結論;兩位數加一位數先用兩位數的個位加一位數再加整十數;而兩位數加整十數是先用兩位數的十位加整十數再加兩位數的個位數。整個教學過程我按照從感知---動手操作---探索---發現—獲得結論---應用的過程進行授課,尊重學生學習爲主人教師爲組織、引導的教學方法。

說練習設計:

爲了使學生領會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我共設計三道題,第一道是判斷題,主要幫助學生理解算法,如設計:4+45=85()5+23=28()等。通過這樣練習加強學生對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不同之處與必須注意的地方。第二道是比較大小,如47+2○47+203+45○45+30這道題的佈置也能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算理,感受其計算的不同。第三道是檢查學生接受新知情況,也爲學生鞏固新知創造條件。總之練習方面我也遵循小學生認知的規律,由淺到深,由感知認識到理性認識來安排的。

以上是本人的說課過程,當然授課中缺點再所難免,還望有經驗的老師多多提出寶貴的意見。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後進行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教材利用實物圖片,呈現了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和我國20xx年完成的造林面積等一組實際數據的基礎上,直接指出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以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爲基礎,告訴學生其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然後讓學生通過計算髮現平方千米、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

基於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結合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演示和教師與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間觀念,知道平方千米與公頃及平方米之間的進率。

3、培養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的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更加關注自然與社會.

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1平方千米,利用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二、說教法、學法

爲了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教學中採用了老師啓發引導,師生交談,圖像信號法,課堂討論、交流等手段通過組織學生感悟、探究讓學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與公頃以及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並利用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學習新知、鞏固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徑,爲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實際,以 “聯繫生活,提煉新知——學習新知,建立表象——應用鞏固,深化拓展——全課總結、深化認識”的四大教學流程展開教學,這樣能給學生更多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空間,使學生主動積極地發展,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具體的教學程序是這樣的:

一、聯繫生活,感受新知

二、 學習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二)認識1平方千米:

(三)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我們學校的面積大約是5公頃,想一想,多少個這樣的面積纔是1平方千米呢?

(這樣的教學安排,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考能力和空間觀念的發展)

(四)學習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頃?你能推算出來嗎?

學生嘗試,小組交流,說出推算過程。

2、交流,完成板書: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1、同桌交流自己對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認識與掌握情況

  四、應用鞏固,深化拓展

(1、運動場面積、居民小區佔地面積、我們市的面積、江蘇省面積以及我國的領土面積用哪個土地面積單位較合適呢?

2、出示練習十三第7題

3、出示從同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5個省的地圖,估計出其他四個省的面積大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五、全課總結,深化認識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呼吸器官》是蘇教版科學五年級第四單元第二課《呼吸和循環》的第一課時。它在前面學生已經測量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脈搏的次數的基礎上,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瞭解呼吸的實質和意義,並對此進行呼吸健康衛生教育,從而讓敘述懂得提生命活動中許多看似毫不相關的過程其實是緊密聯繫着的,人的身體是一部結構精巧、功能完善的大機器。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我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樂於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科學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知道呼吸衛生的基本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科學探究:能夠通過實驗探究呼吸的意義和呼吸器官的作用,並藉助信息技術進一步瞭解呼吸現象,培養學會上收集、處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科學知識:瞭解呼吸器官的作用,知道人呼吸時,主要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教學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和網上衝浪瞭解呼吸的有關知識。

  二、說教學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求量尤其強烈。”關於呼吸現象,學生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呼吸,陌生的是由於呼吸的內部過程是無法直接從外部看到的,所以學生對於這個生理現象還是一知半解的。學生頭腦中有許多模糊甚至錯誤的觀念,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知道氣體在人體內是不是如何交換的,又是如何從人體內出來的。很多學生都認爲,人的肺部充滿氣體就會舒張開來,就象充氣的氣球一樣。還有,人的肺部充滿空氣後,胸部的肋骨會展開等。

那麼,如何提供豐富的材料和信息資源,激發孩子們探究人體呼吸器官的祕密的樂趣,讓他們對呼吸現象有一個比較科學、系統的認識呢?我將實驗探究和e-learning課有機整合,以此相互取長補短,有效、高效地完成知識意義的建構,真正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三、說教學準備

1、實驗區佈置:廣口瓶、膠塞、玻璃管、清石灰水、水槽、玻璃片、火柴、水等。

2、 電腦區:構建《呼吸器官》的教學專題網站。

  四、說教學程序

(1)教學設計思路

我設計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1、通過兩個活動來感受呼吸,啓發學生提出要研究的問題;2、實驗探究呼吸的意義;3、利用網絡資源進一步認識呼吸;4、整理信息,交流彙報。

(2)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象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新課引入,我首先請學生閉上嘴,把兩個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會兒,並請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緊接着,我和學生一起來玩憋氣遊戲,來體驗一下呼吸的重要性。在學生充分活動開來時,我再提問:關於呼吸,你們想了解什麼呢?學生的探究慾望已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紛紛對呼吸現象提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人爲什麼要呼吸?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們是怎樣工作的?人不呼吸爲什麼憋得難受?人是怎樣呼吸的?呼出的氣與吸進的氣相同嗎……這樣,老師可以在豐富學生表象的基礎上,掌握學生的思維層次,瞭解他們的現有知識水平。

(二)實驗探究呼吸的意義

針對大家提出的不同研究話題,我確定了一個可以用現有材料進行實驗研究的問題即:呼出和吸進的氣體有什麼不同?首先利用學生所掌握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特性,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2、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實驗方法,探討實驗裝置的使用方法,比如問一問:怎樣收集呼出的氣體呢?學生可能會說用袋子裝,用吸管將氣吹到瓶子裏,有些基礎好的可能會聯想到空氣佔據空間的知識,採取排水集氣法等;3、動手實驗,並作好記錄;4、彙報交流,討論實驗現象。

這裏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科學探究,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氣體在吸進和呼出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人體的各個器官都在不停地工作,要工作就要有能量,因此需要不斷的地吸進氧氣和消化吸收的養料發生反應產生能量,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廢氣,也就是二氧化碳。

