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期中複習方法

語文期中複習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語文期中複習方法1

語文期中複習方法

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是學好其他學科必不可少的工具。小編準備了高一語文期中考試複習方法,希望你喜歡。

首先,從初中過渡到高中,同學們應當儘快改變過去的學習和思維習慣,其中之一就是改變做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被動接受就是盡信書或者盡信師,把老師所說的所寫的完全照搬下來,也不經過自己的思考,記筆記其中一點就是應該在老師所講的內容上標記出自己的疑惑,哪些已經很明白,並且有一些自己的見解,哪些不是很明白,需要問老師或者查資料,要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有所瞭解,這纔是記筆記的初衷。

之後,具體說說筆記的格式問題,供同學們參考。同學們最初是記錄課堂筆記,這時,大家可以把一個筆記本一分爲二,在課上的時候,把本堂課相關內容都記錄在筆記右側,這其中包括大小標題、每個內容老師所舉的例子、重要的詞語及其含義、相關讀物、自己的疑惑等。那麼,當你複習這一講內容時,筆記左側要起到一個目錄的作用。所謂目錄,就是從筆記右側把龐雜的課堂內容抽離出簡潔明晰的目錄,目錄層級也應當非常分明,如:一、文言文實詞--(一)古今異義—1.詞義擴大,依此類推。注意,在筆記左側,主要是非常客觀的記錄語文學科本講內容的大綱,這就像一部書的目錄,在你需要相關內容的時候,查左邊,看右邊,就像查閱工具書一樣。因爲筆記左側只是記錄提綱,左下角會餘留很大空間,在這一塊,同學們可以將平時易錯的字音字形成語總結在此處,隨時翻閱,必定過目不忘。

最後,根據以上的方法介紹,同學們應當看出,筆記的記法是十分個人化的,記筆記的目的是爲了保存知識點,以及解決自己的學習問題。

高一語文期中考試複習方法就爲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期中複習方法2

摘要:現代成語大量源自古詩文。有很多詞語的文言意義在成語中保留下來。我們高中生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成語,在判斷文言實詞的含義時,可藉助成語來推斷其意義。

高考文言閱讀考查的關鍵是讀懂原文,準確地把握文意,而能讀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條件是能正確理解文中實詞的意義。鑑於此,掌握一些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方法,對學好文言文和應試都大有裨益。

(一)根據漢字造字法推斷詞義

根據漢字的造字特點,我們能夠從漢字的字形來推斷文言實詞的詞義。

如《送東陽馬生序》中寫作者青少年是求學的種種艱苦時說: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能否理解該句的關鍵是對怠字的掌握程度。據造字法我們可知,怠是個形聲字,從心臺聲。其形旁心,本義爲心臟。從心的字的含義大多與人的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及人的道德品質有關。知道了這些。再聯繫手指不可屈伸一語和弗等詞語,可推斷出這裏怠的含義是由本義怠慢、輕慢引申出來的懈怠的意思。

再如《赤壁之戰》中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句中的引,是會意字,從弓|,其本義是拉開弓。這裏若講成拉開弓顯然不通。如果能聯繫初一交戰,操軍不利這一句(即:一開始交戰,曹軍的軍隊失利),其意思就顯豁了:像拉開弓一樣把軍隊拉開;但因爲是失利,所以不可能向前拉,只能向後拉。由於向後拉,再一聯想,當然是後退退卻了。

(二)根據詞的語法地位推斷詞義

即審察該詞在句子中充當什麼成分,確定其詞性,以此來推斷其意義。

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煙濤微茫信難求的信字,通過對語法結構的分析,可知它是用來修飾謂語難求的,顯然是作狀語。狀語一般由副詞和形容詞來充當,結合語境可推斷出信字是的確實在(副詞)的意思。

又如20xx年全國高考卷第11題,要求判斷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題面C項自放驢,取樵炊爨(cun)中的'樵,給定的解釋是打柴的意思,但它在句中已作了動詞謂語取的賓語,而取在這裏是砍打的意思,若再將樵解釋爲打柴豈不扦格不通了?

(三)聯想成語推斷詞義

現代成語大量源自古詩文。有很多詞語的文言意義在成語中保留下來。我們高中生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成語,在判斷文言實詞的含義時,可藉助成語來推斷其意義。

例如,要正確理解《涉江》中腥臊(so)並御,芳不得薄兮句中的薄的意義,如果能聯想到成語日薄西山,就會很容易地推斷出這裏薄的意義也是接近、迫近的意思。

又如1997年全國高考卷第12題,A項善才繩之中的繩字,該項給定的解釋是捆綁,這個解釋是否正確呢?如果我們能聯想到成語繩之以法這個成語中的繩指準繩這裏有制裁的意思,便可推測到善才繩之中的繩也是這個意思。便可斷定該項作捆綁講是不正確的。該題B項先涕泣不自勝中的勝,解釋爲控制,是否正確呢?我們可以聯想一些帶勝的成語。如喜不自勝不勝其煩不勝枚舉中的勝是盡的意思,都不是控制的意思,由此可推知控制是不正確的。

(四)根據對稱規則推斷詞義

古人行文,好用整齊的句式,講究對稱。對稱句放在相對位置上的詞語,其意義往往相近、相同或相反、相對。我們可根據這一規律來推斷詞義。

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的以較難理解,但若藉助之一整齊句式中詞語的對應關係,就好推斷了。賢和忠意思相近;用是被任用,這個意思顯豁;而以對用,據此猜讀,以應作被任用講。

又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中的窮和達對舉。若知道達義爲得志便可推知窮義爲不得志。

再如,某年高考卷第18題,考查頑固者亦當矜憐中頑固的意義。該詞語不常見,不易理解。題中給了四個供選答案,我們可利用該句與前句賢俊者自可賞愛句式整齊,詞語對稱的特點來推斷。頑固與賢俊對舉,結合語境可判斷頑固與賢俊意思相反。賢俊義爲有才識而又聰明,那麼頑固則是無知而又愚蠢,與D項給定的解釋愚昧而又蠢笨一致,便可選出D項爲正確答案。