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蘇教版語文第十冊《二泉映月》說課稿

蘇教版語文第十冊《二泉映月》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語文第十冊《二泉映月》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教版語文第十冊《二泉映月》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十冊第9課《二泉映月》第二課時,課文既濃縮了阿炳苦難的一生,也形象地闡釋了《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文情皆美,適宜朗讀感悟。在教學中,我結合信息技術,以情感爲紐帶,從閱讀二泉映月的景色入手,在如銀的月光中走過阿炳十多年的坎坷經歷,走進阿炳的內心,走向《二泉映月》。爲此我預設了如下三維目標。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體會阿炳坎坷的人生經歷與《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因爲學生對阿炳其人其事瞭解甚少,課文呈現的又只是文字符號,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於學科、教材及學生特點,我藉助電子白板的交互、大容量的優勢,創設情境,實現視、聽等多感官的聯合,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結合活動單導學模式,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這是本課的.教學流程。

爲了讓學生獲得真真切切的情感薰陶,我將電子白板與語文教學作了如下有機整合:

整合一、音樂先聲奪人,形成閱讀期待

傳統的語文教學手段非常單一,教學內容也僅是一些枯燥的文字和板書、插圖,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而在本課上課伊始,我便“先聲奪人”——利用媒體呈現《二泉映月》的音樂和畫面,創設一個基於課文的情境,讓學生儘快地走進課文,形成一種閱讀期待。

整合二、媒體展示音像,理解樂曲內涵

語言文字是單一的,可是信息技術所提供的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二泉映月》所表達的意境和內涵相當豐富,爲了讓學生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我將圖文影音俱全的課件資源與文本、想象等進行有效整合,在活動二的學習中插入《二泉映月》影片片段以及“夏天賣藝”、“冬天賣藝”、“生病賣藝”的相關圖片,利用電子白板的播放、拖動等功能,帶領學生試着走進七十年前阿炳“賣藝度日”的艱難歲月。提高了視覺效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充分地體現了互動課堂的特點。

整合三、配樂深情朗讀,走進阿炳內心

沒有信息技術加入的閱讀教學是空洞的,教學效果也是不太令人滿意的。而信息技術的參予可以爲朗讀平添色彩,讓朗讀更具藝術美感。爲了深刻體會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與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真正地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我利用電子白板的圈畫功能,引導學生圈畫有關樂曲旋律變化的詞句,接着反覆朗讀,反覆涵詠,揣摩意蘊,配樂朗讀,深入感悟語言的文字美和樂曲的意境美。

在開發教學資源時,我精心篩選了與課文內容聯繫緊密,針對性強的信息,與文本資源整合製作了白板課件,激活了形象思維,豐富了語言積累,拓展了交流空間。讓學生的課堂學習得以延伸,真正實現了課內外的鏈接,解決了傳統教學中涉及內容的寬泛性與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這對比較突出的矛盾。

這樣,依託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把圖片、聲音和視頻等信息有機整合,爲學生呈現豐富多彩而又極具感染力的畫面和情境,爲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