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國第一部科普作品:《夢溪筆談》

中國第一部科普作品:《夢溪筆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夢溪筆談》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科學家沈括撰寫的一部有關歷史、藝文、科學等各種知識的筆記體著作,是一部有國際影響的中國古代科技典籍。因寫於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而得名。

中國第一部科普作品:《夢溪筆談》

爲什麼叫《夢溪筆談》?用沈括自己的話來說,是他曾在三十來歲的時候,就經常有過這樣的夢境:他來到一座小山,看到山上花木如錦,綠蔭成林,山下有一條小溪,流水潺潺,清沏見底。他在夢中很喜歡這個地方,也總想找到夢境中的地方居住。這樣相同的夢境每年都會重複幾次。直至十多年以後,沈括被貶謫到宣城這個地方做官,又過了幾年後,在無意中來到一個地方,景緻和以前夢境中一模一樣,他概嘆道:“這纔是我真正的歸宿呀”。於是,錢買下這個地方,取名“夢溪園”,在此寫下他平生所見所聞所疑所慮。於是就給這本書起名叫《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沈括晚年的見解和見聞的筆錄,內容有故事、辯正、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等十七類,總結了沈括多年來對科學技術、歷史、考古、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記錄了許多當時中國勞動人民在工業、工程上的傑出發明,如布衣畢昇創造的活字印刷技術、有關中世紀指南針的裝置方法、喻皓的建築技術、陝北鄜延境內的石油等等。這些非常有價值的歷史資料,對於研究北宋社會、政治、科技、經濟諸方面有重要參考價值。

  內容梗概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筆談》二十六卷,分爲十七門,各卷依次爲“故事(一、二)、辯證(一、二)、樂律(一、二)、象數(一、二)、人事(一、二)、官政(一、二)、機智、藝文(一、二、三)、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一、二、三)、藥議”。

《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曆法、氣象、地質、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業、水利、建築、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等諸多領域。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佔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佔總數的36%,其餘的則爲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佔全書的46%。[1-2]

從內容上說,《夢溪筆談》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如《技藝》正確而詳細記載了“布衣畢昇”發明的泥活字印刷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國際文化史界重視。“辯證”門談韓愈畫像條,使後人瞭解從北宋就產生並沿襲下來的一個錯誤:把五代韓熙載的寫真當成韓愈的畫像。

此外,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發明和科技人物,也賴本書之記載而得以傳世。如記載喻皓《木經》及其建築成就、水工高超的三節合龍巧封龍門的堵缺方法、淮南布衣衛樸的精通曆法、登州人孫思恭解釋虹及龍捲風、河北“團鋼”“灌鋼”技術,羌人冷作冶煉中對“瘊子”的應用、“浸銅”的生產等,均屬科技史上珍貴史料。因爲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學素養,他所記述的科技知識,該書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學發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總體評價

《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宋史·沈括傳》作者稱沈括“博學善文,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夢溪筆談》爲“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被世人稱爲“中國科學史上里程碑”。

然而,《夢溪筆談》也存在着一些侷限與瑕疵,被研究者普遍認定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一是由於所處時代的侷限,該書的部分條目充斥着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意識與觀點;二是由於人類當時認知水平的侷限,該書部分條目的論述已經顯得不夠科學;三是主要由於作者自身的原因,該書的部分條目特別是“神奇”、“異事”類條目中,充斥着濃重的怪誕、宿命唯心色彩,成爲該書受批評最多的方面;四是由於種種複雜原因,該書中的部分條目特別是據二手資料寫就的條目存有訛誤,胡道靜《夢溪筆談校證》、吳以寧《夢溪筆談辨疑》等多有校訂。

但是瑕不掩瑜,些許缺憾並不影響《筆談》的總體價值,這也是衆多研究者的共識。

  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進士。熙寧中參與王安石變法。1072年(熙寧五年)提舉司天監,上渾儀、浮漏、景表三議,並推薦衛樸修《奉元歷》。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寧八年)使遼,斥其爭地要求。又圖其山川形勢、人情風俗,爲《使契丹圖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主張減少下戶役錢。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1082年(元豐五年),以徐禧失陷永樂城(今陝西米脂),連累坐貶。晚年居潤州,築夢溪園(在今江蘇鎮江東),舉平生所見,撰《夢溪筆談》。

他博聞多學,於天文、地理、律歷、音樂、醫藥等都有研究。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鍊鋼鍊銅的方法等,凡有所及,無不詳爲記載。又精研藥用植物與醫學著《良方》十卷(傳本附入蘇軾所作醫藥雜說,改稱《蘇沈良方》)。著述傳世的尚有《長興集》。使遼所撰《乙卯入國奏請》、《入國別錄》,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還保存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