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二泉映月》第二課時教案

《二泉映月》第二課時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教學要求:

《二泉映月》第二課時教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

4、通過朗讀和背誦課文的訓練,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4-6自然段是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經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深切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學習作者描繪琴聲的方法,是教學本課的難點。

 教學時間:

2課時

 預習要求:

1、收集阿炳生平資料,對阿炳生世有必要的瞭解。聽聽《二泉映月》這首曲子。

2、讀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在生字上註上拼音。

3、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並能聯繫上下文解決。

4、有疑問的地方作上記號。

5、初步理解下列詞語:

縈繞 倔強 飽經風霜 升騰 跌宕 坎坷 積澱 委婉 連綿

教學準備:

1、小黑板出示《阿炳生世錄》材料,句子比較練習,教師讀後感言。

2、錄音帶1盤,《二泉映月》二胡獨奏。

3、課文中前後照應部分內容打印。

4、在黑板上板書四組詞語。

  第一課時

  一、播放《二泉映月》,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三、讀詞解詞,賞二泉美景。

 四、讀第一次聽泉,初步感受阿炳的人生經歷。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學習3-5自然段,感受阿炳生活經歷,感悟阿炳的心聲。

1、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十多年過去了,阿炳的處境又如何呢?自由讀課文第3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師強調重點詞語:

師父離世雙目失明賣藝度日生活窮困疾病折磨

(2)齊讀詞語。師:十多年後阿炳的處境是這樣的。

(師在第二組詞語卡片頂端板書:處境)

a、請同學們自由讀這組詞:這樣的處境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呢?

b、齊讀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他的處境是苦難的,是坎坷的,是飽經風霜的,在這樣的處境下,他又一次來到了二泉。請自己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師:同學們,其實第二次聽泉和第二、三自然段是前後照應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把照應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學生默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畫。)

(2)對比朗讀,體會兩次聽泉的聯繫,學習前後照應的寫法。

(3)走進阿炳第二次聽泉的心境。

(小黑板出示阿炳生平資料)

師:讀完了這段資料,再讀這些詞語,你能讀出文字背後的內容嗎?

學生交流感受。

3、學習第五自然段,感悟樂曲的意境。

(1)播放《二泉映月》,師範讀第5自然段。提示:聽着,聽着……

(2)這樣的一首樂曲,你想用什麼詞語來形容?

(痛苦、動聽、悲傷、委婉連綿、舒緩……)

(3)作者用什麼方法把琴聲用文字描繪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5自然段,把描寫琴聲旋律的詞語畫出來。(生邊讀邊畫)

(4)師:作者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二泉映月琴聲的旋律?

(5)指學生回答,師相機出示第四組詞語。

(6)學習描寫琴聲的三句話。

(7)學習描寫阿炳心聲的句子。

比較下列兩個句子,哪一句寫得好,爲什麼?(小黑板出示練習)

他愛音樂,他愛家鄉,他愛清泉,他愛月光……

他愛那支撐着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指名讀第二句話,重點指導苦難一生的讀法。

(8)回讀第5自然段,感受琴聲要表達的意境。

師:我請一個同學讀描寫琴聲的三句話,其他同學讀阿炳的心聲,我們全班一起合作讀這段話。

邊讀邊想,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表達方法?表達了阿炳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這樣的琴聲和這樣的二泉映月的環境和諧嗎?這樣美的環境應該拉出什麼樣曲子來?

(優美的、輕快的、輕柔的)

師:二泉映月這個優雅的、充滿詩意的名字,和這個旋律並沒有關係。老師告訴你們,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拉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爲“自來腔”,他的鄰居都叫他《依心曲》,後來,曹安和等人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爲《二泉映月》。

 三、體驗一種精神,感悟一種人生態度。

師:同學們,一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在全世界受到了很高的評價。世界著名紮紮實實有小澤征爾說:“《二泉映月》要跪下來聽!”1985年,《二泉映月》在美國被灌爲唱片,成爲全美最流行的音樂作品。

師:同學們,一個飽經風霜的人,一個歷經坎坷的人,創作出享譽世界的音樂作品,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他是成功的。他是靠什麼創作出這樣偉大的作品?1950年,這位飽經風霜的民間音樂家,這位生活的強者,離開了人世,但他的《二泉映月》感動了無數人,也感動了老師,我把我讀《二泉映月》的感受送給大家。(生齊讀):人生的苦難才釀出了人間最美麗的音樂。

四、讀中學寫。

聽一首自己喜歡的樂曲,仿照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阿炳生平介紹材料

阿炳,(1893-1950)本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阿炳4歲失去母親,阿炳的師父其實是阿炳的父親,因爲貧窮,當了一名道士,是道觀裏的一個琴師,因爲父親是道士,小阿炳也只能和別人一樣叫師父。小阿炳就從小跟隨師父學音樂,能演奏多種民間樂器。十幾歲成了一名出色的琴師,但不久,師父去世,三十四歲時,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在黑暗的舊社會,他以賣唱和演奏樂器爲生,生活極爲艱苦,但他從不向黑暗勢力低頭,面對欺凌和淫威,他從不卑躬屈節,總是與之抗爭,他的作品《聽鬆》《漢奸的下場》等曲目,表達了他對日寇和漢奸的極大義憤。

對比朗讀材料

又是一箇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師父說過的話(“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流水聲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想到自己坎坷的經歷(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雙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句子比較練習

比較下列兩個句子,哪一句寫得好,爲什麼?

1、他愛音樂,他愛家,他愛清泉,他愛月光……

2、他愛那支撐着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