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範文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範文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1

淡雅的封面、蘭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讓我在衆多的教育書籍中選中了它——《不做教書匠》。拜讀之後,感受頗深,書中八個篇章給我們指明瞭成功教師的八個目標:“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鬥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和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裏面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還記得踏上工作崗位時我的目標是:“所教的班級學生成績要在年級中名列前茅,這樣纔對得起所教的學生、對得起家長,這樣纔是一位好教師。”於是就朝着這樣的目標孜孜不倦的努力着,這時我的一位恩師說了這樣一句話意味深長的話,他說:“如果只從考試的角度組織教學,是無法讓學生真正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如果僅僅滿足於學生的考試成績,則對不起終生爲業的教育。這樣的教師至多隻能算是一名優秀的教書匠。”我茫然了,那怎樣的教師纔是學生歡迎的好老師、怎樣的教學纔是學生終生受益的教育呢?這本書裏作者用清晰的筆觸將社會轉型期教師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一指出來,其中的每一個事例、每一個建議,似乎就在我的身邊,在我的工作中都能找到原形。也許是心靈效應,我一遍又一遍的品味着,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和體會。

其中,《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一章中《教育,從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觸良多。文中說:只有願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爲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着我們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教育無小事,正是細節,使真正的教育進入了人的心靈,持續影響了一個人的成長。細節決定成敗,“小事”終成就“大事”。認真教書一輩子,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後來,一定會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這樣教一輩子書,即使起初是不純粹、有雜質的,到後來,也一定會清澈起來,純淨起來,永遠能在世俗之中,保持着世俗之外的超脫

文中說,說到底,一個人的成功,固有的專業知識或技術只起1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年輕的你一定要注意發展這個85%。這個85%裏至少含有責任感、工作態度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和習慣。

所以,我們要做一名有目標感的教師。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裏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做教師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

在我們的意識中,教書匠總是板着臉、苛刻嚴厲、毫無生氣的那種,有時在我心情不好、對學生訓話時也總是板着臉,這樣看自己,我不就是一名教書匠嗎?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範。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當學生離開校園後,再與他們談心交流時,在他的記憶深處不是你教給他的一個解題方法、一篇課文,恰恰是你的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輕輕的撫摸。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2

沉浸在管老師那擲地有聲的文字裏,我時而心潮澎湃,時而熱淚盈眶,時而俯首沉思,時而感慨不已。管老師的敘述讓我回想起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很多經歷都似曾相識。雖然這本書的封面上寫的是“全國第一本爲青年教師量身定做的勵志書”、“全國第一本爲學校管理而作的的.入崗培訓書”,但是讀過之後就會感覺這本書適合於每一個年齡段的教師。

管建剛老師在書中談到這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裏行走,並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隻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爲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爲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於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纔是最實實在在的。

“這山望着那山高”這句話的意思我們都懂。書中引用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也許很多老師都和管老師一樣是爲了戶口、爲了事業單位的穩定等多種原因報考了師範,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從事現在的工作,既然現在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要排除雜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

這是對學生、家長負責的表現,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家長把自己的心肝寶貝、心中的唯一交付到你手中,把一家的希望寄託在你身上,你就更應該認真對待這項工作,告訴自己要傾其所能,努力做到問心無愧。人生在世,正如管老師所說:一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歸根到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或者富貴立身。選擇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別了“富貴立身”,那麼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緊自己手中的麥穗”,明白自己是幹什麼,這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方向感。

一本書,可以是一面鏡子。《不做教書匠》當之無愧。

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3

我尋着一件寶貝,那是一本字字珠璣的書,也就是管建剛先生寫的這本《不做教書匠》,它讓我原本雜亂的教育思路更清晰,教育方法更講求科學性,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實現了。

1979年從槐芽高中畢業,二十歲的我曾有美麗的夢想,正如管先生所說的,上課之餘與學生聊海闊天空,談人生的理想與抱負;課間與學生踢毽子打羽毛球;享受童真的樂趣,我是有過這樣的日子,但那已成爲永遠不再的過去…如今,在這個教育本質被嚴重異化的年代,而我又從偏遠的山村調到了繁華的小鎮繼續我的教育工作,眼前的教書生活卻已遠離了我的理想,那樣苦,那樣累,沉重的包袱有時甚至壓得我難以正常呼吸。我想過逃避的方式,想過應付工作的方法,但是,出生農民的我,從小受到母親“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教育。我時時告誡自己,不管怎樣,絕不能對不起學生,因爲他們是祖國的花朵,一個家庭的希望,而這個花朵將來能結出怎樣的果實,這個家庭有怎樣的希望,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