(三)利用網絡資源進一步認識人的呼吸器官

就學生目前的基礎,對呼吸能做的實驗探究也就這些問題。那其他的問題怎麼辦?探究是否就此停止呢?由此,我想到了先進、迅速、資源豐富的網絡,構建了一個《呼吸》的專題站。(打開網站)這是一個“呼吸篇”科學專題站,裏面設有“我的研究”、“聚焦呼吸”、“呼吸動漫”、“呼吸論壇”、“網上衝浪”等版塊/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可以在資源區查找信息,也可以到“網上衝浪”去其他地方搜索信息,還可以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並將自己的觀點發布到論壇上與人分享。

在這個環節中是讓課有機地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利用網絡資源讓那些不能用實驗研究的問題成了有米之炊。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對實驗探究中遇到的疑點,尋求網絡支持,還可以對原來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獨立研究。當然,前提是假設學生具備一定的網絡資源。

(四)整理信息,交流彙報

課的最後,交流彙報研究的成果和自己的觀點。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感想呢?在這裏,結合學生的彙報適時進行呼吸衛生教育,並請他們結合生活實際,討論怎樣才能保護人的呼吸器官,使其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最後佈置課後作業進行延伸:設計一幅宣稱畫,教育人們保護呼吸器官。

綜上所述,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多元智力理論,將實驗探究和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帶着興趣、帶着期望,進行積極自覺的探索,獲取正確的信息,進而提高探究的能力。並注重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 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力爲出發點,讓探究層層深入。學生的兩次探究各有側重,程度各不相同,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知識、能力基礎。

2、 提供多種資源,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用網絡對未解事物的探究亦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探究方法。

說課稿 篇5

《我必須去》是(四冊下)第10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講信用”爲主題,編寫了兩篇主體課文和《朋友》、《岩石上的小蝌蚪》等文章,引導學生理解“講信用”的重要性,而本課是以“李丹在特定的時間裏,一個是盼望好多天的馬戲,一個是爲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演出,的選擇上遇到了是否守信用的考驗”的故事來使孩子們懂得人與人之間信用高於一切。要做一個講信用的人。結合本課特點和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具:生字卡片、投影儀和幻燈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4個生字和會寫10個生字。

2、讓學生懂得在人與人之間,信用高於一切個人利益。

3、能有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識字、寫字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及設計理念:

1、從檢查預習入手,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課前,我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爲以後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2、學生自讀課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這樣不僅對學生以前所學識字方法是一個積累的檢查,也增強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同桌互讀課文、互教生字。語文學習離不開以學生爲主體的實踐活動。因此要多爲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的學習機會和互相學習的機會,組織同學運用合作和方式、互教互學,以達到以優帶差的目的。

4、優生範讀課文,學生聽讀識字。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指名優生範讀課文,其餘學生聽讀課文的方式去幫學生糾正他們讀錯的字音,這樣既糾正了字音,也使生字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字音與字形相聯繫的過程。

5、脫離語境識字,即教師出示生字卡,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由於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原因,他們的記憶力非常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篇新學的課文背誦得非常熟練、流利,而需要認識的這些生字藏在課文中,學生有時根本就沒有注意,那麼在熟讀的情況下,再去檢查生字,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6、變換語境識字,生字鞏固練習。即把生字換成新的語境,讓學生再次感知這些字在語言環境中的正確讀音。

7、自主探究寫字。

8、以分角色的形式讀通課文。椐本課特點,設計分角色讀文的練習,學生可選自己喜歡的角色練讀,由小組長分工,三人合作讀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的水平。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從單元主題入手導課: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有關於講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我必須去》(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讀文,認識生字。

1、 檢查預習。全文共有幾段?(生:11段。)

2、 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生字。(生活動。)

3、 同桌互讀課文、互教生字。(同桌兩人合作學習。)

4、 優生範讀課文,學生聽讀識字。(指若干名學生讀文。)

5、 脫離語境識字。(生認讀卡片上的生字。)

6、 變換語境識字。(生認讀師出示的新句子。)

7、 寫字。(生自學生字,師重點指導“期、慈、祥”三的字的書寫。)

三、小組內分角色,合作朗讀課文。(練讀好自己的角色,彙報朗讀,互相評價。)

第一課時 教學實錄與點評

一、 從單元主題入手導課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有關於講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我必須去》

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讀文,認識生字。

師:通過預習你知道全文共有幾段?

生:我知道全文共有11段。

師:請你再讀課文自己還不認識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自己還不認識生字。

生:自由讀文,解決。

師:同桌互讀,看看字音是不是讀準了,語句是不是讀通順了。

生:同桌互讀課文、互教生字。

師:我要找一個同學讀課文,請其他同學聽他的讀音是否正確。(指名一生讀課文):

生:(讀完課文後問)我讀的怎麼樣?

生:我認爲你讀的很好,聲音很洪亮。

師:誰還願意展示自己甜美的讀書聲?

生:讀文。

生:互相評價。

師:魏老師真佩服大家的閱讀能力,這麼快就把課文讀準了,現在老師再給你們提高一個要求:單拿出一些字,你們能認識嗎?

生:能!

師:做個遊戲好不好?

生:好!

師:咱們做一個“老鷹捉小雞”的遊戲。那你的食指當老鷹,書上認字表中的字,就是你要捉的小雞。我說一個字音,你呢,就用小手迅速的逮住小雞。然後,你還要看一眼和我讓你逮的那只是不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你就告訴我逮到了好不好?

生:好。

師:我們要逮星期日的“期”

生:齊說“逮到了”。

師:如果你逮錯了沒關係,可以放了。再來一遍好不好?

生:依次逮:李、丹、裙、辮、扎、約、敬、畢、促、猶、豫、慈、祥。

師:這些小雞很淘氣,它們藏在新家,你們還能認識它們嗎?(出示:我和小雞捉迷藏——1、星期一升旗時,我們都要向國旗敬禮。

2、升旗儀式完畢後,大家看到了校長慈祥的笑容。

3、丹丹和李華約好下午去看奶奶。

4、你看,洋娃娃不僅穿着花裙子,還扎着小辮子,多漂亮啊!

5、聽着媽媽急促的說:“多便宜的衣服,快掏錢買下吧!”爸爸卻猶豫了。)

生:自由讀句子。

師:你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指名讀)

生:讀句子。

師:真不錯,這些老鷹真能幹,看來小雞怎麼藏也沒有用,大家都認準它們了。那麼下面咱們把目光放在下面的寫字表上,我給幾分鐘時間,你們自學一下生字,如果這個字你能迅速的記住它,或者你以前就會寫這個字,那你就打個勾,不用在上面花太多時間,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很難記,或者筆畫有問題,你在底下畫個三角,一會兒,咱們再討論好不好?

生:好。(自學生字)

師:我看有些同學畫了三角,就請你和小組同學共同討論,這些字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或者筆順到底應該怎樣寫,一起來研究研究,你們可以編故事、畫畫,什麼方法都可以,迅速的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生:(小組合作學習,師巡視)

師:好了,孩子們,我發現“慈祥”這兩個字畫三角比較多,那麼,咱們一起來學這兩個字,先看老師寫

師:慈祥的“慈”上面是“”下面是“心”字底。(範寫)

生:小手指立馬上來(書空跟讀)“‘慈’,慈祥的‘慈’。”

師:再看“祥”——左右結構,左邊是個“”、右方是“羊。”

生:(書空跟讀)“‘祥’慈祥的‘祥’。”

師:還有一個字在書寫上應注意兩個筆畫的變化,它就是“期”,期的左邊的最後一筆是“點”,右邊的“月”的“撇”要向左下舒展一些。(範寫)

生:書空。

師:打開生字本,每個字寫一遍,看看筆順對不對。寫完的同學對着語文書看看,哪個字寫得不夠漂亮,每個字再多寫一遍,但是一定要翻看語文書上的字。

師:有些同學很會觀察,寫完了給你的同桌看看,讓他給你評一評。

生:(互評)

師:好了,同學們,把本合上吧,如果你覺得還不滿意,下課以後,再仔細的觀察書上的寫法,然後再照着認真的練,肯定能寫好。

三、小組內分角色,合作朗讀課文。

師:咱們現在再讀課文,你們想怎麼讀?

生:我們想分角色讀。

師:大家喜歡分角色讀課文是嗎?

生:是。

師:那好,這樣吧,在分角色讀之前,你們自己快速把課文閱讀一遍,選自己喜歡的角色,把它讀好,行嗎?

生:行!(自讀課文)

師:想好了嗎?就近組合三人一組,迅速的分工,分角色朗讀課文。

生: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那組同學先讀?

生:(爭先恐後舉手)

師:指定一組學生展示。

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聽聽大夥有什麼意見?

生:互相評價。

師: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我不懂“慈祥”是什麼意思?

師:下節課我們一起再學習好嗎?

第一課時教學後記

1、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多種識字方法,多種鞏固形式,如:自由讀、同桌讀、分角色讀……來達到識字目的。設計了“老鷹捉小雞”的識字遊戲,寓教於樂,激發了學生的識字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

2、在寫字教學方面,不追求一步到位,寫對和寫好分層指導,學生力所能及的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的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的教師爲之。

3、本節課教學設計紮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由淺入深,螺旋上升。課堂上讓學生多實踐,把時間交給學生。《課標》的基本理念:“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這是很大的進步。獨立識字的能力是一種實踐能力,是在實踐中培養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在人與人之間,信用高於一切個人利益。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寫結合有機交融,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明白李丹爲什麼沒有去看馬戲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爲什麼不能失信於人。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及設計理念:

1、回顧課文。

教師:通過上節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生:談各自的收穫。

這個環節是承接上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各自談談上節課初讀課文的收穫,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學會複述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讀、思、說結合的能力。

2、點擊重點詞語,精讀細品感悟體會。

通過學生自己對文中重點詞語的點擊,正好引出文中重點句段,由學生自己質疑——解惑——感悟——品讀,抓住李丹的心理變化:盼望——猶豫——下定決心三個過程來感情讀文,抓住爸爸的語氣變化:急促——讚賞的不同說話語氣進行朗讀體會,加以精品細讀。

3、製造矛盾,激活發散思維,升化認識。

文後的問題是:你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你是怎樣做的?這樣的問題,會使孩子們的思維受到課文的影響,大多會說自己和丹丹一樣……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爲李丹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可老師覺得這樣的選擇對李丹來說多少有點遺憾,聰明的你能爲她想一個既能看馬戲又能爲爺爺奶奶表演的辦法嗎?”製造矛盾,激活發散思維後,則需在引導上加點“鈣”:“針對大家想的辦法,誰有不同意見?”生生在思維的碰撞中悟出:哪些辦法(推遲表演的、請假等)失信了,哪些辦法(用錄相機拍馬戲、請爺爺奶奶看馬戲表演等)守信,哪種辦法是最合適的?最後迴歸到“我必須去”——“不能對老人、同學失信”的主題是已在孩子心中播種下了講信用的種子。

4、聽《岩石上的小蝌蚪》,進行課上隨寫。把學生此刻想說的,想出的另一個結尾寫在《採蜜集》裏。

5、課後拓展延伸。把這節課的感受,以《讓我……的課》爲題寫一篇日記。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回顧課文。

教師:通過上節學習,你知道了什麼?(生:談各自的收穫。)二、點擊重點詞語,精讀細品感悟體會。

(生自己對文中重點詞語的點擊,自己質疑——解惑——感悟——品讀,抓住李丹的心理變化:盼望——猶豫——下定決心三個過程來感情讀文,抓住爸爸的語氣變化:急促——讚賞的不同語氣進行朗讀體會,加以精品細讀。)

三、製造矛盾,激活發散思維,升化認識。

(生在思維的碰撞中悟出:哪些辦法(推遲表演的、請假等)失信了,哪些辦法(用錄相機拍馬戲、請爺爺奶奶看馬戲表演等)守信,哪種辦法是最合適的?)

四、聽《岩石上的小蝌蚪》,進行課上隨寫。(生把此刻想說的,或想出的另一個結尾寫在《採蜜集》裏。)

五、課後拓展延伸。把這節課的感受,以《使我……的課》爲題寫一篇日記。

第二課時 教學實錄與點評

一、回顧課文。

師:通過上節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星期日李丹打扮好要去敬老院表演節目。

生:我知道爸爸叫李丹去看馬戲,可是李丹沒有去。

生:我知道李丹是個守信用的孩子。

生:我知道了李丹是個說話算數,不對老人和同學失信的好孩子。

師:不簡單,知道這麼多,看來上節課的收穫真不少。文中的生字都認準了嗎?