因着母親的教育,我不論是做人還是做教育的工作,都能這樣的要求自己;因爲只有這樣,我才能深深體會到:面對學生,我的笑容更燦爛;面對學生,我的批評更有力;面對學生,我的道理更服人……

因着母親的教育,十多年的教育之路我無悔地走着。這學期新做的班主任工作也做的有聲有色,雖苦也甜。

我無愧於我的學生,因爲我明明看到:他們中有些從剛開學進來的懵懂無知的小孩變成了現在勤奮學習的少年;有些從看見老師害怕拘謹變成能活潑自信地與老師交談;有些從剛進來的頑劣不講理變成現在的知榮辱明是非……

我無愧於我的學生,因爲我還從家長的一個個電話中,聽到了他們驚奇於孩子的改變和對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還有什麼比這更讓我感動的呢?這纔是真正值得我快樂的事情,這是一個真正的教師應該追尋的高尚的快樂!這正如於丹在《論語心得》中所說的:你給予別人快樂的同時,你纔會感到真正的快樂。你怎樣看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對待你!

今後的生活,教育仍是我生活的主宰,我想我會比以前更執着地去追求做一個智慧而有時代氣息的老師,就摘錄管先生在書中的一些語言來表達我的感悟吧!

1、是老師,就該是個讀書人,用詩書氣來滋養教師氣;

2、把工作和學習當享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爲他每時每刻都是快樂的,他們是生活的智者,人生的智者;

3、把苦難當做錘鍊自己的機會,如此你帶一屆學生的心得,將超過別人一生的教學所得;

4、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着面對生活,那麼他們就不會辜負家的希望,而祖國的將來也會一片輝煌!

5、夢,在人的眼裏總是美好的,理想化的,尋夢的歷程,更是充滿了希望,就讓我們——教育的同行們,在教育的道路上追尋自己的夢想吧!

  不做教書匠讀書心得4

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讀《不做教書匠》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管建剛,最初想讀這本書,是被書名吸引,待讀了之後,卻被書中的內容深深打動。

這本書的作者管建剛是一位很特別的老師,他用一副對聯來談自己“一年大病,兩年養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七代務農,八面無書,九九寒冬,十年板凳。”也或許正是這種與衆不同的人生經歷才成就了獨特的管建剛老師。

當然,喜歡讀這本書,不僅是因爲管建剛老師的這份與衆不同,更主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帶給我很多啓發,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讓我有了更多新的感悟。

就拿其中一節——《教育,從小事做起》來說,我深有同感。文中說:只有願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爲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着我們去做的都是這些小事。例如:早上到學校,進班級,看一看學生是否都到齊了,如果有誰沒有來,又是什麼原因?家庭作業誰沒有寫完,又是爲什麼?課間時學生吵架了,需要去調解等等。雖然都是些小事,但這些小事正是我們教師工作的日常,而通過這些日常的小事來教育學生,就是我們的工作。

書中還談到這麼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裏行走,並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隻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爲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爲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於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只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纔是最實實在在的。

書中引用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從事現在的工作,也不管這份工作與你的期望有多大的差距,既然現在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要排除雜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讀到這兒,我還有些慶幸,幸虧我是一個握緊手中麥穗的人,踏踏實實地工作,踏踏實實地經營自己的生活。只有珍惜現在擁有的纔會不怨天尤人,纔會覺得快樂。

隨着閱讀的深入,我真正明瞭了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說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正如同樣的匠人,一個說在工作,一個說在建房子,第三個說自己在蓋教堂。如此看來,第三人就不僅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懷的老師也不是教書匠了。

最後,我想說,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更應該寬容,更要愛他們,不僅關注他們的知識學習與儲備,更要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做教書匠,就做一個辛勤的園丁吧!相信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如同一朵朵小花,即便經受風雨侵襲,也會有怒放的一天,就讓我們期待那春暖花開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