生:(信心十足)認準了!

師:我得考考大家。(出示詞語卡片)

生:一條龍認讀詞語。

二、 點擊重點詞語,精讀細品感悟體會。

師:看來大家都能讀準詞語,這些詞語中可還有自己不太理解的?

生:我不明白“慈祥”是什麼意思?

師:誰來幫他解釋?

生:我知道慈祥指的是老人的樣子。

師:明白了嗎?我們看書中的插圖,這些爺爺奶奶和藹可親的樣子就是“慈祥”。

生:明白了。謝謝你!

師:還有不明白的詞語嗎?

生:我不明白“猶豫”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爲“猶豫”就是推延時間,下不了決定。

生:“猶豫”的意思就是又想去看馬戲,又想爲爺爺奶奶表演節目,不知道該怎麼辦?

師:“猶豫”就是面對選擇,拿不定主意。下面看書中是怎麼說的。(出示:是啊,李丹多想親眼看看山羊拉車、小狗算算術、老虎鑽火圈哪!可是——李丹猶豫了。)齊讀第一句話。

生:是啊,李丹多想親眼看看山羊拉車、小狗算算術、老虎鑽火圈哪!

師:聽着挺想去的。誰願意再讀讀這句話?

生:有感情地讀。

師:他想去。

生:再讀這句話。

師:你們想看馬戲嗎?此刻你的心情就是丹丹的心情,把你的看馬戲的渴望讀出來吧!

生:齊讀這句話。

師:多讓人心動的馬戲呀,可是,李丹猶豫了,因爲——(出示:“爸爸,我和同學約好,今天要去敬老院的。”)大家想想丹丹說這句話時的心情,是不是在猶豫?

生:是。

師:看來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真是個學習的好方法。誰願意試讀一下這一句?

生:帶着猶豫的表情讀句子。

師:再考慮一下,到底去哪兒?李丹是怎麼想的呢?(出示:李丹想起敬老院那些慈祥的爺爺奶奶,想起他們每次看比表演時的笑臉,想起同學們在集合地點正等着自己,她對爸爸說:“是啊,我必須去!”)

生:自由讀這段話。

師:大家讀了這段話,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讀懂了丹丹說話的語氣是非常肯定的。

師:就是下了決心,很堅決對嗎?帶着自己的感受再讀讀這段話。

生:……想起……想起……想起……(堅定地說)“我必須去”

師:不再猶豫了。誰還有不明白的詞語?

生:老師,我不知道“集合”的意思?

生:我知道,咱們平時上操,上體育還有升國旗時都要集合。

師:看來有些詞語聯繫生活也能明白,對嗎?

生:我不明白“急促”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心裏着急,說話聲音大。

生:急促就是說話特別快。

師:(出示:“喂,丹丹嗎?”是爸爸,電話那頭,爸爸的聲音很急促,“丹丹,你快點出門,坐3路汽車到中山路下,我在車站等你。”)把你們的體會讀出爸爸的急促吧!

生:急促地讀文。

師:這個爸爸太急了,再急也得把話說清楚呀。再讀讀,讀給同桌聽,你的小夥伴如果讀的好就誇誇他,如果不夠理想,你就幫幫他。

生:互讀課文,互相評價。

師:願意和我合作讀對話嗎?我讀誰呢?

生:老師讀爸爸,我們讀丹丹吧。

師:遵命!服從分配。

(配電話鈴的聲音)師生合作讀文(其樂融融)

三、製造矛盾,激活發散思維,升化認識。

師:你認爲李丹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生:她是個守信用的孩子。

師:可老師覺得這樣的選擇對李丹來說多少有點遺憾,聰明的你能爲她想一個既能看馬戲又能爲爺爺奶奶表演的辦法嗎?先別急着回答,想好後再琢磨一下語言,想想怎麼說就能讓大家聽明白你的好辦法。”

生:小手林立,小眼發光。

師:我提議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伴聽,看看誰的主意好?

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辦法。

師:咱們一起談談,看看誰的主意好,注意聽同學的發言,你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反駁。

生:我認爲李丹可以推遲表演,跟爺爺奶奶請假。

生:我不同意他的辦法,我認爲這樣做爺爺奶奶會傷心的。

生:我想可以把爺爺奶奶也請到馬戲團和李丹一起看節目。

師:那李丹得跟爸爸商量一下,多買些看馬戲的票。(笑)

生:還可以找個人替李丹去表演,她自己去看馬戲。

生:不行,這樣李丹就是欺騙了爺爺奶奶。

生:我有個好辦法,就是讓爸爸用錄相機把馬戲拍下來,等表演完回家看,這樣又能看上馬戲,又不失信。

師:好主意,我得替李丹謝謝你。

生:辦法多多……

師:相機板書(推遲表演的、請假等——失信,用錄相機拍馬戲、請爺爺奶奶看馬戲表演等——守信)哪種辦法是最合適的?面對選擇,要想不影響和傷害信任、愛護你的人,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利益,做個講信用的人。讓我們齊讀爸爸的話吧。

生:感情投入地讀:爸爸說:好吧。丹丹,你做的對,以後還有看馬戲的機會,可你不能對老人、對同學失信。

四、聽《岩石上的小蝌蚪》,進行課上隨寫。

師:讀得太棒了。老師要送一個故事獎勵大家,聽完故事要把體會說出來。(師聲情並茂講《岩石上的小蝌蚪》,學生專心聽故事)

師:聽完故事後,你可以把此刻的感受、想說的話寫下來,也可以爲這個故事改編一個結尾,把你的心聲寫在《採蜜集》。

生:帶着體會,感悟,揮筆書寫。

師:誰願意把自己寫的寶貝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很氣憤,這個小哥哥太不守信用了。

生:我爲小蝌蚪難過,它們太傻了。對不講信用的哥哥沒有必要講信用。

生:我給故事改編了結尾是:山坡上又來了一個小姐姐,看見小蝌蚪渴成這樣,馬上去找水和瓶子來救它們的命。

生:我也給故事改編了結尾是:忽然,天上飄過一朵雲下起雨來,小蝌蚪得救了。

……

師:大家寫的太精彩了,我爲你們的善良所打動,也被大家的聰明才智折服。剛纔,老師發現大家的《採蜜集》裏的內容很豐富,積累了許多的好詞好句。下課以後,也可以把這篇課文裏好詞摘錄下來,並選你喜歡的詞語寫一句話。我還有個小小建議:希望大家能讓自己的《採蜜集》不僅“豐富”而且“多彩”。就是給作品配以適當的插圖,塗上美麗的顏色。你的《採蜜集》一定會是個動人的語文樂園。

五、課後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我們的課即將結束了,在這節課上,大家給老師帶來許多感動和收穫,你有什麼收穫嗎?

生:我懂得了做人最重要的是講信用。

生:我要向丹丹學習,不能對別人失信。

師:你覺的這節課讓你有什麼樣感受?

生:讓我難忘的一節課

生:讓我心痛的一節課。

師:哦?是我的原因嗎?

生:不是,我在爲小蝌蚪心痛!(孩子連忙解釋)

師:這下我就安心了。我想給大家留一個課後作業,以《讓你……的一節課》爲題寫一篇日記。

第二課時 教學後記

1、整節課的教學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時空,學生學會了學習,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創新精神也得到了培養。我採取多種教學手段,以自己的激情去調動學生的感情,用美的語言去啓迪、影響、感染學生,做到了在教學語言上花氣力,在體會感情上下功夫,在課堂氣氛上用心計。學生在我的啓發引導下,通過“點擊詞語”讀讀議議,對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達到昇華理解。既理解了語言文字的深刻含義,又受到了文章感情的陶冶,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2、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給予恰倒好處的`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我認爲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所以我用心地聽着每一個學生的發言並給出恰如其分地評價,不是空洞地表揚“好”、“很好”、“你真棒”,而是發自內心的肯定、鼓勵和鞭策。以傾聽架起了師生之間真誠的心橋,營造出一種愉悅的課堂氣氛。

我認爲缺乏氣氛情趣的語文課不算好課,沒有青春活力的語文課不算好課。語文教師能夠讓學生在一種輕鬆自然和諧的氛圍中親近語文,喜歡語文,熱愛語文,就需時時刻刻傾聽學生的心聲,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學習語文,學好語文,掌握語文,這便是語文教學的極致。

說課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第一冊第二部分漢語拼音的第三課。本課配有與字母音節相對應的圖片10張。前4幅圖是配合教學的情境圖,分別展示了小女孩聽廣播,男孩爬山坡,小朋友捉迷藏和老爺爺拜佛這4種情景,在圖中相應位置出現了b、p、m、f四個拼音字母。

根據語文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設定的具體目標如下:

1、 學會b、p、m、f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 學會b、p、m、f四個聲母與單韻母a、o、i、u的拼法,能正確熟練地讀出帶調音節的音。

爲了在教學中更好地體現教材的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學生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我打算設定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準b、p、m、f四個聲母的音,認清字形。

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學會拼讀b、p、m、f與a、o、i、u組成的音節。

本節課我準備採用2個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將詳說第1課時。

根據“爲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的教學思想和《語文課程標準》“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準備採用情景教學法、比較法、歌訣法來展開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第一個環節:複習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上課我準備設計以下的教學導入: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韻母家族的6個朋友,分別是a、o、e、i、u、ü,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我將用課件出示字母卡片,用開火車的形式讓鞏固舊知。這節課我們一起到拼音王國裏再認識2個聲母家族的朋友,你們願意嗎? 第二個環節:學習拼讀,領悟方法

首先,指導觀察情境圖。我準備創設這樣的情境:小紅一家的星期天過得可真愉快,奇奇的星期天也過得很有意義。不信,同學們瞧!請大家打開書本第7頁,手指第二幅圖,仔細看圖:奇奇在幹什麼?學生回答:奇奇在爬山坡。

其次,展開p的教學。在教學p的讀音時,我將告訴學生:“爬山坡”的“坡”是第一聲,讀音就像p。接着我將採用示範讀、跟讀、齊讀、開火車讀等方式鞏固p的讀音。然後我將指示學生看圖,指明說p像什麼?學生回答:像小彩旗,奇奇的衣服和帽子上都有p的樣子。

接下來我便讓學生觀察p在四線格中的位置並說出筆畫順序,再運用範寫、描紅等方式加深學生對p的認知。

第三個環節:教學pa音節讀法

首先,我將師範pa的讀音,讓學生跟讀。其次,加上四個聲調的練習,其中,嘗試讓學生組一個詞語或說一句話,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再次,我將出示p與b的卡片,請學生自主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編語境歌:右上半圓ppp,右下半圓bbb,然後反覆練讀。最後,我準備開展一項拓展聯繫,讓學生猜一猜以下兩句話分別對應哪個聲母。

1、 一豎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圓像個盆。

2、 一豎像收音機的天線,右下半圓像收音機。

以上的教學環節的設計體現了語文課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勇於表達,確保了學生的主體位置。

下面是我的板書設計:

b p m f

b-a-ba bā—bá—bǎ—ba

p-a-pa pā—pá—pǎ—pa

m-a-ma mā—má—mǎ—ma

f-a-fa fā— fá— fǎ—fa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動物兒歌》

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二年級漢語下冊第三課,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委員會中小學漢語教材編寫組編寫,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小學二年級學生使用,本教材在推動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雙語教育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法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就是,學生能夠熟練的朗讀課文,能夠聽懂課文內容。認讀本課詞語,理解意思。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小動物們快樂的生活。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能夠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意思。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用朗讀、啓發、討論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聽說能力,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小動物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以教學大綱爲指導,以本課教學內容爲中心,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劃分如下: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認讀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結合圖片複述課文內容。

(三)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秉着“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育理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採用情境教學、朗讀、講授、啓發式和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水平比較低,二年級學生的漢語水平較低,在教師的引導下,因材施教開展學習,以閱讀、討論、問答的方式獲得新知識,從而提高聽說能力和漢語水平。

四、說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爲了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有禮貌,具有高素質的人才,上課前師生相互問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在尊重老師的同時,更得到了老師的關愛和尊重,這樣不但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在課堂上配合得更加默契。

(二)複習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說說這些詞語都有什麼相同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

本課時主要是學習課文的內容,學會朗讀課文是理解內容的前提,熟讀課文是學好本課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求每位學生都要能夠正確的、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一遍課文,其他學生認真領會。

教師:現在老師來示範朗讀一遍課文,大家在下面認真聽,注意聽老師是怎麼讀的。

學生:認真聽老師範讀課文,並試着模仿老師朗讀。

2、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熟讀課文是爲了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內容,而學好本課的指標之一就是要能夠熟讀課文,

並能回答相關的問題,所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瞭如下幾個問題來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

(1)、說說平時看到的蜻蜓、蝴蝶飛的動作有什麼不同。

(2)、說說自己見過的小蝌蚪和蜘蛛是什麼樣子的?

3、學生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邊讀邊理解,並思考問題的答案。

4、老師通過一問一答,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

四、認讀詞語,理解意思,並用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六、作業: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第三課 動物兒歌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

設計板書是爲了突出主題,直觀的把課文的中心思想呈現出來,有助於加深課文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分析教材

《雙絞線的製作》選自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的《局域網建設與管理看圖實訓教程》課本里的第二章第二節。

課本第一章介紹了網絡的基本知識,包括網絡的概念、網絡的分類、聯網的基本硬件設備,學生在理論上大體認識了網絡,本節課重點放在組網的實戰方面——雙絞線的製作,讓學生學會雙絞線的製作,進一步激發學生絡的興趣,併爲下一章《組建局域網》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本節課既是前面知識的繼續又是後面知識的基礎,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網線規格(EIA/TIA568B)的製作方法和使用環境。

(2)、能力目標: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聯網硬件設備的認識,加深對網絡的理解,提高絡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堅強的自信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做一個勤奮好學,競爭意識強,腳踏實地的國家棟樑之才。

3、教學重點:雙絞線的製作

4、教學難點:網線外部絕緣線的剝法

壓制水晶頭的方法。

二、說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就會事半功倍。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學爲主體,教爲主導,實踐操作爲主線”的教學理念,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將採用“示範+實操”的教學方法,具體是:

1、講授法和演示法相結合:我通過課件向學生講授製作雙絞線的步驟,同時通過展示平臺和投影儀將雙絞線製作的全過程形象直觀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能很好的看清雙絞線製作的每一個細節,掌握製作方法。

2、觀察法:讓學生觀察正確的示範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學習能力。

3、練習法: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操作練習,通過分組練習,使學生學會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掌握雙絞線製作的操作技能。

教學設備:

1、教師:電腦、展示臺、投影儀、壓線鉗、水晶頭、超五類UTP雙絞線(約1M)、測線器。

2、學生:壓線鉗、水晶頭、超五類UTP雙絞線(約1M)、測線器。

三、說學法

古人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遵循“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力爭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我讓學生先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領悟到製作雙絞線的要點和難點,再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操作,邊思考邊操作,遇到難點及時提問,互相請教,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現擬定以下學法:

1、觀察法:教師演示操作,讓學生仔細觀察,並熟悉操作步驟,體會操作重點和難點。

2、主動探究法: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操作,勇於實踐,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本節課共45分鐘)

(一)、複習導入(4分鐘)

1、課件引入,重溫“網絡”概念。

通過“網絡”概念的課件引入,在複習舊知的同時導入本課內容。

“網絡”概念:

計算機雙絞線交換機雙絞線計算機

2、設置疑問,出示教學目標。

提問:是不是直接用雙絞線就可以完成連接了呢?

提問的同時,向學生展示一段原始的雙絞線(既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雙絞線)、一塊網卡和一臺交換機,引導學生注意這三樣東西的接口,讓學生認識到原始的雙絞線根本不能把網卡和交換機連接起來,從而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雙絞線的製作。

(二)、新課講解(11分鐘)

1、通過投影儀展示雙絞線製作材料,講解設備使用方法:

使用展示平臺,通過投影儀向學生展示製作雙絞線所用到的材料和設備:水晶頭、超五類UTP雙絞線、壓線鉗、測線器。讓學生清楚看到實物,並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講解。展示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水晶頭和超五類UTP雙絞線(前一章已學)的特點,達到複習、鞏固知識的效果。通過講解壓線鉗和測線器的使用方法,讓學生了解並掌握這兩樣工具的使用,爲下一步雙絞線製作做好準備。

2、演示、講解雙絞線的製作過程:

(1)、剝線。剝線就是利用壓線鉗剝線刃口將雙絞線的外皮除去1。5cm左右。剝線在網線的製作過程中算是一個難點,在剝雙絞線外皮時,手握壓線鉗要適當,剝線刀刃口間隙過小,就會損傷內部線芯,甚至會把線芯剪斷;剝線刀刃口間隙過大,就不能割斷雙絞線的外皮。所以我在剝線操作演示中,會將正確的剝線方法和常見的錯誤剝線方法進行對比演示,並在對比過程中強調正確性。通過對比講解,能讓學生快速地掌握正確地方法,減少出錯的機率。在操作演示過程中,教育學生使用設備要注意安全,愛護學校的設備。

(2)、理線。理線就是把剝好的雙絞線裏的4股8根線芯按照EIA/TIA568B規格(左起: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進行排列並整理好,常見的錯誤理線方法就是將綠色線放到第4只腳的位置,即:白橙——橙——白綠——綠——白藍——藍——白棕——棕。所以我通過課件的形式用投影儀把EIA/TIA568B規格排列的樣圖展示在大屏幕上,通過展示平臺和投影儀把理線的過程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學生記憶和掌握。

(3)、壓線。壓線就是把排列並剪好的雙絞線壓入水晶頭的過程。這步操作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關鍵在於水晶頭接頭處,雙絞線的外保護層需要插入水晶頭5mm以上,而不能在接頭外,因爲當雙絞線受到外界的拉力時受力的是整個電纜,否則受力的是雙絞線內部線芯和接頭連接的金屬部分,容易造成脫落。爲了說明這點,我將用正確的壓制方法制作一個水晶頭,同時也用錯誤的方法制作一個水晶頭,然後通過投影儀投影在大屏幕上,通過對比演示,讓學生在對比中掌握正確的壓線方法。因爲在壓制水晶頭過程中如果出錯,這個水晶頭就報廢了,所以教育學生製作壓線過程中要細心,先觀察好後再動手,儘量做到一步到位,避免因出錯造成的浪費,發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中華美德。

(4)、測試。雙絞線製作完成後,爲了驗證其連通性的好壞,需要使用測線器進行測試。這裏通過投影儀向學生介紹測線器的使用和測試雙絞線的方法。

(三)、課堂練習(24分鐘)

鞏固課堂知識是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爲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瞭如下的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一條T568B規格雙絞線的製作,並使用測線器測試通過。

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分組操作練習,讓他們消化操作,掌握本節課的內容。分組練習的好處在於人人動手操作,不懂之處可以問同組的同學,互相幫助、互相溝通、互相交流,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並且通過學生組與組之間比賽式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時,我走到學生中間,觀察、分析、處理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對於動手能力差的學生,請同組學生給予幫助,鼓勵他們多動手操作,這樣才能熟能生巧;對於做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並鼓勵他們把自己的經驗告訴給其他同學,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課堂小結(5分鐘)

把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小組製作合格與不合格的網線)通過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看,進行簡單點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嚐到成功的喜悅和創造的快樂,同時歸納總結本課的內容,再次強調重點和難點,並佈置學生課後要多加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五)佈置作業(1分鐘)

課本P36——P37,本章練習。通過做習題加深理解並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總之,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寬鬆、和諧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學能力。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爲你打開一扇門》,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想、教學內容及程序等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爲你打開一扇門》是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中的第1篇課文。它是當代著名作家趙麗宏憑藉自己對文學的深刻感悟向青少年讀者介紹文學的一篇美文。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冊課文的特殊地位,一方面注意到與小學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爲你打開一扇門》安排於第一課,實際上也是爲初入中學的學生打開了一扇培養語文興趣、學好語文的大門。

2、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瞭解文學的內容和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體會文學作品豐富的感情和優美的語言,結合本篇課文以優美豐富的語言、多種巧妙修辭來介紹文學的特點,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

知識目標:

a、通過本課的教學,瞭解和領會文學的內容和閱讀優秀文學作品的意義。

b、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體會文學的魅力。

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b、培養學生“讀則善疑”、“讀則善思”的讀書習慣。

情感目標:

a、激發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和學習語文的興趣。

b、引導學生做一個有文化有修養的現代文明人。

其中,領會文學的內容和閱讀優秀文學作品的意義是教學重點,難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對文學魅力的作用。

  二、教學方法

1、新《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思考,激發學習興趣。然後圍繞中心議題合作學習,發表各自的意見,最後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三、學法指導

在指導過程中,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從感性到理性,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兩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找到與作者在文學上的共鳴,感受文學魅力,體會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重在激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第二課時通過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一步感受文學豐富的內涵。本說案所說的是第一課時。

  五、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叩響一扇門,門裏有詩話的歷史,像司馬遷奮筆疾書的身影;門裏有細膩的情感,如朱自清眼中父親慈愛的背影;門裏有令人震驚的現實,若賣火柴的小女孩期盼的目光;門裏有流動的風景,典雅的蘇州園林,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它引領着我們徜佯其中流連忘返。這扇門裏,便是文學。如何叩響這扇文學之門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着當代作家趙麗宏打開這扇門。”接着板書課題。

[上課伊始,用一段優美的文字引入新課,引領學生一同進入文學之門,創設探究學習的氛圍,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結合已有知識感受文學魅力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的《致文學》部分,找出與作者有同感的語段,並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讀書經歷談談你對文學的理解。(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行間,數分鐘後,集體交流,教師引導點撥並作小結歸納。)

[這段時間是讓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找出能與作者產生共鳴的語句,由於是藉助切身的體會來談對文學的認識,學生有感而發,且能從不同角度來談體會,對文學的魅力有了感性的認識,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教師在其中只起引導作用,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結合閱讀課文理解文學意義

世界上有那麼多關閉着的門,作者爲什麼選擇了文學這扇大門爲我們打開他對於我們作文乃至於做人具有怎樣的意義呢?經過感性的領悟我們下面進入理性的思考,請大家帶着老師提出的問題或默讀、或低聲閱讀文章的前半部分,邊讀邊設疑,然後以小組學習的形式討論,遇到疑難問題我們來共同解決。(學生自讀,合作討論學習)

(爲你打開一扇門)說課稿,標籤:初一語文說課稿,初中語文說課稿,

學生說疑,教師適當評說,引導學生設疑,懂得怎樣的疑問有價值。對合作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集體思考。

[這一過程讓學生根據老師給定的一個大問題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學生能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說明學生已經經歷了將作者的語言內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讀則善疑”“讀則善思”的讀書習慣得到了培養。]

四、讀後有思,引發聯想

作者把文學比作一扇門,在你的心目當中文學又是什麼呢?或者說你把閱讀文學作品看作什麼?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想自由談談。

[在學生結合課文感受到文學魅力和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思考文學是什麼,激發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既是對知識的鞏固,又是對所學知識的創新;另一方面,學生交流的過程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過程,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培養。]

五、課堂小結,激勵探究

聽過同學們熱情洋溢的發言,我們感受到了文學豐富的內涵,並且也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似乎已經叩響了文學這扇大門。在世界上還有很多我們不曾瞭解的領域,只要同學們帶上孜孜不倦的精神充滿探索的渴望,我們一定會打開每一扇門,讓我們共同努力推開每一扇關閉着的門,挖掘深陷其中的寶藏。

六、作業

《爲你打開一扇門》本身便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請你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製成讀書卡。

[這樣設計作業的意圖在於讓學生積累詞語,進一步感受文學優美豐富的語言;同時,又是爲下一課感受並學習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作準備。]

說課稿 篇10

曾經讀到這樣一首小詩:

不願看到滿目的山野荒蕪

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綠色叢林的屏障

沙漠將變爲人類最後的棲居

不願聽到蟲鳥的痛苦悲鳴

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生命純淨的天籟

留下的只有我們孤獨的影子……

聽這首小詩,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深深感受到環境遭到破壞後人類悽慘的生存狀況。這樣的狀況,是我們所不願面對的。由此,當今世界,保護環境保護家園的意識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的《鳥兒的偵察報告》,就是這樣一篇和環保有關的課文。

一、教材簡析

該課文選自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十單元“家園的呼喚”。單元編排旨在讓學生獲得關於地球資源、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公德意識。這是繼《只有一個地球》後安排的第二篇主題課文。文章語言樸實、淺顯,結構巧妙,以童話故事的形式,用鳥兒朋友給作者發回的四份偵察報告貫穿全文,控訴鳥類遭到人類迫害的種種情形,形象地說明了人類的一些行爲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帶來了令人心痛的惡果,希望人類對自己的行爲有所醒悟。

二、學情介紹

我校是一所城鎮學校,經歷了六年的課程改革,教改成果比較顯著。我班學生在學習方式、質疑能力、朗讀能力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大部分同學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有自己的見解,敢於各抒己見,表達能力較強,並有一定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上一篇課文《只有一個地球》的學習,學生對單元主題“家園的呼喚”已經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把握,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從不同的內容中概括出相同的主題思想,培養學生閱讀和概括能力。

2.能通過各種方式朗讀,體會作者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情感。

3.能感悟到是人類的行爲破壞了鳥兒生存的環境, 提高環保意識,養成自覺愛護環境的習慣。

重點:通過各種方式朗讀,體會作者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情感。

難點:能感悟到是人類的行爲破壞了鳥兒生存的環境, 提高環保意識,養成自覺愛護環境的習慣。

四、教學法設計

教與學是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中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教有千法,貴在得法。爲了達成上述目標,根據大綱要求,結合課文特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法:

1、情境創設法:通過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釋放自己的情感。

2、對話教學法:做到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與文本進行對話,喚起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

3、朗讀感悟法:貫穿“以讀爲本”的主線,以讀促思,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適時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4、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懸念激趣

特級教師於漪說:“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新課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

新課伊始,我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鳥兒在藍天碧海自由飛翔,在叢林山間快樂歌舞的畫面,配上動聽的音樂和老師的解說,讓學生感受鳥兒生活的快樂。(播放課件)接着,話鋒一轉:可是,現在鳥兒們生存的環境卻非常惡劣,讓人無比擔憂。通過設置反差,扣動學生的心絃,激發他們探究的慾望。接着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郭以實的文章《鳥兒的偵察報告》。板書課題:鳥兒的偵察報告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崔巒老師說:“閱讀教學要有層次地進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讀通讀準課文,理清層次……”所以,在揭示課題之後,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彙報文中哪些字詞要提醒同學們注意。讓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指出哪些字詞應該注意,這樣做,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掌握了生字。接着以課件的形式呈現重難點字詞,全班齊讀,加深印象。(出示課件)然後,從整體入手,讓學生默讀課文並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緊接着追問:作者收到了哪些鳥兒生存狀況的報告?我適時梳理學生的答問並板書:請鳥偵察、收到報告、我的希望。通過以上的交流和板書,學生對文章的層次能夠一目瞭然了。

(三)、品讀感悟、探究主題

鳥兒發回的偵察報告是課文的重點,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人類的一些行爲污染了大自然,使得鳥兒受到死亡的威脅。我向學生提出:四人小組合作,選擇共同感興趣的偵察報告開展讀書活動,可以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

在學生充分開展讀書活動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彙報:誰帶我們去了解野雞媽媽生存狀況的偵察報告?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讀書成果,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並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進行評價。然後追問:野雞媽媽的生存狀況怎麼樣?

按照這樣的方式,請學生彙報讀其他報告。通過讀書活動,在學生對鳥兒的生存狀況已經瞭解的基礎上,展開討論:這四份報告反映了什麼主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這四份報告向我們揭示了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導致鳥兒受到死亡威脅的主題。

接着,指導學生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看到鳥兒朋友受到傷害,作者有什麼感受?用筆勾畫出作者感受的句子。學生交流,教師(出示課件)引讀:“看到野雞媽媽孵不出小野雞,作者感嘆——”(唉,看了這份報告,我真替生活在森林裏的那些鳥兒擔心。)“看到燕子媽媽失去老伴在哭泣,作者驚訝----“(啊!打農藥是爲了除害蟲,卻連我們的益鳥朋友也受到傷害啦!)“看到海鷗不能飛翔了,作者——”採用教師引讀的方式體會作者的情感,激起學生與作者情感共鳴。

作者痛惜鳥兒的語句充滿了感召力。我指導學生再次有感情朗讀,並追問:失去這麼多鳥兒朋友,作者此時的心情怎樣?(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把文中的“我愛看”、“我愛聽”、“我更感謝”都換成“沒有”再讀一讀。此時再推波助瀾,讓學生談談此時此刻想說什麼?與文本展開對話,激起學生情感的浪花。

最後是作者表白自己的希望,再次採用引讀的方式讀課文:“看到鳥兒朋友受到傷害,作者希望——”(有更多的鳥兒在潔淨的天空裏歡樂地飛翔歌唱)。然後,抓住“潔淨的天空”一詞,讓學生描繪“潔淨的天空”是什麼樣的?根據學生的描述,教師在黑板上描畫出“潔淨的天空”,爲鳥兒勾勒美好家園。再讓學生小組交流:我們怎麼給鳥兒“潔淨的天空”?能給鳥兒什麼幫助?把文本的意圖,落實到行動上。

(四)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受到死亡威脅的又何止課文裏介紹的幾種鳥兒呢?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和鳥兒有着相似遭遇的一些動物資料。我也向學生展示(出示課件),並簡單介紹了它們的處境。再讓學生仿照偵察報告的方式說一說,再次喚起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同時,也爲下一課時寫偵察報告做好鋪墊。

結語:現在人類已經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就拿保護鳥類的事來說:開展植樹造林,爲鳥兒搭建小木屋,開闢鳥語林以及北京奧運會體育場館——鳥巢的創意,都表明了人類愛鳥護鳥的行動已經展開。我們相信,鳥兒會回到自己美麗的家園。我們會聽到它們動聽婉轉的歌聲,看到它們展翅飛翔的雄姿。(播放課件)在音樂和鳥兒的鳴叫聲中,學生感受到鳥兒又迴歸到了美麗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